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一、指标体系结构

立足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城市文化发展的实际,课题组认为通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角度,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与客观地反映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文化发展的实际进程与发展水平。结合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通过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与影响因素识别,本研究认为城市文化竞争力是由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测度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本文将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文化支持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接待力、文化利用力和文化消费力,共涵盖37个具体指标,见表2-1。

第一类,文化支持力。主要反映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文化消费的宏观环境,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等院校数量、高校学生数量、人均住房面积、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城镇居民每百户电脑拥有量、城镇居民每百户彩电拥有量,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表2-1 江南文化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

第二类,文化吸引力。主要反映城市为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需求而提供的休闲文化和旅游设施,包括图书馆数、博物馆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总数、影/剧院数、体育馆数、咖啡馆数、酒吧数、城市公园数、4A级以上景区数、主题公园数,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内在驱动。

第三类,文化接待力。主要反映城市接待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规模水平,包括每百人藏书量、博物馆参观总人次、观影人次、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观众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入境游客人次、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重要表征。

第四类,文化利用力。主要反映当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包括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电影票房总收入、旅游总收入,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关键动力。

第五类,文化消费力。主要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消费结构,包括恩格尔系数、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支出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人均交通通信费用、人均电影消费,这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品质的体现,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评价方法

(一)数据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所有指标口径概念均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城市基本情况统计制度保持一致,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按照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原则要求,所有指标分为两类:一是正向指标,即指标数据越大,评价结果越好;二是负向指标,即这类指标的数值与评价结果呈反向影响关系,指标数值越大,评价结果就越差。本报告中“恩格尔系数”属于此类。本研究对负向指标进行一致化处理,转换成正向指标,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并对所有负向指标的 X 数据进行变化,统一为正向指标。

(二)指标赋权方法

在以往相关研究文献中,计算权重通常采用主观判断法和客观分析法,前者通过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数学分析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后者则通过提取统计数据本身的客观信息来确定权重。主观判断法对先验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受调查者往往以某种先验理论或对某种行为的既定认识来确定指标权重,所以使用主观判断法会造成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降低综合评价分析的科学性。客观分析法是通过对评价指标数据本身的客观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从而确定权重大小,其特点是客观性强,但忽略了专家经验在确定权重中应用的重要性,赋权结果有时说服力不强。

本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较多,数据信息量较大,为避免数据处理的失真,本文主要按照客观分析法,依靠可得性客观数据,并运用基于客观数据分析的“差异驱动”原理,对长三角27个城市的文化相关变量进行赋权,目的在于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将指标变量数列的变异系数记为:

其中,

由此,变量的权重为:

三、评价模型

变量集聚是简化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Culture Competitiveness Index,简称CCI)的有效手段,即指数大小不仅取决于独立变量的作用,也取决于各变量之间形成的集聚效应。非线性机制整体效应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支持力(CS)、文化吸引力(CA)、文化接待力(CR)、文化利用力(CU)和文化消费力(CC)全面协调发展,产生协同作用。

本评价指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式构建如下评价模型:

式中, a b c d e 分别表示文化支持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接待力、文化利用力和文化消费力的偏弹性系数。从式(2-2)中可以看出,该函数体现的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各变量指标之间的非线性集聚机制,强调了文化竞争力各指标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在指标数据处理上,由于评价指标含义不同,各指标量纲处理差异比较大,所以不能直接使用各指标数值进行评价。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采用最大元素基准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实际能力指标值转化为相对指标,即:

经过处理后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模型为:

总体而言,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非线性组合评价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了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变量间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二是着眼于系统性观点,突出了评价变量中较弱变量的约束作用,充分体现了文化竞争力水平的“短板效应”,即文化竞争力水平就像37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组成的木桶,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块木板;第三,因采用了指数形式,导致变量权重的作用不如线性评价法明显,但对于变量的变动却比线性评价法更为敏感。

四、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包括长三角地区1个直辖市(上海)、3个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和23个地级市,共计27个城市。

选择这27个城市的原因在于,一是2019年1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上海、杭州、南京和合肥等27个城市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区,并通过27个城市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长三角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因此,这27个城市潜力巨大,应该引起高度关注。二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全面性。三是考虑数据的连续和纵向比较性。

(二)数据来源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权威性,本研究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文化与文物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江苏文化统计年鉴》《安徽文化统计年鉴》等江浙皖地区各地级市对应的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国家和省级有关管理部门公开出版或发布的统计数据。部分缺失数据以相邻年份值替代。 pIYJfxPIKbOUne0CFONgrBA7td/6Haxvv6C6Mq4JiJqwnoPCrOTkUhHRjc1Bo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