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文心雕龙》与佛教关系之辨

这部分可用来补充说明刘勰到底帮助僧祐干了些什么事。他们做了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开创了佛教目录学的传统。

这是过去讲《文心雕龙》的朋友很少注意到的。过去研究刘勰的朋友,大多对佛学并不熟悉。这么重大的事,讨论却很少。

细看僧祐目录,也有助于澄清另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研究《文心雕龙》的人,对佛教不了解,可是却充满了想象,老想让《文心》跟佛教扯上关系。

像范文澜在《序志》篇的注解里说,《文心雕龙》之所以叫“文心”,必与佛教有关。他引了慧远法师的《阿毗昙心序》“《阿毗昙心》者,三藏之要颂,咏歌之微言。管统众经,领其宗会,故作者以‘心’为名焉”云云。引了这一段以后,范文澜便说《文心》之作跟《阿毗昙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彦和精湛佛理,《文心》之作,科条分明,往古所无。自《书记》篇以上,即所谓界品也;《神思》篇以下,即所谓问论也。”说其书结构完密,上半模仿了佛教的“界品”,下半又模仿了“问论”。结论是刘勰此书“盖采取释书法式而为之”。

范先生这段话,一把《文心雕龙》的“心”跟佛教结合起来;二说其体例受到佛教影响。这种观点开启了后来许多论述,如王利器说《文心雕龙》每篇后面的“赞”,就是佛家的“偈语”。台湾王梦鸥先生说刘勰每篇都“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正是模仿僧祐经录目录的缘起、诠名、总经序、述列传这四部分的。香港饶宗颐先生则说佛家喜欢以“心”为书名,“心”是众法之源,刘勰取名“文心”,即用此义。而且刘勰论心很透彻,可见他取佛教唯心论以立说,是本书命名为《文心》的缘由。凡此等等,前辈们论述甚多。

其实这些都是误解。僧祐做的是目录学的分类。《诠名录》里面讲的不是“释名以章义”,讲的是流传下来的有哪些是经典、哪些是道安法师记录下来的、哪些是失译的,这跟“释名以章义”并没有多大关系。“敷理以举统”,也并非一本书一本书地撰写提要,而是讨论整个文体,然后提出文体的统绪(原理),跟僧祐所做的“述列传”全不相侔。他们只看到了它的名目,便从其名称上去猜测,其实佛教的目录学是一套体系,这一体系与《文心雕龙》的体系架构毫无相似或相关之处。一本是目录学整理的书,一本则不是用目录学方法处理文学问题的书,怎能混为一谈?

那什么又是“界品”呢?界品是《俱舍论》的九品之一,讲诸法的体性。此论乃出于小乘说中的一部主要经典,但此书于南陈天嘉四年(563)才译出,比刘勰晚多了。该论之重点在破执见,其所谓“万法皆空”的“法”指各种事物。各种事物,见之为有,实际是空。所有桌子、你、我都是因缘聚合所生,例如教室本来没人,因为有课,大家集合在一起;课结束了,教室又归于空。一切人、事、物的聚合都是如此。教室、桌子、板凳、你、我等等,都是无数条件聚合起来而成了现在的样子。这种条件会慢慢改变甚至毁坏,最后消失。这就叫“成、住、坏、空”。所以任何东西皆无本质,如果一定要找它的本质,其本质就是“万法皆空”。“诸法之体性”就是说明这个空的道理。

《俱舍论记》里面说:“界者,性也;性者,体也。”界,指的就是“性”,即“诸法无自性”的性。因此“界品”跟文体的分类毫不相干。一般人不懂,看到“界”字,以为是指一个区域、一块地方,所以会觉得好像跟文体的区分有些类似。不是的!界品讲的是:“界者性也,性之言体也。此品明诸法体性,以界标名。”何况,佛教讲的“诸法体性”与文体的“体”完全是两回事。文体是诔碑、史传、诗歌、乐府等等,有具体的体式。佛教的“体”却是一个“空体”,“诸法之体性”就是没有本体,是“空”。故曰“万法皆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跟文体又有什么关系呢?《俱舍论》里面还谈到系属于欲界、色界等各法的问题,那就更不能比附到《文心雕龙》二十五篇文体论的结构去了。

另外,范文澜先生又发现《文心雕龙》有许多“圆”组成的字词,如圆、圆通、圆该、圆照、圆鉴、圆览、圆备、圆周等等,因而认为这也是刘勰深受佛教影响之证,由佛教借来了圆的语汇。后来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也因循其说。

可是日人兴膳宏说得对,“用于佛典并构成重要概念的‘圆’这一语,就是翻译时从玄学的古语中借来的”( 此语出自《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中的《〈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 )。早在《易经》《庄子》等书中就大量使用“圆”这个概念和词语了,《易经》有说方以智、圆而神;《淮南子·主术》也说智圆。魏晋玄风既扇,故常以“圆”字翻译佛书,岂能倒过来说用这个词乃是受了佛教的影响?

