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宣德炉

又见这只破肚子小琴炉
在破洞旁边做了个假洞

物和人的缘分,有时候说不清道不明,就跟爱情一样。

大概十六年前,我背着一大包物什,照例去南通摆摊子。一去,一眼就看到有个摊子上摆着一只小小的梅花琴炉,一见钟情了!

琴炉是文人抚琴弹筝时专用的小型香炉。古人挂画、点茶、插花、焚香,香是将人引入精神境界的重要媒介,所以,琴炉这样能令人达到物我两忘的载体,必不可少。琴炉的讲究就可以想见了。

这只小琴炉非常罕见,两只梅花耳,梅枝从耳朵一路蜿蜒向下,琴炉的肚子上还有三两梅花点缀。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小琴炉的型也好,沿袭的是宣德炉的三足形制,矮矮的,温柔敦厚。

清 冷枚 《春闺倦读图》局部中的炉瓶三事

我爱不释手,摩挲着翻了个个儿,倒发现底部是个清早期的款,笔意也好得不得了。但令人扼腕的是,在这只炉子的侧边肚子上,有个蚕豆那么大的洞。太可惜了!

即使如此,我估摸着这么好看的炉子,有破洞也贵。按我的心理预期,对方开价最少两千五六,自己的心理价位是一千五。但那时候太穷,身上除了一大包东西外,只有一百五十块现金。我眼馋,看来看去,连问也不敢问,怕贵得吓人。

但实在太喜欢这个炉子了,我脑子一转,赶紧就近找了个地儿,摆开自己的摊子,开始大喊大叫:“便宜卖啦!”

因为想把自己的东西便宜处理,补足钱去买那个小琴炉。你说傻不傻。

很快,自己的东西全卖完了。我数来数去,发现大概有一千多块钱。我就想,应该差不多能买得起那个炉子了吧。就赶紧收了摊,揣着我的一千多块钱,往那个摊子上跑。一到那儿,香炉果然还在,没卖掉。哎呀,欣喜若狂。

但很快,生意人的思维转过来。我就想,这么久还在,一是别人肯定不知道这个炉子很贵,二是可能别人也看不上这个炉子——因为这是个破炉子。

我就试探老板:“这个炉子没人要啊?”

老板有点丧气,说连个问价的人也没有。

我就装模作样地感叹:“这么好的炉子没人问价,是因为肚子上有个洞嘛。”说完问他多少钱。你猜多少钱?非常便宜,就要五百块。哎呀,我那个后悔,要知道这么便宜,我就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全部低价处理了。玩古玩的人,一头生意经嘛。我还还了一百块,最后四百块买下来了。

这里提醒一句,古玩界的人时时刻刻都不忘讲价,不要不好意思,你来我往,这是人情的余地。

梅花炉子到手了,虽然喜欢,但又遇上没钱周转,我就想着,这么好的炉子,要把它卖出去。我端详着这文雅的炉子,又看了看它肚子上的破洞。在我看来,即使带个破洞,一千块应该还是值。但老板开口只要五百,而且经过那么长的时间别人都不要,说明有洞也卖不出去。

破炉子再好看,终归还是破的。我想来想去,要不,就把这只小炉子补一下吧!

那时候,我跟太太热衷于研究古法制炉,一方面是做假炉子维持生计,一方面也是想搞清楚古代的制作工艺。正值青年的玩古玩的年轻人,良心坏啊,不觉得这是坑蒙拐骗,只以为是单纯靠手艺吃饭。

我把炉子拿回家,决定用锡和铅去补。锡补跟铅补有两个好处:一是容易打磨,二是容易上包浆。为什么不用原材料铜去补呢?明代宣德炉的主材料是水红铜,但工匠还会在其中加入银、锡、铅等成分,这是为了增加铜的流动性,使铸模时线条更加流畅圆润。但新铜很亮,铜这种材料,本身又非常稳定,很难被氧化。要经过几百年,炉子才会慢慢被氧化变成黑色。如果用新铜,在短时间内自然就没有办法做假包浆了。用锡和铅补的好处就是,只要稍微氧化,炉子就变成黑的了。

