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干旱与水利

干旱是双井村的一个重要自然特征,传统时期的村庄时常发生旱灾。村民为了缓解旱情,一方面举行求雨仪式,将希望寄托于神明,另一方面采取打井灌溉的方式,改善农业水利条件。

一、 干旱社会

(一) “三年两头旱”“碌碡不翻身”

当地古有民谚:“西北旱、东南洼,东北片片沙圪垯。”1949年之前的双井村旱灾频发,干旱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正如村民所讲,“三年两头旱”。村庄每年降水量变化很大,当地称“对年头”,即如果今年的雨水多,明年雨水就可能会减少,旱情加重。村民们用“碌碡不翻身”来形容旱灾荒年的景象。1949年之前的双井村境域历史,近乎是一部旱灾史。

表2-9 双井村境域旱灾史

续表

资料来源: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4—115页。

(二) 干旱的影响

干旱对村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从他们祖辈迁居双井村开始,干旱的影响就一直存在,干旱导致了村民的迁徙、村落的形成。“据《明史》载:元末因水旱、蝗、疫、战争等天灾人祸,河北、河南、山东省,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旱灾导致河北人烟稀少,双井村民的祖先们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迁居本村,祖祖辈辈们在三年两头旱的双井村生活了数百年,少见风调雨顺的年月。

其二,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地常年干旱的主要原因在于降水量的不足(少量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六七月份)。干旱直接影响着村民的农业生产制度、生产选择,比如村民们不得不倾向于种植旱作物(小麦、谷子等),当然,更重要的影响表现在农田的灌溉、作物的收成方面。村民们对春季的雨水格外期盼,春季需要播种,却面临降水缺少的问题,当地俗语称“春雨贵如油”。到了炎热的夏季,干旱加重,农田灌溉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重大困难,农田如果无法及时灌溉,收成会明显减少。村民们常讲述:如果某年雨水稍多,收成就会好一些,豆类高产(亩产量一般为300斤);碰上雨水少的年份,旱情加重,发生大面积旱灾,庄稼“不见收”(当地方言,意为歉收),产量明显降低(玉米亩产量为50—60斤,谷子亩产量为100斤左右)。

其三,干旱导致的“灾上加灾”。据老人们回忆,干旱严重的年份,蚂蚱更容易泛滥,当地人将蝗虫称为蚂蚱,蚂蚱灾害与旱灾相伴而生,严重时有“蝗虫照艳天”之说 。每当蝗灾发生,大面积庄稼被吞噬,加重了旱情带来的灾难,进而引发饥荒。干旱带来的另外一个灾难就是干热风灾,1949年前,当地风沙大,夏季起干热风的时候,黄沙漫天,睁不开眼。历史上有关大风的详细内容,《宁晋县志》有如下记载:

“受季风影响,南风多北风少。3月份起,偏南风增多,至10月~11月始转偏北风。东南、西北风次之。东风、东北风间有发生。”……风速变化大,3月~5月最大,8月~9月最小,年平均风速2.7米/秒。大风发生频率较多,冬春干冷风最多,夏季干热风成灾,瞬间风速≥17米/秒为大风。

表2-10 历年风向频率

表2-11 历年风向频率(单位:米/秒)

干热风突发性强、速度快,时常造成灾害。大风致使春季失墒,夏秋作物倒状或被淹,冬季摧折树木。严重时,飞沙走石,威胁生命财产。地里的庄稼秆都被沙土淹没,只能看到谷穗,大风过后,院子里能落30厘米厚的沙土。村民们把自家院子里的沙土清理到村庄过道内(村庄不会组织全体村民清理沙土的活动),下雨的时候,沙土被雨水冲到村外低洼的地里。

(三) 干旱与村民的行为

面对时常发生的旱灾,村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这其中既有村民个体的行为,也有家户层面的举措,更有村落整体的应对。

1. 村民的抗旱举措

首先,在干旱的气候环境下,村民因地制宜生产经营,主要种植抗旱作物,俗称“秋粮”,即玉米、谷子、高粱、黑豆、黄豆、豇豆、绿豆,所有作物都是一年一熟。其次,村民们通过在田里开凿水井(当地将凿井称为“打旱井”),实现农田灌溉,缓解旱情。打旱井的举措还催生了一批常年以凿井为生的人,他们组成“打井班”,为村内外的村民解决凿井问题。

2. 家户的应对方式

一是节俭生活。大户人家有钱有能力打旱井缓解旱情,保证作物产量,而许许多多的穷家小户无力凿打旱井,只好采取其他办法。比如在年景好的年份,除了留出糊口的粮食,余粮均锁到仓房里储存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家庭成员在丰收年份挥霍粮食,导致来年发生灾荒时断了口粮。

