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图7-8)

一、商阳Shāngyáng-LI1

[出处]《灵枢·本输》:“出于商阳。”

[别名]绝阳(《甲乙》);而明(《医心方》)。

[穴名释义]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井,属金。商,五音之一。大肠经与肺相合,行于阳分。肺音商;金音商,故名商阳。

《采艾编》:“商阳,大肠金为商,此阳明之井也。”

《子午流注说难》:“商阳乃阳井金穴之始,本上有水曰井,水乃金之所生,阳常有余,商乃肺音,大肠合之,故曰商阳。”

图7-8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总图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灵枢·本输》);五行属金(《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

《灵枢·本输》:“手大指次指之端也。”

《甲乙》:“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千金方》、《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铜人》、《发挥》、《大全》、《大成》、《图翼》、《金鉴》、《新针灸学》、《中国针灸学》同。

:本穴位置,《灵枢·本输》定于手“大指次指之端也。”端,考《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循大指次指出其端”,当于食指内侧末端,并非尖端。文云“去爪甲如韭叶”者,今易为距指甲根角0.1寸,似乎更为明确。

[取法]微握拳,食指前伸,手食指爪甲桡侧缘与基底部各做一线,相交处是穴。

[刺灸法]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皮薄,由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内有少量的纤维束连于皮肤的真皮层和骨膜之间,除上述神经外,还有来自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并有同名静脉、神经伴行,与对侧同名动脉互相吻合,形成血管网。

[功用]清肺利咽,开窍苏厥。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哮喘,胸中满闷,肩痛引缺盆等。

五官科病症:咽喉肿痛,颐颔肿,下齿痛,耳聋,耳鸣,青盲等。

神经系统病症:昏厥,中风昏迷,指端麻木等。

其他病症:疟疾,热病汗不出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出血,高热,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喉头炎,急性胃肠炎,胸膜炎,喘息,牙痛,耳聋,耳鸣等症。

[成方举例]青盲:商阳、巨髎、上关、承光、络却、瞳子髎(《千金》)。

耳聋耳鸣:商阳、阳谷、百会(《资生经》)。

肠伤寒:商阳、合谷、足三里(《辑要》)。

寒疟:商阳、太溪(《百症赋》)。

[现代研究]有人报道,针刺商阳穴通过X线观察,可见胃蠕动增强。

二、二间Erjiān-LI2

[出处]《灵枢·本输》:“溜于本节之前二间。”

[别名]间谷(《甲乙》)。间,《西方子》作“闻”,误。

[穴名释义]间,隙也,意指隙陷处。穴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陷处,当本经第二个穴位,故名二间。

《会元针灸学》:“二间者,二者穴之次部,相交食指本节之节前,有间隙,故名二间。又名间谷者,筋骨隙空之间也。”

《子午流注说难》:“二间乃阳荥水穴,金水相生,可针可灸。手次指亦名食指,共三节,此穴在二节与三节之间,故名二间。”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荥穴(《灵枢·本输》);五行属水(《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第二掌指关节前缘桡侧,当赤白肉际处。(图7-9)

《灵枢·本输》:“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前。”

图7-9 二间、三间

《甲乙》:“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千金》、《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铜人》、《发挥》、《大成》、《金鉴》、《新针灸学》同。

《玉龙经》:“在手大指次指骨缝中。”

《中国针灸学》:“在食指第一节后部之拇指侧背侧骨间肌停止处。”

:本穴位置,《灵枢·本输》定于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前”,后《甲乙》改为“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定位逐趋明确,后世多从。唯《玉龙经》云“在手大指次指骨缝中”,复参三间定位于“大指次指第三节后内侧,握拳横纹头中”,可以认为该书将二间穴定在食指指掌关节之间,昔今罕见,疑误。

[取法]侧掌,微握拳,在食指掌指关节前方桡侧,正当食指第一节指骨小头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指背腱膜→食指近节指骨骨膜。皮肤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支配。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过外,还有同名动、静脉经过。指背腱膜为指伸肌腱至食指的腱及食指伸肌腱延伸而成,并有第一骨间背侧肌腱,第一蚓状肌腱参与。

[功用]清热,利咽。

[主治]五官科病症:喉痹、颔肿,鼽衄,目痛,目黄,目昏,齿痛,口眼歪斜等。

消化系统病症:大便脓血。

其他病症:身热,口干,头痛,肩背痛,振寒,腰疼,多卧善睡,多惊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喉头炎,扁桃体炎,食道狭窄,急性口轮肌萎缩,肩背部神经痛,牙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成方举例]寒栗恶寒:二间、阴郄(《百症赋》)。

牙痛头痛兼喉痹:二间、三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多卧喜睡:二间、三间(《资生经》)。

肩背相引:二间、商阳、委中、昆仑(《大成》)。

三、三间Sānjiān-LI3

[出处]《灵枢·本输》:“注于本节之后三间。”

[别名]少谷(《甲乙》);少骨(《外科大成》)。

[穴名释义]间,隙也。穴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后陷处,当本经第三个穴位,故名三间。

《会元针灸学》:“三间者,手阳明之第三空处,即名三间,又名小谷者,小骨空窍而能传达深远,匡隐藏之疾邪也。”

《子午流注说难》:“三间乃阳俞木穴,手阳明脉之所注。在食指本节第三骨之后,大次指歧骨之前,穴居其中,故名三间。”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输穴(《灵枢·本输》);五行属木(《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第二掌指关节后缘桡侧,当赤白肉际处。(图7-9)

《灵枢·本输》: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

《甲乙》:“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千金》、《千金翼》、《素问》王注、《铜人》、《发挥》、《大全》、《大成》、《图翼》、《金鉴》、《新针灸学》同。

《外台》:“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

《玉龙经》:“在(手)大指次指第三节后内侧,握拳横纹头中。”

《考穴编》;“在食指本节后内侧。”“广注,约去二分许陷中。”

《中国针灸学》:“在第二掌骨拇侧之前端固有示指肌外缘。”

:本穴位置,《灵枢·本输》定位在大指次指“本节之后”。《甲乙》依此并根据经脉循行情况易文为“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后世多从。《玉龙经》云“在大指次指第三节后内侧,握拳横纹头中”,位置与《甲乙》出入不大。至于《外台》所谓“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当属笔误。

[取法]侧掌,微握拳,在食指掌指关节后方桡侧,正当第二掌骨小头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手背筋膜→第一骨间背侧肌→指浅、深层肌腱的背侧。皮肤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支配。针经皮下筋膜,手深筋膜达第一骨间背侧肌,在第一蚓状肌与第二掌骨间通过,直至指浅、深屈肌腱到食指的肌腱背面与第二掌骨之间。

[功用]泄热,止痛。

[主治]五官科病症:目急痛,下齿痛,咽喉肿痛,鼽衄,唇焦,口干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满,肠鸣,洞泄,便秘,多卧善睡等。

呼吸系统病症:喘息,寒热,胸满等。

其他病症:疟疾,身热,嗜睡,肩痛,手背手指肿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腺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眼睑痒痛,手指红肿,肩臂神经痛等。

[成方举例]喉痹:三间、阳溪;目急痛:三间、前谷(《千金》)。

善惊:三间、合谷(《千金翼》)。

齿龋痛:三间、大迎、正营;口干:三间、肺俞、不容、章门、商阳、窍阴、兑端(《资生经》)。

喘满:三间、商阳(《大成》)。

四、合谷Hégǔ-LI4

[出处]《灵枢·本输》:“过于合谷。”

[别名]虎口(《甲乙》);合骨(《宣城县志》)。

[穴名释义]合,合拢也;谷,山谷也。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言二骨相合形如山谷处是穴,故名。

《会元针灸学》:“合谷者,手大指次指开阖之处,两手歧骨谷空,故名合谷。又名虎口者,手张之状,其形大如虎口之状也。”

《子午流注说难》:“合谷乃大肠手阳明之原穴,居大指次指歧骨间,稍偏次指微前缺陷中,直下可达劳宫,与后溪成一直线,大指次指相合处,类似深谷,故称合谷。”

《经穴释义汇解》:“合谷在大指次指歧骨间,言两骨相合如谷也,故曰合谷。又穴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故又名虎口。”

[类属]大肠经之原穴(《灵枢·本输》)。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灵枢·本输》:“在(手)大指歧骨之间。”《千金翼》《外台》《铜人》《难经》杨注同。

《甲乙》:“手大指次指间。”《千金》、《素问》王注、《难经》丁注、《发挥》、《图翼》、《大成》、《金鉴》《新针灸学》同。

《千金》:“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

《大全》:“虎口歧骨间。”

《玉龙经》:“在大指次指虎口歧骨间动脉中。”

《考穴编》广注:“宜并二指,取纹尽高肉上,须握拳下针。”

《中国针灸学》:“在第一、二掌骨接合部之上端。”

:本穴位置,古今多从《灵枢·本输》:“在(手)大指歧骨间”之说。“大指歧骨”,即第一、二掌骨结合部。故《甲乙》“手大指次指间”及《千金》“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都属同一部位。另外,本穴简便定位方法甚多,如《千金翼》“在虎口后纵纹头”;《考穴编》广注“并二指,取纹尽高肉上”等,这些方法简便易行,但需结合定位综合考虑。

