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腧穴命名的开始及其演变

被命名的腧穴,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这就是说“气穴”“溪谷”都有名称。并举出全身腧穴总数为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按照腧穴所在人体的部位、经脉、功能和主治等特点命名,从而为腧穴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如果按现代所用的《内经》,以唐·王冰本《素问》为先,以宋·史崧本《灵枢》为后的顺序来看,《素问·金匮真言论》首载了五脏之俞,“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其后,《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了六经之根,“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起于厉兑……少阳根起于窍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少阴根起于涌泉……厥阴根起于大敦……”。其后,《素问·疟论》提到“风府”,《素问·刺疟》提到“郄中”“背俞”“伍胠俞”“诸阴之井”等。其后,《素问·刺腰痛》提到“刺阳维之脉”“飞阳之脉”,《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取阳陵泉”的记载。《素问·刺禁论》中提到了“缺盆”“脑户”“气街”。专门论载腧穴的《素问·气穴论》中提到了“天突”“上纪者胃脘”“大椎”“目瞳子”“浮白”“髀厌”“多所闻”“眉本”“顶中央”“枕骨”“上关”“下关”“天柱”“分肉”“踝上横”等穴名。《素问·气府论》提到了“委中”“锐发”“客主人”“鸠尾”“伏兔”“目内眦”“目外”“巨骨”“髃骨”“下阴别”“目下”“下唇”“龈交”“急脉”“鱼际”等。《素问·骨空论》也提到了“ ”“脊中”“横骨”“八髎”“寒府”“中极”“髓空”“橛骨”“绝骨”等。其中各篇多次提到“热俞五十九刺”“水俞五十七穴”“脏俞五十穴”“腑俞二十二穴”,以及“夹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均未列出腧穴名称。《灵枢》论载了大量腧穴,从首篇《九针十二原》开始提出了十二原穴穴名及部位。《本输》列举了脏腑十二经之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穴名及部位,并且补充了六腑阳经之原穴穴名及部位。《邪气脏腑病形》记载了下合穴穴名。《根结》除载有足六经之根结穴名外,还载有手足六阳经根、溜、注、入之穴名。《经脉》提出了十五络穴穴名及部位。《经别》《经筋》及《骨度》在论述循行分布及度量时,同样提到了很多腧穴名称。《寒热病》提出了“天牖五部”穴名及角孙、悬颅等。《背腧》指出了五脏背俞穴的位置。除此之外,在各篇论述各种病的治疗时还提到了很多腧穴名。近代针灸诸书均根据南京中医学院编写之教材《针灸学》,定《内经》腧穴约为160个,实际按照《内经》所刺部位及别名看,远远超出这个数字。王冰注《素问》时提到《内经中诰流注图经》,常依此注明《内经》所刺部位之腧穴名。但至今日《中诰流注图经》已不存于世了。现仅就原文中的腧穴名及别名列表于下,见表1-1。

表1-1 《内经》经穴统计表

在《内经》之后,托名为扁鹊秦越人所著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下简称《难经》),除提出了八会穴的名称与主治外,还对俞募穴、原穴、五输穴进行了理论阐发。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除补充了俞募穴名称外,还提到了神庭、眉冲、期门、巨阙、气海、血海等,同时也记载了一些无穴名的刺灸部位,如“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刺手太阳经治阳,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皇甫谧鉴于当时针灸医学处于比较零乱的状态,集前人之大成,将《黄帝内经》的《素问》《灵枢》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编纂在一起,撰集成《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甲乙》)。这本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从内容分析,其中有关《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部分,似乎应该是腧穴学的最早专著,惜已亡佚。虽是如此,但在《甲乙经》中除去《内经》部分尚可见其梗概。《甲乙经》内正文是今日所见最早的《灵枢》(《针经》)及《素问》的原文。此外,再将后世注释的有关“杨上善云”“张仲景云”“难经云”等内容剔除,那么余下的皆为腧穴学之内容了,则应归为原《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之所载了。因此该书应被视为腧穴学之专著。《甲乙经》全书共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中有七十余篇是专论腧穴内容的。对穴名、别名、位置、取法、功能、主治、何经脉气所发、与何经交会、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壮数、禁刺禁灸,以及误刺误灸等后果……都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对人身的全部腧穴进行了重新整理,按人体各个局部为准,以头面、躯干、四肢划分区域,分别加以载述,补充了大量腧穴,成为腧穴学理论与实践达到成熟期的代表作。至今仍为针灸治疗之圭臬,为国内外针灸医学界所遵,贡献之大,为人所共知。《甲乙经》使腧穴增加到349穴之多,如下表1-2所示。

表1-2 《甲乙经》经穴统计表

续表

唐代王冰补注《素问》时列出了大量腧穴。其中有灵台、腰阳关、中枢、急脉等,为《甲乙经》所未载入的腧穴。孙思邈编著《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方》《千金》)及《千金翼方》(以下简称《千金翼》)时,除补充了大量奇穴和提出阿是穴外,还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分别绘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彩色图,惜已亡佚。同时在《甲乙经》的基础上发展了腧穴之配伍处方及其主治范围,并且还有膏肓俞、厥阴俞两个双穴为《甲乙经》所未载。

