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双井村自然变迁与实态

1949年以后,双井村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熟制的变革、旱灾和虫灾的减少以及空间格局的变化。

一、 1949年以后的自然状况变迁与实态

(一) 自然环境变化与麦作熟制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村民们对水源、土壤等自然要素进行了改善。尤其是凿打机井,实施排灌工程,缓解了旱情,保障了农作物用水。对土壤的进一步改良,则改变了农作物的熟制,使得农作物从传统时期一年一熟制逐步向一年两熟制发展,1980年代属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间作、套种轮作制(小麦、夏播粮食作物,小麦、夏播棉、油料作物,如下表2-17、2-18所示)。 如今,当地的农业生产一直延续着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间作、套种制度。

表2-17 冬小麦生长周期

表2-18 夏玉米生长周期

(二) 土壤改良与农田生产

1949年以前,正如双井村老人们所描述:“双井村的土壤含沙量大,多盐碱地,农户的土地占有数量各异,村民对土壤的改良有限,主要靠农家肥”。1947年,属于老解放区的双井村作为宁晋县土地改革示范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平分运动。人民公社时期,当地依靠大量的人力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利用粪肥、化肥对土壤进行了改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各社、队普遍开展整修农村道路,平整改造小块土地和深翻改。1976年开始,以社队为单位,进行农田规划,每年冬春开展大规模土地平整活动。1977年,统一进行方田规划。”

在土壤改良过程中,“当地增施化肥的主要品种有硫氨酸、氯化铵、硝酸铵、尿素等。1980年后,农家肥施用量随着氨、磷化肥的增施而减少,一般每公顷施75方,标准氮肥1050公斤、磷肥750公斤,开始推广秸秆还田。”与此同时,还对沙土、间沙土壤进行了改良,即“治沙改土”。“沙土和间沙地漏水漏肥,土壤瘠薄,是典型的‘买卖地’……经综合治理,平整土地,增施粗肥,客土掺沙、精耕细作,实行排灌工程配套,防止沥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下村落的土壤品质更优化,村民们使用化肥的同时延续着传统的粪肥,农作物的产量因土质的改良得到了提高。

二、 自然灾害的治理变迁与实态

传统时期的双井村,旱灾、蝗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极大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尤其是那些土地少、人口多的村民,面对自然的灾难,不得不逃荒谋生。1949年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对各类灾害进行了治理。

一是井灌设施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当地政府不断推进机井开凿工程,保障农业旱涝保收。据《宁晋县志》描述:

图2-12 双井村农田井灌设施

“1950年,有砖井1.42万眼……1969年冬,水利建设指挥部成立,专管打井。1971年,该部更名为‘抗旱打井指挥部’,机井建设出现高潮” 。双井村受惠于政府的机井建设,农业灌溉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是根治海河以防水患。根据村庄老人们的回忆,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组织社员,对海河进行了治理,防止了水患灾害的频发。如《宁晋县志》记载:“1963年,海河南系发生特大洪水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1965年至1980年,宁晋县根治海河指挥部带领民工,参加新河、献县、临西、任县、邢台等12个市(县),27期治理工程。”

三是蝗灾的治理。“1950年代初提出‘防重于治’和‘治旱、治小、治了’的植保方针,推广防治作物病虫新技术。1950年代后期,‘六六六’‘滴滴涕’等杀虫农药推广。喷雾器、喷粉器应用,农作物害虫得到初步控制。1960年代末,控制蝗害。1970年代,化学农药普遍应用。” 现如今,村民的农业生产不再受制于旱灾、蝗灾的影响,即便农业生产仍延续着传统时期的灌溉方式,但是灌溉条件已大大改善,大片农田中拥有多个机井。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的持续推广和治蝗药物的普遍应用,蝗虫对农作物的损害现象已不存在。

三、 地震灾难与空间布局变革

村民自建村之时就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土地、房屋的买卖时而发生。在旱荒之年,有的村民逃至外地谋生,收获之年又重新回到双井村生活,村民整体的居住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然而,一场大的地震灾难,改变了村庄的空间格局。1966年,当地发生了地震灾害,据《宁晋县志》记载,当时的双井(双井公社)“100多处房屋倒往山墙、墙角塌落,前后墙裂大缝。震前有刮风样声音,震时南北摆动。”

表2-19 1966年双井公社地震损失情况

资料来源: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4页。

地震之后,党和政府积极开展救灾援助活动,对灾区的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当时村镇规划与建房标准的要求,“农村新开街道不宜过多、过密、过宽、过窄,以汽车、拖拉机通过为宜,主街宽8~10米,干街宽4~6米,胡同宽3米左右。大村可设‘十’字街、‘丁’字街。房屋样式规划时,沿用传统平房,一般三间一处,间宽不过3米。连间总长不大于20米,即6间左右。每幢房屋,通间不超过两间,即5~6米……集体建房与个人建房同步进行”

图2-13 双井村民居

现如今,村民的居住环境在灾后规划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善。几乎每家每户都安上了大钢门、大铁门(过去,正如张联须、张小考老人所讲,只有几户地主人家的门是铁制的,其余大部分的村民只有能力安木头门),有的人家盖起了二层楼,用砖筑起了高高的围墙,高墙大院式的民居成为双井村普遍的建筑景观。 W78klVS8wtESulIygL7PPtP9KKvMKmTqwlwZMlY9fgNSOtDssCrXwlAG7em5e0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