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
然 地 理

双井村的地理风貌整体上为冲积平原,村落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偏少,属于典型的东部季风暖温带半干旱区。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村民们既种植粮食作物,也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村落的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差,限制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一、 村落坡降地貌

(一) 地貌概况

村庄地处宁晋县西北部,属于该县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据《宁晋县志》记载:“双井村境域地貌,为太行山冲积扇缘交界洼地。洪冲积,湖相沉积填充,历年抬高,黄土、沙层加深。近现代,地貌以黄土、混沙土、细沙、中沙洪冲积物、湖相沉积物为主。河流冲积平原,沙层深浅不一。湖相沉积,形成黏土、亚黏土。境内受诸多自然条件影响,形成三个独具特点的地貌单元。西部扇缘冲积平原:洨河、北沙河沿东侧向东南洼地纵流,西部平原,与洼地交接。耕种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最高,通体轻壤,易耕种。地势较高,纵有洪害,顺势南泄,很少受灾。”

(二) 坡降地形与井灌、防卫

双井村坐落在坡降地形中,整体而言,这一地形深刻影响了双井村民的住房选择、田块分布与井灌作业。村民们主要聚居于地形较高的地方,即围绕村公所(俗称“老局子”)居住,从而形成不同的户落(片区),村公所同时也成为整个村庄的中心。村外较低的地方皆为田块,田块依据地形的高低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地形高、地势平坦的土地被划分为“好地”(上等田),低洼的土地被认为是“赖地”(差等田),上等田与差等田在作物耕种、产量、交易价格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坡降地形还影响着村民的农田井灌作业。村民们在农田中打井时,优先选择较高的位置,这样,打出来的井水可以沿着地形坡度,自动流淌至农田沟渠中,实现自然灌溉。

村落的坡降地形除了利于灌溉,还对村庄的整体防卫产生了重大影响。据老人们 讲述,与双井村相邻的米家庄、唐邱等村庄均修建了高巍的村墙,它们修建村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大水淹没村庄。据悉,过去每逢雨季,位于石家庄附近的河流(上游)河水暴涨,时常将下游的村庄、田地淹没,为此,米家庄和唐邱村等地势相对较低的村庄都修建高墙防水。而双井村民认为村落位居特殊的坡降地形,自然而然可以防范水灾,于是没有修建村墙(村民们集中居住在村落的较高处,暴雨季节,村内的大水沿坡流至村外,一般的水患不会成为村落的威胁)。另一方面出于防范土匪袭扰的目的。兵荒马乱的民国年代,当地匪患严重,土匪时常骚扰村庄,邻村通过修建高巍的村墙以抵挡来犯之匪。

二、 村落气候条件

(一) 气候概况

双井村地处东部季风暖温带半干旱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量偏少。据《宁晋县志》记载,夏季东南风盛行,气温增高。雨量分配不均,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民谣曰,“五月旱,不算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燥寒冷,降雪稀少。

当地月平均日照时数,5月最多,为28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亦最高。日照时数在11月最少,为174小时。日照百分率7月最低,为51%。下表为当地日照时长、百分率状况。

表2-1 1957年至1995年月均日照时长、百分率状况

资料来源: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晋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0页。

当地气温年较差大,具体的气温状况详见《宁晋县志》:“1957年至1995年间,年极端温差为65℃,年平均气温为12.5℃。最热年(1961年),平均气温为13.4℃。最冷年(1969年),年平均气温为11.4℃。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6.6℃,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3.9℃,气温年较差为30.5℃。”

表2-2 月平均气温状况(单位:摄氏度)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表示冰雪消融,土壤开始解冻。初日一般在2月25日,终日为12月1日。初日4月4日,中温作物谷子、高粱、豆类播种。终日10月27日,经206天,积温4371.8℃。日平均气温通过15℃的初日为4月27日,是夏播作物最佳期,是春播棉花、花生生长旺期。

(二) 气候条件与作物种植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结果和日照百分率密切相关。据统计,1957年至1995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能满足长、短日照作物需要。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村民的农事安排。当地俗语称“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当地很少种瓜);秋分前后,开始秋收;秋三月、麦十天”,意为秋季有3个月的时间,而收割只需10天左右。

上述的气候条件不仅对粮食作物的种植产生影响(传统社会,谷子、玉米、高粱、豆类等作物一般一年一熟),而且对于经济作物的种植至关重要,双井村自古种植棉花,棉花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气温、日照、降水条件。村民种植的棉花分为“籽花”与“好百花”两个品种,籽花品种的棉花呈泛黄色,产量较低(一朵生3瓣),价格低,主要用于织布,村民们种此类棉花的比例较小;“好百花”品种的棉花呈漂白色,产量高(一朵生5瓣,3斤棉花出1斤瓤),价格高,村民们喜种此类棉花。到了农历八月摘棉花的时节,家里的男女老少都需要下地干活(不包括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赶在九月之前完成采摘任务。当地素有“花收九月霜”的说法,即到了农历九月份,如果棉花还未采摘,秋霜降临,会影响棉花的颜色(白色的花头霜打之后,变为黄色)。

