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淋卤煎盐

俗话说,人靠五谷养,盐靠卤水长。俗话还说,弄盐没得鬼,全靠卤和水。煮盐除了锅灶,当然还得有卤水与柴草。历代官府以丁或以户为单位,分给灶民盐丁柴草地,如“洪武年间,编充灶丁,每丁拨予草荡一段”(《盐政志》),各地标准不一,就是两淮各场也不同,少的七八亩,多的五十亩以上,富安场等在四百亩以上。另外,官府还提供生产用地,如晒灰淋卤的卤地、煎盐的灶房灶舍地、贮放盐斤的仓基地等。

海盐生产最早是以海水煮盐,海水中的盐分含量非常低,浓度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直接烧成盐,产量太低。战国时齐国宰相管仲说,成年男子一月要食用五升半盐。那时的一升相当于今天的二百毫升,煮制出当时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的用盐,就得烧干约五十公斤海水。聪明的先人们为了提高盐分,在制盐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制卤,形成“取卤——制卤——煮盐”的制盐流程。

《熬波图·上卤煎盐》

卤就是高盐度的咸水。制卤方式的成熟运用是海盐生产技术提高的最明显标志。聪慧的古人发展出多种制卤技术,煮盐的锅具也从盔形器、牢盆等深邃器具,变为盘铁、锅鐅等浅平器具。这反映了制卤技术在发展,卤水盐分在提高。用锅为煮,用盘为煎,自使用盘铁的唐代,文献中的煮盐渐渐变为煎盐。

我国商周至先秦的海盐盐业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其时制卤法已相当高明。从史前大榭遗址可知,当时采用的是海潮积卤法,先在低滩挖坑,坑口用茅草覆盖,上面再堆积收聚的海滩咸沙,涨潮时海水冲灌,咸沙茅草就会吸附盐分,退潮后坑内蓄留的海水浓度变高,而后再取此卤煎煮。对商周双王城遗址的考古分析表明,当时的人们采用的是掘井汲卤法,他们发现临海的地下有浓度较高的咸水,就直接掘井取卤水煎煮成盐。距双王城遗址仅五公里的南河崖遗址,也是远古盐业遗址,时间约在商末周初,考古人员除了挖出盐灶和大量盔形器,还欣喜地发现了一些大面积的草木灰铺成的摊场,含有较高盐分。他们推断彼时的先民已经使用淋卤法制卤,将海水或地下卤水浇泼到草木灰上,等盐花泛出,再刮取盐花,放入卤水坑,浇上卤水,然后用这种浓卤煮盐。

《熬波图·淋灰取卤》

此后几千年的煮盐史中,淋卤煎盐法越来越成为主流。淋卤煎盐法也即《天工开物》《太平御览》所记的淋煎法。其源当为大榭遗址和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双王城遗址、南河崖遗址、大荒北央遗址)的积卤法。南北朝时期,人们发明刮土淋卤的“刺土成盐法”,又称刺土淋卤或刮泥淋卤、刮咸淋卤。先用人力或牛力耙犁(即所谓刺)海边咸土,隔宿之后,将耕出的咸土收聚,覆盖草上如土墩,俗称溜或土溜,大溜高二尺左右,方一丈,溜底铺设竹筒,在溜边掘一卤井,用海水浇溜淋卤,卤水经竹筒流入卤井,然后入煎。这是利用滩涂砂性土的“毛细现象”来吸附盐分,砂性土颗粒松散,无粘聚力,透水性强,易于过滤海水。元代盛彧所作《耙盐词》,就写到了这刺土淋卤:“朝耙滩上泥,暮煮釜中雪。妾身煎盐不辞苦,恐郎耙泥筋力竭!”但咸土还不是毛细作用获得盐分的最好介质。到了宋代,两淮盐民将刮土淋卤改成晒灰淋卤。晒灰淋卤又称摊灰淋卤,将草木灰铺在海边咸土上来吸附盐分,再用草木灰淋卤。相较土壤,草木灰的颗粒更细,孔隙度更高,对水中溶质的吸附性也更强,制卤的效率也更高。海盐博物馆在馆中篮球场大的最高展厅做了淋卤煎盐的模拟展示。

海南儋州古法制盐 刺土

清初大戏剧家孔尚任到盐城治水,常去滩涂盐场,期间写了不少感怀盐民生产生活的诗文,《西团记》一文就记录了晒灰淋卤法:“取卤者先布灰于场以摄海气,场有呆、活,呆者塞,活者通,活为贵。敷灰一日夜,暴之润之,而卤花腾于灰。然后沃以海水,淋以深池。”枯燥的工艺在生花妙笔下鲜活生动。草木灰对盐卤中各种杂质的吸附性也强,所淋得的卤水煎出的食盐咸味更纯,颜色更白。又因为草木灰易得,本就是烧灶煮盐的下料,减少了耙泥刺土之累,所以晒灰淋卤法得到广泛而持久的使用。 8KzjyZL1GfxklEJxx0p1lAoztiCaMnK5Zatea/bPYOqE140i2Q+3OP6r8v8s9v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