二是外出逃荒谋求生计。逃荒的家庭一般是家中人口少(无老人、孩子少)、有几亩旱地的农户。遇到旱荒之年,村里年景一下子变差,部分无法维持生计的村民便选择逃荒,外村村民也会讨饭至本村。逃荒主要是家户层面的事务,村庄既没有实施鼓励村民逃荒的措施,也不干涉村民的流移。有的村民逃荒之后又会回到双井村,比如村民王氏一家三口在旱情严重的年月,逃至外地大石桥一中农家中暂住(该户老年妇女善待她们一家人,后来她父亲时常买点礼品去看望),以炸油馃子为生,过了几年,双井村年景变好,他们重新回到双井村种地。

3. 村落的求雨活动

发生旱灾时,官府一般不会组织集体性的救灾活动,只有村落会组织村民采取应对措施,比如举行盛大的求雨仪式。在天干少雨的六月伏天,村民们组织起来祭神,求老天爷下雨降伏,缓解旱情。

村民认为龙王爷是天上专管下雨的神,求它有用,求其他神不顶事。村民们求雨的地方一般选在村庄东南角的龙王庙和村庄水坑旁边。求雨活动主要由村子里面“行好”(指烧香拜佛)的老母会、玄天大会等组织发起,祭祀仪式也是由老母会和玄天大会自行组织,无须从外部请道士和尚。求雨活动的资金来自村民的捐款,此类活动中的募款也称“油钱”,村民自愿捐献,有的多捐、有的少出,村庄没有规定每户必须均出,捐钱多者一般是求雨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募的油钱主要用来打油,购买香蜡、烧纸、供奉祭品等。活动资金的收支、剩余都由大会的会计、会首等负责核算后列到纸上,然后公布于众(张贴在龙王庙、真武庙的外侧墙壁)。求雨活动的整个过程详见下表。

表2-12 民国时期村民求雨应旱过程中的社会关系概况

续表

村落的求雨活动,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参加,这些人主要有两类:一是对烧香拜佛不感兴趣、不行好的人,一般是指好主,他们家中有吃有喝,家境富裕,不必祈求上天下雨来缓解旱情;二是天主教徒(过去的双井村总人口大约有2000人,其中天主教徒约有400人),他们不参加,也不出资。天主教徒虽然不参加汉教村民举行的集体求雨仪式,但是他们会采取自发性的随机行为,比如去教堂念经祷告,祈求上天下雨免灾(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祈祷)。每天早晚,他们只要听到教堂的钟声,就去祷告,每次祷告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如果下雨了,教徒们就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心中对上帝充满感激之情。

面对严重旱灾,政府层面也会采取一定的救济措施,政府行为影响面比较广,不仅救济双井村,还涉及其他旱情严重的区域,比如宁晋县志载曰:“民国9年(1920年),严重旱灾,王怀庆输高粱数百石赈济。”

二、 水井与水利

(一) 水利设施

双井村的水利设施主要是水井、水坑。不同的水利设施有不同的产权归属,也有不同的使用性质。饮水井、水坑均是村落公共的水利设施,田井基本上属家庭私有。

1. 大眼井、辘轳

当地人习惯于把饮水井称“大眼井”。双井村共有4口饮水井,其中,“双井”在村庄南边(民国时期已经干枯),另外3口井分别位于村落西北方(靠近真武庙 ,该水井大概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凿成的)、东南方(靠近武道庙)及好主张氏家附近。每一眼井由该户落的村民“连钱”(筹款)凿成,井深4丈左右。只要是本村村民,都可以饮用村内任何一眼井的水,饮水井没有锁。如果A井需要维护,暂时不能拔水 ,当户落的村民们就去其他水井拔水。外村村民不会来双井村讨水,据悉,当地每个村庄都有吃水井。

村民们每天的拔水高峰出现在早晨五六点、晚上六七点两个时段,白天都忙于农活,无空拔水。拔水时,需要使用不同产权类型的器具,起初,水井没有公共的拔水设施,村民需自带绳子、扁担和梢 。后来,水井周围一户落的人共同出资,在水井上安装了公共的拔水设施,即辘轳 、公梢,村民们只要绞动辘轳,便可轻松拔水。

2. 旱井(田井)

双井村境内无河流,村民们要想实现农业灌溉,就不得不花钱打田井,在田地打井也称“打旱井”。村落共有3种不同产权的旱井,详见下表。

表2-13 民国时期旱井产权关系概况

村民打井一般请当村(指本村)或外村的专业打井班,打一口田井大约需要3天时间,主要工序为挖井、砌井墙、做井口。田井一般位于整块土地的中心位置(连片成块的好几亩土地都归一户好主所有),若整片土地中既有地形高的田块又有低田块,则井在高田,以便从高田浇低田,通常情况下,一口井可浇灌15亩左右的土地。村落里一般不会发生偷井水的现象,其因有三:一是井口都采取了防护措施,井的主人浇完地便把井口锁住,不让外人接触;二是从田井偷水需要使用牲口来车水,成本太大;三是对于需要大面积灌溉的农田,偷得的几分水无济于事。