我用锡和铅把炉子补好,做了氧化,上了包浆。但是补的地方还是有隐隐的新的感觉,跟几百年沉积的面肯定是不一样的,想要骗过内行人的眼睛可没那么容易。

我就拿一支强力胶、一块纱布、一支羊毛刷、一小碟香灰,挤一点点胶水在纱布上,用纱布薄薄地擦在炉子上面,再用羊毛刷蘸一点香灰,在补洞处又薄薄刷上一层。如此来回刷,刷了一层又一层,香灰的颜色就与其他的地方融合了。

融合之后,我在补洞的旁边又擦了点强力胶,又从别的地方铲了一点老铜锈粘上去,造个假洞——这是障眼法嘛。补过的炉子,内行人翻来覆去肯定看得出来。做一个假洞,是为了转移买家的目光。

过了几天,我就带着这个炉子到了淮安。我把炉子摆出来,几个内行你拿在手上看看,我拿在手上看看,都觉得这个炉子好,高档。但是看来看去,对于那点铜锈总有点怀疑,真正补洞的地方反而没有去在意。

有个人就跟我询价,我开价一万。

他就说:“这个地方好像有个洞啊。”我就回:“你抠抠看啊。”

对方用手轻轻一抠,上面的老铜锈就掉了,再一看,里面完好无损,表面覆盖的还是老包浆。

“你看,没有洞吧!”

他那个开心呀,说真的没洞,立马跟我谈价钱,谈来谈去,最后七千成交。

过了半个月,我又到了淮安。那位买炉的冤大头一见我就噌噌噌跑过来:“小茆啊,吃了你的大亏,你这个炉子上有个洞。”

“真的吗?我也是买的,我没发现有个洞啊。”

我心里虽有些过意不去,但是不认账。古玩市场很讲规矩,东西离了手就不认账,交了钱就不反悔。他当然也就无可奈何。

又在破洞旁敲了个小坑

过了一段时间,我在上海逛古玩市场,一逛逛到一位南通人的店,咦,这里也有个梅花炉子,几乎一模一样,但它是黑不溜秋的。

我拿起炉子一看,只见肚子上还有块隐隐约约的锡补痕迹——这不就是我亲手补的那只梅花炉子嘛!这个洞形,我记得太清楚了。

原来,那位淮安的同行把炉子买回去后,就着手清理炉子。一般玩家收到东西后,拿回去第一步就是清理。炉子也一样,老炉子往往外面有很多的锈,我们要把多余的锈斑去掉,留下光滑的包浆,炉子才漂亮,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这位淮安人一清理,就清理出了那个破洞。没办法,他就自己动手重新补。不知道拿了什么烟去熏,一熏,整个炉子都黑不溜秋。手艺太差,不但没补好,还救不回来了。人家一看,此地无银三百两,炉子肯定有问题。但也许这位南通人跟我一样,看这炉子实在漂亮,就买了下来。

从南通到淮安,又从淮安到南通,转了一圈,这只梅花炉子,又回来了。我就想,这只炉子,可能就是我的“发财炉”。

我假装不认识,问这位南通的老板:“这只炉子多少钱啊?”

“四千五百块钱。”

“太贵了吧,我以前卖过一个很像的,”然后又说,“而且你这炉子上有个洞。”

对方吓了一跳:“你怎么知道有个洞呢!”

我当然不会说是自己卖出去的,只是告诉他:“既然有个洞,那就便宜卖吧。”他自己也明白,最后一千两百块,这只炉子又回到了我的手上。

后来通过那位淮安同行我才知道,这位南通人从他手中买来的时候,花了三千五百块。

我把炉子抱回家,先把烟熏清理干净,然后开始第二次修补。怎么补?用颜料从锡补的洞向四周过渡,要过渡得非常自然。这时候,绘画功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说,玩古玩首先一定是靠手艺吃饭,靠蒙就完了。

花了一两天工夫把炉子补好,我又把它带出去摆摊子。这次遇到了一位连云港的同行。这位老兄拿到手,看来看去,爱不释手,觉得这个炉子真好,但也有点犹疑不决。不过他怀疑的不是补过的洞,而是洞旁边有个小坑坑。

哪儿来的小坑坑?那是我补好后,故意在旁边敲的一个小坑——声东击西,故伎重施。他看到那个小坑坑,就用手抠,一抠,里面是好的,还有包浆,他就放心了。

我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看他松了口气的样子,就知道,成了。这小琴炉的下一任主人,就是他了。最后一万四千块成交。

