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没有哪个开设建筑学科的学校可以直接省掉建筑历史理论课而只上设计课,这种极端的情况很少出现。但在一些细节处会显示出历史理论类课程的副线特性,如历史理论课课时量分配、历史理论课课程作业设置的难易程度、历史理论课与设计课内容的关联方式以及学生对历史理论课的投入度等,实则反映出历史理论类课程在学科领域内受到的挑战,这种挑战与学科深层核心问题相关联,诸如理论和实践、设计图纸和实际建造、人文和技术、实证主义与美感品位等,其最终指向的是学科的核心价值和工作方法。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学科发展中曾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尽管维特鲁威已经定义建筑学是一门科学,这门艺术仍然缺乏固定不变的规则,甚至讨论这点都没有必要。能意识到对建筑本质的认识存在各种各样的想法就足够使我们相信‘我们仍在黑暗中。’” 对学科核心价值和工作方法的不同理解使得在面对具体教学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的建设思路,在大致相似的教学大纲指引下,各个学校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定位及教学目标等,做出不同思考、探索与阐释。因此,在本校当代建筑理论课程专题建设中,立足地域特点,从具体问题入手,希企能探讨更为深远的学科问题。

当代建筑理论专题是针对建筑学本科四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理论课程,32课时2学分,它建立在进行了基本专业设计训练和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学习基础之上。这门课程既包括对前期设计训练和历史知识学习的总结、反思和理论辨析,更有对后续专业发展方向的认知、探索构建建筑理论框架以及对建筑现象价值判断等,是本科阶段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重要课程。具体而言,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①能拓展理论阅读,有看问题的“眼睛”,而不是囿于狭窄角度片面孤立地理解建筑;②能培养思辨性思维方式,理解事物表象之后的逻辑性和传承关系,从而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价值判断依据,能发展地看待各种建筑现象,也就是说能深入去探讨一些问题,尝试进行独立学术思考;③能尝试进行独立写作表达,通过写作,为自己梳理思路,训练基本学术表达习惯;④通过设置课后阅读作业及部分上课内容采用英语材料,培养学生双语阅读的习惯,为接触西方当代理论打下工具基础。

当代建筑理论专题这门课程的难点和有趣之处皆在于它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开放性——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么教等,并没有固定的成熟模式,需要教师自己在大纲指引下进行探索。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3个问题:①如何组织课程内容。这个问题是最根本,却也是最难的问题。确立课程内容的内在组织逻辑是该门课程的基础——面对大量的设计作品,各种各样的建筑理论,如何选择对学科有影响力的关键性人物、重要事件并由此引发学生对学科本质的思考,是建立课程内容的基本立足点。②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大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上,相较于低年级学生,这有利有弊:一方面因为他们专业上相对更为成熟,因此能够用较为专业的语言去交流,授课内容能达到一定深度,从而教学相长,能有效探讨一些更为深层的东西,这也是这门课设置在高年级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以往形成的设计工具化思维方式或许已经深入他们的头脑,再想提供多样性思维可能就很难被接受,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根据高年级的学生特点不断加以改进,使教学目标中的促发理论思辨思考方式能落到实处。③如何设置作业。作业实际上会成为一门课程的指挥棒,其具有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暗示课程所关注重心的作用。如何根据本科生的现实情况(工具化思维严重以及人文素养偏弱),引导他们开启基本的学术思维,训练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能够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作业题目设置需要仔细斟酌,并且还须关注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等因素。有效的作业设置应该是有一定难度,但又属于通过努力能够得着的程度,并且题目具有开放性,能容纳各种思考,但同时又有核心的价值内容。

由此,在本阶段当代建筑理论专题课程建设中,通过着力解决上述3个问题,逐步明晰对建筑学学科核心价值问题的思考。此次课程建设主要涉及3届(14~16级)学生的教学建设内容和成果,但实际在2012年(09级),课程就已经启动,试行一届后,停顿了3年左右,2017年(13级)重启,至今持续了4届(13~16级),在一共这5届(09级+13~16级)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补充,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对这一阶段的建设内容做简要介绍。

