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在本书中,我将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来谈论“人生的智慧”,即如何规划我们的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快乐和成功。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哲学上称之为“幸福论”,它将教导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体验。

从绝对客观的视角出发,经过冷静理智的思考(这一问题自带主观色彩),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幸福的人生必然胜于虚无。这意味着,人们觉得活着比死去好,是因为本来就想活得幸福,而非仅仅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也都希望幸福的生活地久天长。

至于真实的人生是否或能否与上述观念相符,就这个问题而言,我的哲学观已经给予了否定。然而,在幸福论假设中,答案却是肯定的。在我的主要著作的第二卷第四十九章当中,我曾指出该假设建立在了一个根本性错误之上。因此,为了谈论“幸福人生”这个主题,我必须放弃个人思想当中更高级的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的视角,做出一些妥协,即我遵循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观点,并接受这些观点中的错误。

所以,我的评述也只具有有限价值,因为“幸福论”仅是委婉的说法而已。此外,我也绝不求能包罗万象,一部分是因为对此话题的探讨难有止境,另一部分则在于我不想复述他人已经提出的观点。

我印象中,唯一与这本箴言集写作目的相同的书籍便是卡尔丹 的《论逆境之所得》,它值得一读,亦可看作本书的有益补充。事实上,亚里士多德 也在其《修辞学》第一卷第五章中简略探讨过幸福论,但未得出重要结论。由于我不事编撰,所以并未在本书中参阅诸位前人的著作。尤其还因为,汇编过程会造成个人观点的缺失,而个人观点却正是此类作品的精髓。

通常情况下,不同时代的智者都说过相同的话,而占了人类绝大多数的愚蠢之人,也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异口同声——却总是与智者的教诲背道而驰。这样的状况将一直继续,因为正如伏尔泰所言:“这世界始终保留我们初见它时的愚昧与邪恶。” PGAct6+O2K5RAvZwngWrz8uD6wUAH7VAQxmB2NCTcin1+sOgIAMEE++eP2WEA1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