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
图7-1 手太阴肺经经穴总图
[出处]《脉经》:肺“募在中府”。《素问·水热穴论》所载“膺俞”,王注:“膺中之俞也,名中府。”
[别名]膺中俞(《甲乙》);膺俞(《素问·刺热》王注:“膺俞者,膺中俞也。”);府中俞(《大全》);肺募(《圣济》)。
[穴名释义]中,中焦;府,聚也。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穴为中气所聚;又穴为肺之募。募,脏气结聚之处。脾、胃、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
《黄帝内经明堂》:“中府者。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曰中府。”
《医经理解》:“中府,肺之募也。在乳上三肋间,手太阴脉自起于中焦,故谓中府,言中气之所聚。”
《会元针灸学》:“中府者,肺之络系。府者,从阳由内而达于外。又名膺俞者,膊膺之部,气所过之俞穴。”
[类属]①肺之募穴(《脉经》)。②交会穴之一,手、足太阴之会(《甲乙》原作“手太阴之会”,据《素问·气穴论》王注、《圣济》改)。
[位置]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距胸骨中线6寸处。
《脉经》:“直两乳上二肋间。”
《甲乙》:“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千金翼》《发挥》《铜人》《图翼》同。
《千金》:“在云门下一寸,一云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外台》同。
《素问·刺热》篇王注:“在胸中行两旁相去同身寸之六寸,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者中。”《新针灸学》同。
《大成》:“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
《集成》:“在周荣上二寸少,外开三分,去中行六寸。”
《中国针灸学》:“胸壁前之外上部,第一肋骨下,与任脉之华盖穴平行,相去六寸。”
按 :本穴位置,多宗《甲乙》,定位“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脉经》云:“直两乳上二肋间。”“二”疑“三”之误。至于《千金》“云门……下一寸六分”之说,以嫌偏低,不能作据。《集成》之说,实乃舍简就繁,不作取法。今从《甲乙》。
[取法]①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肩峰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穴,当云门穴直下约1寸,与第一肋间隙平齐处是穴。②仰卧位,自乳头(指男子)向外2寸处,在直线向上摸取三根肋骨的第一肋间隙处。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
《圣济》:“肺募不可伤,伤即令人鼻塞不闻香臭,白汗透流,宜治囟门及心下一寸,深可一寸半。”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胸肌筋膜→胸大肌→胸小肌。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中间支分布。皮下筋膜内除含有上述皮神经和少量的脂肪组织外,还有胸肩峰动脉的终末支穿胸肌及其筋膜至皮下筋膜及皮肤。胸肌筋膜是胸部深筋膜的一部分,覆盖于胸大、小肌,两肌之间有来自臂丛的胸前神经和胸肩峰动脉胸肌支,支配并营养此两肌。
[功用]泻胸中热,清肺,健脾。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少气不得卧,胸中烦满,胸痛,咳吐脓血,伤寒,胸中热,喉痹,鼻塞,鼻流浊涕,汗出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肿、四肢肿,皮痛面肿,呕吐,食不下等。
其他病症:瘿瘤,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肩背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等。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此穴为心肺疾患常用穴之一。
[成方举例]水肿:中府、间使、合谷;喉痹:中府、阳交(《千金》)。
喘逆:中府、魄户(《资生》)。
胸满噎塞:中府、意舍(《百症赋》)。
[现代研究]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可改善肝的血液循环。针刺中府穴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应,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哮喘缓解。
[附注]《圣惠·辨痈疽证候好恶法》:“中府隐隐而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痈也。”
[出处]《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
[穴名释义]云,云雾;门,门户也。云出天气,天气通于肺。穴为手太阴脉气所发,位于胸膺部内应上焦肺气,为肺气出入之门户,故名云门。
