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也有债务问题

说到亚洲,显然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

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的时候,中国的债务水平非常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向来喜欢未雨绸缪的中国人,在那之前已经为应对未来的金融风暴储备好了大量资金。事实上,当危机真正到来时,中国正是用这笔钱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世界。

但是,今非昔比。今天的中国经济也有债务问题。与当年的“雷曼时刻”相比,如果再次发生席卷世界的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恐怕很难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如果中国经济也出现问题,会有太多的国家,太多的人受其波及。至少,一旦哪家中国的大型企业破产,无疑会立刻成为全球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在一瞬间震撼全世界。

遗憾的是,生活在欧美、日本的人,绝大多数都对中国和印度的企业所知甚少。这不是什么好兆头。比方说,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印度的地产金融公司为什么会破产,甚或是否已经破产。可问题在于,正是这些“冰山一角”提供了“一窥全豹”的机会。如果你想知道危机是怎么发生的,抑或大概在什么时候发生,必须具备观察这些边边角角信息的能力,否则你将一筹莫展、不知所以。

就拿印度来说,尽管该国的金融系统问题无数、漏洞百出,我们这个世界上却鲜少有人真正予以关注。即便印度金融体系的困境在其国内几乎人尽皆知,可生活在伦敦、纽约和东京的大多数人却对此毫无概念。

这种现象本身就预示着危机。印度经济的泡沫已经如此明显,却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哪怕表现出起码的兴趣。这就意味着,一旦泡沫破裂,危机爆发,毫无准备的人们必将惊慌失措,昏招迭出,从而使他们自身在无意中成为危机的一部分,甚至是帮凶,而不仅仅是受害者。

在印度,明明债台高筑、赤字缠身,理应破产却仍勉强生存的所谓“僵尸企业”有很多。据认为,在印度所有企业中,这种“僵尸企业”的占比竟然高达三成之多。尽管印度政府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这件事上不遗余力,可出于种种原因(比如就业方面的考虑),对于那些“僵尸企业”,印度政府却和当年的日本一样,基本上采取了一种姑息与保护的态度。这样暧昧的姿态难免令人担忧。

日本就是前车之鉴。当年,正是因为迟迟无法下手处理“僵尸企业”的问题,日本的金融系统乃至整个日本经济才会长期一蹶不振。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对经济来说,本应破产的企业就好似人体身上的烂疮,如果不忍痛割除腐肉,而是放任伤口继续溃烂、蔓延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国也有同样的问题。

对那些不该拯救的企业,一定会执行破产清算——中国政府一再表明了这样的态度。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存在着大量优秀企业家与治理者的国家。即便如此,由于接触市场经济的资历尚浅,在处理大规模不良债权方面,这个国家尚谈不上经验丰富。

“政府不可能不救我们。因为如果不救我们,也就救不了我们的经济。”——许多“僵尸企业”的经营者恐怕会这样考虑问题。没错,“僵尸企业”的处理确实不容易,确实会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的波及效应。可即便如此,该出手时也必须要出手。因为真正的改革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

“对‘僵尸企业’绝不姑息,坚决实行破产清算”,这句话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必须体现在行动上。

日本的经验殷鉴不远,美国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处理“僵尸企业”的问题方面,有着长期“刮骨疗毒”的经验。

下一个,就看中国的了。 SraICX+WYnjZtY1JVwsinxCNIIIwtVj1lTsscClynk5tgqtE4bWitcE+C0reg1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