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河北铺村村民们的市场交换活动既可以在村内进行,也可以在村外进行。河北铺村内有茶棚、馒头坊、油坊、香油坊、杂货铺、白酒铺等做小买卖的。此外,还有被叫作“挑八股绳的”货郎担来村中。临洺关镇和刘营则是村民们赶集的地方,每逢赶集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带些自家种的粮食、蔬菜,自家织的土布、口袋去集市上售卖。

一、 交换活动

(一) 村内交易

旧时,河北铺村村内有茶棚、馒头坊、油坊、香油坊、杂货铺、白酒铺等做小买卖的,做这些小买卖的都是河北铺村本村人。这些做小买卖的方便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活跃了村庄的经济。村民们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有的用货币交换,有的则用物交换。村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如果没有钱,那些有信任度的人会被允许赊账。虽是小买卖,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想做就能做的。做小买卖的人得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得有做买卖的心眼儿,有自己的计划。二是要会打算、灵活,知道东西从哪儿买,去哪儿卖,知道自己的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三是要有本钱,没有本钱做不了买卖,有本钱才能做。旧时,做买卖的人不是很多,村民们一般都以农业为主。村中老人回忆道:“商人不是很多。农民就是种地,做不了买卖,有的买地买不起的就跑外村租地、种地。”

1. 茶棚

在地藏王大庙那儿有一个茶棚,茶棚由五间房子构成,它的名字就叫“茶棚”。茶棚的房子归属地藏王大庙,坐东朝西,两边是两个套间,中间有三间房子。茶棚经营小生意,平时卖些包子、面条、烧饼之类的东西,村民们可以在那儿喝茶、吃饭——它就像个茶馆。茶棚紧邻驿路,经常有行人经过,行人累了、饿了、渴了就可以在那儿休息、吃饭。鉴于当时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在茶棚吃饭、休息的一般都是男的,没有女的。“没有女的去那个地方吃饭,不敢去,都是男的。女的都是家庭妇女,不去外面吃饭。赶庙会吃饭也是在亲戚家吃,很少去街上吃。”村中老人回忆道。

夜间,茶棚会卖些包子、面条之类的东西。同时,它还是村民们娱乐消遣的地方。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去那儿。村里会说书的人会在那儿说书,说三国或是讲故事。村里有个叫“徐老黑”的老头儿好讲故事,经常晚上去茶棚给大家讲故事。“每次他讲故事的时候就好多人都围在那里听。到了那里谁想讲什么就说什么。就是在那里娱乐。”村中老人回忆道。

旧时,茶棚由私人开办。1945年,茶棚由一个叫韩福奎的人开办,其家庭情况参见表3-3。韩福奎是个掌灶的大师傅,会做饭。韩福奎在家排行老大,还有两个弟弟,分别叫韩福堂、韩福同。韩福堂1949年后当了农会主任,高级社的时候还是高级社的社长。韩福同则卖杂面。韩福奎的茶棚雇了工。“雇工就是本村的。不用很多人,一两个。就是小伙计,没有什么关系,就是雇个人在那儿帮忙,小饭铺,店不大。”村中老人回忆道。茶棚的雇工只在茶棚干活,不能收钱,就算有时收了也得立马交给掌柜。

1946年至1948年茶棚被改为了车马店,行人可以去那儿住宿。车马店由三个人开办,这三个人分别是武长宣、燕好智和王贵荣。此时,车马店的房子归属农会,车马店的老板要向农会交房租。

表3-3 河北铺村部分开茶棚的家庭情况

2. 馒头坊

河北铺村有三家馒头坊。这三家的主人分别是李春芳(东街)、李思湘(东街)和赵老九(北街),其家庭情况见表3-4。

三家馒头坊都没有取特定的名字。在这三家馒头坊中,李春芳家的馒头蒸得最好。他们家蒸的馒头面硬,被称为“脆面馒头”,有八个角。其余的两家馒头坊蒸的馒头面软,竖不起来。村民们都觉得李春芳家的馒头好吃。

旧时,村民们买馒头是用小麦换的,且只能用小麦换,不能用其他诸如谷子、高粱之类的粮食换。换馒头的比例是1.3斤小麦换一斤馒头。旧时的馒头论斤卖,用秤称。“一斤麦子可以出85个面。馒头都用硫黄熏,熏了就白了,所以以前的馒头都是外面白、里面黑。”村中老人回忆道。

村里人家家户户都会去换馒头,但并不是每家每户每天都去。村民们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去换馒头:一是家里的面少了。二是家里急着用人,雇了工、请了人,自己蒸不了又急需用,就直接去换蒸好了的。三是家里的馒头接不上。如中午蒸好的馒头,晚上吃了一顿后第二天早上不够了又没时间再蒸。“去换馒头的,像我们这样的中农户也不是经常去那儿换。”村中老人回忆道。即便如此,由于村里人口比较多,每天到馒头坊换馒头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除了本村村民,外村来河北铺村做小生意、小买卖的或是从驿路过路的也会去买。

馒头坊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卖馒头:

一是在自己家卖。村民们买馒头一般都在离自家较近的地方买,很少因为与哪家馒头坊的老板是亲友而跑去较远的地方买。“东街的人不会特意跑去北街买馒头。我家和李春芳家是一家,也住得近,所以就去他们家买馒头。到了那儿后,如果要等,他们还会给你一个小馒头让你边吃边等。”村中老人回忆道。

