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过去的双井村村民家庭当中,消费权与分配权一样均主要掌握在家长手中。村民消费活动一般涵盖生产投入、养老、人情、节日、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村民们在没有消费能力的情况下需要借钱、借粮消费,借钱时遵循当地特定的规则,比如指地借钱,借粮的过程也有相应的关系规则。在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事务中(诸如红白之事、过寿、生育等)村民们均需礼尚往来,送礼、掏拜钱、随份子,至于消费多少,取决于相互间的亲疏关系。

一、 消费单位

双井村村民的消费活动主要以家户为单位进行,传统时期的村落,核心家庭多形成于分家过程,弟兄分家之前,扩大家庭是主要的消费单位。在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消费过程中,当家的父亲要考虑到每个人的消费权,比如当家人去赶集买东西,妻子、儿媳、女儿等就让当家人捎买点东西(如袜子、鞋子、布料等),若儿女想吃零食,就会主动跟当家的父亲说,如果父亲比较节俭,就不给他们买。儿媳若想买零食,一般不会让当家的公公捎带(除非当公公的主动给她买):一是自己不好意思开口,二是怕公公批评,“家里本来就穷,你还好吃嘴”。如果小两口与老人分家过日子,即便丈夫当家,赶集买东西,也要有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观念,即需要和妻子商量。有时夫妻俩一起去赶集,买点棉花、零碎东西,填补家庭。

对于家庭成员私有的产品,以成员个体为单位消费,比如体己地的收成,父母与儿媳按比例分配,但在消费时各自单独消费。家族、村落共有的产品,比如族田、庙地的收入,由家族、村民共同进行消费。尤其是在每年的家族祭祀活动结束后,家族在祠堂做大锅菜,以家族为单位进行消费,不同村但同族的人都可以消费。同理,村落每年举行大会,祭拜真武爷之后在庙宇做大锅菜,以村落为单位进行消费,当然,如果外村人自发来双井村参加拜神大会,他们也可以吃大锅菜。

二、 消费决策

在日常的家庭消费活动中,掌柜的掌管消费权,他决定消费的方式、规模。家庭成员需要花钱买针线、鞋帽、盐、布匹、油料时需要向掌柜的报告,在父亲当家的家庭,儿媳妇一般不会直接向父亲要钱,而是跟女婿说,女婿再向父亲要钱。丈夫带妻子去赶集,媳妇若想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丈夫不同意,不愿为她花钱,俩人就在集市上闹别扭,妻子当场生气回家。丈夫逛完集回家,如果觉得对不住媳妇,就买点雪花膏(类似于面霜)、糖等带回家给媳妇,媳妇“喜欢了”(高兴了)也就算了,不会产生多大矛盾,夫妻之间的小矛盾,不需要请外人来调解。

一般情况下,儿媳妇、儿子没有消费家庭产品的权利,如果儿子、儿媳“好吃嘴”(方言,即喜欢吃零食)、好吃懒做,掌柜的就会当面批评,婆婆有权管教儿媳,甚至会将儿媳赶出家门。家庭成员不允许有自己的收入(除了儿媳的体己地),做生意、做工、当差赚的钱需要如数上交给掌柜的,有的儿子赚了钱之后私藏一部分,留着给媳妇买点零食。短工、长工不能私自消费雇主家的产品,如果雇主家掌柜的出于人情、乡邻的面子,比较照顾雇工,雇工才会享有产品的消费权,如雇主免费给长工一些烟叶。

村民日常生活中,如买盐、打油,或者吸药面或赌博输了钱需要借钱时,一般找邻居、当户落知己不赖的村民。借钱消费的权力也由父亲掌握,他去借钱时向对方开口说:“××,你拿给我几块钱吧!”对方也会打听借钱的缘由。大家庭中,也是当家人去借(张罗),儿子们长大了,就由儿子们去借,若长子当家,长子去借,但在借之前,得与弟兄、老人们商量。如果甲向乙家(找乙当家人)借钱(数额比较小),乙恰好不在家,则乙的妻子可以自作主张,先把钱借给甲,不需要打借条,等乙回家之后,妻子一定要跟乙“消”(说明),乙一般也不会埋怨她(一是借的数量小,二是对方与自家知己不赖)。如果乙的妻子无权保管钱财,也不知道丈夫乙将钱存放何处,则甲来借钱时,乙妻子就会委婉讲道:“俺家当家的不在,我手头没钱,你上别人家借吧!”

三、 消费内容

在家庭消费中,日常生活、生产投入、养老、宴请宾客、人情往来、节日开销、教育投入、看病花费、认师学艺等构成主要的消费内容。这些消费活动中,既有单纯的现金消费,也有实物消费,更多情况下现金与实物消费并存。下表是村民的主要消费活动中,现金与实物消费方式选择状况:

表3-29 双井村农户不同类型的消费关系概况

四、 消费关系

(一) 家户内部消费关系

1. 红白之事中的内部消费关系

名目繁多的过事活动,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增加了日常之外的消费。在这类消费活动中,一般由总理总体安排人去购买婚礼用品。宴席结束当晚,总理给主家当家人交账,即计算烟、酒、糖、轿钱(3元/4元)、聘礼钱、四色礼钱、买红绸缎的钱(有些人家从当户落借2条红挂在大门上)、块包袱的钱(2毛)、披红花费、媒人的报酬(1元)、买菜买肉等的消费。烟和酒等用品,从本村杂货铺购买,如果没有现钱,先“骗账” ,等主人家过事后两三天,用收的人情礼钱还账。