[取法]①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拇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拇、食两指并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③拇、食两指张开,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图7-10)

图7-10 合谷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手背筋膜→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皮肤由桡神经浅支的指背侧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有桡神经浅支及其分支和手背静脉网桡侧部,手背的深筋膜较薄弱。针经上述结构以后,再入第一骨间背侧肌,在拇主要动、静脉的内侧达拇收肌。以上二肌由尺神经支配。

[功用]镇痛镇静,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主治]五官科病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翳,小儿疳眼、雀目,鼻衄、鼻渊,牙痛、牙关紧闭,痄腮,面肿,口眼歪斜,咽喉肿痛,失喑等。

神经系统病症:中风口噤,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晕厥,狂证,脊背强痛,指挛臂痛等。

消化系统病症:胃疼,呕吐,腹痛,泻泄,便秘,痢疾等。

呼吸系统病症:外感热病,咳嗽,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等。

妇产科病症:经闭,滞产,堕胎,胞衣不下,难产,产后脉绝不还,乳汁少等。

皮肤科病症:隐疹,风疹,荨麻疹,疥疮,疔疮,疖肿,丹毒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痛,无脉症等。

其他病症:疟疾,水肿,消渴,黄疸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哮喘,虚脱,失眠,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角膜白斑,视力减退,眼肌痉挛,耳聋,耳鸣,聋哑,急慢性鼻炎,衄血,牙痛,齿龈炎,急性扁桃体炎,喉头炎,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心绞痛,高血压,痛经,闭经,肠炎等症。

合谷为全身镇痛、镇静要穴,又可退热解表,为针麻常用穴位。

[成方举例]喑不能言:合谷、涌泉、阳交(《甲乙》)。

口噤:合谷、列缺、颊车、禾髎;痂疥:合谷、曲池(《资生经》)。

疟疾发寒热:合谷、液门、商阳;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难产: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

鼻衄不止:合谷、上星、百劳、风府;下片牙痛:合谷、龙玄、承浆、颊车;六脉俱无:合谷、复溜、中极(《大成》)。

中暑:合谷、太冲、大椎、风池、足三里(《针灸学》)。

肺结核(咯血):主穴为合谷、复溜;配穴为百劳、阴郄。用镇静法,留针20分钟(《辑要》)。

流涎病:合谷、曲池、颊车(《新针灸学》)。

汗、吐、下三法:合谷、内关、阴交;鼻疾:合谷、太冲;痢疾:合谷、三里、中膂(《杂病穴法歌》)。

脾病:先合谷,后三阴交(《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冷嗽:先补合谷、泻三阴交(《席弘赋》)。

[现代研究]关于合谷穴区感受器,用分离神经细束法观察到以肌梭为主。用组织学方法也可见到肌梭密集。对消化功能的调整作用:有人用X线重复摄影法观察,针刺合谷可使胃蠕动波幅升高,加强胃的蠕动。对胃分泌功能的调整作用,可使原来的总酸度、游离酸度、胃蛋白酶偏低的患者,通过针刺合谷穴,可很快恢复正常。对于以五肽胃泌索引起胃瘘狗胃液分泌亢进时,电针“合谷”穴,胃液分泌无明显下降,但胃中环-磷酸腺苷含量反显著升高。

对呼吸功能的调整作用:针刺合谷等穴,可使肺通气量增加,减少呼吸道阻力,缓解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水肿减轻,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而达到平喘的目的。

对血液循环功能的调整作用:有人报道,针刺合谷穴能改善冠状动脉血循环,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心冲击图复合波波幅明显降低。对血管的舒缩活动亦有明显影响,有人应用血管容积描记技术,血流图仪,皮肤温度测定,或直接观察,如以皮肤温度为指标,针刺合谷,手、足、小腿等大部分血管出现收缩反应,而额部血管大多出现扩张,耳部血管也出现扩张反应。这种血管反应与手法轻、重有关,如轻刺激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具有较长时间的后作用,但重刺激可引起血管扩张反应,说明针刺对血管的舒缩有不同反应。用微循环观察,针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甲皱、皮肤微循环出现规律性的变化,针麻效果Ⅱ级的患者,视野管襻清晰度好,管襻数目和长度没有变化,管襻口径和血流正常(≤1秒)。而针麻效果差的病例,视野毛细血管模糊,管襻清晰度差,管襻数目减少,长度变短,甚至出现管襻消失情况。

针刺合谷穴,捻针1分钟,稍许留针,可使高血压和早期脑动脉硬化病人脑血流图波型改善,重搏波好转,波幅增高,上升时间缩短,主峰变锐。说明针刺能降低脑血管的紧张性,改善动脉弹力,提高搏动性,血液供应强度,从而改善脑供血。针刺合谷穴对血压也有影响,用狗造成失血性休克,血压降至20~30mmHg并稳定后开始针灸“合谷”“内关”,持续30分钟,血压即上升,大部分动物血压上升超过35mmHg,而未施针的动物,血压虽也有回升,但均未超过35mmHg。有人实验,用灸或雀啄法刺激正常狗的“内关”“合谷”穴,针灸10分钟,血压可升10~20mmHg。

针刺合谷穴对血细胞亦有影响,或有调整作用,特别是对白细胞的研究较多,虽然报道的结果不一致,但总的认为是调整作用,当白细胞偏低或偏高时,针刺的调整作用十分明显,原来白细胞偏高者,针刺后多见下降;原来偏低者,针后多见升高。对于炎症的机体也获得同样结果,对于因化疗而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病人,针刺合谷、大椎等穴,可使白细胞升高,有效率为80%~94.7%。也有报道,针刺合谷穴,可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病者的症状好转,血小板上升。

对内分泌的调整作用:有人报道针刺合谷穴对甲状腺机能有调整作用。当甲亢病人,针刺合谷穴,可使甲状腺体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降低。有报道用针刺合谷穴对地方性甲状腺肿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86.9%,针后颈围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尿中排碘明显降低,甲状腺对碘吸聚和利用能力提高。有人对正常人空腹服含同位素 131 I的碘化钠2微居里后,针刺合谷、扶突等穴在1~2天内,发现甲状腺对碘131的摄取量大多增高。针刺合谷穴对血糖也有调整作用,对原水平高者显著下降;原水平低者略有升高。针刺对血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胰岛系统实现的。针刺合谷穴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亦有良好的调整作用,针刺正常人可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说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测定血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也有明显提高,有的可高出原水平2~3倍,并有较长的后继作用。如以尿中17-酮类固醇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出量为指标,针刺足三里、合谷等穴可看到,原水平低者,针后升高;高者针后降低,而临床症状也都随之好转或消失,可见针刺对肾上腺皮质功能,表现为良性调整作用。针刺对肾上腺髓质功能亦有影响,大多使肾上腺髓质功能增强,针刺合谷、足三里等穴,可使多数空腹正常人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髓质功能增强。

针刺合谷对性腺功能的影响:有人报道针刺合谷、石门等穴,可使子宫位置变更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也有报道针刺合谷、三阴交,留针30分钟可使孕妇子宫收缩,而达到催产的目的。可能与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有关,经过实验也得到初步证实。针刺合谷、膻中等穴可使缺乳妇女血中生乳素增加,也证实与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增加有关。

针灸合谷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人报道针刺合谷、内关,可使正常人血清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亦有增强。有人用白细胞吞噬能力,吞噬指数进行观察,对正常人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如以正常人白细胞对金黄葡萄球菌、鼠疫杆菌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有的可增高1~2倍,其发展趋势一般为针后30分钟开始上升,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已回降,72小时恢复。吞噬能力亦呈平行变化。对阑尾炎、菌痢,白细胞吞噬能力更为活跃。针刺还能抑制白细胞游出作用,有人观察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设对照组),致炎后24小时,经炎症灶病理组织学所见,对照组炎症灶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其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偶有发现,但针刺组中性粒细胞浸润比对照组轻。说明针刺对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有人用穴位免疫方法,在人体足三里、合谷穴注射伤寒三联疫苗后,可使凝集素显著增高,其效价比皮下肌肉或腹腔注射为高。有报道针刺合谷穴对玫瑰花形成细胞、非活性玫瑰花、淋巴细胞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具有调整作用,而总的来看可具有提高作用。