表2-3 棉花生育期日照、温度、降水状况

(三) 地温条件与村民行为

当地全年之中6月份地温最高,平均值为30.8℃,1月份最低,平均值为-4.1℃。极端最高温度为70.0℃,出现于1962年6月17日;极端最低温度为-25.5℃,出现于1950年1月5日。

表2-4 月地表温度(单位:摄氏度)

地中温度与深度相关。冬季深度增加,温度提高;夏季深度增加,温度降低;春秋两季,变化差异较小,地中温度不高于0℃,土壤中水分成冰、冻结,形成冻土,地中温度越低,冻土越深,层厚越大。

表2-5 月冻土深度

1949年以前的农历六月,气温最高,村庄街道里的沙土温度也高,人们无法光脚走路。在六月伏天,强烈的光照条件下,地表水分大量蒸发,时常引发旱灾,正如村民所感慨的,“三年两头旱,碌碡不翻身”(意为旱情严重,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面对严重的旱情,少数大户人家可以打旱井浇地,大多数的村民无力打井,只好通过举行仪式祭拜龙王爷或向天主祷告的方式,求助于神明。

村庄的冬天,气候寒冷,水井旁边常有结冰,增加了村民们打水时出意外的风险。此外,冬季的低温冻土层厚度达2尺左右,这时如果死了人要挖墓坑(俗称“挖穴”),先在冻土表层烧把火,等冻土表层融化后再开挖 ,这样可以节省挖穴者的体力。

(四) 降水与“任水四流”惯例

双井村境内冬季降雪稀少,夏季雨量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据1957—1995年资料统计,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18.1毫米,占年总量的67%,变率为30%,属四季中最小。冬季降水量为11.9毫米,占年总量的35%,变率为65%。春秋降水量、变率介于冬夏之间。

表2-6 季均降水量

表2-7 连续降水天数与雨量表(单位:毫米)

降水丰富的季节,村民自家院内积水沿着村庄坡降形过道自然地排至村外,村庄由此形成了“任水四流”的规则。村民们以此规则来处理与排水相关的问题,比如农户甲的房屋地形高于四邻的,从甲排出的积水灌入邻居的院内,按照任水四流的规则,邻居也不能责怪。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邻居、一户落的村民之间难免会因为积水的流向、排泄发生摩擦,这时,相互间需要体谅。正如当地俗语所称,“没有走不到的道,没有用不到的人”“人要有口气,你不敢说上哪”,意为人们之间和谐相处,不要“薄皮”(斤斤计较),不要把对方看“绝”了。

三、 村落土壤特征

(一) 土壤特征

双井村发育在宁晋县西部扇缘平原上,属于典型的潮土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淋溶作用增强,典型潮土有褐土化演变趋势。土体假菌丝、砂礓结核现象,是土壤主要特征。成土母质为砂质主流冲积物和壤质漫流冲积物。耕种历史悠久,成土时间长。通体轻,砂壤均质,通气性良好,宜于耕种。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影响作用减弱。气候干旱,降雨集中,地表径流、井灌淋溶作用加强。表层碳酸钙含量为5%—9%,深层增加10%以上。有机质0.7%,全氮0.041%,C/N10。着生丛草类半干旱植被,白茅草、蒺藜、狗尾草、节节草、蒲公英、星星草等。作物宜种棉花、谷子、高粱、玉米等。

(二) 村民对土质的改良

在双井村的调查中得知,土质较好的田块主要用来种植谷子、玉米等主粮,土质较差田块则主要用来种植高粱、豇豆、棉花、树苗等,如老人所言,“黑豆、黄豆、豇豆属于杂粮,它们的成活率高”,一般种在沙地、洼地中。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上等田每亩产300斤左右的粮食,差等田每亩产200斤左右,旱荒之年,上等田与差等田的亩产量均在60斤左右,这时,部分村民将土地抛荒,外出逃荒。

村民们深知上等田带来的收益,于是为了提高土地的产量,通过熬制土粪、拾粪、买粪(主要是大户人家买)的方式,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打井灌田,增加土壤的湿度。村民们改善田块的土壤质量属于自发的行为,村庄和官府并未有组织改良土壤的措施。

四、 资源要素与生产生活

1949年前的双井村,长期处于穷困的境地,矿产资源缺乏,主要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文资源、耕地、林木资源。

