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腧穴学理论的形成

腧穴学是针灸学术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灸、按摩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部分。因此,腧穴学的理论形成过程,则是每个从事针灸、按摩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深入了解的内容。在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在中医学基础理论逐渐形成的基础上,腧穴学理论逐步发展起来。所以,腧穴学作为一门专科学科,与其他基础理论是有密切关系的。

一、腧穴学与藏象经络学的关系

从历代文献资料分析看,腧穴学的出现和形成是在藏象经络学之后。最早的经络学专著,应该是“抄录于秦汉之际”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这两篇著述中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手厥阴经),以及经脉病理学的简要内容,可以说是初具规模的经络学原形 。若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经脉与脏腑很少联系。在各条经脉循行中,涉及的脏腑名称只有心、胃、肾。可见那个时代很有可能藏象学尚未形成,因此,经脉与脏腑尚无属络关系。另外,只载有经络治疗部位而无腧穴名称出现,看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到了《内经》成书时代,中医学的各项基础理论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藏象学与经络学已经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部分。作为藏象学中有关脏腑功能方面的内容,即气、血、津液、精神等的化生理论,又为经络生理学,即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等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将经络与脏腑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的整体的理论,则为腧穴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经络在运行气血的过程中,在气血的通道上有气血汇聚、转输、交会的部位则是腧穴。

(一)脏腑是化生气血之本源

由于生存的需要,人必须向自然界索取食物和水。人饮纳水谷之后,经过脏腑的腐熟、消化、传导、运化而成为水谷之精微,再由水谷之精微化生而为有生命的气血、营卫。然后气血营卫运行于经脉之内外,运送到四肢百骸、五官七窍、五脏六腑而滋润荣养周身。《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这是指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其有形的营养物要归入于心;心主血脉,故将此精微输入于血脉;血脉又运送至大的经脉,经脉之气归入于肺;肺朝百脉,即全身之皮部络脉由肺输精微而荣润之,故为输精于皮毛;皮毛及络脉得以荣养方能“行气于府”,此处的“府”,王冰注为“气之所聚处也”,应以“气府”解释为妥,即“腧穴”。气府转输经气得以正常,则精神常治,四脏即肝、心、脾、肾才能得以润养,只有这样经气才能归于正常运行,脉之大会处气口部位才得以决死生之脉象。若依过去王冰注之理解将“行气于府”之“府”解为“气海膻中”,实与“毛脉合精”之前文不符。《素问·经脉别论》又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是指水液饮入于胃腑之后同样化生精微;脾主运化,其气主升,故云上输于脾而散精,同样归入于肺;肺为水之上源,主持诸气,其气肃降,同样通过经脉之运送精微而达下焦膀胱水腑;经过这种过程,水液之精微才能四布于周身各处,经脉得以正常运行,并与四时阴阳相适应,五脏六腑才得以滋润。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就是营卫之气行于经脉内外的论述。《灵枢·邪客》做了进一步说明:“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就因为脏腑是化生气血营卫之所在,又受经脉所运行气血之滋养,所以取经脉之腧穴进行针刺治疗时,古代早已有“三刺”之说。《灵枢·官针》云:“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必须针下得气,“气至而有效”,此处的“气”即是“谷气”。谷气,指的是经脉之气,简称为经气。《素问·离合真邪论》云:“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解释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所以,脏腑所藏先天之元气与后天饮纳水谷所化生之谷气是组成经气的本源,而腧穴针刺治疗所得之经气则是腧穴治疗理论之基础。

(二)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脏腑化生之气血是通过经络运行到周身各部的。《灵枢·经脉》云:“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所说的脉道,则是经脉之道。《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就是说能够推动气血运行并能循其轨道而走的是脉道。脉道之所以能够运行气血的动力,来源于脉之宗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很明显,这是指主血脉之心的搏动位置。所有“经之动脉”,包括寸口、人迎、趺阳及三部九候各部之脉,其宗气皆来源于此。由于脉之宗气来源于水谷,所以欲诊经络中之动脉处,审其脉象之变化,必得“胃气”之有无,才能决死生之脉。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又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这是行于经脉之中的营气之所以能运行的动力来源。卫气的运行有与营气相随的,即《难经·三十二难》所云:“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灵枢·营卫生会》也云:“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但“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似乎又不是相随而行的。《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这里所说的“足少阴之分间”则是“卫出下焦”之意。《难经·八难》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生气之原”,应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能力的来源,这个来源则在于先天之肾气,为所有脏腑经络的生命活动之根本。“守邪之神”则是说卫气抗病御邪之功能,保卫身体之作用,故名为卫气。

由于营卫有以上之区别,所以针刺治疗时,取身体各个部位之腧穴均有其不同的目的。正如《灵枢·寿夭刚柔》所云:“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而一般针灸临床治疗中以刺卫为多,即在于调气。所以《灵枢·禁服》云:“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三)腧穴是气行出入之门户