关联建筑学学科核心问题的探讨

建筑意义

建筑学科在当代遭受了挑战,主要来自技术领域,如数字技术、3D打印技术、智能建筑等,这些技术领域的革新,使得建筑本身需要更多专业合作,建筑学专业有变成配合专业甚至被取代的危险;更为主要的挑战则来自观念变化,建筑意义在技术的更迭中逐渐丧失,事实上,“建筑学如今经受的衰落,能够追溯到建筑发展的前现代时期……要理解建筑师至今仍面临的困境,就有必要分析17世纪和18世纪的建筑意图。伽利略的科学以及牛顿自然哲学改变了当时的世界观,也影响了那段时期的建筑意图。建筑学迷恋于数学的精确性,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设计方法学、类型学、形式主义的语言规则,以及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功能主义。这样的迷恋影响广泛,因此,进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当代建筑师进行设计实践时,仍然会受到那时的影响。但是,他们发现,很难协调作为艺术而不是科学的建筑与追求不变性的数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基于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白变化发生的历史脉络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今日的影响,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例如,对于建筑意义的创造,虽然建筑学的学科性,一方面受到科学观念影响,追求精确规则,但同时,建筑学是无法避开人类使用的学科,需要更为完整真实互相连接着的工作方式,建筑意义的产生不是来源于类型或形式语言,而是来源于人们真实的生活。对于技术更迭,要保持一种适当的警惕性,因为当一切都可以量化、标准化之后,危险也随之而至,仰赖于其他学科的学科标准和学科方法的后果是容易被取代,甚至消亡——建筑逐渐丧失了人与自然连接的中介物作用,建筑师日益变成了技术工具的一部分,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对实际生活场景的感知逐渐从设计中消失,如果这是趋势,那么建筑师职业的消亡也许未必不可能。事实上,观念改变的作用要大于技术改变,这种改变在于我们对自身存在所依附的秩序建立的方式,“人们的存在需要依赖于某种秩序,即使使用所有技术,人类仍不得不面对个体存在意义模糊不清的问题” ,因此个体的渺小需要通过某种定位系统帮助其找到存在位置,而这种定位系统,就是秩序建立,“在一个多变和有限的世界中,创造秩序是人们进行思考开展行动的最终目标。” 这种秩序是人类社会不可见却非常重要的部分,构成个体与社会的关联方式,而秩序建立的不同方式能通过建筑外显出来,因而建筑会具有意义。

建筑历史理论与设计

一方面,对于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来说,设计是最重要的主干课程,所有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容最终也需要返回到设计中。但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很多学生,或者很多建筑师也如此,把历史理论学习与设计变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一一对应很容易导致理论变成为实践的指导工具,而不是一种对设计的思考方式,不是一种对建筑现象的解释。事实上,在现在的学科环境下,理论已经变异为工具,并且理论和设计实践是断裂的,断裂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建筑和真实的人的世界分离而变成了一种风格或形式语言,建筑从生活世界中被连根拔除——无关于任何文化或自然含义——“这相应引领了包豪斯的几何学,国际风格和现代运动,这些内容在本质上是技术世界观相同的产品,只与技术过程交流,而不是与人的世界交流。” 但曾有人如查尔斯-弗朗索瓦·维尔(Charles-Francois Viel,1745—1819)认为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连续性,“承认两个独立的话语世界之间的模糊性,最终将在非常清晰的存在处取得连接”。 这个“非常清晰的存在处取得连接”,也许就是我们可以探索的学科方法——以一种现象学的方式综合——因为它承认思想和行动、头脑和身体、才智和意图之间必要的模糊性——去连接理论和实践……这些观点,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明白现在所学设计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在现实条件下实施时,其合理性与缺失之处,并看到更多可能性,学会反思与改进——这于整个学科而言,也许是关键性的——历史理论课培养的是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工具方法。

另一方面,既然不是一个一一对应的工具化知识,那么理论到底是什么?它是否代表着复杂冷僻的概念和远离实践的文字游戏?从教学实践来看,带着问题进行设计探索是非常关键的起点,而无法发现问题,或者无法意识到问题,除了生活经验的不充分之外,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却是因为完全没有学识修养去感受到问题。任何外界的景象都是观看者主观情感的感性反映,所以能有高度教养去感受到外部世界,恰恰是理论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一切皆设计,古、今、中、外,建筑、环境以及一切细节均可打通,这是主动有意识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说,设计与历史理论之间的鸿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它们是一体的。

