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李白文学、思想来源研究

在本次研讨会上,多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李白学习前代文学、思想经典的问题。李白不再被视为天然存在的、只产生影响而不接受前代影响的“天才”,李白诗歌的继承对象引发了学者的探究兴趣,这或可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关于李白所受影响的讨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对李白接受的文学资源的讨论,和对李白接受的思想影响的讨论。

(一)李白的文学资源

从李白使用的典故、称引和模拟的对象中,可以探究李白依托的重要文学资源。通过分析李白的诗作,亦可看出,继承诗骚传统、模拟魏晋古诗,在李白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钱志熙《论李白诗歌的豪放与法理的关系——着眼于其对诗骚和汉魏六朝诗的学习》从朱熹的具体观点入手,讨论李白诗歌中学古与变古、法理与豪放等方面的关系。文章指出,李白学习诗骚及汉魏六朝诗歌,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模拟古人的阶段。李白的古风、古乐府创作,也随处可见模拟旧篇之处。李白模拟崔颢《黄鹤楼》的两首作品,亦可作为其善拟古人的证据。李白学习古人的第二个阶段,则是拟古而变化,不但发展了古题,更以古题寓时事,在语言上融会古今。李白继承了国风雅颂的兴寄深微、楚辞的哀怨愤激,又继承五言古诗的魏晋法度,取法曹植、阮籍、陶渊明、大小谢、鲍照等六朝诗人,又以汉魏自由之体,兼采齐梁赋题之法。长篇短制,皆有法度。其宪章文学经典,来自对“古道”的体悟。要准确地阐述李白诗学,不能不首先研究他包括拟古在内的复古式的创作方法。

谢建忠《李白诗文用<毛诗大序>管窥》指出李白诗文与《毛诗大序》的关系,是唐代文学与儒家经学关系的重要体现之一。文章描述了唐人学习《毛诗》的风气,举出了李白接受包括《毛诗》在内的儒家经学教育的记载,辨析了李白诗文用《毛诗》的例证,论述了李白诗文对《毛诗大序》“讽兴”精神的继承。文章指出,李白诗文常常融入《毛诗大序》的词语,而这些词语无不与王政教化思想有关;李白诗文的形象创造则与《毛诗大序》的比兴之体密切相关。李白诗文看似飘逸奔放,实则充满风雅精神,践行着《毛诗大序》的经学纲领。

曹丽花《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引<韩诗>文献考论》从李白与《韩诗》、李白诗文引《韩诗》情况、《韩诗》对李白诗文创作的影响三方面加以考论。李白诗文一方面对《韩诗》中的名物掌故加以吸收和改造,另一方面运用和融合了《韩诗》的诗义阐释。

齐清仙《李白<大猎赋>用典的文献考察及学术意义》分析了李白《大猎赋》引用典故的来源成分,归纳出李白的知识结构:熟悉儒家经典,尤重《诗经》;广泛阅读史书、子书,灵活运用各种典故;熟读《文选》,《大猎赋》本身即与《拟恨赋》一样,是模拟《文选》之作。由此可见李白的创作路径:先是亦步亦趋地模仿,之后化用典故自铸伟词,最后达到自由发挥的境界。李白的成就与其勤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张一南《李白<拟古十二首>及其意象构建》指出李白的《拟古十二首》是完整的组诗,是模拟《古诗十九首》之作,从属于六朝至唐代拟写古诗的风气。高扬的主体意识是李白拟古区别于六朝拟古的最显著特征。《拟古十二首》对古诗的种种改造,也为解析李白五古的创作手法提供了线索。

曹化银《从白纻辞及相关创作看李白在诗史上的“轴心”价值》梳理了李白与白纻辞有关的创作,指出其中的“吴宫”主题是李白对六朝白纻歌题旨提炼和改造的结果,也成为以后类似作品的模仿蓝本。此外,李白还开创了登览、吟咏白纻山的先河。

(二)李白的思想来源

在思想层面,李白接受的影响也是丰富多样的。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李白在思想层面接受的影响,包括佛教、道教、墨家、纵横家等非儒家思想,丰富了我们对李白思想来源的认识。

李芳民《李白对佛教的接受及其文学表现——以李白诗文中佛典语汇为考察中心》论述佛教对李白的影响,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了李白诗文中不同阶段运用佛典语汇的特点:开元时期,受佛教影响不深,以与僧侣酬答为主;天宝时期,表现出对佛理的兴趣,对佛教的体悟有所深化,有习禅之举;安史之乱后,仍与僧人时有酬赠。文章指出了李白诗文使用佛典语汇的现象,分析了李白阅读佛典的范围。沙鸥《李白走近佛门而未入佛门的例证与探因》同样论述佛教对李白的影响。

康怀远《李白与道家及<周易>》论述道家思想及《周易》对李白的影响。沈凯文《李白对墨家的接受》论述墨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从用典与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说明李白与墨家思想的渊源,指出李白主要接受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冯玉《<战国策>中纵横家对李白情怀的影响》论述纵横家对李白的影响。 zSOFCYNTl0KQYQrSLxbMA5WNhxEZu2RAIoEVAenDQSS4YQgTHh7DaLUgN9/0KC4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