父母亲过世,举办丧事的费用主要包括置寿木、买菜、买米、买肉、租孝服等的花费,由诸子平均承担,外嫁女不必承担。对于无法承担丧葬费用的农户,老会予以帮助。亡人下葬后,由总理给孝家当家人清算账目,将收的白彩礼金、盒礼、肉的数量、馍馍的数量等一一清算。

2. 红事中的借钱消费关系

婚事中,如果自家结婚的钱不够用,需要借钱消费,具体的借钱关系详见下表。

表3-30 双井村农户在红白之事中的借钱关系

续表

3. 家庭内部借贷消费关系

在家庭内部,需要借贷消费时,一般找好主借高利贷,如果到期还不上,就把自家的土地、庄窠地、房屋等按市场价核算后抵给对方,俗称“核地”。借贷时需要打借条,一般是一式两份,借约双方各自保存一份,中间人不需要保存。借条上需要双方和中间人签字画押,到期还钱的时候也得请地方等中间人出面做证。

图3-4 借高利贷的钱帖子

有些家境富裕的人家、好主人家(比如张老宣),在本村和邻村范围内发行自己的“钱帖子”,主要用于放高利贷(出账)。每个放高利贷的农户均有加印自家堂号的钱帖子(没有堂号的钱帖子不予认可),左图为钱帖子样式。

钱帖子上不必加盖村公所和区公所、县衙的公章,只需要加盖自家的堂号。农户A向张老宣借××元钱(支付高额利息),需要A先填写张老宣的钱帖子(用此做媒介),A可以使用此帖在村内外置地买房、买粮食,比如A与B达成交易,A将钱帖子支付给B,B再将钱帖子交给张老宣,从张老宣那里支取钱票、粮食。张老宣的钱帖子之所以能够在双井村及其邻村流通,主要原因是他家是好主,有房产、土地、牲口,村民们普遍信任他,他自己有文化(识字)。使用钱帖子借贷,会产生利息(月息为5%—10%之间),如果A向B借贷,B知道A能还得起,则付5%的利息也会出借,如果C向B借贷,B知道C还不起,则付10%的利息也不一定会借到。借贷双方若知己不赖,则利息较低,若双方关系一般,则利息较高。

(二) 家户外部消费关系

村民们家户外部的消费关系主要涉及日常的人情消费,比如“掏拜钱”“随红彩”“随白彩”。

1. 婚事中的人情消费关系

婚事中,男方 的亲戚朋友上人情,各有差异,不同身份的亲戚、与主人家有不同关系的人,各随各的份子钱,各拿各的礼物,如下表所示:

表3-31 村民婚事中男方的人情礼俗关系概况

表3-32 婚礼仪式中男方家人情礼俗中的货币、物品

记红彩的人收了钱之后,交给新郎,新郎细数,再转交父母。

如果某农户女儿出嫁(俗称“娶闺女”),当户落的人们不随份子钱,不送礼,亲戚、家族的人需要给新娘家送一块布,不给礼钱。近亲(舅舅、姨姨、姑姑等)每人送的布料尺寸大、质量好,够做一件衣服,家族的嫂子、婶婶、大娘等送的布相对较差,用作里子。

2. 丧事中的人情消费关系

比如父母亲去世,外嫁女前来参加葬礼,需要随3元左右的礼钱,母亲的娘家人(姥爷、姥娘、舅舅)、姨姨、姑姑等一般随3元钱。外嫁女除了随礼钱,还会在出殡当天早晨给孝家送肉,家境较好的女儿送10斤左右的肉,家境较差的送2斤或3斤。若婆婆过世,儿媳的娘家人(亲家)来奔丧时需要带4包点心、2块孝布。出殡时,母亲的娘家人、父亲的姐妹、外嫁女等人还要送9个大馍馍。过白事时,家族的大辈(叔叔大伯等人)坐在大门外的长条凳子上迎客,亲戚们来奔丧时,他们负责在门前作揖行礼、迎接。

3. 寿宴中的人情消费关系

亲戚们来祝寿,近亲(女儿、姑姑、舅舅、姨姨等)需要上人情,礼金不定,有的给得少,有的给得多,还要给老人买礼品,比如寿面(大概买五六斤)。如果不卖礼品就带自家做的大馍馍(桃形模样,在每个馍馍上抹点红颜色),女儿和娘家人一般要蒸大馍馍。远亲只带礼品,不上人情。

4. 生育仪式中的人情消费关系

亲戚们来参加仪式,需要带礼物,姥爷、姥娘及姑姑、姨妈等一般各买2斤红糖(每斤的价格为3毛钱左右)、5—10包挂面、一篮子鸡蛋(一元钱可以买六七个鸡蛋,多数是带自家积攒的鸡蛋)、芝麻,表亲可以不买红糖。娘家人还要给小孩做两三套棉袄、裤子,带尿布(自家织的粗布)。家族成员,包括叔叔、大伯、婶婶、大娘、哥哥、嫂子等前来道喜,每户送30个左右的鸡蛋。亲戚之间遵循礼尚往来的规则,如果别人家过事,自己送的礼比较重,则自家过事时,别人也送得重,反之,送得轻。亲朋好友来道喜,不必给小孩钱,女儿女婿当天不需要给小孩的姥爷、姥娘磕头行礼。与此同时,主人家需要给亲戚朋友回礼。庆生仪式完毕,亲朋好友离开时,主家给每个人的篮子里放2个馍馍、2—3包挂面。 q7yh+r5onu9vtg6YlveYcR0VntbJtrGiDc5iPJQU2hbAh4xabZRSxsk+QgOikS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