关于品位

现在的建筑教育因为前述的核心观念并不清晰,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冲突之处,比较明显的就是技能学习与品位培养的矛盾。在当代的建筑教育中,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信能经过实证的东西,或者说经过提炼的数据说明的现象,这些东西能够让人觉得更为安心,仿佛这才是真正真实的东西。但其实,受到诟病的形式主义,却正是因为积极运用实证主义于建筑学的结果,即把实践简化到一个理性理论,在这种培养方式下,丧失的主要东西是品味——“在18世纪,学院提供数学科目讲座,但是建筑师还是基本上以学徒式教育的方式被培养为建设者,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教育年轻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怎么体现品味,也就是说,一种充满意义的秩序,而不是怎样实现形式逻辑规则。” 而究竟什么是品味?简单而言,“理性依赖的是认识性和概念性的运作,而品味则利用直观的和模仿型的想象” 品味与美学、美感等概念相关,而美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复杂,在某种程度上,美感也许可以成为连接概念性设计(重视抽象形式、无质感材料)和模仿性设计(重视建造系统、材料特征)的有效手段,也即建立抽象与现象之间的连接。建筑学作为同时为人类提供身体遮蔽所及其社会属性归属的学科,需要保持对人类体验的敏感性,需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在科学理性和人文之间找到一个连接处,从而在现实世界中体会到隐含的秩序与意义,完成学科使命。这个科学与人文的连接处,就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建筑师个体的创造表达——这关乎品位的培养,也是建筑学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

图纸/图像与实际建造

在各种数字技术发展的当代,人们似乎更为依赖图像了,但我们在理论教学中,需要注意这个倾向,并提醒学生们注意到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图像与实际建造的关系的争论。作为建筑师或设计者,真实建造是否必须?有人认为必不可少,如弗朗索瓦·杜兰德(Francois Derand)认为“仅仅阅读是不够的” ,而吉拉德·笛沙格(Girard Desargues, 1593—1662)则认为“为了发明任何艺术规则,一个人应当知道它的‘理由’,但并不总是必须要成为一个工匠” 。事实上,对于设计师而言,弱化实践地位,会并且已经造成建造与设计分裂,“这种分裂并不能被美丽的渲染图所修复” ,也即布扎(Beaux-Arts)的局限性根源。设计师与工匠之间,图纸和建造之间,需要真实连接,这也成为一部分建筑师的自觉选择,其连接方式就在于对材料、结构、构造体系的地域及文化特征重新予以关注,并重视实际建造过程。虽然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在一门课程中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关注和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去改变现状,并能真正创造建筑。

课程内容设置探索

根据上述思考,在当代建筑理论专题课程中,内容设置分为两部分:上篇以理论梳理为主,下篇则建立若干主题进行探讨,如形式、建造、城市、自然以及观念等。由于课时有限,这两部分内容设置以及关键词、涉及人物与事件选择是重点考量的因素,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来引领理论专题。另外,在内容设置上,一方面,需要建立起主干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生长性,能够包容内容更新与扩充。国内院校相关课程并没有固定安排,现有可用作课程参考的主要书籍如:①王贵祥译,[英]戴维·史密斯·卡彭著,《建筑理论(上)维特鲁威的谬误》与《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这套书提到了6个范畴:形式、功能、意义、结构、文脉、意志。上册以更为抽象的范畴阐释为主,提到了不同时期对相应主题内容的理解,下册则把6个范畴具体化,提到形式与形式主义、功能与功能主义、意义与历史主义、结构与结构主义、文脉与文脉主义、意志与现代主义。本书的好处是具有较为全面的论述,缺点是要考虑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针对本科生阐释较为抽象的主义。②王贵祥译,[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这本书从理论角度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叙述,从维特鲁威到中世纪到现代,从建筑到城市到园林,并包括若干个体。实际上更偏向1945年之前。③各类英文原版建筑杂志与书籍等,较为零散。基于此,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干线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本课程授课内容干线安排

教学方式探索

2020年的疫情加快了原来在缓慢进行的线上教育方式,线上与线下配合:一方面,通过网站建设,并陆续增加课后阅读的推荐书目,课堂本身的教学资料也可以在线上反复利用,学生通过网站平台,提出问题并在线讨论,极大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在该门课程的建设中,在重启后的第一年(2017年)就已经开始尝试请外校教师进行根据课程主干线设置的专题节点讲座,这能使学生获得更广的视野和更多的信息量,而在线平台的建立,可以让距离变得没有障碍,因此课程形成了“校内主讲教师主持+校外专家专题讲座+学生专题交流讨论”的线上及线下组合模式。教学以一种复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受益。

