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哲学语录:
知识是可以灌输的,但是智慧是需要启迪、唤醒的,这也是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赢在中国》比赛中,李书福的表现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其言论,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评委很欣赏李书福的勇气和魄力。书福说:“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不反对‘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雄伟粗壮的白桦林!”也许从书本中可以学到所需的知识,但智慧没有那么容易学到,创新是需要大智慧的,而且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智慧和创新,就不能不提到马云。虽然马云没有海外学习的背景,但他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懂得互联网,懂得中国的用人之道,懂得采取何种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懂得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通过创新表现出来。观察阿里巴巴不难发现,阿里巴巴的模式在美国、欧洲都找不到现成的榜样,马云也说过阿里巴巴是在智慧基础上的一次创新,是非常简单的,但走出这一步也不容易,是需要启迪的。
马云认为,在商业中模仿一些成功公司,而缺乏独自的创新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创业者往往会照搬一些大公司的规章制度,当然,大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比较成熟的,但毕竟属于外来的东西,能否适应创业公司的需要还有待考察。而且大公司的各部门设置比较周全,处事有着严格的一套,但创业公司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照搬大公司的做法,那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会被一些具有创新精神、走得较快的公司吃掉。马云认为,要创业,就要有创业的智慧。
事实上,模仿也只是表面上比较相似而已,是无法模仿到大公司的文化和灵魂的,甚至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因此,要善于创新,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找出适合企业的模式,即使不完美,也能随着企业的发展慢慢完善。
阿里巴巴成立后很快就成为B2B领域里的第一,访问量、客户数量都排在第一位。其实,这就是创新取得的成功。马云认为,创业是需要智慧的,具有智慧的企业才能成功。而智慧并不是被动地从书本中得到的,相反,智慧是需要启迪的。否则,即使读万卷书,也无法转化为智慧。
知识在于学习,只要肯学习,肯用心,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知识的人;但有知识并不代表有智慧,就像古代的赵括,他熟读兵书,军事知识说起来更是滔滔不绝,每个人都佩服他在军事知识上的渊博,然而在长平之战中他却一败涂地。所以说,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
创业要懂得经营管理,懂得制订商业计划,懂得融资,懂得公共关系,而这些都是需要智慧的。保持创业热情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头脑发热、冲动行事,那样创业的失败率非常高。每个人创业的意义也许各不相同,但创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只有找到了适合创业的方向,才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在现代商业中,最懂得利用智慧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要数苹果公司了。可以说,苹果公司是现在所有公司中最具创新性的一家公司。苹果公司的每件产品都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就连外观包装都体现出创新。而“苹果教父”乔布斯更是一位具有智慧的人物。
苹果公司名称的来历就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发明苹果电脑时,乔布斯还没有大学毕业,那段时间乔布斯开始思考知识和智慧的区别,他认为每天在课堂里被动接受教育,获得的只是知识,而不是智慧。有一天,他读到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被这句话触动,乔布斯决定开始创业。在哈佛大学的车库里,乔布斯发明了第一台苹果电脑。乔布斯认为,智慧就是要创造与别人不同的东西。事实上,苹果公司处处都体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就连公司的口号Think Different,也是极富智慧的总结。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苹果公司开始进军智能手机市场。手机开发并上市后,很快便占据了智能手机的半壁江山。可以说,苹果的成功离不开创新,也离不开智慧。
马云认为,智慧一般来源于客户需要,也就是说,客户的需要能够起到启迪作用。创业者要想明白能为客户做什么,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客户为什么需要你这样的产品,这都是创业的核心问题,也是投资者需要思考的。因此,马云才会说:“我特别喜欢这两个字,启迪。我觉得现在的教学是灌输知识。……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爆炸时代。我分析为什么我考试考不好,老师讲的东西我永远记不住,优秀的学生是老师讲的他记得很清楚,我觉得是‘启迪’这两个字在起作用。我认为知识是可以灌输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被启迪、唤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