《会元针灸学》:“云门者,云应气也,上焦属雾,云遇冷下降,遇热升腾而散走。门者,司守之门户,故名云门也。”
《经穴释义汇解》:“云,山川气也,云出天气,天气通于肺。肺者气之本,穴为手太阴脉气所发,为手太阴肺脉所出之门户,喻气出如云,故谓之云门。”
[位置]在锁骨肩峰端下缘,距胸骨中线6寸之凹陷处。(图7-2)
《甲乙》:“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发挥》《大全》《大成》《图翼》《金鉴》同。
《素问》王注:“巨骨下,夹任脉旁,横出任脉各同身寸之六寸陷者中,动脉应手。”
《考穴编》广注:“巨骨直下,正当璇玑旁开六寸。”《中国针灸学》同。
《金鉴》:“中府上直行一寸六分,在手阳明大肠经巨骨之下陷中,动脉应手。”
《集成》:“在巨骨穴下四寸,微向内,横气户二寸,璇玑旁六寸大些。”
《新针灸学》:“锁骨下部的外端,中行旁开约六寸。”
按 :本穴位置主要有以下几说。①《甲乙》:“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古今多从。②《考穴编》广注:“巨骨直下,正当璇玑旁开六寸。”③《金鉴》:“中府上直行一寸六分”。细究原文,前两说词异位同。《金鉴》之说不确,说见中府。另外,《集成》之文虽较具体,落点仍同《甲乙》,但从巨骨穴下四寸作为定位据点,似无必要。
[取法]正坐位,用手叉腰,当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窝的中点处。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甲乙》:“云门刺不可深,深则使人逆息不能食。”《千金》:“云门刺不可深。”《铜人》:“刺深使人气逆。”《圣惠》:“通灸禁针。”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三角肌筋膜→三角肌(前份)→胸喙锁筋膜→喙突。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和外侧支分布。皮薄,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外侧刺入锁骨下窝处的胸喙锁筋膜,直抵肩胛骨的喙突。
图7-2 云门
[功用]清肺理气,泻四肢热。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胸痛胸满,胸中烦热等。
泻四肢之热:伤寒四肢热不已,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胁痛引背等。
其他病症:暴心腹痛,疝气上冲心,瘿气,四肢逆冷,脉代不至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咳嗽、胸痛、哮喘、肩关节周围炎等。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此处过敏压痛。
[成方举例]四肢热:云门、髃骨、委中、髓空(《素问》)。
喘逆:云门、人迎、神藏;短气:云门、风门、热府、肺募、巨阙、期门;肩痛:云门、秉风,治肩痛不能举(《资生》)。
胸长神经痛:云门、中府、周荣、胸乡、天溪(《新针灸学》)。
[出处]《灵枢·本输》:“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
[穴名释义]天,人体之上部;府,聚也。天以候肺,肺为五脏之华盖。穴属肺经位于上臂,为肺气聚结之所,故谓之天府。
《腧穴命名汇解》:“天府,考昔时取此穴,多令患者以手伸直,用鼻尖点臂上到处是穴。……考鼻属肺窍,肺借鼻处通天气,肺为人身诸气之府。因名天府。”
《会元针灸学》:“天府者,平肩与云门相平,云气所聚象天,故名天府也。”
《针灸穴名解》:“肺居脏腑之最上,故名之以天,而曰‘天府’。府者言居积之多,犹府库也。”
[位置]在腋前皱襞上端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图7-3)
《灵枢·寒热病》:“腋下动脉。”
《甲乙》:“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千金》、《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发挥》、《大全》、《图翼》、《金鉴》同。
《铜人》:“在腋下三寸动脉中,以鼻取之。”
《大成》:“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动脉中,用鼻尖点墨到处是穴。”
《考穴编》广注:“宜直手合掌,眼视中指,取鼻尖点到处是。一法,与乳相平取之亦可。”
《集成》:“距腋下三寸,在臂上前廉直对尺泽,相去七寸半。”
《中国针灸学》:“在肱内侧之上方约三分之一部,内侧肱二头肌沟处。”“……当腋窝横纹之前端起,向尺泽穴点下行三寸是穴位。”
图7-3 天府、侠白
按 :本穴位置《灵枢·寒热病》定于“腋下动脉”,位置不甚明确。自《甲乙》提出“在腋下三寸,臂膈内廉动脉中”,以后各家沿袭。但天府至尺泽的距离,却存有不同看法,如《大成》“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腋至肘当合八寸;《考穴编》亦在腋下三寸,而侠白穴在其下一寸,去肘五寸,总合自腋至肘当为九寸;《集成》载“腋下三寸,在臂上廉直对尺泽,相去七寸半”,合之腋至肘当为十寸半等。近代各家多数主张腋纹至肘为九寸,与《考穴编》之文切合。
