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有的刻苦、激情和坚强”

1948年在吴良镛赴美留学前夕,林徽因读到梁思成写好的推荐信后,又提笔增添,“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这的确是对吴良镛奋斗精神的传神写照。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总是在清晨最静谧的时刻起身,抓紧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工作,白天再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

曾担任吴良镛科学秘书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回忆说,起草《北京宪章》时,经常在凌晨2点多,他骑车把按吴良镛批注修改好的材料送到吴家门前的小报筒,4点多钟吴先生就会起来工作,开门取走材料进行再修改,精益求精。

2008年夏天,吴良镛不顾南京炎热的气候,坚持在江宁织造府的工地上现场指导,结果由于天气炎热、出汗过多而突发脑梗,先在天坛医院抢救,再住进康复医院治疗。

在天坛医院,面对前来探望的学院教师,他的第一句话不是谈论病情,而是吃力却坚定地说:“奥运会马上就要召开了,在奥运期间调查首都北京的城市空间状况是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不要耽误,一定按照之前布置好的做下去,把调查做好。”听到这句话,在场的教师既意外又感动:先生全身心为事业投入的精神,一般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那段时间,病床就是他的办公桌。虽然身体不能动,可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手头所有工作的关心:通过口授安排南京工地的工作,思考《中国人居史》的研究,听取研究生课题进展的汇报……

时年86岁高龄的吴良镛,还以惊人的毅力进行身体康复训练。酷热的夏天,他穿着小背心,每次做完康复训练,衣服全湿透了。在医院里,他还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右手的功能也通过按摩和训练一点点得到恢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院时他送给医护人员的答谢礼竟是一幅漂亮的书法。对于一个刚刚从中风状态恢复过来的耄耋老人,这是多么的不易!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在那个过程中亲眼见证他每一点变化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吴先生的毅力之强大。看到这些,也就为他在事业上的坚持找到了一个注脚。”

现在,吴良镛又重新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同事们给他制定了保护身体的“八项注意”,他一般总是尽一切可能身体力行,有时也不免“巧妙迂回”。

活到老,学到老。学养深厚令人叹服的吴良镛,至今依然敞开胸怀吸纳一切有益的思想,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知。最近热销的《乔布斯传》,也进入了他的阅读视野。吴良镛认为乔布斯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这使他很感兴趣,想看看是否能从中获得借鉴,对学问有所裨益。

吴良镛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多年来他坚持亲自做开课和结课演讲,只有2008年生病时缺席了一次开课,到年底,他还是拄着拐杖从康复医院走上了讲台。

2011年12月27日,是最近一次结课演讲的时间。面对台下那群满怀热切目光的年轻人,他回顾了自己从对建筑学产生困惑到完成几次“顿悟”、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全过程,谈到了对这门学问向“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融汇发展的期待,也回忆起抗战时在茶马古道上感受到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疾苦,以及由此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百姓所抱有的特殊情感……这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

在这次演讲中,吴良镛恳切地评价了自己所创立的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提出后,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研究的构建,并且已经进行了融贯区域、城市、建筑等多种层次的实践,但仍旧要不断地完善、展拓。它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到现在并没有定型……我们不过是点燃了一根小小的蜡烛,热情地期待后继者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普照大地。”

手擎这支明烛,90岁的吴良镛依然孜孜不倦,行走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

记者 程曦
实习记者 于帅帅 赵姝婧
清华新闻网2012年2月15日电 B4Mjpmy1e+2kusXVb9p76Ex9e5STIOeUE/diR1pG7JlBptFeb6RksiRJp0ivzw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