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滨海县天场乡,明代还是滩涂,有片洼沟,小潮不淹,大潮卷没,退潮后滞纳的海水日晒风吹自然成盐,当时人们称之为天赐沟,地方官以祥瑞报奏朝廷。朝廷即在此设立盐场,因天赐沟而名天赐场,后简称天场。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溶质,这是自然规律。条件适宜,盐晶就从咸水中自行析出。常温下,海水蒸发,浓度达到24°Bé(波美度)时,海盐开始结晶。河东盐早期就靠捞取自然结晶,后又发展出垦畦浇晒法。人工垦地为畦,畦地与盐池筑水沟相连,池水通过水沟引入畦中,水分蒸发,结晶成盐。早期中华文明的大交融肯定会将池盐生产的晒盐法带到海滨,再加上海盐生产中制卤技术的实践积累、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盐晶自然析出,海盐生产的晒盐法也出现了。和煎盐法相比,晒盐法是制盐工艺史上的一大变革。
晒盐盐田
埕晒法示意图
传说是北宋时福建人陈应功发明了海盐晒盐法。一次他用海水磨墨书写,砚中墨汁干了,泛出白色晶体,尝之竟是咸味。他遂用石板建池,倒入海水试晒,果得海盐,便推广筑盐埕积海水制盐之法,改煮为晒,后当地盐民尊之为盐公、盐神。另有一说是有个姓陈的发明了晒盐法,因其居住在陈侯(陈应公助宋统一福建,封授平闽将军)庙附近,晒盐法就被附会到陈应功身上。学术界对海盐晒盐法产生时间争议较大,至今未有定论,一说宋,一说元,一说明,只肯定它大范围的应用是元代以后的事情。成书于万历、崇祯年间的《闽书》记载:“盐有煎法,有晒法,宋元以前二法兼用,今则纯用晒法。”明代晒盐法使用广,但“纯用晒法”的说法并不可靠,《明史·食货志》就另有说法,它记载淮盐生产“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地方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属于盐城市的东台市才彻底罢除集体生产的煎盐锅灶。一直到今天,广西、海南还有盐民用煎盐法制盐,其盐称为熟盐。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人类的文明与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时间上直线型的更迭,而会在空间区域上出现毛细血管一样的沉积滞留。
海南儋州晒盐砚田
晒盐法起初在引纳海潮、淋灰取卤的步骤上与煎盐法相同,区别在于卤水如何加工成盐,“全凭日色晒曝成盐”,因而又叫淋卤晒盐法。淋卤晒盐,先淋卤,然后用卤水晒制成盐。根据盛晒工具又分为埕晒法、砖池晒法、板晒法和砚石晒。埕晒法流行于福建地区,相传即为陈应功所创。埕,意为地坪。用埕晒法制盐,先选一处高地,用泥土筑围,建一个中空的圆形的漏,择邻漏近旁挖建卤池,漏的侧边凿一孔洞与卤池相通,用海水浇灌漏,盐分沉积,浓度较高的卤水就顺着孔洞流到卤池,再将卤池里的浓卤盛到瓦片铺实的埕里去曝晒,不久结晶成盐。砖池晒法,就是用砖块铺成砖池晒盐。板晒法,是用杉木制成框围的木板晒盐。砚台晒流行于海南儋州,其地海边多火山石,高低如柱础,当地盐民将其凿成浅浅的石槽,边上凸起,中间磨平,将卤水盛到石槽中曝晒成盐,远远看去如一块块砚台,所以古称砚台晒,现在儋州洋浦县还保留着六七千块这样的晒盐石。历经一千二百多年,晒盐砚田仍然发挥着它晒制海盐的功能。蓝色的大海,黑色的砚状晒盐石,白色的盐花,绿色的椰林,花色的裹着头巾戴着竹笠的晒盐女,这已是海南旅游的名片。
八卦滩示意图
清末,晒盐法进一步发展,出现泥池滩晒法,在工艺上彻底脱离了煎盐法。泥池滩晒是海盐生产工艺又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完成了全柴烧蒸发到全日晒蒸发制盐的创举。泥池滩晒法又叫盐田法,依赖广阔的滩涂,开挖众多稻田一样的泥池,逐级降低,引入海水,风吹日晒,一池一池提升盐度,直到结晶池晒出原盐。盐池也就被称作盐田、盐滩。百年来,泥池滩晒经过了平面滩、八卦滩、对口滩、塑苫滩的变化。早期平面滩,盐池分散,提卤到结晶的工艺流程还处于摸索阶段。光绪年间,出现了八卦滩,根据八卦、九宫等形制,盐民将滩地设计成八卦形盐田,整个盐田呈正方形,以米字形分八个区域,代表八卦的八个方位,在东北方和西北方也就是生门和开门设两个出口。每个区域又设四个滩池,从外到里依次称大虎眼滩、二虎眼滩、中花滩和廪屁滩,最中间是堆盐的盐廪。先将海水引入最外面的大虎眼滩,曝晒后逐格递进,越往里面滩池卤水的浓度越高,最后晒制成盐。滩内还挖一条胖头河直通盐廪,用以运盐。民国时,八卦滩演变为对口滩,以盐场驳盐河为中心线,沿河两边排列滩池,形成“非”字形结构。对口滩整齐划一,适应海盐规模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我国现代盐场的通用滩形。塑苫滩指结晶池全用塑料薄膜苫盖保卤,又称塑苫池,雨天盖池,晴天收起。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的盐场在扬水引潮、塑苫收放、扒盐收盐、输盐上廪等都已实现机械化电动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和四川省万县等地上马了真空制盐,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现代化制盐。
塑苫滩
机械采盐
近些年,国际上已发展出更先进的电渗析制盐法。该技术既可利用海水生产饮用淡水,还可制盐,我国也在开发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