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盐丁苦

煮海之人,是为盐丁。

盐丁者,服盐役之丁壮,也称“灶丁”。《宋史·食货志》记载:“其鬻(同煮)盐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或谓之灶户,户有盐丁。”盐给人们带来美味,盐丁自己却只有苦味。产盐区人都说世上有三苦:烧盐、打铁、磨豆腐。清代学者范端昂在《粤中见闻》中慨叹:“天下人惟盐丁最苦。”农民苦,自古尚有田园生活的颂歌。且不谈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看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穷是穷的、苦是苦的,但怡然自乐,真的是有清平之乐。而古今诗文中却从没有盐民的一丝笑意,有的只是悲苦、悲恸、悲号。

古代盐民生产场景

天雨盐丁愁,天晴盐丁苦。

烈日来往盐池中,

赤脚蓬头衣褴褛。

斥卤满地踏霜花,

卤气侵肌裂满肤。

晒盐朝出暮时归,

归来老屋空环堵。

破釜鱼泔炊砺房,

更采枯蓬带根煮。

糠秕野菜未充饥,

食罢相看泪如雨。

盐丁苦,苦奈何,

凭谁说与辛苦多。

西藏芒康女盐民背运卤水

呜呼!凭谁说与辛苦多。

这是清代诗人任宏远所作《盐丁苦》。《盐丁苦》几成古诗乐府旧题与惯用语。明代《淮南中十场志》收录了季寅一首《盐丁苦》:“盐丁苦,盐丁苦,终日熬波煎淋卤。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不补。每日凌晨只晒灰,赤脚蓬头翻弄土。催征不让险无阻,公差追捉如狼虎。苦见官,活地府,血比连,打不数,年年三月出通关,灶丁个个甚捶楚。”清末学者欧阳昱《见闻琐录》也有“盐丁之苦”条,叹盐丁“无月无日不在火中。最可怜者,三伏之时,前一片大灶接联而去,后一片大灶亦复如是。居其中熬盐,真如入丹灶内炼丹换骨一样!其身为火气所逼,始成白,继而红,继而黑,皮色成铁,肉如干脯”,而其“所食不过芜菁、薯芋、菜根”,“所衣皆鹑衣百结”,“所居屋高与人齐,以茅盖成”,“故极世间之贫困难状者,无过于盐丁者”。连乾隆皇帝都说,“可怜终岁苦,享利是他人”(《咏煎盐者》)。

古代盐民的劳动坏境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在海风中、烈日下的滩涂高强度超负荷劳作。煎盐的盐丁苦,晒盐的盐丁也苦;井盐的盐丁苦,海盐的盐丁还苦;前朝的盐丁苦,后世的盐丁更苦。其工劳苦,其生凄惨。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民间户役最重者莫如灶户”。杜甫有诗句“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记井盐生产中男女工役之辛劳。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诗《伤亭户》,讲述自己亲眼所见老盐民的凄惨生活,“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又被追索盐税,“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督。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残毒”,老人只有自杀,“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明代长芦盐运使郭五常有诗《悯盐丁》:“煎盐苦,煎盐苦,濒海风霾恒弗雨,赤卤茫茫草尽枯,灶底无柴空积卤。借贷无从生计疏,十家村落逃亡五。晒盐苦,晒盐苦,水涨潮翻滩没股,雪花点散不成珠,池面平铺尽泥土。商执支牒吏敲门,私负公输竟何补。儿女呜咽夜不饮,翁妪憔悴衣褴褛。古来水旱伤三农,谁知盐丁同此楚。”清代《如皋县志》概括盐民有七苦,“晓露未晞,忍饥登场,刮泥汲海,伛偻如猪。此淋卤之苦也”,“暑日流金,海水如沸,煎煮烧灼,垢面变形。此煎办之苦也”,其他还有居食之苦、积薪之苦、征盐之苦、赔盐之苦、遇潮之苦,事事苦,时时苦。海盐生产濒海,海潮、水、旱、风、虫、雪皆能成灾,清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十八、十九日,飓风连天,滔天海潮冲破范公堤,溺死两淮盐场男女灶丁五万多人。晚清革新盐政的陶澍也承认,盐民“栖止海滩,风雨不避,烟熏日炙,无间暑寒,其苦百倍于穷黎”(《陶文毅公全集》)。盐民熟语也自诉,“前世不修,生在海头,晒煞日头,压煞肩头,吃煞苦头,永无出头”。

“悲哉东海煮盐人,尔辈家家足苦辛。”(吴嘉纪《风潮行》)盐民的境遇之惨,不单是生产生活之艰苦,更在于其身份低贱不可改变,几无人身自由。盐业生产关系国家财政和社会安定,历代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将盐业劳动力固定在盐业生产上,这就是绵延千余年的灶籍制度。《大清会典》规定:凡民之著于籍,其别有四,一曰民籍,二曰军籍,三曰商籍,四曰灶籍,灶藉地位最低。灶籍制度在明清时最为严苛,它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唐以前制盐者没有专称,也没有专门的户别,自唐太宗时将河东盐民称为畦夫,始有专称。唐肃宗时称亭户,实行亭户制度,始有盐籍,入籍者不归州县而由盐铁使管理。五代时始有灶户之称,宋元时盐民称呼虽有更变,但有专门户籍专司管理的制度是一样的。明清时,制盐者泛称灶户,编入灶籍,世代相继,不得相更,每户成丁者须缴纳盐课、服差役,称为灶丁、盐丁、煎丁、场丁、盐民、灶民等,如同国家奴隶。明初补充灶户,初从盐场附近民户抽丁,后迁江南人户于海滨“世服熬波之役”(康熙《两淮盐法志》),又发配罪犯到盐场煎盐,“各照年限,计日煎盐赎罪”(《明英宗实录》),据统计,明代灶户总数在十万户上下。清代废除了贱籍,但对灶籍的控制却依然严密,灶民子弟即使连中三元高官厚禄也不得更改灶籍,瞒报盐丁人口、脱逃灶籍、藏隐脱逃盐丁、增减年龄混充老幼躲应差役,按大清律都要抓起来坐四年牢。从宋朝开始,还在盐场实行保甲制,元明清都延续了这个制度,以联保连坐之法监管灶民。即使这样,贫困盐民依然逃亡不绝,历代盐法志经常出现灶户“逃亡过半”的字眼。清中后期盐业衰弊,灶民分化,贫户或沦为盐商富灶的佣工,或逃亡。灶民中还出现田耕为业,只是缴纳盐课的水乡灶户,世袭强役的灶藉制度崩坏。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式停止灶户编审造册,滋生人口一律编入州县,灶藉制度遂废。但1912年,张謇在《改革全国盐法意见书》中说盐丁“如若逃亡,则罚其子而役之,无子则役其孙,无孙则役其女之夫与外孙,非亲属尽绝不已,丁籍之名有相沿二三百年之久者”,可见灶藉盐役制度此时还在奴役盐民。

辛劳晒盐人

“煎盐之户多盲,以目烁于火也;晒盐之户多跛,以骨柔于咸也。”(王守基《盐法议略·山东盐务议略》)盐民几千年的悲惨境遇,艰苦的劳作与生活、卑贱的地位、人身的不自由、持续恶化的处境、世代难逃的悲苦命运,不载于正史,不显于众闻。一个个王朝兴盛的阴影下,是这些鸠形鹄面的盐丁的悲号。 KSBpD7TLwvx4z2/Mn8j5/4FsHjjCRowSPsLiTrWMFutS+cFr0dOqgvDJ98fdHa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