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一个真正的平台型企业

马化腾哲学语录: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与其自己做一个平台,不如在一个平台之上做内容提供商,创建一家个性化的公司。创业者在开始的时候不要想着做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任何平台型企业一开始都是从满足单点的需求出发的,都是先解决一部分人的需求,使得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权威,再成为这个领域最好的公司。然后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客户的需求量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你的产品,通过你的产品或服务来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这个时候你便开始逐渐地走向平台之路,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你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满足,你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这样到最后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一个平台型企业。

百度创办于2001年,而阿里巴巴和腾讯则更早,创办于1998年。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什么人听说过互联网,就更不用说利用互联网来搜信息、图片、采购商品和即时聊天了。实际上2000年前后的中国互联网完全就是个蓝海大市场。BAT们在创业之初,都承受过互联网泡沫的洗礼,耗费巨资,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才成功地构建起如此庞大的平台生态圈。

BAT们的艰苦卓绝大家都有目共睹,就算是近期海外上市的58同城以及汽车之家,也都是历经长达8年之久的艰苦奋斗,最终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如果考虑到由于互联网产业自身的发展状态,才造成了上述这些平台生长周期过长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看近两年飞速发展的微信平台又将如何?微信是在腾讯强大的平台生态系统上成长起来的,身的先天优势是无人可比的。尽管如此,还是需要几年时间,不断地创新和升级,同时面临着米聊、易信、陌陌、来往等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过关斩将,历尽磨难,最后才得以形成当前的局面,但就算这样,将来赢利与否,还尚未可知。

平台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平台生态圈更不可能一天建成。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成功的平台我们看到了,但失败的平台我们却看不到。电商平台8848早已经销声匿迹,而红极一时的返利平台P.CN以及服装平台PPG,也都只是昙花一现,甚至还没有开放,便草草收场。由此可见,成功的平台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逐步向着开放、社交、整合发展,只是互联网创业者在面临百度、腾讯、阿里、GOOGLE等巨头公司时,应该怎样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呢?如果想要和这些巨头抗争,肯定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好好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平台。因为利用现有平台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因此,现在的创业者或中小型企业在实力不足的时候,不要想着构建平台。我们首先需要去研究各个平台、研究用户的需求,在现有平台上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这样才能在不断优化服务和赢得用户的过程中,获得充裕的现金流,才能培养和磨炼团队,从而更深入地认知用户需求,然后再探索如何向平台演进的发展之路。

北京醋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善用平台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

这是一家由和君商学院学生创建的公司,创业之初从和君咨询得到了5万元的天使投资,经历了7年的艰苦奋斗后,2012年已经成为了腾讯公司的金牌合作伙伴。据了解,醋溜在不久前还获得了上千万元的风险投资。

其旗下的产品“欢乐淘”是一款专注于女性用户的导购类应用,如今在腾讯开放平台上每天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80万,而上线不久的两款产品——移动端APP欢乐淘,在苹果iOS和安卓平台上合计的商品点击量已经超过160万。

欢乐淘将自己定位为年轻人提供时尚、文化和娱乐等领域的互联网应用产品以及内容服务,和以前的“第一代导购类先驱”是完全不同的,其产品模式只有十个。而“限量推荐”则是他们在开发过程中多次验证的模式。比如用户在腾讯平台上每天分享的十张图、十个笑话、十大星座、十句话、十件糗事等,都是来自于醋溜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之手。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浏览用户中18-24岁的女性占到浏览用户总量的70%-80%。于是,欢乐淘便锁定了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年轻女性和大学生群体来进行主力推广。这两个群体对于商品的价格都比较敏感,是QQ空间上活跃度最高的群体。因此醋溜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在QQ空间的开放平台上开发应用,从而一举获得了海量的流量。

小米公司的总裁雷军的创业理念是“顺势而为”。创业需要如此,做平台则更需要如此。

对于众多企业家来说,面临网易、阿里、腾讯等巨大的平台生态圈的包围是一种悲哀,同时也是机遇。随着他们的迅猛发展而带动起来的互联网潮流,逐渐成为了创业者和传统企业可以借用的势。他们可以借助平台之势、利用平台之便,成就一番事业,再对这种成功的模式进行复制和升级,从而迈向更大的成功。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懂得顺势而为才有可能成就大业。当你看到海尔电器获阿里巴巴的投资时,更应该发现其中隐藏的机遇。

许多传统企业在面对轰轰烈烈的移动化浪潮时,纷纷花钱找人开发企业APP,甚至不管放什么内容,反正先做出一个再说。估计他们是看到星巴克和Zara之类的企业传播的软文了,认为自己不搞一个APP就会被别人笑话,或者是头脑发热被人给忽悠了。其实并不是不能搞,而是要想清楚为什么搞。如果花费很大的力气做出来一个精美的APP,还需要考虑流量从哪里来?怎么提高用户粘性?怎么提升用户活跃度?

如果你做了APP,让用户进入应用商店进行搜索,再搜索结果,然后输入密码,再等,再下载,这是十分繁琐的事情。如果在没有Wi-Fi的环境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样既烧钱,用户体验又不好。我们自己的手机中有多少个APP被忽视了,肯定超过了70%的APP都不怎么用,常用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剩下的就都成了闲置应用了。更要命的是在用户换手机的时候,如果没有提供很好的价值体验,那么就很难被再次下载,这样就会花很多冤枉钱。

所以,在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尝试去做平台,应该先在现有平台上做好内容,之后再考虑自己做平台。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如果要在移动互联网布局,那么首先要想的不是做一个APP,而是仔细地琢磨一下应该怎样用好微信这样的已经聚集了大量用户的现有平台。就算是做了APP也并不能代表你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与用户实现互动。

一样的道理,传统企业在考虑网络渠道的时候,也不要想着自己创建一个官方网络商城了,淘宝、京东这样的平台有很多。特别是在你的品牌还不强势的时候,引导流量需要花去你大把的银子。还不如思考一下,怎样利用好当前的各类电商平台。还有就是,传统企业IT化的时候,不必自己购买一个服务器和弄一个机房,云计算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未来的云计算将变成和现在的电一样,现在基本已经没有几个企业是自己发电的了。云计算迟早会成为基础设施,因此企业没有必要自己承担太高的成本,利用好现有的云计算平台就可以了。 JJ7IUS4pQ28myCoGkIf5ziAq8EaC/WtxmC4KbZmJ7hEM6SlliuG0DD8i17svlz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