玩古玩的人,在察言观色方面是很厉害的。能观察对方的神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即使看的人不言不语,但只要他动一动眉毛,就大概知道他买还是不买。这些都是要参透的本事。做破洞、砸小坑,都是为了转移大家对破洞的注意力。为什么呢?因为在市场上转悠,好东西大家都在看,不会让人有很多时间去考虑。

在古玩市场上,大家的眼光都是毒辣的。但这是个反面教材,不值得骄傲,也不是为了炫耀,写出来是为了告诉大家,要尽可能积累知识,尽可能去揣摩卖家的心理,这样才能避开令人意想不到的雷区。

用失蜡法讨得了十几个便宜

我们家只有两种香炉,一种是老的,一种是我和太太自己做的。在收藏宣德炉的过程当中,我们前后花了两三年的时间,专门研究古法制炉,并亲自动手。我是一个什么都一定要搞清楚的人,所以事必躬亲。

古法制炉用的是失蜡法。从最简单的字面去理解,蜡失去了,铜保存。失蜡法源于春秋战国,也称“熔模法”,起源于青铜和金属器物的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整个铸件模型就成为空壳。

失蜡法意义非凡。去年(2017年)《国家宝藏》十二月的那一期,楚国“孤魂”讲解云纹铜禁,这件国宝就诞生于失蜡法。它的出土,证明了失蜡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而非舶来品。节目上还有个特殊的嘉宾,一位来自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专家。因为失蜡法技艺一直到现在都应用于各种领域,大到医学、航空航天,小到女孩子的饰品等。到今天,失蜡法仍是常用的青铜铸造法。

元 龙泉窑三足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在失蜡法发明前的战国早期到商周,古人用陶模或泥模来进行分块铸造。泥具组合非常麻烦,所以到战国中晚期,智慧的古人发明出了失蜡法。因为是“熔模”,失蜡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整体性;二是这样做出来的器物,内膛非常光滑。而且因为蜡的质地柔软细腻,雕模的发挥空间就更大,表现手法多样,效果也更细腻,所以失蜡法的三维成型非常漂亮。

民国之后,西方的砂模铸造法传入中国。这种方法很科学,也不麻烦,关键是成本低。但是它在工艺水准方面,远远不及失蜡法。大部分假炉子,是用西方这种翻砂的方式做的。

翻砂法做的假炉子,外面跟老炉子一样,但内膛会留下翻砂的痕迹,用手摸一下,粗嘎嘎的,磨手,很明显,很好认。中国古人的“贵”,体现在内外兼修,越看不见的地方,做得越讲究。比如老的明式家具的桌面与桌底,有机会去摸一摸,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差别。

翻砂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炉子的耳朵里会留下一个孔。比如一只炉子的耳朵是个立体的狮子头,在制作这只耳朵的时候,就必须让砂同步流到狮子头中空的里面去,兽头部分一定会保留一个孔——这样砂才能流进流出。而如果用的是失蜡法,最后把蜡熔掉即可。

失蜡法也有失蜡法的难处,比如脱模、模具胀裂,也有可能浇得不清爽,所以失蜡法的成功率是不高的。融化掉的蜡本身成本也相应较高,二三十块一公斤。造假的人,一般舍不得。

当然用失蜡法做的炉子也不一定全是真炉子,许多高仿炉子都用失蜡法铸造。这样的假炉子也很贵,一个一般都要一两千。因为本身成本就高。

用失蜡法做出来的高仿炉子,虽说是假的,但品格高,气韵佳,日常值得赏玩。但假的终归是假的,千万别当真的买。翻砂炉就不要玩了,粗糙得不得了,有碍观瞻。

为了深入了解失蜡法,我们夜以继日做宣德炉,做出来的宣德炉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古玩并不是赌运气,也考验一个人的认知水平,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当你有能力把各个细微的地方都了解了,还能做到位了,才搞得清楚别人哪里有可能做得不到位。这时候,才可以真正开始玩宣德炉的收藏。有的人从来没深入了解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会把炉子便宜卖给你。

