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努力进步,不求完美。

——田径运动员金·科林斯(Kim Collins)

完美主义(名词):无法接受任何不完美事物的特质。

我本人就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深知这种心态蕴含的巨大破坏性和杀伤力。本书中,我将详细阐述做个不完美主义者的好处,同时还将介绍具体的做法。不完美绝非坏事,它能带给你真正的自由。(当然,我必须说,“完美”也非坏事——毕竟它代表的是毫无瑕疵——但“完美主义”却会带来问题。)

完美主义总会成为你宅在家中、放弃尝试、拖延行动的理由,会让你误认为自己生活得特别凄惨,让你无法坚持自我,让你感觉压力巨大。完美主义会导致你无法正视自身优点,只会一味地吹毛求疵,而不懂得顺其自然。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将具体讨论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的方法。在开启本书的阅读之旅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在我的第一本书中提到的关于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的内容。

微习惯的力量

我的第一本书《微习惯》( Mini Habits )是一部介绍如何重塑习惯的作品。从效果来看,《微习惯》不仅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还对尝试改变的读者们的人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美国出版后一年的时间里,该书的销量就达到了4.5万册。如今,它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

《微习惯》对读者提出的要求似乎有点儿荒谬:强迫你自己做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这些事情一点儿都不难做,即使某天你的心情糟糕到极点,你也能做到。请记住,本书提到的所有“微习惯”,指的都是那些小到你不可能做不到的日常习惯。

以下就是一些日常微习惯的例子:写一行代码,读两页书,写作50字,打一个(销售)电话,发一封(拓展人际关系的)电子邮件,处理一封信,等等。但无论是哪种行为,其核心概念都是一致的——即选择一个你无论如何都做得到的活动,每天坚持做,直到它成为你的习惯。届时,你将看到它带给你的巨大影响。当然,微习惯的目标可以不断提升,比方说,最初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的目标,最终可以变成每天做50个。之所以让你制定一个小的目标,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你能轻松地开始并持之以恒。

贯彻微习惯,收获惊人成效

如今,我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的习惯已经坚持了两年有余,请允许我与你分享微习惯带给我的成效。

坚持每天做一个(或多个)俯卧撑的习惯六个月后,我对运动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弱,不仅如此,还在此基础上养成了每周健身三次的习惯。再后来的三个月,我每周的健身增加到了四次,再过两个月又增加到了五次。最初,我之所以坚持运动,是因为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硬性的要求;而如今,我每周做三到五次运动,却完全是出于自愿,每次运动的时间都长达一个小时,甚至更久。运动于我而言就像晚饭一样:有时事出突然,如生病或受伤,我不得不放弃运动的计划,但是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一定会去做。现在的我不仅身材变好了,而且越来越强壮了。

尝到了微习惯带来的甜头后,我又开始实行每天读两页书、写作50字的微习惯。坚持一年多后,我并没有人为地提高这些标准,原因是根本没必要了。如今,我每天阅读和写作,虽然没有规定要读多少书、写多少字,但我的最终成果却总会超出预期。请相信我,从小目标开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健康发展,你就会迎来了不起的成果。

此外,微习惯还给我的心理健康带了意外的附加效应。在社交场合,我变得比原来更自信了,而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获得了上述具体进步,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我掌握了某种通用法则,学会了从小处开始循序渐进地应对令人胆怯的场合。虽然我天生内向,习惯长时间闷头不语,尤其不擅长与人闲聊(根据MBTI性格测试,我属于“内向-直觉-思考-知觉”,即INTP型人格),但如今,我已经从原本的害羞变为健谈。

在各种方面,我的舒适圈都在不断扩张,我变得越来越擅长(也更愿意)做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事情:锻炼健身、健康饮食、阅读写作、与人沟通。贯彻微习惯方法一到两年后,前后对比照片能够清晰展示出形体的变化,却没有照片能体现我们内心的改变。微习惯方法和那些21天或30天的短期计划不同,它带给我们的是生活方式的永久转变。两年来,我一直在坚持微习惯,从未有过懈怠。

我在过去两年内取得的进步,比之前十年中加起来的成绩都大,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微习惯,它们从各个层面改变了我的人生,推动了我前进的脚步。任何人,只要愿意尝试,都会从中获益。

这本书与《微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我在这本书中关注的不再是习惯的养成,而是应对完美主义的各种技巧。

从微习惯到不完美主义

下面,我将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向你解释我是如何利用微习惯方法帮助自己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的。有一天,我去蔬果店买菜,它旁边就是我平常锻炼的健身房。我本来可以顺便做个运动,但面对着两个问题:一,我没有穿运动服,穿普通衣服锻炼肯定会让我不太舒服——不管是对我的身体还是对他人的观感而言;二,我有一根手指骨折了,尚未痊愈,要是我坚持像平常一样举杠铃,那根骨折的手指无疑会给我的运动造成巨大障碍。这些都成了我那一天不做运动的好借口。

换作以前,这无疑又会成为我“下次再说”的经典案例,但我已经不一样了。我意识到当下自己的情况确实不适合做运动,但我也认为运动不需要分时间和场合。就这样,我坚持完成了一次不完美的健身活动,锻炼了肺活量、肱三头肌屈伸,做了一些绳索飞鸟。正因为我接受了这次不完美的锻炼,我才获得了一次条件不够完美,质量却很高的运动效果(特别是我的肺部得到了锻炼)。