二是在十字街卖。在十字街卖馒头的时候,三家馒头坊有竞争。如果三家馒头坊在一起卖的话,李春芳家的馒头早早地就能卖完。等李春芳家的馒头卖完了,才轮到另外两家馒头坊。“如果是自家的亲戚,那就是买自己家人的,不然不好看,不买自己家的馒头,买人家的馒头。但是,亲戚去买他们的馒头,一般就是那个价格,谁去都是一样的。”村中老人说道。

三是推着车子在村里走街串巷卖。三家馒头坊的老板都会在村里走街串巷地卖馒头,但一般都是李思湘家和赵老九家走街串巷走得多,李春芳家走得少。因为,李春芳家的馒头蒸得好,在十字街的时候就卖完了。三家馒头坊走街串巷的时候都是通过“吹嘟”发出声音的方式来告知大家。虽然说三家馒头坊都是通过“吹嘟”的方式来告知大家,但是三家馒头坊发出的声音却不一样。李思湘家和赵老九家吹出来的声音没劲,发出的声音是“嘟——嘟”。李春芳家则吹得好,他们家吹出来的声音有劲,“嘟——嘟嘟——嘟——嘟”,拐着弯吹。所以,大家一听就知道是谁家来了。

四是赶集或别的村有庙会的时候去别的村卖。去别的村卖馒头的时候,馒头坊的老板自己会去,有时也让家里的雇工去。老板给雇工多少馒头会记好数,然后要求雇工换多少斤麦子回来。

村里的三家馒头坊都开设在自己家,房子都是自己的,面也都是自己磨的。馒头坊都有自己的石磨,还雇人。馒头坊最少雇两个人,雇的人有外村的,也有本村的,包吃包住。“不住不行,雇工要起五更蒸馒头,天亮就要把馒头蒸好然后拿出去卖。”村中老人回忆道。雇工们同住一个房间,吃饭的时候跟掌柜一起吃,不分开,吃的都是馒头、炒菜。雇工在家就是蒸馒头、磨面,掌柜不让其收钱。因为旧时蒸馒头属于纯手工活,需要较多的人手,所以,除了雇工,馒头坊老板的家人也都在家帮忙蒸馒头。村民买馒头也有赊账的现象,有的一赊好几个月,春季开春买的馒头直到五月麦子收割了才还。“五月必须得还,清账。也有赖账的,此后就再也不会赊给他了。这一般都是个别的,到时间都会还账。欠账不加利息,这个时间都不长。”村中老人回忆道。

开馒头坊的家里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但是也不属于财主,就是一般的中农户,财主家一般不干这个。“开馒头坊的老板都是一般的群众,不分什么地位高低,都是农民,只不过你是卖馒头的,我是种地的。”村中老人回忆道。开馒头坊的人家里也种地顾生活,但是地不多,一般就10多亩地,家里农具牲口较为齐全,有水车、牛、驴等等。开馒头坊的人家庄稼产量会比一般的高。“家里磨面有牲口,牲口有粪便,就有肥料往地里放,麦子就长得好。他的地有肥,有质量。收的麦子都比一般的人多,人家收300斤,他就能收400斤。”村中老人回忆道。农忙季节是馒头的需求旺季,所以,每当此时馒头坊都雇工收割自家的粮食,馒头坊的生意照样经营。

表3-4 河北铺村部分开馒头坊的家庭情况

续表

3. 杂货铺

旧时,河北铺村有两家杂货铺。这两家分别是老相子家(十字街)和薛有功家(东街),其家庭情况见表3-5。

老相子开杂货铺的时间长。平时就老相子一个人在杂货铺,吃饭的时候他儿子会来给他送饭。有时儿子也会在那儿帮忙卖东西。老相子家是杂货铺世家,他开杂货铺一直开到去世。老相子不仅自己开杂货铺,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接了他的班撵着干,孙子也开杂货铺,直到现在他们家还开着杂货铺。现在西街的健民超市就是他孙子开的。俗话说“打生不抵脸熟”。时间久了,熟悉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什么东西好卖,什么是顺庄货,什么是背庄货,什么是需要常年备着的货。“什么好卖,今天有多少人来买这货,卖了多少,心里都有数。干这个是越干越会干。一开始干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连价钱都记不到。但是,如果一直干这个,什么价钱之类的都记在脑子里了。”村中老人说。老相子家除了有这个杂货铺,家里还有二三十亩地,农忙的时候家里还雇用短工。“他家有钱,是个上中农户,家里还有水车。”村中老人回忆道。还没分家的时候老相子就去世了,后来三兄弟把家里的房子、地按三股分,分家后各做各的。

薛有功有四个儿子,两个死得早,后来就剩下两个。他家院子不大,一个南屋,一个北屋,北屋分给老二,南屋分给老三。进大门的地方还有一间房子,他就住那儿。1945年前他在土地庙开杂货铺,1945年后则把杂货铺挪到了家里,在家开了个窗户卖东西。他杂货铺里的货不多,就卖些豆腐乳、香箔、麻头纸、麻绳之类的东西,夏天过端午节的时候还卖粽子。

老相子的生意相比于薛有功要好些,而且老相子的杂货铺货全,薛有功的只是个小杂货铺。虽然说杂货铺老板跟村里人的关系都很好,但是如果村民间发生了纠纷,他们并不会去调解。“他就做生意,别人的事情他不管,也没人去找他。尤其是老相子,还是个拐子。”村中老人回忆道。