我收宣德炉的时候早,还在玩铜钱的时候就开始了,都是铜嘛。所以我在宣德炉上讨了不少便宜,买了三十几个真炉子,还没花什么大价钱。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的传说

在古玩界,宣德炉是一个传说。

宣德炉真正的所指,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1428)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当时用的红铜由明宣宗特令从暹罗进口,宫廷御匠和工部侍郎参研了五大名瓷的器型,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花了三年才最终制成。

宣德炉

因为要保证香炉的质量,用来制作香炉的红铜在明宣宗的命令下,必须精炼十二遍。炼一遍,少一些,十二遍下来,原料大约只剩下三分之一,最后还要加入金银等几十种贵金属。所以,宣德炉不容易生铜锈,抗氧化能力非常好。若是一只保存得很好的宣德炉,流传到现在,完全可以跟新的一样。

当然,更神奇的说法是,真正的宣德炉用的是风磨铜。我没见过,现代的人应该都没有见过。据说用风磨铜制成的宣德炉,风吹过时,都得绕道走。听说这种铜对风会产生一种磁场,当风到达一定范围内就会呈现静止状态,只能从旁边慢慢“磨过去”。

用这种铜做出来的香炉,都是“一线天”——一支香插到香炉里面,点燃后,即使有微风拂过,香烟也不为所动,永远呈一条直线袅袅上升。虽然这可能神话了宣德炉,但也可以看出宣德炉的好,好到这种程度,风都靠不近它。

宣德炉是中国铜香炉的巅峰之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宣德炉甚至就是铜香炉的代称。但其实,首批铸造出的宣德炉一共只有三千只,此后便再也没有出品。

那么,我补来补去的那只梅花炉为什么也叫宣德炉?它是宣德炉,但又不是真正的宣德炉。

宣德炉问世后,仿造活动就从未间断。就连当年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也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也许是为了牟取暴利,也许是宣德炉实在太美了。这种情况导致鉴别真假宣德炉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悬案之一——至今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与雍正官窑仿明成化窑一样,后世的宣德炉,无论是什么时期的,款字永远都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但这个六字款暗藏玄机,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变化。

比如清中期嘉庆以后,“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德”的“心”字上面有一横。这有可能是当时为了避名讳,对于字体的一种特殊变化。另外,嘉庆以后,特别是到民国,款字变大。落款外围的框,要比明代以及清早期的框大得多,字也要大得多,超过2.5厘米,典型的“小炉子落大款”。

自宣德三年宣德炉问世,一直到明晚期,“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用的都是宣德年间大书法家沈度(1357—1434)的书法。沈度擅篆、隶、楷、行等书体,被称为“馆阁体”,明代时也叫“台阁体”。这是一种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场通用字体,乌黑、方正、等大。这种字体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所以这时期的“大明宣德年制”的“大”的一横特别短,横上透出来的竖非常长,撇捺表现得比较夸张。

到了清初期康熙年间,“大明宣德年制”的“年”一竖很长,长到什么程度,这一竖的下半截,要占到与上面的字一样的长度,“大”字的一横夸张变长,但撇捺不过横。

除了字体审美法度的区别,还有字脊的区别。什么是字脊?宣德炉做好后要落款。炉子是立体的,如同印章雕刻有阴刻和阳刻的区别,印出来的落款是鼓出来的,鼓出来的部分叫字脊,凹进去的部分叫字膛。

明朝时期落款的脊很圆润,只有一个厚度,手摸上去没有分明的棱角。到了嘉庆时期,就成了尖字脊,一摸上去,特别扎手。

要是遇到上下一样宽的落款,不管书法怎样好,那都是假的。古时候款字用的是印章雕刻法,先用印石把“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刻好,然后拿一块蜡,烧热,把印章往蜡上摁,等到蜡凝固了,温度降下来,印章拎起来,蜡上就有一个立体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为什么不可能上下一样宽?因为如果同等宽度,印石拎起来的时候,字体就有可能会被损害。只有外细里宽,脱模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保持款识的完整性。如果上下一样宽,那就是用现代的机工技术拓上去的。这样的款,给你讲任何故事,那都是瞎编的,因为古人即使有这个想法也做不出来。你要老得了,首先得真得了。

