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双井村经济变迁与实态

1949年以前的双井村,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1949年以后,随着互助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村民进入了集体化劳作的历史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一、 1949年后的村落经济变迁

(一) 土地改革运动与小农经济变迁

当地处于老解放区,较早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当地开始了土地改革。据《宁晋县志》记载,当时上级政府在大陆、双井、胡岳等村开展土地改革试点工作。8月末,县委书记张树楠在双井村搞试点,先成立贫农小组,让村干部在贫农会上“洗脸擦黑”,纠正强迫命令、多吃多占问题。接着发动群众批斗恶霸地主张化楠,将其枪决。

民国36年8月22日(农历七月七日),土地改革复查开始。次年11月中旬,划定阶级成分,三榜定案上墙。平分土地,签发土地证,实行耕者有其田,封建土地制度结束……土地改革使农村各阶级占有土地的情况发生根本变化。土改前,地主、富农占农户总数的7.17%,却占有农村土地总数的31.2%,人均土地0.8215公顷。土改后各阶层人均土地占有基本平均:地主、富农占0.21公顷,中农占0.3068公顷,贫雇农占0.2101公顷。

双井村作为土地平分运动的试点村,受到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土地平分运动开展顺利。村里根据上级指示,放手发动群众,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查漏斗、假斗地主和对地主、富农照顾过多的问题,惩处了以张化楠为首的多名地主,将地主老财的土地、房屋等进行了重新分配,清算了他们在地租、雇工、放高利贷等方面的剥削账。贫雇农等获得了土地,分得了浮财。

(二) 集体化时期的村落经济变迁

土地改革之后,双井村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但是部分村民缺少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他们的农业生产遇到了不少困难,为此,上级政府鼓励、组织当地村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进行互助劳动。如《宁晋县志》中有关内容所述:“1951年‘党代会’期间,强调在自愿、等价、互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互助组织,逐步把分散、独立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转变为有组织的生产集体……1952年12月,当地采用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引导农民将互助组发展为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反对‘小脚女人’,合作化运动超高速发展,出现整村、整乡、整区入社的高潮,迅速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革命委员会统一计划安排公社生产任务(如下表所示)。

表3-38 人民公社时期双井公社生产任务安排情况

一九七九年双井公社农作物种植面积计划如下:粮食总产量计划为1340万斤,计划种植大豆750亩、棉花5700亩、油料500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为300亩、芝麻种植面积为300亩)、药材79亩、林业育苗200亩。集体化时期,除了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也逐步进行,此过程主要是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一系列形式。

(三) 包产到户及后来的村落经济变迁

集体化时期的双井村民生产状况发生了变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978年秋,双井公社西南方向约6公里处的曹伍疃公社第一个实行“五定一奖”田间管理责任制,即定地块、定劳力、定产量、定报酬、超产奖励,以解决生产上的“大呼隆”和“大锅饭”,县委肯定了这一创举并予以推广。1981年5月,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杜润生来宁晋调查研究,肯定了曹伍疃公社的做法,指出不要“小牛”(干部)顶“大牛”(群众),要给群众以选择责任制的自主权。1981年底,全县2727个生产队普遍建立生产责任制。农民经过反复比较,逐渐选定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上级提倡包括双井村在内的井灌区“井、地、机”三结合办法,以井划方,以井定机,联户承包,分户经营,由产量决定各户承包收入。

二、 村落经济实况

当下双井村的经济状况在持续变化,村民们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产业类型不断扩展,生产经营方式更加多元,集市贸易更加繁荣,十字街周围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店铺,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提高了村民的家庭收入水平。

图3-5 当下双井村村民梨园

(一) 生产经营状况

如今的村民们早已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自主生产、自主经营,但还能看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建筑,该建筑地处村庄十字街,为宽敞瓦房,门前有几根石柱。前些年,它已变成了某村民的私人商铺,出售各类商品,村民们时常聚在该商铺门前打牌、闲坐。

当下的双井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商铺经营、集市贸易等,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此外还种植梨等经济作物。近些年来,玉米的产量大增,一亩地能够产1000斤左右,但是由于销售环境较差,玉米价格一跌再跌,村民们对此无奈感慨,他们看来,如果不种地,好端端的农田就会荒了,如果种,产粮又不值钱。有些村民为此改种其他作物,如种植梨树等经济作物。有村民家有9亩地,一边种植梨树(另外承包了5亩地),一边经营商摊。