针刺对镇痛作用:用电针麻醉,取合谷、内关,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针刺合谷可以提高人体的痛因、耐痛阈。有人以Ach和AchE的活力为指标,探讨与针麻的关系。对甲状腺针麻手术病人,在针麻诱导前与诱导20分钟后全血AchE活力无明显影响。在对动物实验证实,以脑分区Ach含量和AchE活力的测定表明,电针诱导30分钟的动物,下丘脑Ach含量及AchE活力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而丘脑、尾状核及大脑皮质的Ach含量和AchE活力在针刺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电针诱导过程中外周某些胆碱能神经指标无明显改变,而中枢胆碱能神经原参与针麻调整和镇痛作用的可能性。还有报道,在脑干的某些部位特别是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与痛及镇痛的关系研究中,适宜强度局限性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可产生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与刺激部位有关。刺激上丘脑(APO)的导水管腹侧及两侧的内侧部灰质产生镇痛作用,以腹内侧部尤为明显,刺激背部中央灰质未见镇痛作用。对轻度麻醉动物,刺激“合谷”“足三里”和伤害性刺激牙髓,都可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记录到一个多相复合电位,三者在潜伏期、振幅、周期、相位等波形特征上有明显差别,表明不同的外周传入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被激活的神经细胞群是不同的。说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针刺传入信号和伤害性传入信号发生会聚和相互作用的中枢部位之一。针刺合谷穴的传入途径:电针正常人的合谷,可以分别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在前臂行走的皮肤表面上,记录出复合动作电位。其中以正中神经电位最大,尺神经次之,桡神经最小。根据用普鲁卡因分别封闭入合谷区的皮神经和肌神经的实验结果看,阻滞支配合谷皮肤的桡浅神经,并不影响测试点的痛阈升高,而阻滞合谷穴深部组织的尺神经深枝和正中神经后,针刺合谷,不再使测试点痛阈升高,表明合谷穴的传入途径,主要是由穴位深部的神经传入。动物实验指出,切断家兔前肢的全部臂丛神经后,可以取消针刺“合谷”的效应。

[附注]《宋史·庞安时传》:“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旁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其家惊喜而不知其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痛即缩手,所以遂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

《古今医统》:“镇南王妃苦风疾,秃鲁御史以文中(徐文中,元代针灸家)闻,文中丐诊候,按手合谷,曲池而潜针入焉,妃殊不知也。未几,手足并举。次日起坐如常。”

五、阳溪Yángxī-LI5

[出处]《灵枢·本输》:“行于阳溪。”

[别名]中魁(《甲乙》)。

[穴名释义]手背为阳,筋骨间凹陷处类似山溪。穴在二骨(桡骨、腕骨)二筋(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穴当阳位,故名阳溪。

《医经理解》:“阳溪,在手腕上侧,两筋间陷中,溪为水所行,此则阳脉所经之溪也。”

《会元针灸学》:“阳者阳经之阳,溪者水也。小水沟而伏阳气,故名阳溪。”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灵枢·本输》);五行属火(《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腕上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图7-11A)

图7-11 阳溪

《灵枢·本输》:“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两筋间陷者中。”

《甲乙》:“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者中。”《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图翼》《大成》同。

《千金翼》:“一云在合谷上三寸。”

《大全》:“(合谷)上侧腕中。”

《考穴编》广注:“虎口后腕侧上两筋罅间,与太渊相并,直对食指本节,骨尖有动脉。”

《金鉴》:“从合谷穴循行于手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

《新针灸学》:“腕的桡侧两肌之间正对合谷穴。”

《中国针灸学》:“在腕关节的桡骨侧当伸拇长、短肌腱间。”

:本穴位置,历代记载基本一致。所谓两筋,即今云之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千金翼》“一云在合谷上三寸”,“三寸”,疑“寸三”之误。否则于合谷相去过远。《考穴编》广注云“与太渊相并,直对食指本节”,可供取穴时参考。

[取法]拇指上翘,在手腕桡侧,当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桡腕关节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手背筋膜→桡侧腕长伸肌腱。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皮下筋膜较疏松,有桡动脉的腕背支经过。手背深筋膜在腕背侧增厚形成腕背侧韧带,针穿该韧带在拇短、长伸肌腱之间达桡侧腕长伸肌腱背侧。以上该穴三肌(腱)均包有指腱鞘,并由桡神经深支支配。(图7-11B)

[功用]清热散风。

[主治]五官科病症:头痛,耳聋,耳鸣,舌本痛,吐舌,咽喉肿痛,龋齿痛,目赤,目痛,目翳等。

神经系统病症:癫痫,惊瘛,狂言,喜笑等。

其他病症:热病心烦,寒热疟疾,寒嗽呕沫,臂痛不举,腕痛连肘,手腕疼痛无力,五指拘挛,掌中热,痂疹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神经性头痛,眼痛,耳鸣,耳聋,牙痛,小儿消化不良,偏瘫,扁桃体炎等。

[成方举例]狂症:阳溪及手足阳明、太阴(《甲乙经》)。

神志病:阳溪、阳谷主吐舌、戾颈、妄言;目赤痛:阳溪、阳谷(《千金》)。

目痛:阳溪、二间、大陵、三间、前谷、上星(《大成》)。

[现代研究]有人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阳溪穴可见胃蠕动减慢。

[附注]《资生》:“辛帅旧患伤寒方愈,食青梅而牙痛甚。有道人为之灸屈手大指本节后陷中,灸三壮,初灸觉牙痒,再灸觉牙有声,三壮痛止,今二十年矣。恐阳溪穴。”

六、偏历Piānlì-LI6

[出处]《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穴名释义]偏,偏斜也;历,经历也。穴为手阳明之络,言脉气由本穴偏侧别出,越历本经走向手太阴之脉,故名偏历。

《会元针灸学》:“偏走阳明之经络,在扁臂之处,历行阳明之阴络,从气分导气化阴,导阴化气。性能清阳明之冲血,以舒脑筋与手足阳明之经筋,故名偏历。”

《穴名选释》:“偏历,偏是侧的意思。历,有逾越的含义。本穴为手阳经的络穴,其脉别入太阴,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偏历之意是指手阳明脉气从本穴偏侧别出,越历本经,上行过臂乘肩而偏入于齿。”

[类属]本经络穴(《灵枢·经脉》)。

[位置]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当阳溪穴上3寸处。

《灵枢·经脉》:“去(手)腕三寸。”《甲乙》《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图翼》《大成》《新针灸学》同。

《考穴编》:“在腕侧后三寸。广注:阳溪斜上,一法列缺后一寸五分。”

《金鉴》:“从阳溪穴上行手腕后,上侧三寸。”

《中国针灸学》:“在桡侧前臂下约三分之一处,约离腕横纹三寸。”

:本穴位置,《灵枢·经脉》之说,定位于“去腕三寸”,即所谓“列缺后一寸五分”,古今一如此说。至于“从阳溪穴上行手腕后,上侧三寸”,义同。唯《中国针灸学》始“在桡侧前臂下约三分之一处,约离腕横纹三寸”,文字似有矛盾,此乃该书骨度与众不一之故,实际所指,仍属一处。

[取法]侧腕屈肘,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下1/4与上3/4的交接处取穴。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拇短伸肌→桡侧腕长肌腱→拇长展肌腱。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较薄,有头静脉的起始部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以后,经拇短伸肌腱到桡侧腕长伸肌腱,深达拇长展肌腱。以上三肌(腱)均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功用]清热,利尿。

[主治]五官科病症:鼻衄,目赤,目不明,耳聋,耳鸣,口眼歪斜,牙痛,喉痹,嗌干,颊肿等。

神经系统病症:癫疾,多言等。

泌尿系统病症:小便不利,水肿等。

其他病症:肩膊肘腕酸痛,疟疾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鼻出血,面神经麻痹,扁桃体炎,前臂神经痛,耳聋,耳鸣,牙痛等。

[成方举例]肘臂酸重:偏历、三里;耳鸣:偏历、阳溪、商阳、络却、腕骨、前谷;鼻衄:偏历、合谷、上间、昆仑、通谷(《资生经》)。

七、温溜Wēnlǖ-LI7

[出处]《甲乙》:“狂仆,温溜主之。”

[别名]逆注、蛇头(《甲乙》)。《千金翼》作“温留”;《入门》作“温流”。溜、留、流,古通。蛇头,《资生》作“池头”,《针灸全书》作“地头”,传误。《西方子》名逆注蛇头,均不作据。

[穴名释义]温,温热也;溜与留同,含停留之意。穴为手阳明经之郄,乃气血深聚之处。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温热,穴为阳气所注,故名。

《采艾编》:“温溜,温者温利之气,阳明至此而逆注也,曰留。”

《腧穴命名汇解》:“温溜,考温溜乃言其功能,说明它具有温经散寒之效,因名温溜。”

[类属]手阳明经之郄穴(《甲乙》)。

[位置]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当阳溪穴上5寸处。

《甲乙》:“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大士、少士,谓大人,小儿也)。《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图翼》《大成》同。

《圣惠》:“在腕后五寸六寸间,动脉中。”

《大全》:“腕后去五寸。”

《考穴编》:“一法,偏历后二寸。”

《金鉴》:“从偏历上行三寸。”

《新针灸学》:“阳溪穴之上六寸,曲池穴之下六寸。”

《中国针灸学》:“桡侧前臂之中央部,即桡侧关节上方五寸处。”

:本穴位置,古今有三种说法:一云腕后去五寸;一云去腕六寸;一云在五寸、六寸之间,即五寸五分。《甲乙》依人而定,所谓少士五寸,大士六寸。其位不定。此说《经穴纂要》已提出异议,曰:“大人小人之分为非是,骨尺度大小与小儿各有其同身寸也。”《圣惠》折衷行事,定位在两者之间,亦非确的。今从《大全》《考穴编》《金鉴》等说,定位于腕后五寸。

