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设立目标,可以让孩子不再虚耗精力

美国哈佛大学在1953年曾对当时的毕业生做过一项有关目标的追踪研究。研究人员询问这些参与研究的毕业生,对未来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并收集了答案,经过统计后发现有清晰目标且有达成目标计划的学生只有不到3%。1973年,研究人员回访了当初接受过调查的学生,并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有清晰目标且有达成目标计划的学生,其财富总和竟然大于另外97%学生的财富的总和,且事业成就,快乐和幸福程度也高于其他97%的学生。这就是设立目标的强大力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人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够不断地把行动与目标加以对照,可以清楚知道自己与目标的差距时,人的行动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从而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就一定要引导孩子设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可以主导孩子的命运与成就,它是驱使孩子不断向前迈进、坚持行为自律的原动力。若孩子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就会陷入虚耗精力与生命的泥潭,就如一个没有方向盘的超级跑车,即使拥有最强有力的引擎,最终仍发挥不了作用。

美国前副总统格尔和妻子,在孩子小时候,曾专门抱回了一只小狗,并请朋友帮忙训练。第一次训练时,驯狗师向这对夫妇提出了令人非常意外的问题——“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夫妇俩始料未及,两人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地回答道:“一只小狗的目标当然是做一只小狗。难道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吗?”夫妇俩想不出小狗还能有什么目标。驯狗师听完夫妇俩的回答后,非常严肃地摇了摇头,然后说:“每只小狗都要有一个目标。”夫妇俩经过严肃、认真的商议之后,最终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陪孩子们玩耍,晚上看家。后来,小狗果然被驯狗师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的守护神。做一只狗都有目标,更何况是做一个人。

身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并能够为了实现目标而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在现实生活当中,父母往往会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

“你看邻居家的××,每天都去上舞蹈课,身姿挺拔,多好看,我专门去了解过了,学舞蹈××老师那里最好,我已经给你报班了,接下来你的目标就是成为舞蹈班里最靓的‘仔’,加油哦!”

“这个学期成绩怎么下降了这么多,尤其是数学,居然都没有考及格,这样下去怎么行,我已经给你订好了一个月的数学专项学习计划,必须每天严格执行,赶紧把落下的数学补上来。”

……

实际上,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在现实生活当中非常普遍。从表面上来看,孩子确实有了一定的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目标并不是他们自己设定的,而是父母强加的,这就意味着孩子内心对目标不一定认同,如果孩子不认同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认同甚至是抵触,那么“目标”对于孩子来说就等同于没有目标。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希望孩子能自己设立目标,但问题是,父母一放手,孩子就放羊,别说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自律执行了,连最基础的每天写作业都能给赖掉……”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处理好所有事情,因此在设立目标这个问题上,父母不宜放任不管,也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应当选择一个折中的方式,在深入了解孩子关于目标的看法、真实想法及征求孩子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协助并监督孩子设立一个可行、正确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协助孩子设立目标时,一定要做好孩子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孩子的目标是“成为打游戏最厉害的人”“成为学校里的老大”“打遍天下无敌手”等,那么父母必须“及时出手”,让孩子重新设立正确、积极的目标,而不是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eHFBHFP+M3HL3Zwu3QLjfEK/zYjeH+lkr1/ZA4OiIR5OAUaWCgcLK4OPQhynE7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