(二)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之外,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双井村的大街小巷均开设着各类商铺、摊店,如葱油大饼店。据调研,本村有两家卖大饼与面条的店铺,它们都位于村庄南北大街,店主一般从早上开卖,中午时关门歇业,店主都是本村人。其中一位店主家有5人,其长子在石家庄上班,据店主介绍,他家的摊店生意有旺季也有淡季,夏天生意好(夏天村民们比较忙,顾不上做饼,到了冬天都闲在家了,有时间做饼,相对而言,买饼的次数就少了)。

村庄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涉及布匹、服装业,比如村民自营的印花坊与棉絮坊(棉絮坊也称弹花坊)。据一家棉絮坊的店主(双井村民王氏)介绍,他家作坊每天能弹六七十斤棉花,一斤棉花的价格及加工费总计12元左右,作坊属于小家庭经营,村民们谁家要弹棉絮就去他的作坊(冬季属于棉絮坊的生意旺季)。

双井村民在家庭经营中,既跟随时代的潮流,也部分地延续着传统的手艺。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民家至今还保留着纺花织布的手工业工艺,一般是家里的中年女性农闲时间在家纺花织布。据一位大婶讲述,现在自家织的布用来铺盖,不会再用其做衣服,自家织布的成本比购买市场布料的成本低得多,且部分村民喜欢铺自家纺织的布。村民们织好粗布以后,将其拿到就近的印花坊进行加工,印制各类花色。村里如今只有一处印花坊,小作坊每天能够完成60斤粗布的印花任务,手工费用按斤收取(一斤布匹的印花费为5元)。如今来作坊印花的也大多是中年妇女。

图3-6 村民纺花织布图景

图3-7 村民印花图景

(三) 交换状况

图3-8 豆腐小贩敲的梆子

村民的交换不仅依赖赶集之日热闹非凡的贸易,还有平时随机的交换。在日常,村民们在自家门口或在十字街叫卖。有的村民在自家门口安个小喇叭,每天按时叫卖面条、葱油大饼,卖豆腐的小贩时常骑着三轮车在村里敲梆子叫卖,村民们听到梆子的声音,就知道是卖豆腐的,其他商贩一般不会敲梆子(梆子的声音清脆坚实,能够有效传播交易信息)。商贩们多是从外地来的,其中有些人在本村占据了固定的摊位。据笔者的观察,每个赶集日,商贩们的身影都会出现在集市固定的摊位,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小商贩们赶集摆摊的热情也一点不会消退,对于他们来说,职业和谋生都很重要。

另外,其他类型的商贩也偶尔进村销售,比如某日,村委会大院来了一位销酒的商贩,他瞄准的主要是老年人,此次推介会,共有上百号人参加,推介会完毕后,大多数老人都买了商家的酒(一箱酒200元左右),据王氏老人讲述,当日该商家推销的酒就有十几箱。在小贩的叫卖之外,村里的大喇叭也会传播交易讯息(比如,某类蔬菜的价格)。某个早晨,村干部在广播里通知销售信息:“注意咧,石家庄格力厂家做活动,卖空调、电视、洗衣机,各种电器都有,有买的,到双井格力加盟店咨询,有车接送,把你拉到厂里,上午管饭,买了东西再把你拉回来。”这样的消息,几乎每天都会广播给村民们。

(四) 消费状况

自传统时期以来,双井村民的日常消费,除了一日三餐,其他各类消费活动基本没有中断(除了日本侵华期间)。如今的村庄集市仍旧沿用过去的集期,即一六集期,赶集之日,村内主要街道人来人往,小孩子们你追我赶地玩耍,流动商贩们叫卖着自己的商品。集市上的消费品种类很齐全,主要包括保暖衣物、床单门帘、家当(锅碗瓢勺、笤帚扫把、簸箕)、调料品、猪肉、蔬菜瓜果、玩具等,可谓应有尽有。在走访中观察到,男性村民主要关注家当(工具)摊子,而女性村民主要关注布料、门帘、衣物等,性别差异决定消费偏好。 lT3c44w40+ydVKX5+rcTGYe2j3tfzRXsf5cbm2GMOdO5sgHPh0+dND/g+UWZ83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