表3-5 河北铺村部分开杂货铺的家庭情况

4. 香油坊

旧时,买香油是用芝麻换,一斤芝麻换五两半香油。大多数村民都种芝麻,所以家里都有芝麻。村民们都会吃香油,常年都吃,有些村民家里还会预备一些,煮面的时候或亲戚来了做菜的时候都会放。香油主要用来增加香味,不是用来炒菜的,因此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对于那时的吃香油有句这样的顺口溜:“一点香,两点关,三点吃了心头慌。”河北铺村开香油坊的有三家,分别是夏秉礼家(东街)、任占林家(东街)和赵小安家(北街),其家庭情况见表3-6。三家香油坊都开在自己家,不请工,都是自己做好后自己拿去卖。他们不仅在本村卖,也去外村卖。尤其是夏秉礼家,三兄弟都磨油,有时候还三个人一起磨。三家开香油坊的都有地,他们在磨了香油后会把渣子晒干磨成粉,撒在庄稼的根部当肥料用,这庄稼就长得好。开香油坊是个小买卖,收入并不高。以前村民们吃香油量不大,买一斤可以吃好久。大家都不敢买一斤,都是半斤或二两地买。过去的香油都是拿陶瓷罐装,买多了放久了就不香了,而且还会有不好的味道,口感会变差。卖油的用一个小拍子来舀油。有句话叫“添油不抵空拍子”,就是说如果让拍子上面沾的油滴干净的话那比添的油还要多。

走街串巷是香油坊的销售方式。卖香油的时候,他们都用担子挑着香油,有的拿梆子,有的拿铜牌,边走边敲,发出很长的“铛——”的声音。为此,还流传着一个歇后语,“卖油的敲碾盘——牌子不小”。虽然都是同行,但是,走街串巷的时候碰到了,相互之间还是会打招呼,并不会有什么矛盾,都是“你串你的,我串我的”。“吃香油吃谁的就谁的,谁的好、谁的不好,村里人都知道。本村的知道,外村经常去的也会知道。”村中老人说。

三家香油坊,夏秉礼家做得最好。他炒芝麻火候掌握得好,所以他家的香油香,大家都去他家榨油。其他两家磨出来的香油没有他家的香。香油做出来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在卖香油的时候却也能“作假”——买的时候让你闻着香,回家放两天就不那么香了。这其中的原理就是:卖香油的人在去卖油之前,会先加热二三斤香油,然后倒进桶里。香油加热了之后会非常香,倒进桶里后,整桶油就显得非常香了。这里所谓的“作假”不是说香油是假的,而是说给油加热,让它闻着香,卖的时候好卖。“这也不会影响做生意。如果有人说,就跟他说你开了盖在家晾了当然没那么香了,回家用火熬熬就香了。果真也就香了。”村中老人说道。

表3-6 河北铺村部分卖香油的家庭情况

5. 油坊

河北铺村有赵兰鹏家(北街)、赵奇祥家(东街)和赵义明家(西街)三家油坊,其家庭情况见表3-7。

三家油坊都是大油坊,榨的油都是棉籽油。这三家都有钱,一个是地主(赵兰鹏),一个是富农(赵奇祥),还有一个是上中农(赵宜明)。他们都雇人干活,自己家的人不干。油坊占地面积大,不设在家里,都建在一个专门的大空地上,有个专门的房子——家是家,油坊是油坊。这几家开油坊的都喂了好几头牲口,自然就有好多粪便,这些粪便都下到地里,庄稼都长得很好。因为家里有钱,所以自然就财大气粗,他们的儿子们也比较好娶媳妇。但是,他们并不管村里面的事情,不参与村民间纠纷的调解。

棉油坊的生意大,雇的人也比较多,既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以前榨油都是用大梁压,所以雇的人得有力气,没力气的人干不了。雇的人一般都在壮年,二十七八岁至四十岁之间,年纪太大或是太小都不行。榨油属于技术工,不是每个人都会干的,所以榨油匠的工资比较高。“打靶士”是榨油匠中级别最高的技术工,他要会装垛。打靶士受雇后要与油坊老板签合同,言明给多少工资等等。冬天是油坊的旺季,夏天是淡季。每逢旺季打靶士就分班干,白天黑夜轮着干,淡季的时候则只需白天干。打靶士就住在油坊,吃、住都在那儿,不住老板家。上等、中等、下等棉籽出的油都不一样,每种出多少油都有数。老板对打靶士都很好,不然就不给好好干活,打油打得少。有时候老板会犒劳犒劳打靶士,给他们买点好吃的,还买肉。

油坊并不光用打靶士,不然就不挣钱了,所以就让学徒的也在那儿做些简单的活儿。学徒的人工资少,但管他的饭。油坊的学徒分两种:一种是打靶士带过来的。那些想跟打靶士学徒的可以跟着一起去油坊。这种情况下师徒的工钱按垛计算,装多少个垛就给多少工钱,学徒的工钱由打靶士给。另一种是老板找的。因为学徒是老板找的人,这学徒不一定与打靶士搭档得好,一天不一定可以打多少个垛,所以这种情况下打靶士的工资就按日工算。“亲戚关系的也有。亲戚家困难就来当小伙计,就去那儿干,到那儿跟着打靶士学徒。”村中老人说道。油坊里的工人常年都有活干。油坊里面非常暖,干完活后工人们浑身都是油,下班的时候他们就直接跳进缸里用碱洗澡。