[取法]①坐位,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是穴。②坐位,微屈肘,与肘横纹上6寸平高的肱二头肌外侧缘处是穴。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甲乙》:“禁不可灸,灸之令人逆气。”《资生》:“要非大急不必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臂筋膜→肱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疏松,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臂深筋膜,在肱二头肌外侧沟内头静脉外后方,深进肱肌。该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有肌皮神经经过,并发肌支支配该二肌。
[功用]理肺气,安神志。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气喘,咳嗽等。
神经系统病症:神思恍惚,善忘,悲哭等。
其他病症:鼻衄,吐血,瘿气,疟疾,上臂内侧痛,身肿身胀,身重嗜睡,目眩,不能远视,紫白癜风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鼻出血,吐血,精神病,煤气中毒,肩臂部疼痛等。
[成方举例]瘿瘤:天府、臑会、气舍;风证:天府、曲池、列缺、百会(《千金方》)。
鼻衄血:天府、合谷(《百症赋》)。
[出处]《甲乙》:“侠白,在天府下。”
[别名]《医学纲目》作“挟白”。“挟”,古通“侠”(《汉书·叔孙通传》:“殿下郎中侠陛。”注:与挟同)。不作别名。
[穴名释义]侠与夹通;白,肺色也。取穴时,两手下垂,夹胸肺之旁,于上臂内侧天府下一寸处是穴,故名夹白。
《黄帝内经明堂》:“白,肺色也。此穴在臂,夹肺两箱,故为侠白。”
《针灸穴名解》:“穴在上膊,臑部内侧,白肉凸起之前方。垂手夹腋之处,故名夹白,此穴位在处得名也。”
[类属]手太阴之别(《甲乙》)。
[位置]在天府下1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图7-3)
《甲乙》:“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千金》《千金翼》《外台》《发挥》《铜人》《大全》《大成》《图翼》《金鉴》同。
《考穴编》:“在天府下一寸,去肘五寸。”
《集成》:“在尺泽上五寸大些。”
《中国针灸学》:“在肱前内侧之中央部,肱二头肌与肱前肌间之处。从尺泽穴直上行五寸,重按有动脉处是穴位。”
《新针灸学》:“天府穴下一寸,肱二头肌外侧沟。”
按 :本穴位置古今医家多从《甲乙》。唯《集成》云“在尺泽上五寸大些”,此与该书将上臂骨度定为10.5寸有关。(参看天府穴)。
[取法]坐位,肘横纹上6寸,肱二头肌腱的外侧缘是穴。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臂筋膜→肱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的头静脉向上,穿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入深筋膜,至锁骨下窝处汇入腋静脉。(参看天府穴)
[功用]理肺和胃。
[主治]呼吸系统疾患:咳嗽,气喘等。
消化系统病症:干呕,烦满,心痛,气短等。
其他病症:上臂内侧痛,赤白汗斑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气管炎,胃疼,恶心,心动过速,胸痛等。
[成方举例]臂丛神经痛(正中神经):侠白、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泉(《新针灸学》)。
[出处]《灵枢·本输》:“入于尺泽。”
[别名]鬼受(《千金》);鬼堂(《千金翼》);气堂(《经穴纂要》)。《素问·皮部论》张隐庵注作“天泽”,“天”乃“尺”,形误。
[穴名释义]尺,尺肤部;泽,水聚处也。喻手太阴脉气到此象水之归聚处,故名。
《黄帝内经明堂》:“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十二经脉出四支,已流口而行至此,入五藏海。泽谓陂泽水钟处也。尺谓从此向口有尺也,一尺之中脉注此处,留动而下,与水义同,故名尺泽。”
《子午流注说难》:“尺泽乃肺之合穴,可针可灸。盖阴合为水,肺为金藏,水乃金之所生,邪之实者针之,泻其子故也。肺乃藏气之藏,山泽通气,此穴恰在太阴尺中,脉之结点,故名。”
《会元针灸学》:“尺泽者,尺即寸关尺,泽为水平,由寸口至尺泽为一尺九分……泽又象水,故名尺泽。”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合穴(《灵枢·本输》);五行属水(《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图7-4)
图7-4 尺泽
《灵枢·本输》:“肘中之动脉也。”
《甲乙》:“在肘中约上动脉。”《千金》《千金翼》《外台》《发挥》《大全》《大成》《图翼》《金鉴》同。
《外台》引甄权云:“在臂曲横纹中,两筋骨罅陷者宛宛中。”《素问》王注、《铜人》同。
《玉龙经》:“在肘中大筋外陷中。”
《新针灸学》:“肘横纹的桡侧,两肌中间。”
《中国针灸学》:“在内肘部之前方,当肱二头肌腱之外缘,肱桡骨肌起始部之内缘,肘窝横纹中央。”
按 :本穴位置,其说有三:一为肘中约纹上动脉;二为在臂屈横纹中,两筋骨罅陷者宛宛中;三为肘中大筋外陷中。但均在肘横纹上,所云动脉,非重按难触。大筋之外,当指肱二头肌肌腱的桡侧,与今定位同。
