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个出家人的“心灵回家”之路

哪里才是你的伊甸园?

你是不是经常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能逃离现在的婚姻、家庭、企业、国家,甚至尘世,换个环境该有多好啊?可是又没有勇气付诸行动。人们总会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够好,幻想着能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伊甸园。如果看完了尘的故事,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了尘是第一位出现在我课堂上的女出家人,端庄秀丽,身穿僧衣的她格外引人注目,当然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对一位出家人为什么会来学心理学的课程充满了好奇。所以当她举手想要做个案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

我一直认为,佛法博大精深,出家人早已看破红尘,放下执着。我不明白了尘为什么还需要学心理做个案?于是我问她,你有什么难题呢?她说,她没什么朋友,总觉得寺院里的一些师父很难相处,也不知该如何相处。她换了好几座寺院,情况都一样,心里很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了我的书,觉得很有收获,所以想让我帮她做个案。

我完全没想到一个出家人也会有这样的困扰,我不知该如何去帮助一位出家人,所以只好把她当成一般人来看待了。

带着好奇,我邀请她上台。我问她,当你从一座寺院换到另一座寺院,发现里面的师父都不大好相处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她说,很无助,很害怕,感觉自己无依无靠,总希望下一座寺院的情况会好一点,但总是很失望。

我知道有不少人会从一家企业换到另一家企业,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也有人从一段不如意的婚姻换到另一段婚姻,但没想到一位出家人也会从一座寺院换到另一座寺院。其实,这都是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我接着问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场景,觉得现状不够好,总想换一个环境,可换了之后依然不如意?

了尘沉默了好一会儿,我看到眼泪从她眼角涌了出来。她说,小时候爸爸经常打她,也打妈妈,她总想逃离那个家。8岁那年,她被送到外婆家,跟着外婆一家人生活,她终于离开了那个让她害怕的地方。最初过了一段好日子,可好景不长,因为父母没给舅妈生活费,舅妈经常骂她,每每那个时候,她都感觉自己像无根的浮萍,漂泊无依,特别无助。

每个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正面动机

听到这里,我大致明白了个中缘由——逃,已经成为她人生的模式。

为了让了尘觉察到这一点,我运用了心理剧的手法,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她的父母、外婆、舅妈,还有寺院里的师父。我带着了尘的扮演者从父母的家里逃到外婆家,再从外婆家逃到寺院,然后又从一座寺院逃到另一座寺院,不管到哪里,总有人用手指向她、批评她。

看着这一幕幕人生的重演,了尘已经泣不成声。她哭泣着向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当她找人问路,别人不告诉她时,她甚至都会觉得对方是看不起自己,是讨厌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那一刻,我感觉到整个课室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她的委屈与无助。

我抬头望了望台下600多个学员,问道:“你们中间有没有人不喜欢了尘呢?”偌大的会场,有3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我转头对了尘说:“你看,这里也有人不喜欢你。”

“我知道,到哪里都会有人不喜欢我。”她更加崩溃了,低下了头,不敢看我。我请她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然后一字一字、非常有力地问她:“别人喜不喜欢你我不知道,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你自己是否喜欢你自己呢?”

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泪水夺眶而出。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喜欢你自己,你如何能指望别人喜欢你呢?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自己,你又指望谁能看得起你呢?”我盯着她的眼睛,缓缓地问她:“而且,你又怎么知道别人不喜欢你呢?”

我把目光转向台下的学员,问大家:“有喜欢了尘的朋友吗?请举手。”台下绝大多数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我对了尘说:“看到了吗?有不喜欢你的,同时,也有喜欢你的,可你为什么总把目光放在那些不喜欢你的人身上呢?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他们是如何想的。”我让工作人员将麦克风递到刚才举手说不喜欢了尘的一个学员手上,问他为什么不喜欢了尘。他说:“我讨厌她遇到问题就躲,太懦弱了!”

我知道,每一个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正面动机。于是我问那个学员:“那你希望她怎么做呢?”

“我希望她坚强一点,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逃。”

这时,一旁的了尘已经无法安静下来,她抢着说:“我明白了,团长!其实批评我的师父平时待我也挺好的,只是当她们批评我时,我总会觉得她们不喜欢我、瞧不起我,就总想逃避。看来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种习惯。我该怎么办呢?”

除了自己,又有谁能拯救你?

从了尘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小时候父母打她,她逃到外婆家;在外婆家舅妈骂她,她又想逃回去;长大后,觉得家里待不下去,就选择了出家,可是在寺院里也有师傅批评她、不喜欢她,于是她又从这个寺院逃到另一个寺院。渐渐地,逃避就成为她和外部世界互动的一个固定模式。只要遇到问题不想面对,或者不知道如何面对,她的潜意识就会让她选择逃避。逃避的原因是她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总希望有一位拯救者能救她出苦海。

可是,除了她自己,又有谁能拯救她呢?

于是我对她说:“你已经明白了逃避是你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已经让你深受其苦,我猜在你的同修中,有不少像你这样因为逃避而出家的,她们跟你一样,也在受着苦,煎熬度日,你愿意去帮助她们吗?还有那些骂你的师父,她们心里也许是有很多苦才会骂你。佛法普度众生,你为什么不用心学佛,去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呢?”

“是啊,我以前怎么没有这样想呢?”她一下子精神起来了,“团长,你让我明白了,心理学也可以帮到像我这样的人,可是我暂时能力不够,你能再送我一些课程吗?我学完之后也要像你一样去帮人。”我瞬间感受到了她的力量,我知道她已经从“受害者”的模式中走了出来。我还需说什么?只有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她的成长了。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和了尘一样想要逃,想逃离一份工作、一份感情、一个家庭,甚至,想逃离一个国家。可不管我们逃到哪里,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总会有人和我们的意见产生分歧,总会有人批评或指责我们,环境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面对不如意,我们当然可以选择逃避。可是,了尘从世俗逃到了寺院,却还是想逃。到底逃到哪里才是我们理想的伊甸园?真的有那么一个处处如意的伊甸园吗?我想,如果把自己看成“受害者”,逃到哪里,结果都一样。

除了选择做受害者,不断逃避,为什么不选择当建设者呢?能拯救自己的,最后还是自己!成为自己的建设者吧,当你成长了、有力量了,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人生处处可以建成伊甸园。

扫描二维码,与团长一起学习心理学!扫码回复“成长课”,免费领取价值百元的独家个人成长课程。 9oippIXHo2yEd4F5diaB276EcF1M/8JKMtxI8NxhWQ2y1PNFP8hL5/Q9u3WllL4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