[取法]侧腕屈肘,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中点再向前1寸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还有头静脉经过。针由皮肤,在头静脉的后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进桡侧腕长伸肌腱,达桡侧腕短伸肌腱,直抵桡骨骨膜。以上二肌腱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功用]清邪热,理肠胃。

[主治]五官科病症:头痛、面肿,鼻衄,牙痛,口舌肿痛,吐涎,咽喉肿痛等。

消化系统病症:肠鸣,腹痛等。

神经系统病症:癫狂,笑泣,痫证,吐舌等。

其他病症:疟疾,疔痈,四肢肿,肩臂痿痛不举,伤寒,项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腹壁痉挛,口腔炎,舌炎,腮腺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前臂疼等。

[成方举例]喉痹不能言:温溜、曲池(《甲乙》)。

狂症:温溜、掖门、京骨(《千金》)。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百症赋》)。

八、下廉Xiàlián-LI8

[出处]《甲乙》:“溺黄,下廉主之。”

[别名]《圣惠》称“手下廉”。

[穴名释义]侧边曰廉。屈肘侧置,穴在前臂桡侧外缘,上廉下一寸处,故曰下廉。

《会元针灸学》:“下廉者,廉是分内侧,内外两片,下居者上廉之下,故名下廉。”

《腧穴命名汇解》:“下廉,廉者,形如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四寸,屈肘握拳,是处肌肉隆起,形如廉状,因名下廉。”

[位置]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曲池下4寸处。

《甲乙》:“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恐辅齐兑肉其分外邪。”《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图翼》《大成》《新针灸学》同。

《入门》:“在曲池前五寸;兑肉分外斜。”

《考穴编》广注:“曲池前来四寸,屈肘取之;若直取合五寸。”

《金鉴》:“从温溜穴上行二寸五分,辅锐肉分。”

《中国针灸学》:“在桡侧前臂中央部之上一寸。”

:本穴位置,《甲乙》云:“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恐辅齐兑肉其分外邪。”今之定位与此基本相同,即曲池穴下四寸。《考穴编》《金鉴》之说,义同。《入门》云“在曲池前五寸”,《考穴编》广注云“曲肘取之,若直取合五寸”,两书观点基本相同,仅供参考。今从《甲乙》。

[取法]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皮神经前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在桡侧腕长伸肌腱的背侧,经过桡侧腕短伸肌腱,进入旋后肌。以上诸肌均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功用]调肠腑,通经络。

[主治]消化系统病症:腹痛,腹胀,腹中气块,腹痛如刀刺不可忍,腹胁痛满,夹脐痛,消化不良,泄泻等。

五官科病症:头风,头痛,眩晕,目痛,唇干,流口水等。

呼吸系统病症:痨瘵,气喘等。

泌尿系统病症:小腹满,小便黄,尿血等。

神经系统病症:上肢不遂,狂言,狂走等。

其他病症:肘臂痛,乳痈,毛发焦脱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前臂及肘部肿瘤,头痛,眼痛,膀胱麻痹,血尿,下腹部痉挛,腹痛,心前区痛,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结核,乳腺炎等。

[成方举例]泄利脓血:下廉、幽门、太白;胃热不食:下廉、悬钟;狂言非常:下廉、丘墟;头风:下廉、五处、神庭(《资生经》)。

乳痈:下廉、三里、侠溪、鱼际、委中、足临泣、少泽(《大成》)。

[现代研究]有人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下廉穴可使胃蠕动增强。

九、上廉Shànglián-LI9

[出处]《甲乙》:“肠鸣相逐,上廉主之。”

[别名]《圣济》称“手上廉”。

[穴名释义]侧边曰廉。屈肘侧置,穴在前臂桡侧内缘,下廉上方,故曰上廉。

《会元针灸学》:“上廉者,廉是洁也,内廉外廉之间,阳明清阳之气所会也,上廉郄于肺,居上而通大肠。下廉郄于心包经络,居上廉之下而通小肠,利小便。居下廉之上,故名上廉。”

《针灸穴名解》:“廉,侧也,又偶也,棱也。二穴在前膊外侧,肉棱凸起处。在侧棱下端者为下廉,在侧棱上端者为上廉,以其所在部位而得名也。”

[位置]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曲池穴下3寸处。

《甲乙》:“在三里下一寸。”《千金》、《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铜人》、《大成》同。

《大全》:“池前四寸。”

《图翼》:“在三里下一寸,曲池下四寸。”《新针灸学》同。

《金鉴》:“下廉穴上行一寸。”

《中国针灸学》。“在前臂桡侧之上约三分之一处。”

:本穴位置,古今基本一致,遵《甲乙》之说,定位“在(手)三里下一寸”,即“曲池前三寸”处。唯《入门》定位于“曲池前四寸”。这种差异,《考穴编》归之于取穴姿势(见下廉),仅供参考,今从《甲乙》。

[取法]侧腕屈肘,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以后,入桡侧腕短伸肌,再进旋后肌,直抵桡骨后方的拇长展肌。以上诸肌(腱)均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功用]调肠腑,通经络。

[主治]神经系统病症:头痛,头晕,半身不遂,手足不仁,手臂肩膊酸痛,风水膝肿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痛,肠鸣,泄泻,夹脐痛等。

呼吸系统病症:胸痛,喘息等。

泌尿系统病症:小便难,小便黄赤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膀胱麻痹,淋病,哮喘,肠炎等。

[成方举例]小便难:上廉、下廉(《资生》)。

食泄:上廉、下廉(《大成》)。

[现代研究]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上廉穴可使胃蠕动增强。

十、手三里Shǒusānlǐ-LI10

[出处]《甲乙》:“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

[别名]《经穴汇解》:“一名鬼邪。”非,鬼邪是足三里。《针灸全书》一名“于三里”,亦误。

[穴名释义]里,可作寸解。《灵枢·刺节真邪》云:“取天容无过一里。”杨上善谓:“一里一寸也。”若屈肘侧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三寸处,故名手三里。

《经穴名解》:“手三里,一里一寸也,经云:刺天容者,无过一里,言不能过一寸也。手三里之穴,距肘髎为三寸,故以为名。”

《经穴释义汇解》:“里,可作居解。穴为大肠手阳明脉之腧穴。因距手臂肘端三寸而居,故名手三里。”

[位置]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曲池穴下2寸处。

《甲乙》:“在曲池穴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图翼》《大成》《金鉴》《新针灸学》同。

《资生》:“在曲池下三寸。(手阳明穴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大全》同。

《考穴编》广注:“屈肘取,若直取合三寸。”

《中国针灸学》:“前臂桡侧之上约四分之一处,当曲池穴下方二寸。”

:本穴位置有两说。《甲乙》云“在曲池下二寸”;《资生》云“在曲池下三寸”。两者差异,《考穴编》归之于取穴姿势(见下廉),仅供参考。今从前说。

[取法]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6与下5/6的交点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入桡侧腕长、短伸肌,在桡神经深支的外侧,针可深抵旋后肌。以上诸肌均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功用]调肠腑,通经络,清头明目。

[主治]消化系统病症:腹胀,吐泻,胃疼,腹痛等。

运动系统病症: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腰疼不得卧,肩背疾患等。

五官科病症:齿痛,失喑,颊肿,瘰疬,眼目诸疾,舌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牙痛,口腔炎,颈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乳腺炎,腮腺炎,感冒。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成方举例]喉痹: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千金》)。

妊娠水肿:针手三里、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悬钟;灸气海、交信、三阴交、阴陵泉、关元(《新针灸学》)。