(一) 地下水资源与井灌作业

通过前文对双井村村名的追溯可知,水井是双井村的重要特征,村民开发地下水资源、打井吃水的历史至少有600余年。《宁晋县志》载曰:“掘井灌溉,境西部最早,系土、砖井结构,提水工具为木桶(俗称为‘梢’)、提罐(饮水用)、辘轳(灌溉用),后出现水车。”村民饮水、灌溉水源基本依靠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质不同,咸淡分界呈不规则走向(西南—东北走向),西部为全淡区(辖双井村)。矿化度2克/升以下,面积526.94平方公里,东部为咸水区。

表2-8 地下水资源量状况(单位:万立方米)

双井村附近无河流、湖泊等水源。地下水资源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开凿饮水井属于村庄某一片区的公共事务,打农田灌井基本属于单家独户的私人事务(拥有私人田井的农户主要为家财雄厚、土地众多的好主、富裕人家,穷家小户家境贫困、土地少,很少有田井)。全村村民皆有自由利用、开发地下水资源的权利,对于打井事务,村庄权威和官府不加干涉。

(二) 耕地、林木资源与生产生活关系

古代农业社会,土地是村民们赖以为生的最重要资源。从历史上看,双井村境域的耕地资源分布情况屡有变化:“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全县人均土地18.24公顷;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人均耕地2.077公顷;民国25年(1936年),人均耕地0.257公顷;1949年,人均耕地0.257公顷。” 1949年之前的双井村约有400户居民,2000多人,土地总量约为7000亩,人均土地占有量约为3.5亩,土地资源相对有限,村民对土地资源的占有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土地买卖)。据调查,在当地人眼中,土地资源的多寡是衡量一户人家经济财富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村民们努力积攒财富,主要目的在于购置土地(俗称为“要地”)。

双井村地处冀中平原地带,即便缺少大面积的原始山林资源,但不乏林果资源,双井村境域种植果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河北中南部平原种植梨、枣、桃、杏。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安邑千树枣……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民国26年(1937年)后,日伪军破坏,果林毁坏” 。双井村大户人家种植的果木主要是梨树,部分农户家种植柳木,比如村民池冲入 在1949年之前,以种植“柳子、杆子”(树苗)为生,苗木一般购自宁晋县城东边的刘路村(距离本村8公里左右)。“刘路村柳杆、杞柳和农作物间作,有数百年历史,杆、柳个豆类、花生、谷类间作……口碑资料,延白、刘路、薛庄杞柳和柳杆,明代成片种植,素有‘金条、银条’之称。” 林木地不必浇灌,旱涝保收,但收益较低。

五、 村落交通状况

(一) “棋盘街”与村落内部交通关系

村民们将村内街道比喻为棋盘街道,即南北街道和东西街道相交形成,类似于棋盘。村庄有2条南北街(分别是村东与村西的边界)、3条东西街(其中中间一条为正街道,其他两条街分别为前街、后街)。村民们识别乡亲的具体家庭住址,时常以前街、后街、十字街、南北街北边或南边方位以及这些街道的某个过道(胡同)为准,比如,村民们会说:“××住在南北街北边的第×个过道里”。棋盘街道打通了村内的交通网,保障了村民的出行。

图2-1 1949年之前双井村村外道路概况

(二) 村道与村落外部交通关系

村庄的社会交往,有赖于便捷的外部通道(见图2-1 )。调研发现,村庄外部通道一般与村庄边界重合,村民都熟知村界土地 的界线,土地的界线也称“官背”,官背两端分别栽有一个石灰桩(俗称“打灰橛”)。村民心理上的土地边界(方位)主要有村东头、村西、老村南、村北、杨扈道、米家庄道(西北方向)、唐邱道(正东方向)、曹伍疃道(通往西南的曹伍疃村)、营里道(通往东北方向的孔小营村)、郝庄道(通往正南的郝庄村)、胡岳道(通往东南的胡岳村)等等。村民去地里的道路主要有杨扈道(通往村北的杨扈村、范庄等)、西岗道(西南方向,约1.5公里)、四里道(东北方向)、杨沟道、坡六路道、东要道等,这些道路也是土地的边界,一般宽2米左右,路边都有“道旁”(宽度约60厘米),人们赶马车出行的过程中,一般是人走道旁,马车走中间道路,这些道路均属于公共的财产,“是老年那时候走出来的道”

村外道路损坏之后,无人组织修护,村庄也没有成立专门修建、管理道路的组织(如路会)。村庄内部及附近没有桥梁、河流,村民出行主要靠陆路,交通工具主要为驴车、马车,下地干活一般赶敞篷驴车、敞篷马车(俗称“粗车”),走亲访友、赶集、举办婚庆之事、送妻子回娘家时一般乘坐席车(即篷车)。 KWSqIgvdi//38QJuBjQWZfwtmyRHHMSqTWknfSYGLwsVQV175Mp50Wbcc6N4X7/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