经络作为气血的通道,这些通道遍布于人体各部,有行于浅部的,有行于深部的,有直行而较粗大的,有横行成网络而细小的,还有大小不等之分支,种类之多,不可胜数。正如《灵枢·本输》所云:“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止,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这样凡行于深部不可见而直行较粗大者为经脉;凡行于浅部常可见而横行较细小者为络脉,就因为经络循行有上述之区别,所以就必定会有分流支出、相交相会、输进输出等现象出现。出现这些现象的部位均有特点,恰好是气血汇聚、转输的腧穴部位。从形象比喻看,恰似气血在脉道内一节一节流注一样,故古人以“节”称之。腧穴部位为神气游行出入的地方,因此又常以“门户”称之。这些“门户”是正常气血营卫运行中相会相交、输出输入之所,也是邪气常常客入之处。所以《灵枢·官能》云:“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灵枢·卫气》也云:“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这样,腧穴部位既是诊断疾病发生、邪气所客的部位,又是医生用针灸施以治疗的部位。也就是说疾病可以反映在腧穴,用针之后可引邪气出此门户而治愈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灵枢·小针解》解释说:“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总之,从人的整体说来,脏腑居于躯干体腔之内,能以受纳水谷而化生精微,水谷之精微又转化为有生命的气血营卫;气血营卫沿着经络而运行达于四肢百骸、五官七窍及五脏六腑;经络相交相会,分支等部位是气血汇聚、转输的腧穴部位;这些腧穴部位既可反映脏腑经络所发生的疾病,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所以腧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心环节。

二、腧穴学与阴阳五行学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属于我国古典哲学范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这种古典哲学观念渗透到各项基础理论之中,并长期以来指导着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从而成为中国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指导思想。腧穴学在随着中医学基础理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同样是在阴阳五行学指导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腧穴的命名、性质、功能到主治,都与阴阳五行学分不开。

(一)腧穴的性质与阴阳五行

经脉根据其所循行的部位不同,分为手足阴阳十二经脉。凡行于背部与四肢之外侧者皆属阳经,凡行于腹部与四肢之内侧者皆属阴经。所以,凡分属于阳经的腧穴自然也属于阳性,凡归属于阴经的腧穴自然也属于阴性。由于督脉行于背,总督诸阳经为“阳脉之海”,所以督脉之腧穴亦属阳性;由于任脉行于腹,总任诸阴经为“阴脉之海”,所以任脉之腧穴亦属阴性。即便是不归属此十四经的腧穴,即奇穴,亦因所居部位统属于十二皮部之范围,十二皮部又以十二经脉为纪,所以也要分属于阴阳两种属性。这些归属阴阳两性的腧穴在命名中就体现得十分明了。如三阴交只能在阴经;三阳络只能归阳经;阳关、委阳、阳辅、冲阳与会阴、阴郄、阴交、阴陵泉亦是如此;奇穴太阳与独阴亦不例外。

由于阴阳经脉属络于脏腑、脏腑归属于五行,所以经脉也有五行之属性。《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肝者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这样,足厥阴肝经属阴木,足少阳胆经属阳木;手少阴心经属阴火,手太阳小肠经属阳火;足太阴脾经属阴土,足阳明胃经属阳土;手太阴肺经属阴金,手阳明大肠经属阳金;足少阴肾经属阴水,足太阳膀胱经属阳水。归属于这些经脉的腧穴也同属相同的五行属性。列表1-4于下。

此外,根据经脉气血流注过程中,在各个转输、汇聚的腧穴部位,其表现形象各异,分别将这些腧穴依五行属性排列起来。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是如此(待后述)。

表1-4 十二经五行属性表

(二)腧穴的功能、主治与阴阳五行

《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这是针灸治疗作用调阴阳的总则,又是腧穴功能与主治作用的体现。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正常生命活动,全在于体内阴与阳的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所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然而人体内阴阳的平衡是相对的。在外界环境、各种生活条件的影响下,阴与阳之间永远处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调节过程中。也就是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不断被破坏,调节,再破坏,再调节的过程中。一旦破坏过程过重,调节过程达不到恢复平衡,那么就要发生病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则用针灸治疗手段,利用腧穴调节阴阳之功能,促使体内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从而战胜疾病,这就是腧穴治疗的理论依据。《灵枢·寿夭刚柔》云:“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这就是说阴与阳是相当复杂多变的,必须在辨证过程审察明白阴阳交错的情况,分辨清楚阴阳所在的部位,才能拟出准确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灵枢·寿夭刚柔》进一步又说:“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这里所说的荥输、合、经等是指五输穴,“络脉”是指十五络穴,皆是具体腧穴。因此,凡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皆不离调阴阳之道,皆不离具体腧穴的配伍应用。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分经辨证、循经取穴、补虚泻实皆在于调阴与阳。