村民们吃油有的用棉籽换,有的用钱买。用棉籽换一般是8斤棉籽换一斤油。但是,换也要根据棉籽的质量,如果棉籽差的话换的油也少。看棉籽质量的一般都是老板,打靶的不管这个,他们就在油坊打靶榨油。油坊不仅在油坊卖,也推着车子走街串巷地卖。车子上放两个装油的篓子。出去卖油的不一定都是老板,也可能是老板的儿子或弟弟。具体让谁出去卖油都是量才使用,聪明的、会做生意的才让出去,不会的就在家里喂牲口、干活。“当家的年龄大了后就不出来卖了。以前的路不好走,推出去卖还得走上七八数十里。”村中老人回忆道。卖油的时候会发出“噔——铛——噔——铛”的声音,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卖油的来了。卖油的回去后就交账,当家人会看他出去后是挣了还是亏了,换的棉籽是好还是差。刚开始出去卖油的时候一般都不太懂,大人教了之后慢慢地也就懂了。家里不老实的人有时也会把出去挣的钱装自己腰包,或是把换的棉籽卖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都比较少。

赵兰鹏有一个女儿,没儿子,是个“绝户头” 。他有个妹妹,不过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虽是油坊的掌柜,但他自己并不出去卖油,而是让人给他卖。家里有地,自己不种,雇长工管理。有文化,土改的时候曾参与村里的土地证制作,后来还当了村里的会计。

赵奇祥家的生活条件比一般的村民好一点,富农的成分是土改的时候被人故意划的。据说这是上辈子遗留下来的事情。他家里有钱,但是对乡亲和邻居有点刻薄,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好,所以大家就说他家是个富农。

表3-7 河北铺村部分开油坊的家庭情况

6. 白酒铺

河北铺村有两家卖白酒的:任占林家和薛全寿家。其家庭情况如表3-8所示。

他们的酒铺都开在自己家,没有开设专门的店铺,都是小本生意,要买酒的就去他们家里买。酒铺里的酒不是他们自己酿的,而是外面的人将酒送至他们家里,他们买了之后再在村里零售。相比起来,薛全寿家的生意做得大一些。两家也都种地,但是地不多,就三五亩。“平时没什么人喝酒。一般是相好挨近的聚在一起,或是生日、过世的时候喝酒。不像现在,啤酒都是一提或一箱地喝。”村里老人说道。俗话说,“酒不对不喝”,脾气不对的人不在一起喝酒。因此,虽说村里有酒鬼,但一般都是“酒鬼碰酒鬼”,一般的人不会跟他们喝。

表3-8 河北铺村部分卖白酒的家庭情况

7. 背篮子卖烟的

村里有一个背篮子卖烟的,叫赵隋喜,住在西街。赵隋喜家庭条件一般,有几个孩子。忙的时候,如秋天、五月,就只干农活不卖烟。闲的时候就背着篮子出去走街串巷地卖烟,做个小买卖挣点闲钱。

8. 背篮子卖馃子的

村里有一个背篮子卖馃子的,叫赵新江,其家庭情况见表3-9。赵新江家庭条件较差,每天早上早起就去临洺关镇馃子铺贩馃子卖,卖完就回去干农活。“如一毛一个的馃子,我贩10个,中间挣两个馃子,就这样挣钱,挣一点点。家里没法,这是他们的第三产业。”村中老人回忆道。

表3-9 河北铺村部分卖馃子的家庭情况

(二) 赶集

1945年前,河北铺村距离永年县城60里,所以村民们赶集一般不去县城,就在临洺关镇。临洺关镇以前也是个城,民国的时候是个二副衙门,这儿有自己的管事机构,而且还比较全,法庭之类的都有,什么事情都管。河北铺村到临洺关镇就半个小时的路程,去刘营镇得一个半小时。村民们去刘营镇赶集主要是卖东西,买东西的少。村民们买东西都在临洺关镇。临洺关镇的货全且样式多,刘营镇的货不全且只有一条街。有的时候刘营镇的人还去临洺关镇买东西,买的都是好东西,如绸缎、布之类的。临洺关镇大店铺多,总共有6条街,分别是南下街、北大街、大东街、大西街、北西街和北东街。整个集市呈龟形,4条街都往外走,中间高,周边低,北大街是个头,南大街是个尾巴。临洺关镇有城墙围着,分大东门、大西门、小东门、小西门、北门、南门。过去城墙外面有护城河,除了小东门、小西门,其他的门都有桥,人们都通过桥进入城内。

河北铺村的村民通常会去两个地方赶集:临洺关镇和刘营镇。河北铺村离临洺关镇3里路,离刘营镇15里路。“临洺关是个单,刘营是个双”。临洺关镇的集逢单,刘营镇的集逢双。“今天初一我到临洺关,明天初二我到刘营,都是农历。”村民们回忆道。此外,村民们还会去离河北铺村12里路远的达连镇赶集。达连镇隶属于邢台市沙河县,那儿的集一个月3次。也有村民去离河北铺村30里的大北洼赶集。村中有一老人回忆说,1952年他14岁的时候跟着他的老师去那儿卖过家里织的白布。

村民们去赶集都是早上吃了早饭就走,步行去。如果要去刘营镇那就得早起。通常村民们早上去,下午回来。如果东西卖得快,就能早点回来,有时半晌就回来了。但是,如果东西卖不完,那就得一直在那儿等着,有时回到家天都黑了。村民们赶集卖的东西主要以下几种:

1. 自家种的粮食。过去有专门收粮食的粮食摊,为了卖得快一些,村民们可以把自家的粮食整卖给它。粮食摊一收就是好几百斤,收了后它也零卖。此外,也可以将自家的粮食拿去集市零卖地卖。具体卖多少钱一斤则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决定。“有时候个人卖的粮食要比粮食摊上的好。粮食摊上有时候是收的农民的,有时候就是粮行里面的,那个粮食没农民的好吃,那个存的时间长。农民卖的小米煮出来黏糊糊的,那个就可能会有股气味。”村中老人回忆道。所谓“丰收不忘减年”,就算村民们家里有粮食也不敢把粮食都给卖了,都会留足自家的口粮。

