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哲学语录:
有时候客户真的是错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优势,却大谈特谈国际化战略,这让我觉得很无奈。
有人曾经说过:“懂得拒绝顾客才是竞争力的开始。”从单一的市场定位,到多元的市场定位,成功的管理者们总是不随意顺从顾客起舞,而是掌握自己的利益基础,敢于向无利可图或自身市场定位以外的顾客说“不”。
事实上,相对于那些一味讨好顾客,却处处失去核心顾客的企业而言,勇于说“不”的企业,才是最清楚自己,最能聚焦市场与顾客的企业。企业在塑造自身品牌意识的同时,千万不要太过“宠信”顾客,这样才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开始。
有记者曾经问马云会不会涉足游戏领域,与游戏软件商家合作?对于这个问题,马云曾在2008年的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上表示“饿死也不做游戏”。马云说:“不做游戏跟我的价值观有关,阿里巴巴到现在为止没有在游戏上投入过一分钱。”
另外,马云在《财富人生》的采访报道中也曾说过:“1996年和1997年是很残酷的。那是当骗子的时候,那时候是没人来找我的。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确实很多投资客户来找我。但是我拒绝了三十多家——应该不止——至少应该有三十八家以上的投资者来找我。我说‘NO,我不要你们的钱。因为很多人总认为,赚钱、要钱很难。其实要钱是最容易的,只要你做得好,人家一定有的。有钱人太多了,你要问的是钱背后是什么?他除了钱以外能够帮你什么?因为跟投资者的关系就像结婚一样,等到闹离婚的时候事情已经搞不好了。”
很多企业管理者也许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对顾客说“不”,万一得罪了顾客,不是得不偿失吗?我们的品牌如何在客户面前树立得起来?诚然,品牌的竞争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事实,但必须要谨守“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能总是打着抢市场的旗号,牺牲了企业该有的利益。
在2000年之前,上海伟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还是一家小型公司。老板朱文玮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保持住自己现有的生意规模,做好国内的订单生意。当时,负责该区域的客户经理觉得客户朱文玮的这种想法太保守,无法顺应未来的国际化市场格局,于是决定先帮助朱文玮转变这种狭隘的思维。
经过多番沟通,朱文玮终于同意先到阿里巴巴平台上体验一下。于是,客户经理帮他在阿里巴巴的国际站上注册了一个免费的会员账号,随后为之安排了一个详细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朱文玮深刻地认识到了互联网的潜在能量。在接下来的网络交易中,朱文玮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巨大利润空间。于是,朱文玮决定与阿里巴巴长期合作下去,让自己走出国门,把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去。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要想让一切都服从你,你就必须首先服从理智。”也就是说,客观现实比主观臆断更具科学性。企业也一样。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唯有学会适应,企业才能得到长久生存。反之,如果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企业就不会获得发展,甚至会被时代淘汰。
企业如若想成为行业中的常胜将军,不仅要骁勇善战,更要精准地选择战场。因为清楚自己的实力,清楚自己品牌的定位,才能聚焦核心,才能懂得适时地拒绝顾客。
在寻求发展与品牌竞争的过程中,有不少企业都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经营理念。例如:西南航空针对顾客有着廉价与有限服务的硬性规定;沃尔玛要求顾客自行选择区分出的六种不同店格,这些都是敢于对顾客说“不”的好榜样。
在台北地区,盒饭之间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随便一家小吃的盒饭价格可能都在50元到100元之间。但其中有一家39元盒饭店却最得顾客欢心,而且每天都是人员爆满,“39元”更成了顾客口中相互流传的代号。
看着台币39元盒饭的老板经营得有声有色,有家电视台便找这位老板访问取经,探寻经营的秘诀。这位老板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掌握着最为划算的原材料,三菜一肉,每天不同,但充实有料。顾客订盒饭不得挑选菜色或换菜,一律标准化盒饭,订购时也一律要求排队购买绝不外送,坚持反对任何“违反标准”或“附加价值”,以免造成不敷成本。
有一次,一位顾客因为无法停车,只好将车停在门口,打算不下车买了带走,老板坚持不准,除非顾客自己下车排队购买。老板还说,若接受这一位停车而不是依序排队的顾客,会影响到其他排队等待顾客的权益。老板并不一味迎合消费者永无止境的额外要求,盒饭老板看似不近人情的拒绝,包含的是深远的管理意义与独特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获利是所有营利组织的目的,然而,许多公司的管理者并不敢把事事要求利润放在嘴上,好像企业赚取利益是偷窃一般。要知道,不获利违反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伤害了企业的利益,更是对顾客的欺骗,因此该说“No”的时候,就应该说出来。
企业在降本求利的精算下,必须十分清楚自己的成本水平。在超越了自己服务范围以及利润预算的情况下,应该根据自己的市场策略与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不仅是维护自我品牌的象征,更从侧面让顾客记住了自己的名字,也是一种营销策略。
款不获利的产品或服务,必然无法持续久远,对顾客的承诺与责任,自然也会无疾而终。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勇敢地说“不”,这样才能既守住企业的信誉,也能在所有的顾客心中建立一种“一视同仁”的“平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