[现代研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在X线钡餐下观察,针刺手三里可使胃蠕动增强。用阻断血流方法,针刺手三里,可使直肠蠕动增强。也有报道针刺手三里可看到空肠、回肠的蠕动发生即时性改变,蠕动强者减弱,弱者增强。有报道通过家兔实验观察“手三里”穴,对大肠运动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对针灸镇痛作用:针刺手三里可使皮肤痛阈升高。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尾核在针刺镇痛中有一定的作用。电针家兔的“手三里”“合谷”“足三里”“臂臑”,能在原核中记录出诱发电位,反应中心在尾状头部背侧,刺激尾核和电针穴位,均可使痛阈升高,且在镇痛中有协同作用。另外,也有人实验手三里的镇痛作用与下丘脑外侧区有关,用电解损毁该区,可使电针“臂臑”和“手三里”的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减弱。对镇痛的机理,有人探讨了动物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与镇痛的关系,针刺大鼠不同脑区(延脑、桥脑、下丘脑,海马、纹状体、中脑和皮层),观察5-羟色胺、5-羟琥珀酸胺、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不同水平的影响:电针25分钟,取双侧“手三里”“环跳”穴,结果表明:6伏电针,无论频率是10赫兹,还是200赫兹,均可使延髓或皮质5-羟色胺含量升高,而3伏电针无论频率是10赫兹还是200赫兹,均不能使之升高。频率为10赫兹时,6伏电针延髓、桥脑5-羟色胺水平明显高于3伏电针动物,说明足够的电针强度是使脑内5-羟色胺升高的重要条件。而电针频率对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不大。对5-羟琥珀酸胺的影响:6伏10赫兹电针可使纹状体或皮层内5-羟琥珀酸胺含量升高,10赫兹3伏或200赫兹6伏电针不能使之升高,而且6伏10赫兹电针使5-羟琥珀酸胺明显高于6伏200赫兹电针(在海马、纹状体、中脑和皮层),同时也明显高于3伏和10赫兹电针(在纹状体、中脑和皮层)。提示与脑内5-羟琥珀酸胺升高的电针强度和较低的频率有关。对肾上腺素:电针200赫兹,无论是3伏或6伏均可使纹状体肾上腺素含量下降;频率10赫兹时,3伏或6伏均不能使之下降,表明较高的频率是引起纹状体肾上腺素下降的重要因素。但10赫兹6伏电针使皮层肾上腺素含量显著低于10赫兹3伏电针,说明纹状体和皮层肾上腺素对电针强度和频率的反应有所不同。对多巴胺的影响:3伏和200赫兹使延脑、桥脑的多巴胺显著升高,也显著高于3伏和10赫兹电针。而在下丘脑,6伏200赫兹或3伏10赫兹电针明显高于3伏200赫兹电针。表明电针频率和强度对多巴胺的升高均有关系。有人实验证明,针刺手三里、环跳穴,在脑区单胺类递质的含量与镇痛关系,发现有效组端脑肾上腺素下降( P <0.05)5-羟色胺/肾上腺素的比值升高( P <0.01);在脑干有效组5-羟色胺升高( P <0.01),5-羟色胺/肾上腺素的比值也升高( P <0.05),无效组均无变化。提示5-羟色胺可能是加强针刺镇痛的因素,而肾上腺素是对抗针刺镇痛作用的。如果用PCPA使脑内5-羟色胺大幅度耗竭(减少86%~100%)后,针刺镇痛作用几乎消失,但给PCPA后18-20天,当脑内5-羟色胺自然恢复到正常水平时,针刺镇痛作用亦随之恢复。如果给大鼠注射丙磺舒,使脑内色胺酸增加,从而促进5-羟色胺的代谢,也有明显加强针刺镇痛作用。另外,在测定针刺后大鼠中缝核区的5-羟色胺和5-羟琥珀酸胺,看到针有效组,中缝核区的5-羟色胺和5-羟琥珀酸胺都有明显升高,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说明脑内5-羟色胺的正常功能,在针刺镇痛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而促进中缝核区5-羟色胺神经元的代谢,机能加强,是针刺镇痛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经过各种实验也证实肾上腺素有降低针刺镇痛作用的趋势。也有实验证明电针“手三里”“环跳”穴可促进胃幽门部、十二指肠的亲银细胞明显减少,表示电针引起亲银细胞分泌颗粒的释放,亲银细胞颗粒中含有5-羟色胺,说明5-羟色胺可能参与针刺对胃肠调整作用。有人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针刺与蓝斑、缝际核内递质及酶的关系,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针刺手三里、环跳穴,对蓝斑、缝际背核内单胺氧化酶、乙酰胆碱脂酶的定量显微变化,发现电针痛阈提高组蓝斑核及其中单细胞内乙酰胆碱脂酶反应,都比对照组有非常或非常显著的增强,小部分针刺而未提高痛阈的蓝斑内乙酰胆碱脂酶反应有所减弱,但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缝际背核内乙酰胆碱脂酶阳性细胞数目要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多,提示乙酰胆碱参与电针镇痛的调整作用的可能性。有人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通过动物实验测定不同脑区内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含量与针刺镇痛的关系,电针两侧“手三里”“环跳”,结果发现:动物大脑皮层、纹状体、间脑、脑干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测定,针刺痛阈升高组和未升高组与未针刺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各脑区内环-磷酸鸟苷的含量,针刺后痛阈未升高组与对照组,亦无统计学差异,但针刺后痛阈升高组的间脑、脑干的环-磷鸟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则有显著升高( P <0.01, P <0.05),提示这两脑区内的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与针刺镇痛有关。有人以电针“手三里”“环跳”的镇痛作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尾核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尾核突触的单位面积中,颗粒小泡,电针痛阈提高组的颗粒小泡数量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无颗粒小泡在电针痛阈提高组的均值与对照组的均值,有显著差异( P <0.01)。说明电针痛阈提高时无颗粒小泡明显减少。根据文献表明,中枢神经系组织内无颗粒突触小泡,含有高浓度的乙酰胆碱,无颗粒小泡的减少,可能意味着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可能激发了尾核对痛阈的抑制,产生镇痛作用。

十一、曲池Qūchí-LI11

[出处]《灵枢·本输》:“入于曲池。”

[别名]鬼臣、阳泽(《千金》);鬼腿(《大成》);肘尖(《神灸经纶》)。

[穴名释义]曲,屈曲也;池,水池也。穴为手阳明之合,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水注入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横纹头处有凹陷,形似浅池,故名曲池。

《医经理解》:“曲池,屈肘曲骨之中也。”

《会元针灸学》:“曲池者,曲者曲肘之处也,池者阳经有阴气所聚,阴阳通化,治气亦能养阴,故名曲池。”

《十四经腧穴命名的涵义及其临床价值》:“以地名为穴名的,有曲池、梁门、梁丘、金门、石门。”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合穴(《灵枢·本输》);五行属土(《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图7-12)

图7-12 曲池

《灵枢·本输》:“在肘外辅骨陷者中。”

《甲乙》:“在肘外辅骨肘骨之中……以手按胸取之。”

《千金》:“在肘后,转屈肘曲骨之中。”《千金翼》同。

《千金翼》注:“一云在肘上横纹中。”

《外台》:“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铜人》《发挥》《图翼》同。

《资生》引《明堂》:“肘外辅骨曲肘横纹头陷中。”

《大全》:“曲骨纹头尽。”

《考穴编》广注:“在肘近辅骨中,以手拱胸曲肘取,约纹头尽是,下对少海穴。”

《金鉴》:“手三里上二寸以手拱胸,屈肘纹头陷中。”《新针灸学》同。

《中国针灸学》:“在外肘部之中央,即肱骨外上髁与桡骨小头之关节间,当肘窝横纹之端。”

:本穴位置,根据《甲乙》所载,在以手按胸时,当“在肘外辅骨肘骨之中”,后世文献,文字上虽略有增损更易,但基本内容相同。自《资生》出“肘外辅骨曲肘横纹头陷中”之后,多以此作为取穴标志,即屈肘时当肘横纹之桡侧端凹陷处。

[取法]①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②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肱肌。皮肤由臂后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还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前臂筋膜,深进桡侧腕长、短伸肌,由肱桡肌的后面进入该肌质,穿过桡神经干可抵肱肌。以上诸肌除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外,其他肌则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功用]清热祛风,调和营血,降逆活络。

[主治]运动系统病症:半身不遂,肩周疼痛,臂细无力,肘臂挛急,或弛缓,肘中痛难屈伸,手臂红肿,腰背痛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痛,吐泻,便秘,痢疾,肠痈等。

外科皮科病症:瘰疬,瘿气,湿疹,荨麻疹,丹毒,疥疮,疔疮,隐疹,皮肤干燥等。

五官科病症:头痛,眩晕,耳聋,耳鸣,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颈肿,咽喉肿痛等。

妇科病症:月经不调,乳少等。

神经系统病症:瘛疭,癫狂,善惊等。

呼吸系统病症:胸中烦满,咳嗽,哮喘等。

其他病症:热病,伤寒余热不尽,疟疾,消渴,水肿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肩周炎,高血压,皮肤病,流行性感冒,肺炎,扁桃体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贫血,麻疹,过敏性疾患,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为强壮穴之一,清热要穴,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病。

[成方举例]肩背痛:曲池、天髎(《千金》)。

癫疾:曲池、少泽;麻风:灸曲池、合谷、三里、绝骨(《资生经》)。

大热:曲池、三里、复溜;浑身浮肿:曲池、合谷、三里、内庭、行间、三阴交;咽中闭:曲池、合谷;浑身生疮:曲池、合谷、三里、行间(《大成》)。

高血压: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行间;荨麻疹:曲池、三阴交、血海为主穴;委中、尺泽为配穴(《辑要》)。

高血压:曲池、人迎、足三里(《针灸学》)。

两手酸痛难执物:曲池、合谷、肩髃(《胜玉歌》)。

头面五官病:曲池,合谷(《杂病穴法歌》)。

[现代研究]针刺对胃肠蠕动的影响。有报道针刺曲池等穴,可见空肠、回肠的蠕动有即时性的改变,蠕动弱者增强,强者减弱。有报道针刺足三里、曲池穴,对阑尾炎患者,无论在X线观察下或直接手术观察,可看阑尾的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或阑尾弧度变动、移位,呈卷曲摆动,或见分节气泡移动加快,内容物排出。有的阑尾血管收缩,原来充血者,变为呈缺血状态。有报道灸曲池可使胃蠕动弛缓。