另外,还有周振甫、王元化等一大堆人说《文心》的结构和思维是受了佛教因明学的影响。因明,是类似亚里士多德逻辑三段论的东西,与《文心》能有什么相干?且因明学在我国佛教中根本不重要,也一直盛不起来,其重要性与在印度、西藏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到了唐玄奘,他自己虽精擅因明,并带回三十六部相关著作,但所译却少,以致因明学某些部分中土无传,如古因明的世亲《论轨》《论式》、新因明的法称《正理一滴论》等重要论典均是如此。我国最重要的因明论述——玄奘弟子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元代即绝,清末才由日本传回。与晚清民初佛学大宏唯识,喜说因明,与杨文会于1896年将此书回传再刻有关。但不能因此便误会古代人学佛也从因明入手,或因明推理对汉地佛教徒有多大的影响。汉传佛教不关心逻辑与知识论,因为印度佛教以真理的证成为主,中国则以真理的实证为核心。相关经论译出甚少,南北朝期间仅《方便心论》《回诤论》《如实论》三部而已,当时僧徒皆不习此业。且后两种译于刘勰写书之后四五十年,不可能影响到刘勰;第一种译于北魏文成帝或孝文帝,早于刘书三十年左右,但书仅一卷,又译于平城,能对南朝的刘勰产生多大影响呢?

同理,饶宗颐先生《刘勰文艺思想与佛教》说刘讲练字法要省联边,而“联边者,刘氏释为‘半字同文者也’,此亦凡当时梵文之术语”。当时佛徒确实常用到“半字”一词,可是这是佛教传来以后才有的词汇吗?刘向《别录》战国策书录条早就谈道:“本字多脱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可见这本是我国原有的术语,佛教徒不过沿用而已。

饶先生又说因佛教论“心”最多,所以《文心雕龙》才会命名为“文心”。这同样也是错的。我们不是在佛教传入之后才讲“心”的。《易经·复卦·彖传》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诗经》《尚书》论诗都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管子》则有《内业篇》《心术篇》《白心篇》,《淮南子·精神篇》说“心者,形之主也”。另外,像庄子讲“心斋”,荀子讲“心,形之君也、神之主也”,孟子讲“尽其心,知其性”,《中庸》讲“诚意正心”等,可见中国不但诗书传统讲“心”,诸子百家亦无不重“心”、无不论“心”。

甚者,早在造字之初,属“心”的字就很多了。所有的思维活动,中国人都是从心上来讲的,把心当成人的主体,而不是脑。如“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志”,是“志之所之也”;“忍耐”的忍,是“心上一把刀”;“忙”是心亡,《说文解字》说是“心乱也”;“忽视”的“忽”是没用心;忠恕之道的“恕”是如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人有心余忖度之。诸如此类,均可见中国的思想本来就重心,这是中国思想的特点,跟希腊、印度不同。各位不妨回去细读一下我《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第一章《形体》,就知道古希腊、古印度之形体重于思维;中国却是倒过来,重心而不重形。所以荀子才会有《非相篇》,不重形体而重心术。

正因为中国思想重视心,所以佛教传来以后逐渐本土化,也重视心。心,在早期佛教中当然也谈,但不是我们这样谈的。中国佛教天台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的心性论都有浓厚的如来藏真常心色彩。可是在早期印度佛教中,不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真常唯心论一直没啥影响。要到后期大乘与密教出现之后才成为主流。然而,其后不久它就灭亡了。反之,中国佛教因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佛学中真常唯心论的成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不属于或较少谈论真常唯心论性质的宗派(如唯识、成实、俱舍等)则很快就被淘汰了。这是从历史大架构上来说的。

也正因如此,所以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凡是主张回归印度的人,都排斥真常心说,认为这是出自中国人自己造的“伪经”“伪论”,非佛说。是受了中国心性论的“污染”。

当然佛教并不是没有心性说。但有如来藏真常心倾向的大乘佛学认为心性本空、不生不灭,本来清净,与部派佛教将心性比喻为有物质实体的铜器不同,多以无物质实体的虚空比喻心性。后来禅宗将如来藏系、中观系心性本净义等灵活发挥,以明心见性为解脱成佛的关键,不仅说心性本净本寂,更说心性本觉,就与印度原来之说更远了。

天台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的心性论皆后起,在刘勰那个时代,只有般若学及三宗论之类。般若乃空宗一路,但当时六家七宗,识含、幻化、缘会三宗其实仍属于小乘佛学,可见当时论心还不深入。要到《大乘起信论》才以“一心开二门”的模式为中国佛教心性论开出一条新路。一心,即如来藏心。万法源出于此,包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二门,指心真如门(清净)和心生灭门(污染)。是梁朝真谛译的,但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主张回归印度的人,都认为不是译,而是真谛伪造的。可是无论如何,其事皆在刘勰写《文心雕龙》之后了。

总之,中国内在性的思维倾向不是到了宋明理学才发展出来的。《文心雕龙》讲心,恰好是中国的老传统,只是我们忘记了,以为来自佛教。殊不知佛教的“心”只是一个空无主体的空心;而中国人讲心,又比印度早多了。

也由于只知佛教重心,而忽略了重心术是中国人的老传统,所以宋明理学也被讲错了,以为是佛家传来以后,儒家发展才开始内在化、才开始讲心。不知中国思想重“心”才是一个大传统,故多颠倒见。

刘勰的讲法,也多是延续了从前的传统而已。至于他如何延续,我们以后再说。 cSopdNQ6W/FPXVFLNrwMC+i9WmRaNwhia8WvKfni+K1erDisl233x2gVCKKyjD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