我内心深处那个完美主义者看到的是不去健身的两个强有力的理由,而那个不完美主义者看到的却是取得哪怕些许进步的机会,于是我选择行动起来。有些人始终意识不到,其实构成我们人生的就是这些小决定,我们之所以认为“我要减肥”“我要写一本书”这样的大决定更重要,是因为这些目标一旦实现,确实意义非凡。但回首过往,你会发现你错过了多少微小的时刻,如果当时你有所作为,把它们统统利用起来,你早已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了。没错,正是这些日常的小决定(和小放弃)最终左右了我们人生的大走向。

为了实现由微习惯到不完美主义的过渡,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二者的关系。微习惯是不完美主义者的工具,太过微不足道,所以在完美主义者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但是,鉴于它们人畜无害的特性,完美主义者也不妨考虑尝试做一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书援引了大量微习惯策略,供读者参考。

本书的不同之处

我喜欢在写书前的调研过程中搜集同类书籍的书评作为参考,特别是那些三星及三星以下的,因为只有批评意见才能告诉我们读者的真实想法,让我们了解他们在阅读前希望书是什么样的,以及想在书中读到哪些内容。当然,这并不一定是说作者犯了什么错误,但确实可以告诉我们读者有哪些未能被这本书解决的诉求。

对大多数关于完美主义的书,读者似乎有一种共性的失望:作者总是用太多笔墨介绍完美主义者的特征,而没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据我所知,大部分有完美主义倾向困扰的人,早就已经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否则也不会购买关于完美主义的书了)。话虽如此,我们还是有必要探讨一下完美主义这一概念,以便对它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毕竟,若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对其有个全面认识,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完美主义这样复杂的问题时。

在研究中我发现,关于完美主义的书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重在煽动你的情绪,希望通过感化作用让你远离完美主义;另一类则属于科普读物,用数据反复捶打你的内心,但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最终你很可能因为无法忍受其写作风格而放下书,决定继续做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些作品做得比较好,能够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但截至当前,我没有发现一本能向读者提供正确解决方法的作品。而我这本书——包括我其他所有作品的目的——是要在娱乐与教育、现实与想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撰写的是一部应用指南,我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实现持久的真正改变。

我会尽全力把这部书写成心目中完美的样子。

开启通往不完美主义的旅程

关于本书的结构,你需要了解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我把具体方法和应用指南放在了最后一章。在前九章里,我们会详细讨论各种概念,到了最后一章,我们将对所有可能方法进行收集、分类和总结。相信这样的处理有助于读者快速查阅到相关信息。

我之所以对此做出特别说明,是担心你看到本书前面的部分时会以为我只会对各种概念喋喋不休,继而认定本书缺乏实用的建议。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希望你在阅读过程中不用分神去记那些解决方法,也不必考虑该如何用它们改变自己的生活。虽然前面九章也会涉及一些建议,但最后一章才是我们向读者集中提供方法的章节。

这样的结构安排也更符合逻辑,毕竟理解和应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我们需要先看懂概念,对它们有总体的认识,然后才能将方法付诸实际应用。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完美主义,本书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 导言部分,我们将审慎检视完美主义。什么是完美主义?它如何发挥作用?为什么会存在完美主义,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第2章: 这部分,我们将深入剖析完美主义者的心态,总结拥有完美主义倾向者的共性思维模式及其原因。

第3章: 我们将探讨完美主义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摒弃完美主义打下理论基础。

第4章: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不完美主义,看它能够如何赋予我们每个人向往的自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充分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成为完美主义者,而为什么做个不完美主义者才能让我们更加幸福。本章结尾处,我会提供读者一些大体上的解决方法。

第5~9章: 完美主义是一个宽泛而发散的概念,因此,应对它的对策也必须做到细化而具体。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介绍完美主义的五个分支,在对其进行逐一分析后再提出各自的应对方法。具有宏观的不完美主义思维模式,对我们有很多好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才会在第4章对其进行讨论。但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进,你或许需要针对自身特有的完美主义风格找到个性化的解决方法。我所有的建议都具有针对性,绝不是“不要过于追求完美”那种流于表面的说辞。

第10章: 文章最后,我将向读者提供各种以微习惯形式呈现出来的解决办法,它们都极具可行性。不仅如此,我还会告诉读者一套整体方法,教你如何将这些微习惯毫不费力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完美主义者在落实建议时都很吃力,因为他们希望一次性全部做到。

许多书籍可能会提供给你300条实用建议,但这些建议总是分散在全书的各个角落,让你不知道该如何在一夜之间对你的人生做出300个改变。我不妨告诉你:你根本做不到!采纳建议、付诸实践是个人成长中最困难的部分。我们许下的愿望很多,但真正实现的却很少。鉴于此,我相信本书的结构安排以及最后一章的内容一定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在通往不完美主义的旅途中,我会尽量不让你感到无聊,但是,如果个别时候我没有做到,你也不妨喝杯咖啡提提神,继续读下去。 X1QWU11YAsq+KbjgURzwOlclJOoZ7I1uHixqjwOQAltum2iPTt537U+4W/2WDX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