对血液循环系统有明显影响:针刺曲池对冠心病的治疗,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减慢。对房性早搏、心房颤动有一定治疗作用。对血管舒缩有调节作用,如轻刺则引起血管收缩反应,且有较长时间的后作用,重刺多引起血管扩张。有报道针刺曲池、丰隆,对高血压病人有降压作用,经针治四周后,收缩压平均下降23.6mmHg。远期疗效亦较好。

实验证明针刺曲池对血氧饱和度有调整作用:动物实验观察,针刺组比对照组(不针)提高血氧饱和度6.31%。在开胸术中,看到手术则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仍升高,不致缺氧。

有人观察急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针刺曲池、阳陵泉后,可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起针后脑血流量增加,仍可维持35分钟,脑血管阻力降低却不显著,而针刺正常猫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基本不大,也说明是调整作用。

对血液的影响,有人观察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过多症,经针刺足三里、曲池等穴,全部病例的血小板数目,随针刺治疗而渐趋下降,以至恢复正常。也有人观察针刺曲池对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神经-体液的影响:针刺曲池,可使多数空腹(正常人)的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增强。对血糖的影响,可因手法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如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上升,透天凉可使血糖下降。

[附注]《大成》:“戊午春,鸿胪吕小山,患结核在臂,大如柿,不红不痛。医云是肿毒。予曰:此是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非药可愈。后针手曲池,行六阴数;更灸二七壮,以通其经气,不数日即平妥矣。若作肿毒,用以托里之剂,岂不伤脾胃清纯之气耶。”

十二、肘髎Zhǒuliáo-LI12

[出处]《甲乙》:“臂痛不可屈伸,肘髎主之。”

[别名]肘尖(《外科枢要》)。《圣惠》作“肘聊”,似以“聊”代“髎”。

[穴名释义]肘,肘部也;髎与窌同。意为孔穴也。穴在肘上肱骨旁凹陷中,故名肘髎。

《采艾编》:“肘髎,肘大骨外廉陷中,大骨外廉有陷故曰髎,凡髎俱同窌。”

《孔穴命名的浅说》:“髎穴,人身骶骨叫髎骨,骨与骨相接之关节处,骨骼突起旁有凹陷处,骨之空隙部等皆有髎义,所以凡是有以上意义的孔穴,皆以髎字来命名。肘髎,穴当肘关节旁,故名。”

[位置]屈肘,在曲池穴外上方,肱骨边缘处。

《甲乙》:“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大全》《大成》《金鉴》同。

《考穴编》广注:“肘大骨外廉,就骨略上一二分陷中。一法,曲池外一罅中。”

《图翼》:“在肘大骨外廉陷中,与天井相并,相去一寸四分。”

《集成》:“在曲池上外斜一寸,横直天井。”

《新针灸学》:“曲池穴上一寸,肘的大骨外侧陷中。”

《中国针灸学》:“在前肱之下端,肱三头肌之外缘。”

:本穴位置,《甲乙》定位于“肘大骨外廉陷者中。”后世多从,但具体位置欠详。因此出现以下几种说法:①《图翼》:“在肘大骨外廉陷中,与天井相并,相去一寸四分。”②《考穴编》广注:“肘大骨外廉,就骨略上一二分陷中。一法曲池外一罅中。”《集成》同其后说。综上分析,本穴去曲池一寸,后平天井。今之定位与此基本相同。至于《考穴编》广注的“就骨略上一二分陷中”,疑为一寸二分之误,如此,位亦已近。

[取法]屈肘,从曲池向外斜上1寸,当肱三头肌的外缘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肘筋膜→肱三头肌。皮肤由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有少量的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肘后筋膜即进入肱三头肌。该肌由桡神经肌支支配。

[功用]通经,活络。

[主治]运动系统病症:肘臂痛不可举,肘部拘挛、麻木、疼痛,上肢瘫痪等。

其他病症:嗜卧。

现代常用于治疗:肘臂痛,肱骨外上髁炎。

十三、手五里Shǒuwǔlǐ-LI13

[出处]《灵枢·本输》名“五里”。《灵枢·小针解》作“尺之五里”。《甲乙》:“少气,灸手五里。”

[别名]臂五里(《圣济》)。

[穴名释义]里,可作寸解(参见手三里)。穴在曲池上三寸处,若自肘端(肱骨外上髁)向上量之,适得五寸,故名五里。

《腧穴命名汇解》:“五里,里者邑也,居也。穴距天府下五寸,正居大脉之中央,《灵枢·本输》说:阴尺动脉在五里。因名五里。”

《经穴释义汇解》:“里,可作居解。五喻中数。因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喻穴居手部大筋(肱二头肌)中央处,故名手五里。”

[位置]在曲池与肩髃的连线上,当曲池穴上3寸处。

《甲乙》:“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千金》《千金翼》《铜人》《大成》《图翼》《金鉴》同。

《素问》王注:“天府下五寸,尺泽后。”

《发挥》:“肘上二寸,行向里大脉中央。”

《考穴编》广注:“当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

《新针灸学》:“肘上三寸,臂臑穴下四寸。”

《中国针灸学》:“前肱三分之……弱主所在,当肱三头肌之外缘。”

:本穴位置,历代多依《甲乙》之说,定位于“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今从。唯《发挥》云:“肘上二寸”,“二”,疑“三”字误。另外,《考穴编》广注:“当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该书将肘髎定在曲池穴上一二分中之故,位置大体相当。至于《素问》王注“天府下五寸,尺泽后”及《新针灸学》云“臂臑穴下四寸”之说与定位有所出入,有误。

[取法]屈肘,于曲池穴直上3寸,肱三头肌腱的外缘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灵枢·本输》:“阴尺动脉五里,五腧之禁也。”《玉版》:“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应据《素问·气穴论》王注引《针经》文改为“注”字)而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此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其命而倾其寿者也。”又“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后《甲乙》云:“禁不可刺。”《素问·气穴论》王注:“所以谓之大禁者,禁不可刺。”故后世均列为禁刺。然今有云可刺3~5分者。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臂筋膜→肱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较疏松,有少量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臂筋膜,直接进入肱肌,该肌由臂丛的肌皮神经支配。

[功用]通经活络,理气散结。

[主治]运动系统病症:肘臂挛急,疼痛不举,风湿肿胀等。

呼吸系统病症:咳嗽,吐血等。

消化系统病症:胃脘胀满,疼痛等。

其他病症:嗜卧,身黄,疟疾,惊恐,瘰疬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咯血,肺炎,胸膜炎,腹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核,恐怖症,扁桃腺炎,半身不遂,上肢疼痛,嗜睡等。

[成方举例]瘰疬:五里、臂臑(《百症赋》)。

嗜卧:五里、太溪、大钟、照海、二间;臂肘痛:五里、天井、下廉(《资生》)。

手臂红肿疼痛:五里、曲池、通里、中渚(《大成》)。

[现代研究]有实验证明,电针手五里、曲池等穴,对刺激牙髓、内脏大神经等引起大脑皮层体感区或联合区的诱发电位,均有一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十四、臂臑Bì′nào-LI14

[出处]《甲乙》:“适肩臂痛不可举,臂臑主之。”

[别名]头冲、颈冲(《千金》);别阳(《太素》杨注)。《太素》杨注称“背臑”;《圣济》作“臂脑”。

[穴名释义]臑,指上臂内侧处。穴在上臂肱骨内侧(桡侧),故名臂臑。

《医经理解》:“臑,臂上嫩白肉也。臂臑在肘上七寸臑肉之端也。”

[类属]交会穴之一,手阳明络之会(《甲乙》)。《外台》无“之”字。《圣惠》《铜人》无“之会”二字。《聚英》《大成》作“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图翼》曰:“手阳明络也,络手少阳之臑会。”

[位置]在曲池与肩髃的连线上,当曲池穴上7寸处。(图7-13)

图7-13 臂臑

《甲乙》:“在肘上七寸 肉端。”《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同。

《圣惠》:“在肩髃下一夫两筋两骨罅陷者宛宛中。”

《大全》:“肘上三寸向里,肘上七寸量两筋两骨陷中取。”

《大成》:“肘上七寸 肉端肩髃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间宛宛中。”《图翼》同。

《聚英》:“肩髃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

《金鉴》:“五里上行四寸,两筋两骨罅宛宛陷中。”

《新针灸学》:“肩髃下三寸,肘上三寸。”

《中国针灸学》:“前肱之上,约三分之一部,为三角肌停止处。”

:本穴位置,《甲乙》定位于“肘上七寸 肉端”, 肉端,即今云之三角肌停止部。位置与今定位基本相同。《圣惠》说“在肩髃下一夫”,即《新针灸学》所说肩髃下三寸,近人常有以此定位者,唯“两筋两骨罅陷者宛宛中”之说,不若靠“ 肉端”确切。至于《聚英》“肩髃下一寸”之说,疑“一寸”两字为“一夫”之误。否则接下文难以理解。