作业题目设置探索

作业设置一直是课程建设达到最终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因为作业题目设置可以直接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使所有的讲课内容在作业环节得到落实。纵观这几年的教学,本科学生完成论文性质的作业时,常见的问题大致包括:①没有具体问题提出作为研究切入点。这常常表现为研究内容都特别宏大,基本上无法在短短的本科课程作业中完成,或者是用一种特别完整的方式平铺直叙所有相关内容,没有体现关注的重点。这可能说明学生们读书太少,也可能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不够,对事物缺乏敏锐的感受力,因此也提不出问题。解决办法是提供阅读书目,并且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思考的角度和方式。②分析过程容易变成具体设计手法分析。学生学习建筑理论课程时反映出工具化思维方式明显,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很难一下纠正,大体也许也只有通过阅读和案例分析讲解,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思维的方式和意义。③容易抄袭。这个需要明确提醒并且培养基本学术习惯。有一些抄袭行为发生,是因为学生不太明确学术规范,无意识而为之,这种情况需要引导,明晰何为引用以及如何引用等,而对于明知是抄袭行为依然如此,则需要用严厉的规则手段进行控制。查重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但最根本的方式是通过严格过程控制,从题目选择、提纲到中期及最后成果,所有的过程是完整的,并且是逐步推进的,从而避免在最后直接提交一个抄袭完成的成果。当然还有别的方式可以尝试,例如传统闭卷考试、面试答题等,无论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而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关键之处在于教师对作业要求越具体细致,成效越好。

本次教学建设包括的这5届作业(包含了建设之前刚开始启动课程的那一届)设置经历了一个变化和探索过程:①启动:2012年(09级)——选择与课程主题单元内容相关的建筑师及作品、建筑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从理论上反思设计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等,需要做实体模型。这次作业下来,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很容易就陷入了具体设计手法的分析,而混淆了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和解读阐释,好的地方是因为要做具体模型,需要把建筑搭建起来,建筑的生成过程比较重要,图像与建造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得到统一。②进展:2017年、2018年(13级、14级)——不限定主题范围,不一定是具体建筑,而纳入了自然、城市、文化观念等主题,拓展了对理论关注的范围,实体模型这部分不再做要求(但从后面实施效果来看,这部分应该保留,因为恰恰是生成过程,让学生们有话说,能成为研究有效的推进器,这是后话)。③不同方向尝试:2019年(15级)——就一个建筑空间部位如屋顶、墙面、地面,进行建筑历史与理论相关内容探讨,可选择不同关键词进行——更为强调历史与理论的相互依生关系,历史脉络与理论阐释相互关联,并且落实到具体的建筑部位,去理解物理层面的建筑与文化意义上的建筑的统一性,尝试帮学生找到研究切入点,打通历史理论与设计。但尝试不算成功,因为学生们很容易从表面去讨论,但也有个别同学体会到了作业设置的内涵而能做出较为深入的探讨,由此发现对作业目的的解释以及样本示例是需要补充的工作。④回归及深入:2020年(16级)——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内容展开讨论,包括实际建造也包括文化观念等内容。提交的作业中,可以看到同学们开始尝试着进行超越现象本身的内在因素解读分析,当然纯手法分析仍然不少。

计划把这一阶段的作业整理成册,作为教学建设阶段性成果的积累,虽然仍有很多不足,但在不断实践的尝试中探索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细节,是教学工作推进的有益途径。具体就作业设置来说,有几点经验总结:①需要做实体模型(非电子模型)。在模型生成过程中,去理解建筑或建成环境所包含的要素和意义,比例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②需要明晰作业设置的目的。最好能提供作业样本,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思路和方式,这也是编撰本书的意义之一。③提供具体而详细的参考书目。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精读以及由此推展开的泛读。④过程控制。从选题、中期成果、定稿直至最后成果,分步骤提出节点内容,教师能看到整个推进过程,能有效提高作业质量。⑤可以尝试复合考查方式。比较后选择更为合适的学习研究推进器和发生器。⑥注重积累。教学成果的仪式感也是美感和品味塑造的一部分。

教学是一个持续投入、不断补充更改的过程,而多读书、多讨论,具备更为完整的知识视角,尝试独立写作,无论从任何角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益的事情。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改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吧。

[本书为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JG201814)资助。]

王昕
2020年8月于杭州 VFHzZeH7QhDGSRJKxxZiqhOH3t0d6oPx3bwD/dHQKSjgmGgh8I0zyo+y//ZKJ9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