五行学在指导针灸临床运用腧穴的治疗中是十分具体的。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循经取穴要依腧穴与经脉的五行属性来选取。比如《内经》中所举热病五十九刺就很明显,《灵枢·热病》云:“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悗,干唇口嗌,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这虽然所述为取九针适应证之法,但其中所论述的就是依五行相克之理,循经脉五行属性选穴针治时的禁忌。“索皮于肺”属金,火克金,故“不得索之火”;“索脉于心”属火,水克火,故“不得索之水”;“索肉于脾”属土,木克土,故“不得索之木”;“索筋于肝”属木,金克木,故“不得索之金”。“索”者,应取之经脉腧穴;不得索之五行,即五行所代表之经脉。除此之外,最为突出的是按时取穴法中子午流注针法了。按五输穴五行属性纳入天干日时所纪而取穴的“纳甲法”(也名“纳干法”),是按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而来;按五输穴五行属性与经脉五行属性形成补母泻子法的“纳子法”(也名“纳支法”)都是明显的实例。

总之,在腧穴治疗中无时不在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经脉分阴阳,有五行之属性;腧穴亦分阴阳,同样也有五行之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以及阴阳错综复杂之关系,是临床辨证分经、循经取穴、补虚泻实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腧穴学与天人相应学的关系

天人相应学也称天人合一学,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与自然界看成统一的整体。在自然界具备各种生活条件下,并在时间的长河中才逐渐形成了人类的机体。所以人体是与自然界及时间条件相适应的。《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这里的“天地之气”则是自然界给予人类机体生成的各种物质条件,以及赋予人体以生命活动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四时之法”则是人类机体生成过程的时间变化规律。

(一)腧穴应时间及自然条件而生

人类的机体既然是适应自然变化规律而生成的,那么,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脏腑、经络同样也是适应时间和自然条件而生成的。古人把天地间自然界视为大宇宙,而把人体视为小宇宙。在这样的拟象中,将腧穴比作两类象征。

1.腧穴应岁而生 《素问·气穴论》云“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也就是《灵枢·邪客》所说“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节”即指腧穴。这是形容腧穴适应时间条件而生。

2.腧穴应野而生 《素问·针解》篇云“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三百六十五络即指腧穴;“应野”即指“身形之外野之象”(王冰注),也就是指人体之外的自然界。

上述之比拟,虽然表面看来是机械的,但却应该深入领会人体的腧穴,作为气血汇聚、转输的部位,是适应自然界时间条件之变化的。

(二)腧穴治疗应与时间条件相应

《内经》中关于针灸选取腧穴进行治疗要“与时相应”的论述,几乎所有论刺法的篇章均有载述。《灵枢·寿夭刚柔》云:“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就是说在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要诊查疾病的始末表现,通过辨证,审察病变机理,拟订合理针刺治疗法则,均要与时间条件相适应。时间条件中有年、月、日、时的变化,选取腧穴及施刺手法均有适应之规律。

1.四时周期 一年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分为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古人称作四时。人体的气血随四时温热寒凉的交替而有浮沉之不同。《灵枢·终始》云:“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冬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为齐。”四时刺法之不同,其理论根据则在此。正如《标幽赋》所说:“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具体到腧穴的选取亦要因四时而异,如《灵枢·一日分四时》云:“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这是四时取五输穴的顺序。不但取腧穴有此要求,就是腧穴部位不同之刺法亦有要求。如《灵枢·四时气》云:“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2.月周期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人之经气变化不同,因此选取腧穴,施以刺法也随之不同。《素问·诊要经终论》云:“正月二日,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故春刺散俞;……夏刺络俞;……秋刺皮肤;……冬刺俞窍;……”一月之内随着月球的升降盈虚,人的气血亦随之而变。《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3.五日周期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五日为六十个时辰,每个时辰所用的腧穴均不同,随时间之进程,因序依五行相生相克之规律而取五输穴及原穴的治疗方法,这便是按时取穴子午流注针法中纳甲法的理论依据。

4.日周期 一日之内亦可分为四时,人之气血亦相应而变。《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选取腧穴进行治疗亦应随一日之四时变化而有所不同。除此外,一日分十二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一经脉主之,这即是子午流注针法中纳子法取穴之理论根据。

总之,人体气血随自然条件、时间条件而无时不在变化着。因此,腧穴的治疗亦随这些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便是针灸学中的时间治疗学的内容。 4Hzp4GbjYlAR9Kc9b17aDR8W9nmdcurEm1FAlwkSa2Q3sgSh/BIwDdVMtG+kDk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