[取法]垂臂屈肘,在三角肌下端,当肩髃与曲池连线上取穴。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斜刺0.8~1.2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三角肌筋膜→三角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有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过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三角肌近止点处的肌质。该肌由臂丛后束终支之一腋神经支配。

[功用]通经,活络,明目,散结。

[主治]寒热,瘰疬,瘿气,颈项拘急,肩臂疼痛,目疾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病,颈淋巴结核,上肢瘫痪或疼痛,头痛,颅顶部诸肌痉挛等。

[成方举例]肩臂不可举:臂臑、臑俞(《甲乙》)。

项强:臂臑、强间(《资生》)。

臂丛神经痛(前臂神经):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温溜、合谷、阳溪(《新针灸学》)。

[现代研究]臂臑穴对乳腺手术,有一定镇痛作用。有人观察针刺臂臑、内关、合谷等穴,对乳腺扩大根治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等,均有良好镇痛作用。并通过实验观察这种镇痛作用,可能通过下丘脑外侧区实现的。如损毁下丘脑外侧区,可使电针镇痛效应明显下降,电刺激该区可提高痛阈,但较电针镇痛效应弱。这提示电针镇痛过程中,下丘脑外侧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作用。

十五、肩髃Jānyú-LI15

[出处]《灵枢·经别》:“别于肩髃。”《灵枢·经脉》:“出髃骨之前廉。”《素问·气府论》:“髃骨之会各一。”中之“髃骨”,皆指本穴。

[别名]中肩井、扁骨(《资生》:“《千金》云:肩头正中两骨间一名中肩井,《外台》名扁骨。”);肩井(《外科大成》);肩尖(《外科枢要》);尚骨(《考穴编》)。扁骨,《考穴编》作“偏骨”,《大成》作“偏肩”,《东医宝鉴》作“肩骨”。肩尖,《经穴汇解》作“扁尖”。

[穴名释义]髃,髃骨也,为肩端之骨。穴在肩端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故名。

《医经理解》:“肩髃,肩骨端也。”

《针灸穴名解》:“髃,骨间陷隙也。又同腢,肩头也。穴在肩端,举臂两骨间陷者中,故名肩髃。”

[类属]交会穴之一,手阳明、(阳) 脉之会(《甲乙》)。

[位置]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图7-14)

图7-14 肩髃

《甲乙》:“在肩端两骨间。”《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大全》《图翼》《金鉴》同。

《千金》:“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素问》王注:“举臂肩上陷者,在肩端两骨间。”《发挥》《大成》《新针灸学》同。

《考穴编》广注:“膊骨端上两骨罅间,举臂平肩陷中(一云当微前些),下直对曲肘缝尖,须搁臂纵手或转手插腰缓缓下针。”

《中国针灸学》:“在前肱之上端,三角肌上缘之中央。”

:本穴位置,《甲乙》定位在“肩端两骨间”。《素问》王注增说“举臂肩上陷者,在肩端两骨间”,“两骨”当指肩峰和肱骨大结节。故本穴当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举臂呈凹陷处。

[取法]①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②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三角肌筋膜→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该肌,穿经三角肌下囊,进冈上肌腱。前肌由腋神经支配,后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功用]通经,活络,理气,散结。

[主治]神经系统病症:中风,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细无力,筋骨酸痛,背及肩臂肿痛,不能上举,头不能回顾等。

其他病症:风热,隐疹,四肢热,瘰疬,诸瘿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高血压,肩关节周围炎,多汗症,枕部和肩胛部诸肌肉的痉挛性疼痛等。

[成方举例]偏风、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千金翼》)。

肩痹痛:肩髃、天井、曲池、阳谷、关冲(《大成》)。

瘰疬:肩髃、曲池、天池、天井、三间(《针灸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肩髃、曲池、臂中、合谷、环跳、足三里(《针灸学》)。

肩周炎:肩髃透极泉(《辑要》)。

瘾风:肩髃、阳溪(《百症赋》)。

[现代研究]有人临床观察肩髃穴对肌电的影响,发现从针刺后5分钟开始,可使病人肌电幅度升高( P <0.05)而持续30分钟。针刺肩髃等穴对食管癌手术,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针刺肩髃、天宗、足三里等穴,与针刺下翳风、三阳络、任脉、督脉穴,两组针麻效果有显著差异( P <0.01),前者较后者为优,说明腧穴对针麻的特异性。并做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针麻效果好的病例,对肺呼吸功能有良好影响,如对中段食管癌手术、开胸后一侧肺的通气量能代偿性增加,缓解因开胸后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另外也检验了血气分析,在术中测定了动脉血pH、总缓冲碱、重碳酸盐、剩余碱、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前与术中关胸后各数据比较则无明显差异。说明针刺效果好者,可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系统,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针麻组与全麻组相比较,针麻血压上升,幅度大,而全麻下降幅度大,说职针麻使血压基本稳高或偏高,促进循环系统作用,使手术顺利完成。

[附注]《铜人》:“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差,当灸,不畏细也。”

《旧唐书·甄权传》:“隋鲁州刺史库狄嶔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权谓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射矣。针其肩髃一穴,应时即射。权之料疾,多此类也。”

十六、巨骨Jùgǔ-LI16

[出处]《素问·气府论》:“巨骨穴各一。”

[穴名释义]巨,大也。巨骨,指缺盆骨,现称锁骨。穴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故名。

《孔穴命名的浅说》:“巨骨,锁骨名曰巨骨,穴当其外端,取名巨骨穴。”

《经穴释义汇解》:“巨,大也。肩端前横而大者曰巨骨,穴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凹陷处,即在肩端前横而大之巨骨上,故名巨骨。”

[类属]交会穴之一,手阳明、(阳) 脉之会(《甲乙》)。

[位置]在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处。(图7-15)

图7-15 巨骨

《甲乙》:“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大成》《图翼》《金鉴》同。

《考穴编》广注:“约肩髃上一寸许。”

《集成》:“在肩髃上大骨尖前陷中。”

《新针灸学》:“肩髃穴之上,锁骨与肩胛骨相联处陷中。”

《中国针灸学》:“肩胛上部,当锁骨外端与肩关节之间。”

:本穴位置,《甲乙》云:“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后世多从。“两叉骨间”即指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形成的骨叉之间,与现定位同。《集成》:“在肩髃上大骨尖前陷中”及《考穴编》广注:“约肩髃上一寸许”,义同。

[取法]正坐垂肩,在肩锁关节后缘,当锁骨与肩胛冈形成的叉骨间取穴。

[刺灸法]直刺0.4~0.6寸,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上肌。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斜方肌筋膜入斜方肌,直达深面冈上窝内的冈上肌。前肌由第十一对脑神经-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锁骨上部分支,肩胛上神经支配。

[功用]通经,活络。

[主治]运动系统病症:肩背痛,手臂疼痛,不得屈伸,半身不遂等。

其他病症:瘰疬,瘿气,隐疹,惊痫,吐血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疾患,吐血,颈淋巴结结核,小儿惊风,下牙痛,胃出血,肩周炎等。

[成方举例]臂不举:巨骨、前谷(《千金》)。

十七、天鼎Tiāndǐng-LI17

[出处]《甲乙》:“天鼎,在颈缺盆上。”《素问·气府论》所载“柱骨之会各一”,王注即本穴。

[别名]天顶(《圣惠》)。

[穴名释义]天,指上部;鼎,古代煮焚用具,其形特征有三足。此穴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与锁骨头分歧之下方。胸锁乳突肌特征为一肌二头(一头附着于乳突骨,其他二头,分别附着胸、锁二骨)似三足鼎立,故名天鼎。

《会元针灸学》:“天鼎者,肩之上谓之天部。两手阳明至肩上托头矗立,如鼎之状,故名天鼎。”

《穴名选释》:“天鼎,天指位高。鼎为石食器,又名卦名,位在巽下离上,有取新之象。《易鼎大象传》疏:鼎乃烹调各物而成新食品者,故为取新之象。本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穴在颈部,居身之上,上者应天;颈为水谷之通道,受取新食,有易鼎取新的象征,故名天鼎。”

[位置]在颈侧面,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甲乙》:“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外台》《素问》王注同。

《千金》:“在颈缺盆直扶突,曲颊下一寸,人迎后。”

《铜人》:“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发挥》《大成》《图翼》同。

《考穴编》广注:“扶突后寸半,合人迎后三寸。一法径取结喉旁开四寸五分。”

《金鉴》:“从巨骨穴循颈,缺盆上直行扶突下一寸。”

《集成》:“颈筋下,肩井内一寸四分。”

《新针灸学》:“扶突穴之下,缺盆穴前上方与水突穴相隔一肌。”

《中国针灸学》:“在锁骨上窝之上部中央,当胸锁乳突肌后缘。”

:本穴位置,各家争论较大。但亦异中有同,均言“直扶突”,说明本穴在扶突之下无疑。《甲乙》定本穴于“气舍后一寸五分”,“气舍”疑“水突”之误,今不取。《千金》云“曲颊下一寸,人迎后”,定位过高。《考穴编》云“扶突后寸半,合人迎后三寸”,定位似与天窗相混。《集成》之说,更悬不着边际,今多取《铜人》之说,于扶突穴直下1寸定位。

