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爆买债券和ETF 的中央银行

再把视线转向日本。

日本央行(日银)正在从资本市场上爆买各种债券和ETF。这种情况对那些证券公司或者专业的股票和债券投资家来说,绝对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对日本这个国家而言,真的是美事一桩吗?

答案是否定的。毫无疑问,央行出手进行这类罕见操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央行大量购买债券和ETF,显然会让证券公司爱死了前首相安倍晋三和日本银行。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如果央行运用手中的特权,通过印刷钞票的方式大肆购买公开市场中流通的债券和ETF产品,会发生什么?

一般来说,债券市场如果供大于求,利率通常会上升,价格通常会下降(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反之亦然。这才是正常的供需关系,是一个市场应该有的健康反应。而央行利用手中的特权公开爆买债券和ETF这种异常举动,将打破这一平衡,引发市场的畸变,令市场功能失调。换言之,无论企业、机构或国家发行多少债券,试图从市场中圈多少钱,他们都能如愿,都能找到一位终极买家,不愁债券卖不出去。这样一来,无论市场中的债券泛滥到什么程度,利率也升不上去。而极低的利率意味着极少的借款成本,这又会刺激更多的人发债,更多的人欠钱——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更糟的是,这种异常情况不仅发生在日本,也发生在美国、欧盟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与地区。无限制、无节操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在全世界悄然蔓延乃至蔚然成风,以致某位英国专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放眼全世界,现如今不这么做的中央银行反而是一个异数。”

2008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是9000亿美元。时至今日,区区十余年,这个数字已膨胀到5万亿美元之巨。这可是5倍以上的差距。

显然,这场“加速跑竞赛”必须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点停下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退一万步讲,用来造纸的木材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如果各国央行继续以今天这样的速度和规模印刷钞票的话,迟早有一天用来印钞的纸张也会枯竭,因为已经无树可砍。 8rVeFUTlpwPYW+/zGwudcx+meYWnLk7KzolY1sTCzHSaRI6dP6L8NbyRuf5jkX+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