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哲学语录:
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面临的挑战会更多,你天天换(专注的东西),我就怕了你。
《赢在中国》栏目里有一位叫钱江的参赛选手,他是一个婚介服务公司的老板,需要一笔钱来投资他的生意。确切来说,钱江现在的生意很好,他想进一步扩大发展,但苦于资金短缺。在舞台上,他说如果真有一笔资金投过来的话,他很有可能会考虑转行,去做更大的生意,但具体做什么,他还未想好。
虽然方向未想好,|,但是钱江的婚介服务公司开得很成功,这给了钱江一定的信心,他也认为自己拥有一大笔资金之后会做得更大更好。
马云听到这里,赶紧给钱江算了一笔账,他问道:“对于一般的婚庆,一个人需要准备多少钱?”钱江回答:“在上海和北京的话,婚礼成本在10万元以上。”钱江的公司现在有150名员工,他们能共同服务1万对新人,而在北京今年结婚的人群总数为10万~1 2万。听到此,马云提出了他的观点,既然钱江的婚介服务公司现在有着很好的机会,也有一定的规模,并能用很好的产品来服务客户的话,就不要丢掉这个机会。现在钱江要做的不是去涉足其他领域做更大的项目,而是要全神贯注地把手上的项目做好做强,把北京的结婚人群服务好,让以后在北京想结婚的人都来找钱江做婚礼的服务,也许才是最适合钱江的路。
创业最怕创业者朝三暮四,一会儿头脑发热,想去干这个,一会儿又觉得这个不行。为此,马云还举了自己创业的例子。1997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创办了阿里巴巴。当时马云认为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来发掘,而阿里巴巴就是那个神奇的能打开财富大门的咒语。
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当时马云的想法就是把阿里巴巴做成中国最大的网上商品交易市场。但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都分别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阿里巴巴作为冲锋者,又无前车之鉴,很多人呼吁应该把阿里巴巴做大做强,这个呼吁的声音越来越大,最终付诸行动,却也失败了。
1999年2月,马云带着他的团队在杭州湖畔家园他的家中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马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提出,队员们拿着大刀跟着自己一起往前冲吧。这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做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其他项目等做好这个目标之后再去尝试。方向确定后,至少大家都不会慌了,18位创业成员围绕着神情肃穆的马云,他们知道,这次马云是铁下心来要做电子商务了。
就这样,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从淘宝到雅虎中国,马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如果把所有的项目一起抓,那么他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如果在创业时,他急着多元化经营,他的产品也不可能占据如此多的市场份额,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如果在创业的道路上总是朝三暮四,认为自己有使不完的劲,那么如此盲目地走下来,创业多半会失败。做企业更像是一个人做事情,要做好一件事情后再做另一件事情。一个一年内打出十几个目标的创业公司,多半每个标都会以惨败收场,还不如不做,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人力、财力。
在创业的道路上,也许我们更习惯做加法,不断给自己制定一些所谓的人生规划,看起来很宏伟,可事实上,也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
在马云的创业史上,1999年他曾因想做的事情太多而导致了第二次创业的失败,所以当他决定把自己和团队的全部力量集中起来,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地来做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时,那时的他是最兴奋的,也是清醒的,因为他终于找到了创业中最明确的方向。也就是他这次勇敢的决定、专注的努力,促成了他的成功。
马云曾经说:“我其实很笨,脑袋那么小,想问题只能一个一个地想,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他之所以这样说,是想告诉后来者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贪多,一件件来做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柳传志谈起自己的创业理念,认为联想做事情的前提有三个: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不做,有好的商业模式但没有钱不做,有好的商业模式,有钱,但没有合适的人去做,也不做。
联想一直按照柳传志的理念走下来,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专注。柳传志说,在联想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赚钱的时机,但都因与联想专注的领域不相符而被他全盘否定了。他认为做好电脑,再去做其他事情才有说服力。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他有钱不赚?如今看来,正是因为联想的专注、专业才避免了企业资金流断裂的危险,才能使联想集团得以专心致志地来做好电脑,并让联想成为计算机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之一。
何谓专注?专注就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做持续不断的努力。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如果10年内只做一件事情,你就是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而10年内做10件事情,你有可能一事无成。马云曾说过,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投资并有所回报,那就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连续地积累。
专注使得人们更有突破力。每个人在创业的道路上都会遇见“瓶颈期”,如果突破了就会更加自信、成功;但是,因为这段路充满了阻碍,很多人还体会不到专注的力量就已改行了,这在马云看来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如果我们的创业和人生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努力,这些力量就会叠加;但是方向不同的话,这些力量的联系就会弱很多。
专注就是生命的主线,因为人的精力非常有限,人生真正有价值的是所做事情的质量,而非数量。马云常举这样的例子,说老子一生只给后人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但是他在中国历史上依然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曹雪芹一生只写过一部《红楼梦》,这部书却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创业的深度要比广度重要得多,而且一定要有事业的主线,以后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这个主线进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马云每次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