3. 旱坑

1949年之前,村庄有四五处水坑,水坑也称“大坑”或“旱坑”。旱坑的形成与村民建房事务有关,过去人们建房主要用土坯,脱土坯时一般选择从土质好的空地取土,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就形成了旱坑,下雨的时候,旱坑变水坑。天干时节,坑水或蒸发或渗入地下,水坑复原为旱坑。每个旱坑的面积大约为百八十平方米,它的产权属于某农户私有。别人在自家坑中取土脱坯,需要付费,一般是按脱的土坯数量计算。坑水的使用权不固定,本村人随意使用。坑水主要被就近的农户用于淘洗衣服(人畜不饮坑水),也很少用于灌溉(过去,水坑的水量有限,旱年无水,且水坑距离田地较远,不便灌溉)。

4. 淋口

水渠在当地也叫淋口,浇地时,需要从淋口引水。每块土地的地头都有淋口,淋口所有权取决于土地所有权(淋口所有权归农户私有),地邻间共同使用一处淋口,从地邻的淋口过水,不用支付费用,地邻间不存在互相阻碍、不让对方从自家淋口过水的现象,地邻间即便因为它事有了隔阂,也不能拿淋口说事,这是“乡俗”(老人如是讲述)。

(二) 水利管理

村庄的公共水井由具备一定资格和责任心的人管理。看井人是有名望、爱管事、热衷于打抱不平的老人,比如闫老生、池老居等“庄稼人”,他们的家基本在水井的附近,距离水井10米左右(闫老生家住水井的西边,池老居住在井的东边)。看井人由村民自愿担任,无须村落选举产生,其具体职责详见表2-14。

表2-14 传统时期双井村看井人职责

*也称“捧钱”。

看井人为村庄服务,不需要报酬,正所谓“白点油”(当地方言,意为没有报酬),一户落的人们信任他们,他们也甘愿为村民做贡献。到了冬季天冷的时候,井台结了冰,看井人就会提醒拔水的人们多加小心以防滑倒,但一般不会将冰处理掉(今天处理了,明天又会结)。

三、 旱井灌溉与生产

(一) 灌溉状况

1. 家户的浇地行为

“春雨贵如油”,如果春季播种时节迟迟不下雨,没有田井的村民们只好在旱地里播种,下种后,从水井挑水浇苗、点苗。浇地时,有自家人时刻“看水”,不存在抢水的情况,部分好主的私有田井往往成为地邻的借用对象。村落不存在村集体组织打井浇地的现象,村长、地方等不会过问村民的灌溉之事。

村民们浇地时用骡马、耕牛、驴等从田井车水,两头牲口轮换浇地,每天可浇2亩左右。有些好主家的土地在房前屋后(或土地与房屋距离较近),这时他们就在自家院子或房前屋后打口水井,挖淋口,在家里套头户拉水车,就可以把地浇灌了。

表2-15 传统时期双井村地主土地的一般浇灌形式

2. 扒伤与挡水

当地麦作生产中有一道环节叫“扒伤”,“伤”指田畦,是田间蓄水的堤岸,大约10—20厘米高、10—20厘米宽,相邻田畦之间的距离约为四五米。据村民讲述,他们只在拥有田井的地里做畦,对于无法灌溉的旱地、赖地不需要做畦。做田畦时,各做各的,一家一户单独作业,不存在家族、邻居、党乡人之间相互帮助作业的现象。

(二) 旱井灌溉中的村民关系

1. 过水与插花田的灌溉

村民日常农业灌溉中,不存在田中过水现象。如果从邻田中过水,损害了地邻的庄稼或是过水带走了地邻田里的肥料,就需要赔偿,老人说:“赔钱就代价大了,收成才有多少啊!不划算。”因此,村民们不会考虑从地邻田中过水。如果有其他农户的田与其插花开来,好主一般会租下或出高价购买邻地。

2. 浇地中的纠纷关系

村民们因为浇地发生打架、“吵包子”(方言,吵架)时,优先找一户落中好管事、明事理的党乡人来“打圆场”(方言,意为调解纠纷),其次会找近门 的“大辈”(主要指叔叔大伯)出面,一般不找村长、地方处理。对于大的纠纷,需要逐级打官司(区公所—县衙)。过去,村民间为了浇地吵包子的现象较少,尤其是住在村东 奉教的党家之间,很少发生矛盾,正如老人们讲述:“奉教的人心齐,不会亏着良心做事。”

