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站在海滩上,看着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起,然后拍打在平缓的海滩上。现在,请让你的思维跟着我们一起飞跃:海水、海洋可以象征着人类起起落落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与过去相互作用的沉积物再不断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海滩所象征的文化。如果我们认为人类开展文化变革的目的是使事情变得更好,那么我们可以将从海洋吹向海岸的顺风视为变革的动力,将从海岸吹向海洋的逆风视为抵制变革的阻力,而它们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则是促使或阻碍人类行动的自然力量或技术力量。
当人们处理抽象模糊且时常变化的概念时,例如领导力、变革和文化等,任何类比或隐喻都无法真正阐明其复杂性。即便如此,我们也仍需要一个隐喻,至少可以捕捉到这些概念所蕴含的动态的正能量。海滩同时接受海水和风的相互作用,这种动态正好提供了一种隐喻(如图1-1所示)。
图1-1 海难隐喻
图片来源:欧内斯托·伦德(Ernesto Renda)的作品,2018。
领导力可以看成是一波海浪或几波海浪。波浪的能量可以传递至更深的水域,促成海浪的涌动,即海水由某种现有的或之前存在的力(风力、潮汐力等)所推动而产生的运动。受水深变化的影响,随着海浪接近海滩,海浪开始形成浪尖,我们可以将这种态势想象成旨在发起变革的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海浪浪尖是由一组新的力量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白色泡沫或浪花可以想象成变革的领导者或变革前沿。
变革是海浪的浪尖拍打在海滩上所形成的结果,包括领导者推动变革给组织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以及退浪给不断涌来的海浪造成的影响。海浪波动的运动形式会受到海水、海滩或海岸、风等的作用力以及其他大气条件的影响。海浪的形成与回落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重复形成浪尖代表持续形成领导力,退浪代表持续变革。当你研究波浪时,你就会发现,持续的领导力与领导力最终导致的变革之间是一种反馈和迭代的关系,类似不断起落的水流,而不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这种不断运动的水流所形成的浪尖和退浪,虽然可能每次看起来都与上一次相同,但它们仍能对海滩或海岸产生新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需要多次迭代才能看得出来。
文化是海滩,它创造了海浪形成浪尖(即领导力)的条件,这正是我们将文化加以形象化的方式。领导力和变革对文化(海滩或海岸的轮廓)的影响或许无法立竿见影,也就是说,文化的变化可能需要在几波巨浪之后才能观察到。历经12个小时的潮汐周期或一个季度,海滩的形状、轮廓都将反映出领导力(浪尖和冲击)以及变革(退浪)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海浪浪尖的不断冲击与回落带动沙子运动,涉及浪能的转移以及海浪与海滩之间的摩擦,故此,海滩的轮廓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变。同理,文化也会在类似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文化既是阻碍变革的摩擦力,又是使组织对领导力和变革周期逐渐产生反应的促进剂。
隐喻还应捕捉到文化、变革和领导力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带有特定目的的人为过程。接下来,我们希望你能再次展开想象,将风向和风力视为自然的力量、海滩周围的环境状况,以及人类的推动力。在此,不妨将隐喻理想化一些,即海浪的形状、浪尖与退浪之间的关系、海浪的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都直接与风的运动状况相关。同样,我们认为风的运动是人类的推动力、意图和阻力。顺风代表领导力;逆风代表阻力;与文化相关的变革则既反映了领导力的维度,又反映了阻力的维度。
以这种程度的抽象思维来制订计划肯定是危险的。请想象一下,你所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董事会建议“我们需要针对我们的文化做一些变革”,然后你开始解释海滩的隐喻,并询问他们能否点明这个新隐喻模型的着手点,以及他们通过开展文化变革试图解决什么问题。他们是想要移动一些沙石,还是彻底清理湍急海浪留下的所有海带碎屑?什么样的风在吹,朝哪个方向吹?
刚开始大家都会向你投来困惑的神情,但我们希望这个隐喻最终能够做到至关重要的一点:帮助你以具象的形式来思考领导力、文化和变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