说回我们开头提的,在铜中加铅、锡等来增加铜的流动性。锡和铅可以降低熔点,使固化变慢。铜水和水一样,当你铸模的时候,往模子里倒铜水,铜水就会顺着模型流动。流动性越强,每个角落都能流到,“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字体成型后就会越饱满清晰。如果流动性不够,铜浆的灌注速度赶不上,浇到哪个位置就是哪个位置,细微处就无法完全到达。如果是纯铜,熔点较高,模会迅速降低它的温度,铜浆的灌注速度赶不上,说不定倒了一半,原料就凝固了,这可能就是个没用的炉子。

声音“噔”的一声就被闷住了

作为文房首器,宣德炉的器型非常多。光大式就有十多种,算小式有二十多种。其中敞口、方唇、圆唇是几种最常见的形制。

宣德炉的颈矮而细,身扁圆鼓腹,口沿上有可能是桥形耳,也有可能是兽形耳,三锥形实足或分档空足。最好看的是三足炉,具有明代陶、瓷器形的突出特征,流畅圆润、生动自然。我们一般从足的特点来辨别年代。明代的三足又矮又圆润,特别好看。越往后,足越瘦,越高。到了清晚期,足变尖,难看。

拿到一只老炉子,你也可以用手敲一敲。怎么敲,用手指一弹。要是明清的老炉子,你能听到“噔”的一声,然后声音迅速就消失了,就像突然被吃掉了一样。我们行内的说法,是声音立马被闷住了,也叫糠哑闷。这也是要靠意会的。

老炉子因为长时间的风化,在结构上会产生改变,就像电路一样,炉子的内部结构和表面结构都已经短路了。肉眼看,炉子仍完好如初,但为什么就接触不良了呢?实际上内部结构已渐渐被隔离。时间不够长的,因为还没有完全分离开,所以弹击的声音就会在表面来回绕。等到足够老,余音都懒得绕,一敲,立马“噔”的一声,就没了。所以糠闷声是又糠、又哑、又闷、又短。

如果是新炉子,即使外面经过了强行氧化,内在也仍是新的,你用手指一弹,出现的“噔”声那个长,连绵不绝,振动非常大,很像寺庙中的罄。

老炉子也能用来闻。说到这里,大家都要踊跃举手——闻铜臭味嘛!但其实不是。老炉子,只能闻到霉味;新炉子,才是铜臭味。

老的铜炉,经过几百年的把玩与空气的浸润,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包浆。它可能是手上的汗液,也可能是空气里的水分等。铜炉表面被慢慢氧化,这层氧化了的物质,像一层壳一样,把铜炉均匀地套在里面。真正铜的味道,也被套在里面了。相反,若是新铜炉,铜还在慢慢氧化,你就能闻到铜臭味。但此“铜臭”非彼“铜臭”。

汉 青铜博山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造假的人,常常用各种化学试剂来给炉子、铜钱做假包浆,有些还故意做得锈迹斑斑。常用的试剂有高锰酸钾、硫酸铜、漂白粉。

铜的老包浆又叫黑铁骨,就跟铁的颜色一样,是黑的。用漂白粉浸泡出来的铜,也是这个颜色。如果要做黄黄的包浆,或者绿色的铜锈,就要用硫酸铜。如果是红红的皮壳,那就是用漂白粉和高锰酸钾同时做的,行内叫作红包浆。

真假包浆怎么区别?还是要靠鼻子。颜色上去了,味道也留在上面了。高锰酸钾和硫酸铜一遍又一遍地刷,一遍又一遍地浸泡,化学试剂的残留味道去都去不掉。你一闻,一股脑冲过来,这个肯定是假的。焚香这样的雅事,文人怎么可能允许有如此扫兴的味道存在呢。

所以宣德炉的鉴别,第一看书法断代,第二看器型断代,第三听声音断老新,第四闻气味断真假。

做假的人,即使技艺高超,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书法到了,可能时间没到;包浆到了,可能气味多了。即使是用失蜡法做出来的炉子,书法、器型都到位,总归也还是一个新炉子,声音瞒不了耳朵,铜臭骗不了鼻子。

记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3ZuejOUsG1WCPPL61ME2VIpgWjaT4AyZSeCzR2HQ905iwkor0xOUMQpWfx7tc4H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