2. 自己家织的土布。集市里有专门收布的地方,你卖多少那儿就要多少,但是价钱要比零卖的低一些。零卖则卖得零散。“都是买一两丈,10尺、20尺。如做一个被子,有的要3町,有的要4町。”村中老人回忆道。

3. 自己家织的口袋。村民们会将自家织的口袋拿去集市卖。卖了口袋后就再买棉线回来,再织成口袋卖,从中挣取一些收入。

4. 自己家种的蔬菜。家里种的茄子、萝卜之类的蔬菜都会挑去临洺关镇卖。据村中老人回忆,1945年前河北铺村村民好种黄瓜,很多人去临洺关镇卖黄瓜。一位老人还回忆了其第一次去集市卖茄子的情景:

因为是第一次去集市上卖东西,以前没干过,害羞,就吆喝不出来。到了临洺关镇,有人看见我的茄子后就问我怎么卖,我居然不敢说话,挑着茄子就走,然后别人就在后面朝我喊:“你的茄子不是卖的啊?”进了北门往后拐就到了一个庙旁边。到那儿后,看了看旁边没人,立马就喊了一声:“茄子哩。”有人的时候不敢喊,没人的时候才敢喊。会吆喝的人吆喝得很好听,声音拖得很长:“卖——茄——子——咯——”但是我只能简单地短短地喊几个字。之后,有人来买我的茄子了,人家问我说茄子多少钱一个,我居然说“你说”。我让人家说价钱。于是,人家又问:“一毛钱几个?”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行情,所以我又对人家说:“你说几个?”后来人家说一毛钱3个吧,我也就答应了。最后,我的茄子很快就卖完了,早早地就回村了。回来走到临洺河边的时候,人家问我的茄子怎么卖的,我说一毛钱3个,那人告诉我说是一毛钱2个。从那以后,我就越来越熟悉行情了,也会跟人家讨价还价了。

那时去集市卖东西也得交税,有管理的人来收,并给开个票。但是,收的税很轻。关于收税,村中老人有一段这样的回忆:

邻居家有个小姑娘人很伶俐。有一天跟她妈妈一起去集市卖布。到了集市后,她们不想交税,收税的人就要把她们家的布抱走。见状,这小姑娘就跑到那收税人的面前,趁他们没防备的时候抢了那布就跑。收税的人看了笑了,最后也没要他们交税了。

村民们并不是每个赶集日都去赶集。赶集也并不是家里所有的人都去,一般都是当家人去,家里的女的很少去赶集。女的去赶集的一般都是年纪大的,一般的年轻姑娘,甚至是中年妇女都不敢去赶集。“到那儿之后,黑团、土匪太坏,劫你,知道你赶集回来有东西,让你把东西拿出来,还有人把你拉旁边强奸你。”村中老人说。但是,据村民们回忆,以前河北铺村有两个思想开放、性格开朗、敢说敢讲的老婆婆经常去赶集,她们俩敢去。当家人去赶集,有时候也会带上家里的男性小辈,让出去见见世面。“家里就爷爷去赶集。父亲不去,就是劳动,家里的农活都是父亲干。爷爷去卖棉花、卖粮食也会带上我。集市里的棉花摊、粮食摊都认识我爷爷。”村中老人回忆道。村民们赶集回来的时候会给家人买些礼物,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会买些烧饼、包子、糖果之类的回家。

(三) 挑货郎

挑货郎以挑东西卖为主业,主要卖雪花膏、粉、线、针等等这些小东西,有些还卖酱油、醋之类的东西。挑货郎的担子每边都用四根绳挑着一个箩,两边总共八根绳,因此挑货郎又被叫作“挑八股绳的”。他们一年四季都干这个,一般都不种地。但是,挑货郎的儿子们如果不跟着做挑货郎的话就可以在家种地。“挑货郎做惯了这个就不愿做其他的了。再说他也不会种地,家里也没地,就是干这个小买卖,一生就干这个。即使有了地也不会种,地不是谁都会种的。”村中老人回忆道。不同的挑货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大家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卖什么的来了。河北铺村的挑货郎会去外村,外村的挑货郎也会来河北铺村。村长不会干涉,也不会向他们收费。

做挑货郎比种地强,只要会做就能挣钱。“做买卖虽然有风险,有挣有赔,种地没有什么大的风险,但是你会做的就比种地强,来钱快。你一亩地收粮食能挣多少钱?我做买卖挣的钱就能买你好多粮食。做买卖还是挣钱多。你得会干,有本钱,不会做你就要赔本。”村中老人说道。挑货郎家里如果没地的话就不用交粮差。挑货郎在村中也不是很有地位。挑货郎出去的时候都会自备干粮,担子里带着烧饼、馒头之类的。“中午,就是到了哪个家里,就让给倒碗水,拿碗米汤。干这个生意的都不是家里很有钱的,就是顾生活的,沿街叫卖的。”村中老人说道。

有的挑货郎一大早起来就出去卖东西。他们各个村到处走,今天去一个村,明天又去另一个村。如果去到一个村,那个村的人对他的货需求比较大,那么第二天他可能还会去那儿。如果去到那儿很少人要他的货,那么他就去别的村了。虽然挑货郎不是每天都去一个地方,但天长日久大家买他的东西多了,熟悉了,成老顾客了,就会卖便宜一些。在挑货郎那儿买东西可以直接用东西换。但是,用什么换要看是买什么的,如买蒜可以用粮食换,买碗盆可以用被套换。具体怎么换、换多少,由双方讨价还价决定。村民们在挑货郎那儿买东西成老顾客后也可以赊账。对于赊账的人,挑货郎自己会记着是在哪个村哪个胡同,下次再来村里的时候就会在那户人家旁边敲出声音。赊账的人家听到声音后就会出来把钱给他。如果三番两次地敲出声音后,赊账的人家还没人出来,那么挑货郎就会上那户人家要钱。一般情况下,很少人会在挑货郎那儿赖账,不然会被街坊邻居看不起,还可能被说成是“赖皮”,名声就不好了。对于素不相识的人,挑货郎则不给他赊账,怕以后找不到那人。

