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羊一直是有名的美味,但对于唐朝的权贵来说,光是烤羊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还要在烤羊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于是才有了这道名为“浑羊殁忽”的美食。浑羊就是一整只羊的意思,殁忽的含义不明,一说是宴席的意思,一说是由古代游牧民族的语言音译而来。虽说是烤羊,但只是借助羊肉的味道,只吃羊肚子里面的鹅肉,羊肉是被丢弃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贵族的奢侈,还有对食材的复杂精细加工。
御厨进馔,凡器用有少府监进者 ① 。用九饤食 ② ,以牙盘九枚,装食味于其间。置上前,亦谓之看食。见京都人说,两军每行从进食,及其宴设,多食鸡鹅之类。就中爱食子鹅 ③ ,鹅每只价值二三千。每有设宴,据人数取鹅。燖去毛 ④ ,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 ⑤ 。取鹅浑食之,谓之“浑羊殁忽”。 (《卢氏杂说》 ⑥ )
① 少府监:唐代的少府监主要负责监管手工艺人和手工艺 技术。
② 饤:这里指饤饾,摆设的多而杂的食品。
③ 子鹅:幼小的鹅。
④ 燖:用火烤。
⑤ 却羊:舍弃羊肉。
⑥ 《卢氏杂说》:唐代文人卢言写的笔记,记载了唐代宫廷、 民间的各种传说故事、逸闻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