四、 水患与村庄灾变

(一) 水患概况

1949年前的双井村自然环境恶劣,植被稀少、风沙大。发生灾荒(水灾、旱灾、蝗灾)的年份,部分村民纷纷外出逃荒。历史上,双井村境域时常发生水灾。

表2-16 双井村境域水灾史

(二) 水患治理

1. 村民的应对行为

民国时期,双井村经历了5次左右的洪水,每次大水后的第二年,基本上都会发生大面积蝗灾,这时,穷困潦倒的村民们只好外出逃荒谋生(方言称“饿不傻”)。村里的老人们还记得民国六年发生的那场大水灾,据王丰娟和张小考回忆,此次大水淹没了村庄、田块,龙王庙就是在此次水灾中损毁的(对于此次水灾的更多详情,老人们无从忆起)。 面对水患,村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凭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习惯来应对。

一是修建排水设施。传统时期至今,每家每户都建有水道,大门口不管朝西还是朝东,定要在大门底下留一处水道来排水(见图2-2 )。若过道地势北高南低,则水道口偏南,如果过道地势南高北低,则水道口偏北。水道都从“门筒” 北侧经过,若是从门筒中部位置通过,马车拉物件进出大门时容易压塌水道,若是留在墙底下,需要凿墙基,造成房屋根基不稳。水道也不能修在房屋背后,屋后是邻居的“地当”(空间)。家中洗衣服、洗菜产生的脏水,一是倒进自家粪坑(把烧炕的灰倒进粪坑,经发酵熬成土肥料),二是泼洒在院子内,基本上不会从水道流入过道 ,村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污水流到邻居空间内(水道笔直延伸,不能弯曲,否则淤泥和杂物堵塞水道时不便清理)。然而,当大水漫村时邻居间无法清晰分出排水边界。

图2-2 双井村邻居过道图景

二是求助于神明。有些常年拜佛的村民自发祭拜龙仙,求得心理上的安慰,行好的村民认为诸神之中龙仙主管水的事务,祈求龙仙就是为了保佑家庭、村落不要发生水灾水患。与此同时,其他信奉本土宗教的村民日常祭拜玉皇大帝、真武帝;天主教徒祷告都是将希望寄托于神明,祈求神明保佑家人和村落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2. 村落的防水措施

对于水患,村庄一方面依靠自然的力量来解决,比如凭借村落特殊的坡降型地理特点、干旱的气候环境。村落地处干旱区域,土质水分少,积存的大水不久就会渗入地下。另一方面采取人为的排水措施,比如发挥旱坑的功能。在前文已提及,本村的各方位基本都有旱坑,下大雨发大水时,道路积水沿着过道流至旱坑,同时,旱坑排水可以有效防止积水流到村边的农田中淹没庄稼。

3. 政府的治理举措

政府的举措主要是针对包括双井村以内的整个县域的严重水旱灾害,其救济相对有限,一般通过赈济灾粮、发放生活物品的方式来安抚灾民。如《宁晋县志》载曰:“民国6年(1917年)春旱,6月7日倾盆大雨,昼夜不止。9日,洪水弥漫,平地水深四五尺至丈余不等。县内房屋倒塌大半,田野庄稼尽被淹没,人畜漂溺。县长钟刚中邀绅商设粥场数十处,以救灾民燃眉之急,发赈济款数万元,棉衣数万件。”

五、 人与干旱、水利的关系

在双井村的历史上,水旱灾害频频发生。相对而言,村民们更加惧怕旱灾的发生,双井村当时的气候环境、水利境况及其地理土壤等自然条件导致旱灾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大,水灾发生的频率较低,其影响也较小。干旱、水利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村落的进一步分化与整合。

一方面,水旱状况加剧了村落的贫富分化。干旱使得村民的生活处境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旱年,拥有田井的富户人家可以车水浇地,能够保证一定的收成,而没有田井的底层农户则面临颗粒无收的处境,不得不走向逃荒、借粮维持生计的道路,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田产,久而久之,地越卖越少,最终成为破产的农户;反观“有饭” 的农户,购置的田产越来越多,积累一定的财富之后打水井、买牲口,不断置办家业,使得家庭越来越兴旺。

另一方面,水旱状况维系了村落的整体运转。村民们在应对旱灾水灾、建设水利设施的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经验,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比如共同购置水利设施,组织村民集体的力量举行求雨仪式,信奉共同的神明(如龙王爷),不同水利状况的农户间借井浇地等,促进了村民间的联系,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 e3ivnPdFMDW2Qui9xqQnrgASlYc9Q9/OZAr51uMZnnvEEEknZynkTAn8j0zr4v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