(四) 村落借贷

1. 高利贷

放高利贷者大多是村中挣钱多的富户、商人。他们除了放高利贷,还会去做一些其他的买卖,放高利贷只用家里的一部分钱。村里放高利贷的人一般都有后台,万一遇见贷款不还的人,就让他们的后台去帮忙把钱收回来。有时村长也放高利贷,而且村长放高利贷还和其他人有些不同。“村长有钱可以放高利贷,他放了这钱还可以要得回来。他跟官场有联系,你借了就得还,不然就叫黑团的弄你。有钱有势的人都可以放。”村中老人说道。为此,有些有钱人也间接地放高利贷:村中有些有钱人怕自己往外放高利贷收不回来,就把钱放村长那里,由村长放,然后分一部分利息给村长。如果不是家里有特殊情况,能度过去的,该买的东西买、不该买的不买,勒紧裤腰带生活也不会去借高利贷。去贷的一般是家里遭遇了天灾人祸或家里有人生病了急需用钱的人家。“过去没有银行,都是个人的贷款,明知道是上当,也贷,不然家里就过不下去了。”村中老人说道。

高利贷的利息有高有低,不同的放高利贷者要的利息不一样。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大,不然人家就都上别处去贷了。有些人则会在知道别人没钱放贷的情况下,故意抬高放贷利息。“比如有的放三分,有的四分。但是三分的人那里没有(钱)了,四分才放。他知道人家没有了,就四分,那些不贷不行的人也就只能贷四分的。如果都有的话那么就见 少的贷。”村中老人说道。放高利贷得写借条,借贷双方和中人都得签字盖章。借条一式两份。借条上面要写好利息、还款时间等等。河北铺村的高利贷主要有这么几种形式:

一是开揭贴。这个属于按年计算的形式。村里的富户将钱贷出去,一年后收回,本利相等。如贷了100元,那么年底就得还200元。

二是出门老加三。这个属于按日计算的形式。富户从将钱贷出去那一天算起,每天一元钱加三分利。

三是铜子大利债。富户每贷一元钱,每天得一个大铜子的利息。按10个月计算,利息就是300个大铜子。

四是子母债,也叫“驴打滚”。富户将钱贷出后,借款者须按说定的日期归还。逾期不还者,规定日期内的利息就变成本钱,最后本息相加,再同时计算利息。

贷高利贷得有管事人,请人做担保,并由担保人陪同着一起去贷款。这担保人一般是村里比较有威信、知名度高、家庭条件还可以的人。但是,也有人自己直接去借高利贷,那么这就得看这人是否实在,与放高利贷者关系如何了。“那个人看这个人还可以,实在,就借给他。如果到期还不了也不会怎么样,就说让他推后些时间还。这个有的就不需要担保,就是贷方看你这个人是否可靠。”村中老人回忆道。担保人做担保后,不用给金钱上的报酬,只需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送点东西以示感谢。高利贷的借贷双方平时不会有什么往来。

虽是高利贷,却也并不是谁想贷就能贷到的。放高利贷也得看对象,所谓“没有谷子不借给你新米”,不仅放贷者要看,担保人也得看借高利贷的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借款者必须可靠老实,不然贷款者怕收不回钱不会借给他,担保者怕担责任、怕丢脸也不会给他担保,如果那人还不上还得找担保人。而且,借款人家里还必须有房子有地,万一还不起钱,就可以把他们家的房子、土地拿去卖了抵债。“光写个条子没用,要认识,本村的,甚至都是邻居,都隔得不远。还有,五日混鬼的人不借,抽大烟的也不会贷给他,还不来。”村中老人说。对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是一定不贷的,对于那些不是很了解的人则是一定要请担保人的。如果是外村的,但是他在本村有认识的比较有威信的人,那么也可以让那人陪着来做担保。此外,对于光棍汉也不借,怕他还不起。

还钱的时候得经过担保,通过担保人还,本钱和利息一起给。“千年纸笔会说话”,所以,还了钱之后不仅要拿回借条,还要写收据。还完后,借贷双方和中人可以坐一起,一起喝喝酒。对于那些还得了利息却还不了本钱的,在写收据的时候就写利息的收据。对于那些连利息都还不起的,就连本金和利息一起作为下一年的本金。第一年还不起的,可以不经过中人,自己去说清楚还不了的原因。如果第二年还还不起,那么就要经过中人了,让中人陪着一起去说。对于那些实在还不起的,就只有把他们家的房子、土地、粮食、牲口拿去抵债,价格按市场价计算。当因借高利贷陷入窘境后,真正会关心的亲戚朋友会向其伸出援助之手。“真正的亲戚朋友,你的是我的,我的是你的,你有困难了就帮你。如果是酒肉朋友就不是了,他们说有事的时候找他们,但是真找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跑了。真正的朋友见你有事了,你不来找我,我也去找你,真正的弟兄就是那样,酒肉朋友就是假的。”村中老人说道。