宋代王惟一于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奉诏铸针灸腧穴铜人模型。他在铸模型之前,首先对针灸腧穴进行了重新厘定,订正讹误,从而撰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铜人》)三卷。该书收集了宋以前之针灸腧穴,统一了腧穴的名称,确定了腧穴统一的位置,订正了过去传抄之讹误,详载了各个腧穴的功能主治、刺灸方法等内容;并收集了重要穴位历代名医之针灸验案;还绘制了十二幅有关十二经脉经穴分布图谱。该书由当时官府刊行,作为针灸腧穴学之教材。翌年,在厘定后的腧穴图经基础上铸成了两具铜人腧穴模型。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型铜制针灸模型,已成为十分珍贵的文物。当时用这两具铜人进行教学,并对针灸医生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法对腧穴学的教学是个不小的贡献,为后世医学教育树立了典范,因此一直被沿用到明代。而且将《铜人》全书之内容镌刻在石碑上,昭示于众,以便学者学习观摩,大大提高了腧穴学的医学地位,对国内外针灸学之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元代滑寿,字伯仁,于公元1364年编著《十四经发挥》(以下简称《发挥》)三卷。他在《金兰循经》(已亡佚)的基础上,又承继《圣济总录》(以下简称《圣济》)的先例编撰而成。该书首次对奇经八脉做了重新厘定,然后将有本脉独立腧穴的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合在一起,统称“十四经”,并把全身之腧穴按照《灵枢·经脉》所载经脉循行顺序进行排列,称“十四经穴”。与此同时又做了各个经穴部位、功能主治、刺灸方法等内容之校正,对腧穴学之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明代杨继洲,集明以前针灸学术中之精华,加上他本人的实践经验,于公元1601年撰集成《针灸大成》(以下简称《大成》),这是一部总结性的针灸学巨著。该书除载有针灸学术各类宝贵资料外,仅就腧穴学方面也做了大量收集、整理工作。他将腧穴按其名称、性质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对各个腧穴的功能主治,对各科各类病证的辨证选穴配方等内容,做了大量补充,列举出各种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论治、补泻手法等内容。同时将《甲乙经》未载入的散见于他书的腧穴收集在该书之内,计有出自《太平圣惠方》(以下简称《圣惠》)的督俞、气海俞、关元俞及出自《肘后备急方》(以下简称《肘后方》)的风市等穴,还将出自《脉经》的眉冲补充上,使腧穴总数增至359穴之多。

清代初期,中医学有了重大发展,温病学派逐渐发展成熟,因此药物治疗占据了重要地位,出现了重药轻针的趋势,不如明代针灸学术昌盛。然而仍有一些有识之士,主张针药并重,李学川则将针灸与方脉合在一起,统一于辨证论治的体系之下,倡导针与药不可偏重方能左右逢源。所以,他撰集成《针灸逢源》(以下简称《逢源》)一书,共六卷。他将历代医籍中的十四经穴全部收集在一起,使腧穴总数增加到了361个。御纂的《医宗金鉴》(以下简称《金鉴》)沿用了这个腧穴总数,并撰集针灸学术之精华,编成歌诀以便学习。同时《金鉴》中对人体体表部位名称也做了简明论述,以使全国统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订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在各个列强瓜分中国的同时,随着文化入侵,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并被当时反政府所倡导。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医学术与针灸学术,逐渐处于被取代的地位,腧穴学再无发展。清朝末年军阀混战,封建王朝虽被推翻,但其反动医药政策一直沿用下来。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医学术与针灸学术几乎濒临被消灭的境地。(表1-3)

表1-3 历代十四经穴总数对照表

①《铜人》《发挥》增加单穴2:灵台、腰阳关,出自《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双穴3:膏肓俞、厥阴俞,出自《千金方》;青灵,出自《圣惠》。
②《大成》增加双穴5:眉冲,出自《脉经》;督俞、气海俞、关元俞,均出自《圣惠》;风市,出自《肘后方》。
③《逢源》增加单穴1:中枢;双穴1:急脉,皆出自《素问·气府论》王冰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学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制订了中医政策。因此,传统医学又重新得到了迅速发展,针灸学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针灸医学工作者们对传统的针灸医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其中对腧穴的研究尤为突出。在不断创制出新的研究途径与方法的同时,取得了为国内外所公认的大量成果。在原有针刺镇痛作用的启示下,将腧穴针刺运用于外科手术麻醉术中,从而创立了震惊世界医学界的针刺麻醉术,并进行了腧穴针麻原理的研究,这是对腧穴学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此同时,对腧穴学各类内容都一一做了收集和整埋,出版了不少腧穴学专著。除整理、校注历代名家之专著,如《校注十四经发挥》《循经考穴编》等,还出版了近代编著的《腧穴学概论》《经外奇穴汇编》《针灸腧穴索引》等书。针灸学术蒸蒸日上,各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了针灸系或针灸推拿系。腧穴学被视为专门学科,第一次编写出了全国统一的《腧穴学》教材。与此同时有关腧穴学的专著不断涌现,并且对腧穴名称、汉语拼音及国际化标准提出了新的方案,与国外针灸学界进行了磋商,扩大了腧穴学的影响。这一切对腧穴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相当牢固的基础,将为世界医学做出我们的巨大贡献。 ju/gKRoKDETnnz/C+0TmRRCv469tnYsyWxZlqmlFvuXKL3jJJzQVO3bM+lo/TB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