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展现自我
——学会扬长避短,做到真实沟通

把握住目标,你才会更加贴近真实自我

如今,身为领导者最受人钦佩赞赏的品德,就是诚实可靠。《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杂志最近也提到:“诚实可靠已经成为领导力的黄金标准。”诚实可靠,就是不虚伪地“展现自我”。但这里的困难在于,要展现自我,你必须先了解自己;而这个就是你目标的核心。如果不先了解自己的目标,你就难以展现自我,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

自我的真实性,总共有五个关键点,充分掌握后会让你拥有更高技能:

真实性模式

1.拥有更高的情商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Q)这个术语,最早是由麦克·贝尔德克(Michael Beldoch)在1964年的论文中提出的,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出版了一本书就叫作《情商》,从此“情商”一词为大众所熟知。情商主要可分成四个部分:一、自我意识;二、自我管理;三、社会意识;四、社交技巧。

约翰当时的人生轨道,是在一家大企业担任高级主管。他拥有许多厉害的技能,在买卖交易、经营管理、品牌营销和财务管理上都具备丰富经验,这些职位都很适合他。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找到我,让我过去开展一份调查,董事会将会利用这些数据来决定他的升迁。我跟许多利益相关人士谈过之后,发现大家虽然都很敬佩约翰的专业能力,但总觉得他不够坦诚:他每天表现出来的状态似乎是一种表象,大家根本不了解他真实的一面是怎样的。

当我告诉约翰调查反馈的结果时,他感到非常惊讶,觉得自己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个样子,而且他反应激烈地为自己辩护,说别人不理解他也不是他的错,他们才应该学习如何深入地了解同事。我担任咨询顾问已久,对于这种激烈反应早就司空见惯,所以我建议他花点时间来反省一下,也跟家人谈一谈这个状况。隔天一早我就接到约翰的信息,他说昨晚跟家人一起吃晚饭时,问家人觉得他是否坦诚。当他发现家人的看法也跟反馈调查结果一样时,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他十五岁的女儿很直白地说:“爸爸,我知道你爱我,可是你从来不会表现出来。我都不记得你上一次说爱我、静静听我说话是什么时候了。”

约翰意识不到别人的这种看法,即是欠缺“自我意识”的第一个表现,也就是缺乏准确评估个人影响的能力。他也了解到,这表示他对自我的管理太差,才会让他永远那么忙碌,忙到没时间陪伴自己生命中宝贵的家人。他女儿的话也揭露出一个事实,就是他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富有爱心。他没能力跟她进行情感交流,才是父女间真正的隔阂所在。最后约翰发现,可以运用社交技巧来做些改善,因为他都没有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跟大家好好地沟通。

通过诸如调查反馈这样的测评程序,许多领导者会发现自己虽然具备高智商,可是情商很低。如果情商太低,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来知道自己是否表现出了真实自我,也不知道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如何。除非把握住自己的基本动机,否则我们不会有很高的自我意识,无法妥善地管理自我,也无法和他人保持深入联系及沟通。

2.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对于你的目标和价值观,我们未来会深入讨论,在此不赘言。各位只需先了解,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并遵循不悖,才能够展现出真实自我。

3.了解自己的优势

你的优势就是你的天赋和技能,也就是领导力专家勒内·卡拉约尔(René Carayol)在其同名著作中所说的“SPIKE”

你的优势就是你最擅长的事情,例如:具备创造力、影响力,善于建议、联系或组织。当你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时,也是在展示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让人如鱼得水、乐在其中且充满能量的体验。探讨优势发挥的开创性著作《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Strengths Finder 2.0)的作者汤姆·拉思(Tom Rath)也强调发挥优势和展现真实自我大有关系,他说“这会让你更加贴近原本模样”,我喜欢这个诠释。

4.知道自己的局限

优势的反面就是你的局限。有一次我在某公司进行对高级销售人员的培训。保罗在人际沟通上具备惊人能力,他知道客户要的是什么,还会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优质服务。在为大家服务这件事上,他干得最为起劲,所以他每个月在公司的业绩都是最好的。但他每个月要跟老板对账的时候,前后两个晚上总是让他烦恼得睡不着。后来我们就此深入了解,看看到底是什么状况会让他如此困扰。结果发现,保罗最害怕的就是在处理财务数字时显得笨拙。

我们继续挖掘这个恐惧的根源,保罗想起以前在学校有个辅导老师说他很笨,让他至今耿耿于怀。后来我们采取了一些务实的方法来改善这个情况。我先鼓励保罗测试智商。很多高管必须通过的心理测验,他都想方设法地避开,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就算他的智商真的很低,也必须去面对这个莫大的恐惧,结果他的智商其实比平均水平还高。接下来,我找到保罗的直属上司,打听他们每月财报会议是如何进行的,以评估状况。保罗的经理其实已经知道他偶尔会紧张失常,经理也觉得很奇怪。后来保罗跟经理说明了他对笨拙表现的恐惧,这让他们在日后的会议上更能紧密合作,保罗也从此可以安心睡觉,不再烦恼。

对每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局限,而不是浪费生命去担心害怕,或想方设法去补救。试图补救通常只能获得很小的改善,却让你在那个过程中精疲力竭。这里的关键,尤其是对领导者来说,就是要让自己身边有一群可以跟你相互支持、形成互补的人才,必要的时候他们就能发挥出你所没有的优势,你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弱点而感到焦头烂额。

5.坦诚无隐的沟通

与人沟通时坦诚而没有隐瞒,这正是你真实自我的证明。珍妮在升迁为高级主管时,准备发表上任后的第一次演说。因她在财务金融方面具备深厚背景,所以所有人都以为她一定会不断强调业绩。但当我跟珍妮坐下来讨论,问她希望这个重要时刻可以获得什么结果时,她却说了“启发”一词,这让我很惊讶。她希望团队可以从她的任命中获得启发,并对未来感到憧憬。我问她演说准备说些什么,果然,她的思维方式是从财务数字入手。但这样并不会产生她想要的结果,所以我请她再想想,怎么做才能达到效果。我请珍妮回想一下,在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谁曾经给她启发,以及为什么。她想起几位曾经追随过的主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开诚布公地沟通。他们适当展现自己的脆弱,又能以谦虚、幽默的态度与人联系沟通。这些就是可以博得大家信任的方式。

考虑到这一点,珍妮决定发表一场坦承不讳的演说,敞开心扉,让团队成员进入她的世界。

她告诉了大家自己的人生历程。她爸爸以前是军人,所以她家每隔一两年就会随着父亲工作地点的变动而搬迁。她在十八岁之前,住过十四个不同的地方,就读过八所不同的学校,她因此学会了独立,让自己可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这样的经历一般会让人变得冷漠。但珍妮是个例外,朋友们都发现,她其实非常友善,只是跟她真正交心的人不算太多。

珍妮从十六岁就开始工作,在餐馆做服务员。从那之后,她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她喜欢工作带来的自由,也培养出大多数人难以仿效的坚韧。在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珍妮罹患产后抑郁症。这件事她从未对公司的人说过,当时公司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尽管遭受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珍妮还是选择了咬牙坚持,她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好榜样。对于这样的自我剖析,团队的响应是热烈的。他们没有想到她会如此坦诚,并对她直言不讳地谈到了自己的真实经历而感到敬佩。大家对她的信任从此建立了起来,这也为她带领团队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要做到坦诚真实,就必须愿意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甘冒风险来展现自我。 r6jakDozBJcDUdfGoCFZR43QNKErCgb0TVSV86cRsYbz3AQe6keNYUoOAETkgv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