2. 借钱

借钱首先找亲戚,如舅舅、姨夫之类的,然后就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再次就是近邻。借钱不是谁都可以借、谁都会借,只有双方有一定关系才会借。关系好的人借钱不用保人,也不用利息,互相之间借钱就是相互帮助,而且一般也不会说赖话。有些相互间关系好,但是却没能借钱给对方渡过难关的人还会感到内疚。如果没这个关系,一般都不好借。有些即使借出来了也会算利息,甚至还是高利贷。“借钱不是光彩的事情,一般都不愿意出去借钱——人家有钱,我们就没钱。借钱不好开口,如果借到了还好,如果借不到那就伤脸。借钱不是那么好借,也不是那么愿意借。这个社会谁也不知道谁在想什么。”村中老人说道。如果借钱的时候要找中人做担保的话,这个借钱跟一般的借钱就不一样了。这是知道那家有钱,这种借钱要算利息,而且有的算的利息还很高,还不起还利上加利。亲戚间借钱在说好的时间内还不了的话,如果双方关系不错,可以直接跟对方说延长一些时间。借钱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一是兄弟之间。兄弟中有人有困难,其他兄弟借给他钱帮其解除困难。如果借的钱不多,作为一母同胞的兄弟可以不还。但是,如果借钱是用来结婚的,这钱就得还,只是可以不收利息。

二是外嫁女与娘家。如果外嫁的女儿有困难回娘家借钱,父亲可以跟儿子们说让借钱给她。“父亲不能自己借钱或向儿子们借钱后再给女儿。女婿上老丈人家借,家里的哥哥、弟弟还有嫂子们有时会不乐意。”村中老人说道。

三是父子之间。如果父母比较有钱,那么即使已经和儿子们分家了,儿子们向其借钱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给,而不是借。如果父母不是很富裕,也靠着手上的那点钱生活,那就要还。其次,也看儿子借钱用来干什么。如果是买房子之类的大事情,那么父母也会直接给他钱,帮助其买房,而不是借。“儿子与父亲借钱不用写借条,儿子不会坑父母,父母也不会坑儿子。如果被坑了,说赖话,那么就会记着了,下次就不借了。这儿子不是东西。还叫邻居们不要跟他共事。”村中老人说道。

家里娶媳妇、盖房有困难的人,如果急需要用钱的话,可以通过摆邀会的方式邀请村中的有钱人为自己凑钱。摆邀会不是随意什么人都能摆的:首先,得是在自家真正有困难的时候,不然人家不会帮忙。如果是想买地而钱不够之类的事情,则不会为其凑钱。其次,摆邀会的人必须忠诚、厚道。一个整天吃喝嫖赌的人是不会被允许摆邀会的。通过摆邀会借钱不用出利息,只需有钱后一个个还上。不用借钱人出利息的主要原因是大家相互间的关系都不错,知道这个人人好,所以大家就都帮助他。

摆邀会之前,得先找几个在村中比较有威望的管事人。“邀会的管事的有威信,在村里威望高,人人赞成,不然干不成。都知道这个人说话算数,他来说了都不好意思不给他面子,甚至你还有事情要求着他。”村中老人回忆道。然后,再由管事人找一些可以借钱的人,一般找二十几个。请来帮忙的一般都是本村人,这些人不一定都是本家当户的,可以是邻居,也可以是其他街的。外村人则因为不熟,所以不请。找好人之后,要借钱的人就在家里摆上几桌酒席,把几个管事的和管事的找来凑钱帮忙的人一起叫到家中。之后由管事的主持,主持人会跟大家说这户人家遇见了什么困难,需要大家借钱帮助摆脱困境。被请来的人听后,各自就都主动地为其凑钱。“没钱的不能参加。都是找家里有钱的,并且比较善良的,比较好说话的人。有点积蓄。”村中老人说道。借钱之后要写借条,借贷双方每人一份。摆邀会借的钱还的时候就看谁家更有需要,先还更急着用钱的人。还钱后将对方手里的借条拿回,并写好收据。还钱之后再跟管事人说一声,告诉其已经还了谁的钱。

3. 借粮

旧时,村民们相互间借粮食、借面是常事。借粮食一般是借小麦、小米。别人来借就拿家里的好的粮食给他们。但是,对于那些与自己家关系并不是很好的亲戚,也会借高粱给他们。还粮食有两种方式:

一是借粮食还粮食。借粮食一般是借什么还什么,还的时候可以多给一些。有时也可以用其他的粮食还,如借麦子还高粱。但是,这就要在价格上做个衡量,根据两者的价格比值来决定还的数量。“你借我100斤麦子,可以还我200斤高粱。我拿来喂牲口。”村中老人回忆道。

二是以工代补。此即一方借给另一方粮食,另一方可以去给这一方干活抵债。具体这以工代补怎么个算法就看当事双方的关系了。如果是亲戚关系,这个工就不会算那么清。“你借给我了对我有恩,你有事了,我来给你干几天,干半年,都行。不是说我给你干几天,把这个就还清了。”村中老人说道。如果是向地主家借,那么就根据当时市场上的粮价和工价来计算,借多少粮食就做多少天工,及时算清。

此外,村民相互间还会借油盐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个借得不多,一般都是邻居间相互借。关于借油,村中老人有个这样的回忆:

旧时,油很缺,一般人家里都舍不得吃多少油,有的一年都吃不了多少斤油。我家有个邻居,经常拿个油罐到我家说借一点油,借了等不了多少天她又来说借。但是,通常情况下她借了是不还的。街坊邻居都知道她是那样的人,但是她家穷,拿她没办法。