[取法]正坐,头微侧仰,先定结喉旁开3寸,约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扶突穴,再从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颈深筋膜→臂丛(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颈阔肌和颈前浅静脉,前肌受面神经的颈支支配,后静脉是锁骨下静脉的属支。针经皮肤、皮下筋膜穿颈深筋膜的浅层,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达深部的臂丛的神经根融合、分支的干、股部。胸锁乳突肌出第十一对脑神经副神经支配。

[功用]清咽,散结,理气,化痰。

[主治]咽喉肿痛,不得息,食饮不下,暴喑,气梗,喉中痰鸣,瘿气,瘰疬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喉头炎,颈淋巴结结核,舌骨肌麻痹症,凡咽下困难者,均可取用。

[成方举例]喉痹:天鼎、气舍、膈俞(《千金》)。

失音嗫嚅:天鼎、间使(《百症赋》)。

十八、扶突Fútū-LI18

[出处]《灵枢·本输》:“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别名]水穴(《外台》)。《经穴汇解》作“水突”。

[穴名释义]高处为突。二人搀行为扶。本穴适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锁骨头相合之高处。二头肌相合,形如二人搀扶,故名扶突。

《医经理解》:“扶突,在曲颊下一寸,言头面突起于上,以此为扶也。”

《经穴释义汇解》:“铺四指曰扶。扶即今之四横指,约当同身寸三寸,穴在结喉突起之旁三寸(一扶),故名扶突。”

[位置]在结喉旁开3寸,人迎穴外侧,约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处。(图7-16)

图7-16 扶突

《灵枢·寒热病》:“婴筋之后。”

《甲乙》:“在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外台》《大全》《大成》同。

《千金》:“在气舍后一寸半。”《发挥》同。

《素问》王注:“曲颊下同身之一寸,人迎后。”

《考穴编》:“一法径取结喉旁开三寸。”《新针灸学》同。

《图翼》:“在颈当曲颊一寸。”

《集成》:“人迎后寸半,距天鼎前一寸二分。”

《金鉴》:“从天顶上直行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

《中国针灸学》:“在颈侧部之前上部,胸锁乳突肌中。”

:本穴位置,在“结喉旁开”,各家多无异议,但具体分寸则有“人迎后一寸五分”和“人迎后一寸”两说。今以解剖学名词定位于胸锁乳突肌两头之间与结喉平齐之处,较前更为明确。至于《千金》的“气舍后一寸半”之说,有误。不必过分拘泥尺寸。

[取法]正坐,头微侧仰,先取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廉泉穴,再从廉泉向外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处。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颈深筋膜→胸锁乳头肌→颈动脉鞘。皮肤由颈丛的颈横(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颈阔肌及颈外(浅)静脉,前者由面神经的颈支支配,后者注入锁骨下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及其内的颈阔肌穿颈深筋膜浅层,入胸锁乳突肌后部,并深达颈动脉鞘后壁。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支配;颈动脉鞘内包括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两者后方的迷走神经,动脉居静脉的内侧。动脉投影在下颌角至乳突连线的中点至右胸锁关节的连线;左侧连线的下端稍偏外侧。此连线在甲状软骨上缘以下为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该动脉供应头颈部血液的主干,针刺时,应注意避开。

[功用]清咽,利膈,理气散结。

[主治]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舌根出血,咽喉肿痛,暴喑气梗,呃逆,瘿气,瘰疬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膈肌痉挛,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嘶哑,咽喉炎,咳嗽,喘息,唾液分泌过少或过多,急性舌骨诸肌麻痹,低血压等症。

为甲状腺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成方举例]舌本出血:扶突、大钟、窍阴;喉咽病:扶突、天突、天溪(《千金》)。

[现代研究]有人以表面电极刺激尺神经诱发小鱼际肌电,观察针刺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肌电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患者扶突、天柱,可使肌电幅度升高( P <0.05),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45分钟,针刺双扶突穴,引起健康人脑电图的α波抑制,β波增加,说明使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增强。也有人实验,针刺扶突穴,使正常人甲状腺对碘131的摄取量大多提高。针刺扶突穴对甲状腺手术,有良好的针麻效果,而且相当稳定,表明有相对特异性。针刺扶突穴,可使胸内手术(肺、食管、纵隔)得到良好针麻效应,对胸交感神经有一定作用,设想是外周阻滞作用,可能使胸腔区域内获得良好镇痛效果。

十九、禾髎Héliáo-LI19

[出处]《甲乙》:“鼽衄有痈,禾髎主之。”

[别名]和窌(《千金》); (《外台》);长频(《铜人》);长髎(《大全》)。《外台》作“禾 ”,《圣惠》作“禾聊”,《圣济》作“禾胶”,《针灸全书》作“禾窌”“长类”,《铜人》作“长频”,《聚英》作“长颊”,《大成》作“长 ”。

[穴名释义]禾,指粮言;髎同窌,意为孔穴。谷物从口入,穴近口处,内对两齿(门齿及尖齿)牙根间凹陷处,故名禾髎。

《孔穴命名的浅说》:“禾髎,秦汉以前的禾字皆指粱而言,即今之小米。口为纳谷食之关,穴当其上际,似因此而得名。”

《经穴释义汇解》:“髎,与窌同。窌,空穴也。穴为大肠手阳明之空穴,位在直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言其间髭出如禾,又因穴近口处,故名禾髎。”

[位置]在鼻孔外缘直下,与人中沟的上中1/3(水沟穴)相平处。

《甲乙》:“在直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大全》《大成》《图翼》《金鉴》《新针灸学》同。

:本穴位置,后世皆从《甲乙》,定于“夹水沟旁五分”处。今依此而明确于水沟穴旁0.5寸处取之。

[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先定人中沟中线上、中1/3交点处的水沟穴,再从水沟外移0.5寸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禁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口轮匝肌。皮肤薄而柔软,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较疏松,其弹性纤维相连于皮肤的真皮层,并与肌纤维相交织,因此形成了皮肤的自然皮纹,面动脉的上唇动脉经过其内。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直入口轮匝肌,该肌由面神经颊支支配。

[功用]祛风开窍。

[主治]鼻疮,息肉,鼻衄,鼻塞,不辨香臭,鼻流清涕,尸厥,口噤不开,口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息肉,面神经麻痹和痉挛,咀嚼肌痉挛,腮腺炎等。

[成方举例]衄血:禾髎、兑端、劳宫(《资生》)。

二十、迎香Yíngxiāng-LI20

[出处]《甲乙》:“鼽衄有痈,迎香主之。”《素问·气府论》所载“鼻空外廉项上各二”,王注谓:“迎香、扶突二穴也。”

[别名]冲阳(《甲乙》)。

[穴名释义]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鼻塞不闻香臭,故名迎香。

《会元针灸学》:“迎香者,迎者应遇,香者芳香之味。香气近鼻无知觉,刺之即知。又因足阳明宗气所和,开窍于口,脾味香,故名迎香。”

《穴名选释》:“迎香,《说文》:迎,逢也。本穴位于鼻孔两旁,为手、足阳明之会。手阳明之脉,上夹鼻孔;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两脉相接于本穴,主治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故名迎香。”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图7-17)

图7-17 迎香

《甲乙》:“在禾窌上鼻下孔旁。”《难经》《外台》同。

《千金》:“在和窌上一寸,鼻孔旁。”

《素问》王注:“鼻下孔旁。”

《铜人》:“禾窌上一寸,鼻孔旁五分。”《发挥》《大成》同。

《大全》:“孔畔五分。”《金鉴》同。

《集成》:“鼻窪纹中。”

:本穴位置,《甲乙》定于“禾窌上鼻下孔旁”,《铜人》增说:“禾窌上一寸,鼻孔旁五分。”定位若照《中国针灸学》以解剖名词定位,“在鼻翼根之外端,鼻唇沟之上部”更为确切,今同。

[取法]正坐仰靠,于鼻唇沟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提上唇肌。皮肤薄而柔软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功用]通鼻窍,祛风热,理气止痛。

[主治]五官科病症: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鼻息肉,多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面部如蚁走感,面浮肿,面痛,唇肿,面肌痉挛等。

皮肤科病症:丹毒,荨麻疹。

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喘息等。

[成方举例]面痒肿:迎香、合谷;鼻塞不闻香臭:迎香、上星、五处、禾髎(《大成》)。

赤眼:迎香(出血)、临泣、太冲、合谷(《杂病穴法歌》)。

慢性鼻炎:迎香、合谷、上星、百会(《辑要》)。

[现代研究]临床疗效统计表明,针刺迎香穴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与中药组比较,无论近期疗效或远期疗效,都有显著差异。针刺或穴位注射小剂量胶性钙,其疗效均较中药组优越。 ouGd2MQ5n+7U1HoXxXixhP50Il9jCHfjebU92PP9fUGlV8+TQGSOG67SsNVZCL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