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铺村的始建年代无考。在此,我们以时期为节点,从元末明初开始,以村中几个始迁姓氏的居住方位来考察各个时期村落形成的大致过程。
图1-1 元末明初村庄
元末明初,村中有侯、崔、孟、晋四姓。这四个姓氏的人家都居住在驿路东边,从北到南依次为孟、侯、崔、晋。他们被称为河北铺村的老户。驿路自古就有,它从村中间贯穿而过,呈南北走向。在孟姓和侯姓人家的中间有一条东西偏东北走向的宽过道,被称为王家巷子。巷子里住有比侯、崔、孟、晋四姓人家稍晚一点来到铺村的王姓人家。元末明初时期,村落的概况如图1-1所示。
图1-2 明朝永乐年间村庄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今村内李姓始祖李白玉奉诏由山西洪洞县李家庄迁至河北铺村,卜居在赶集路以东凸起的台地上。后来,另一李姓人家从临洺关迁至河北铺村,也卜居在那片台地上。明朝永乐年间,村落的概况如图1-2所示。
村东赶集路的形成据说是这样的:在河北铺村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叫段庄的村子。旧时,段庄很多村民从事织布袋、织笼头、烘炉打铁三个行业。因为离临洺关镇的集市近,且临洺关镇集市大,集日也多,所以,村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多拿到临洺关镇集市上售卖。而段庄的村民去临洺关镇赶集必须经过河北铺村,先经过河北铺村的王家巷子,然后再经驿路到临洺关镇。那时,段庄村民为了不经过王家巷子少走些路,就通过一条斜道直接穿到了驿路。后来,走的人多了,那条斜道就成了一条路,并且被人们取名为“赶集路”。
明朝嘉靖年间,今东街(当时还是路)两旁相继建了关帝庙、土地庙、菩萨庙、李氏祠堂等建筑物。嘉靖末隆庆初,段大贞家从临洺关迁至河北铺村,卜居在赶集路以东的台地上。但住路南,与李姓人家隔路相望。至此,河北铺东街由此而形成。
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今村内赵氏家族的五世祖赵嵩从东滩头村迁至河北铺村。赵嵩是个打铁匠,为了更好地做生意,他选择卜居在人流量较多的驿路西边。由此,河北铺村的中心开始向南转移。驿路西边地势低下,水涝灾害多,村民们都不愿意居住在那。而赵嵩选择卜居在这除了为了更好地做生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五行易理西方属金,金有助于从事金属行业的人。后来,赵氏家族又聚居在村西北隅的乾方,乾属阳金,即旺丁,又旺财,赵氏家族由此也成了村中最有财势的家族。明朝万历五年时期,村落的概况如图1-3所示。
图1-3 明朝万历年间村庄
明朝崇祯五年(1632年),永年县广平府为了弘扬儒学,把瓜井村冉子墓的神道延伸到铺村,并在尽头处立了一块写有“孔门德行冉子伯牛神道”的碑。由此,铺村十字街的雏形形成。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赵文渊因入赘从沙河县中旺村迁至铺村,卜居在驿路西边的古墩台南边(现北街)。
清朝康熙年间,赵嵩后裔家族逐渐壮大,支系众多,到乾隆年间各自开始在今天的十字街周围建立宅院。所建宅院多为四合院,院内盖有楼房,绕院留有更道。至此,河北铺村十字街形成,并有东西南北街之分。
图1-4 清朝乾隆年间村庄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3年),在北京担任卫千总之职的赵鹏举在西街路北建新府邸。同年七月,赵嵩后人又在南街路东和地藏王庙以东建新府邸。乾隆年间,韩姓、杨姓、仇姓先祖先后迁至河北铺村卜地立庄。乾隆年间该村落的概况如图1-4所示。
图1-5 清朝光绪年间村庄
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赵含贞、赵含珠、赵含斌后人在北街建宅第数处,约400余间,后世称为进士府。同时,赵家在北街、西街、南街也新建了多处宅第。同治末年,赵嵩后裔在十字街西南隅稍南建赵氏祠堂。村中建筑也增加了许多。清朝末年,又有杨姓、许姓、曲姓、魏姓、薛姓、夏姓、邢姓、吴姓因干活、投奔亲戚、做生意等原因相继迁至河北铺村。清朝末年时期,村落的概况如图1-5所示。
民国元年至二十五年(1912—1926年),有浦、陈、张、单、孟、方、曲等姓因干活、投奔亲戚、做生意等原因相继迁至河北铺村。民国二十六年后(1937年),又有郝姓、武姓、申姓、何姓、宋姓、叶姓、燕姓、高姓等因干活、亲戚、做生意等原因相继迁至河北铺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了防匪寇,河北铺村在通往村外的六个街口分别建造了阁门。由此,河北铺村的村庄布局基本形成。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时村落的概况如图1-6所示。
图1-6 民国时期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