4. 还债

当家人去世后留下的债务都由儿子还。但是,儿子们帮父亲还钱的时候对方得拿得出借条,如果拿不出借条,那就不还。如果对方有借条,但是子孙们暂时还不起,那么这债务可以记着,等有钱的时候还。有些还成好多年地往后拖。如果一次次地催债对方都还不起,有些债主会主动减少对方要还的债务量。“他没有,没法。10万,就5万,还还不了,再往下减,能给多少算多少,其他的不要了。”村中老人说道。对于那些实在还不起债务的人,可以把对方家的祖业、粮食、牲畜之类的东西拿走。“如果借钱不还就到你家拿东西,不行的话把你家被子都拿了,折算价钱。有些,如果你借了1万,但是你家的牛只值8000,那么也就算了,8000就8000。”村中老人说道。

如果有人去世了,家里留下个寡妇,没有后人,却留下了债务,那这债还不还就看这人跟债主是什么关系了。如果是朋友,关系还不错,既然人都死了那这债务也就算了,不要了。甚至有的亲人、朋友看对方家里穷还帮忙照顾那个寡妇,帮助她。如果对方是比较恶的地主,那么这地主就有可能会让这寡妇改嫁,然后用卖寡妇的钱还债。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卖寡妇还钱都是些不讲道理的人干的事情。

分家之后,哥哥的债务弟弟不用帮忙还,各家的债务各家还。如果是父亲的债务,那就弟兄们一起还。如果没有分家,哥哥的债务就由父亲管,弟弟不会管。“如果儿子不走正路,吃喝嫖赌欠下了钱,当家的怕丢人就会帮他们还。但是,该打的打,该骂的骂,对于不孝的还打死,打死心清。”村中老人说道。

二、 交换关系

(一) 买卖关系

河北铺村人不仅会在村里做小买卖,还会在临洺关镇上开店铺做生意,如开花店等。但是,要在临洺关镇开店铺得有足够的钱,没钱干不了。所以,大多数村民去临洺关镇都是做些小生意。

村民们在村里买东西的时候,一般会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考虑距离,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就近的卖家。二是考虑价钱与品质,村民们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三是考虑关系,村民们都偏向于买与自家有关系或是关系好的人家的商品。村民去临洺关镇买东西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去本村人那儿买,因为作为同一个村的,在价格上会便宜些。但是,这也不绝对。有些认乡亲的人会在价格上便宜些,原本卖10块的东西,8块就卖了。有的人就不是,他们知道同一个村的人会不好意思讲价,原本10块的东西,他们就卖12块钱,说多少别人就得给多少。“亲不亲故乡亲。有时候这人做买卖就做得薄,他这个眼睛就是光看着钱了,他不仅不给你便宜,还给你卖贵。你又不好跟他讨价还价,都是一个村的。”村中老人说道。一般情况下,同样的价格,本村人就买本村人的东西,能上本村人那儿买就不去别人那儿买。但是,有些人鉴于不好跟本村人讨价还价,也会去买别村人的东西。买别村人的东西可以讨价还价,不成还可以不要。

过去,集市上有缺斤短两、坑蒙拐骗的现象。“卖东西的将秤砣换个小的,称的时候看着还是高秤。还有的人就在秤下面挖个坑,再在下面糊上泥,这秤就也轻了。”村中老人回忆道。但是,由于都是一锤子买卖,即使后来发现缺斤短两被骗了,再去找那个人也没用了。这事没人管,只能自认吃亏。那些经常赶集、做小买卖的人就不容易上当,他们见识多,有经验。村民们买一般的小商品可以不用中间人,但如果是买卖大型商品如房屋、土地、牲口等,那就要请经纪人做介绍、当证人,并在买卖达成后按照商品交易的价格给经纪人相应的介绍费。除了本村和临洺关镇,为了寻找到更好的销路和价格,村民们也会去别的村镇买卖商品。

(二) 交易价格

旧时,村民们买东西可以用货币买,也可以进行物物交换。换的时候根据两个东西的价格进行等价交换。如,可以用一个布袋换十斤蔬菜。农产品的价格市场上都有个行情,有个市场价。对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村民们一般会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主动询问,向村民们打听农产品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二是不经意中听到。村民们一起闲聊或在饭场吃饭的时候,如果有聊到农产品的价格,自己在一旁就会无意中听到。村民们买卖商品的时候,对于好一点的商品卖多少钱,差一点的商品卖多少钱,中等的商品卖多少钱,心里都有个底。“基本上会有个平衡价格,但总的来说是随行就市。如果卖这个东西的多,那么价钱就低;如果是买方多、卖方少,那么价格就高。”村中老人说道。

(三) 其他活动

村民们除了去临洺关镇买卖东西,有的时候也会去“闲赶集”。“闲赶集”就是村民们在家里没农活干,比较闲的时候,一起邀着去集市转,看中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就买,没看中的就不买,还一起坐着吃吃水煎包之类的小吃。在临洺关镇有亲戚的村民不一定赶集赶得多。关于临洺关镇上的亲戚,村里有个这样的故事:

以前,村里有个人的一个亲戚住在临洺关镇。有一天他去赶集刚巧碰见那个亲戚了。那个亲戚看见他后就很热情地招呼,要那人去家里面坐坐。那人说没时间就不坐了,但是他亲戚还是说“来吧来吧”。那人看亲戚这么热情,于是就想着去坐坐。可是,这才刚说要去,那亲戚就立马回应道:“不来你就走吧。”一句话就把人又推出去了。那亲戚的态度让这人很是尴尬。 mgj0OK594nvxYcTrRZvNsPy+eWgQrxK6nmtMG9GmgUv5RFEyi9161Jh+IZnZww4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