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楚铺村自然变迁与实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该村的自然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下,楚铺村的自然环境已经与民国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产权制度变革与技术革新的双重影响下,该村村落格局、麦作体系、灌溉体系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和特征。不过,传统的自然底色仍未消退,其仍对当下楚铺村的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产生着诸多影响。此外,随着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的急剧变化,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 麦作体系

1949年之后,随着时局的稳定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村民纷纷开始精耕细作,小麦产量也开始提高。在土地改革之后,该村基本奉行一年一熟制,秋天收秋后种植小麦成了绝大多数村民种植小麦的基本习惯。同时,杂麦双作的耕种模式得以继续保留。

1950年开始,村内开始组织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临时性互助组一般规模较小,合作也仅限于深耕和收割等用工较多的小麦生产环节。与此相对,常年性互助组不仅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合作,还在农副业等方面进行互助合作。据艾宝玉老人叙述:“那个时候,有土改分半头牛哩,有分半个犁哩,大家互助,生产也方便。”之后,该村又先后历经了初级社、高级社阶段以及人民公社阶段。土地牲畜和大型生产工具的集中使用,也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便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同时,土地平整和伙种也为小麦的连片生产提供了便利。此外,1950年代以来,拖拉机、机引犁、旋耕机、割晒机等机器的使用,以及化学肥料的投入,也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村内土地以好坏搭配的方式分配给了村内村民。自此,该村农业生产回归了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这也进一步激活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小麦产量再次提高。当然,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技术的改进也是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当下,该村小麦生产主要由老人、妇女完成,但一些特殊的环节仍需要男性劳动力亲自负责。例如,秋收后的麦种环节便是如此。基于此,如今该村在附近县市打工的村民还有秋收时回家劳作的习惯。

二、 水利与灌溉

自古以来,水利对于该村村民的影响并不算大,但其也是村民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的部分。1949年之后,随着国家对于水利投入费用的提高,该村水利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为村民的生活和生产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一)宿鸭湖工程

如前所述,该村地处洼地,地势相对较低,较易受到水灾的影响。1957年6月,为了兴利除害,经水利部批准,在汝南县西北部修建宿鸭湖,楚铺村便位于宿鸭湖边。宿鸭湖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整个灌溉区共有总干渠1条,干渠3条,总干斗渠1条,灌溉面积约为81.6万亩。得益于宿鸭湖的建设,该村也成为了自流灌溉区,农业生产所需水利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宿鸭湖主要由汝南、上蔡、平舆、正阳、西平5县的11万民工用4个月的时间建造而成,楚铺村村民也参与到建造水库的行列中。但是,楚铺村本属于宿鸭湖淹没区,因此该村村民也在1958年被迁往了附近的别桥(除了第二生产队)。虽然在1960年之后村民陆续搬回楚铺村,但是楚铺村村民仍属于水利移民,这为日后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的支持。

(二)水井

1966年之后,驻马店全区开始大规模打井,并由政府组织成立打井队。此后,楚铺村也在政府的帮助下建造机建井。与人力挖井不同的是,机建井的深度往往要达到30米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米以上。这保证了出水量以及水质的安全,为安全饮水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保证。在人民公社时期,水井为生产大队所有,水井附近生产队均可以使用水井内水源。1980年之后,水井则归村民委员会所有,村内村民均有使用权。当下,楚铺村村民在抽水时,需要使用机器抽水。村民在使用时,采取先来后到的方式,谁先到谁就有优先的使用权。与生产用井相对,1980年之后村民也开始请打井队在自家院落中建造私人饮水井。但是,私人水井一般深度较浅,卫生问题也堪忧,常常引发一些传染病。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活用水的改造,村内绝大多数村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水质安全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三)堰塘

当下,该村的堰塘已经变得越来越少,所剩堰塘全为公共堰塘。与1949年之前相同的是,公共堰塘并不用于储备水源,其仅是自然形成的深坑。也正因为如此,公共堰塘并没有生产功能。特别是1949年后随着水井建造技术的提高,村民也不会再在公共堰塘内取生活用水。与此类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理念的转变,也没有人再取用堰塘内的黑泥用于染布。

三、 居住格局

土改过程中,村内无房或者少房村民均分得了属于自己的房屋,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例如,艾宝玉老人就在土改时分得了赵国兴家的马房。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村内房屋的质量仍然堪忧,茅草房仍随处可见。1975年,该地暴发了特大洪水,村内不少房屋也被洪水摧毁。此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房屋被毁的村民先后盖起了新房,居住环境也借此得到了改善。当下,该村的村落布局基本沿用了1949年的格局。十字街仍是整个村落的中心,多数村民也仍居住在寨墙之内。随着政府规划和对于村落建设投入的提高,村内各家各户的房屋也建设得更为齐整。此外,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村民房屋质量再次提升。如今,茅草房在村中已彻底消失,各家房屋基本上为砖瓦结构,晒场也实现了硬化。 JUk4nQqSCRSDsslRzoQAB1CUGX0EyOQMzojASc1JGkxZ7xzoYbl1Kz1s/A/tqp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