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唐·李白《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为李白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释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宋代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明·仇英《浔阳送别图》(局部)

此图取白居易《琵琶行》的诗意,描绘江岸边的一棵枯树前,两名仆人一人掌灯一人牵马,正在等待主人送客归来。江边那艘华丽宽敞的大船正是客人的行舟。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此图描绘的是唐玄宗携后宫嫔妃和皇族后代从长安逃往四川,经过深山时的情景。相传此图风格接近李昭道,但为唐画宋摹本。

唐·韩干《牧马图》

画面左上角有宋徽宗瘦金体题:韩斡真迹,丁亥御笔。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此帖为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文稿,是对侄子为国壮烈牺牲的敬仰。《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也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雁塔圣教序》拓本

《雁塔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手书。

唐·韩干《照夜白图》

清·王翚《孟浩然诗意轴》

唐·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张好好诗并序》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的仅存墨迹,也是罕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墨迹的末二句,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宣和书谱》评价:“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意思是杜牧的诗文和书法具有统一的风格。

《张好好诗并序》释文: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年,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章聊一书。

唐·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此帖为颜真卿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的委任状,此时他已达72岁高龄。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kDfdmRonHUd04Pk+kqL9WeM3IB8GCMZAyI/XEki9Yn0XJaz4EUQ5xPTkZ6CGQH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