[取法]手掌向上,肘部微弯曲,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上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素问·刺禁论》:“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王冰注:“肘中,谓肘屈折之中,尺泽穴中也。刺过陷脉,恶气归之,气固关节,故不屈伸也。”《圣惠》:“不宜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肘筋膜→肱桡肌→肱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皮神经之间,穿肘深筋膜,进入肱桡肌。肱桡肌和其深面的肱肌之间有桡神经,该神经于此分为深、浅二支。深支支配肱桡肌,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
[功用]清泄肺热,和胃理气,舒筋止痛。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胁胀满等。
运动系统病症:膝膑肿痛,振寒瘛疭,身疼,腰脊强痛,肘臂挛痛,四肢暴肿,手不能伸等。
神经系统病症:心痛,悲愁不乐欲哭,无脉症,小儿慢惊风等。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遗尿,疝瘕积聚引阴部疼,经闭等。
消化系统病症:急性吐泻,舌干,吐血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咽喉肿痛,胸膜炎,膀胱括约肌麻痹(小便失禁),精神病,小儿搐搦,偏瘫,前臂痉挛,肩胛神经痛,丹毒等。
[成方举例]癫疾:尺泽、然谷(《千金》)。
慢惊风:小儿慢惊风,灸尺泽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圣惠》)。
心烦:尺泽、少泽(《资生》)。
唾浊:尺泽、间使、列缺、少商;气逆: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风痹:尺泽、阳辅;挫闪腰肋痛:尺泽、委中、人中(《大成》)。
肘挛疼:尺泽、曲池(《玉龙赋》)。
鹤膝肿劳:尺泽、曲池、风府(《肘后歌》)。
五般肘痛:尺泽、太渊;吐血定喘:吐血定喘补尺泽(《席弘赋》)。
[现代研究]临床观察针刺尺泽穴,有降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有一定疗效。实验观察,针刺尺泽对结肠蠕动有调整作用,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或直肠的蠕动增强。
[出处]《甲乙》:“孔最……去腕七寸。”
[穴名释义]孔,孔隙也;最,甚也,聚也。穴属手太阴之郄,为本经气血深聚的所在,是理血通窍最得用之穴位,故名孔最。
《黄帝内经明堂》:“孔者,空穴也。手太阴脉诸脉中胜,山之空,穴居此脉之郄,故为孔最之也。”
《会元针灸学》。“孔最者,最主要之孔窍也。肺气通七窍最宜,起寸口上七寸,得诸经之气,故名孔最。”
《经穴释义汇解》:“穴为手太阴之郄,去腕七寸。郄为孔隙,有孔穴的含义;最,聚也,穴为肺经气血汇聚之处,故名孔最。”
[类属]手太阴之郄穴(《甲乙》)。
[位置]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7寸。
《甲乙》:“去腕七寸。”《千金》《千金翼》《外台》《发挥》《铜人》《大全》《大成》《图翼》《金鉴》《新针灸学》同。
《考穴编》广注:“去太渊七寸,外面些。”
《金鉴》:“从尺泽穴下行,腕前约纹上七寸,上骨下骨间陷中。”
《中国针灸学》:“在掌侧前臂之上,约前臂三分之一部,当回旋圆肌之停止部。”“从尺泽穴直对鱼际穴,下行三寸是穴位。”
按 :本穴位置,古今基本一致,皆云腕上7寸。但细细推究,并非尽同,此乃古今各家所定骨度有异之故。如自肘至腕为12.5寸,《新针灸学》定为12寸,《中国针灸学》定为10寸。据此,以上各说词同位异,穴位落点并不一致。今从12寸之说,不仅定穴简便,也可免定穴不一之弊。
[取法]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向上1寸,当桡骨内缘处是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在皮下,针经头静脉内侧,穿前臂筋膜,入肱桡肌。在桡动、静脉及其伴行的桡神经浅支的内侧,经上列各肌,逐肌深达拇长屈肌。以上诸肌,除肱桡肌由桡神经深支支配外,其他诸肌均由正中神经支配。
[功用]理气润肺,清热止血。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咯血,咳嗽,气喘等。
其他病症:热病无汗,头痛,咽喉肿痛,失音,肘臂挛痛,屈伸困难,腕痛,痔疮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肘臂痛,手关节痛等。
[成方举例]咳逆:孔最、天泉、太溪、行间、俞府、神封、腹结、少商、浮白;失音:孔最、哑门(《资生》)。
急性咯血:孔最、尺泽、内关(用强刺激法,留针15分钟)(《辑要》)。
[出处]《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别名]童玄(《古今医统》);裂缺(《千金》)。裂,同列。《管子·五辅》“大袂列”,不作别名。
[穴名释义]列,分解也;缺,器破也。穴为手太阴络穴,自此分支别走阳明,位桡骨茎突上方,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隙处,故名列缺。
《黄帝内经明堂》:“列,行列也,此别走络,分别大经,所以称缺之,别之缺经之上,故曰列缺。”
《医经理解》:“列缺,大腕后侧上一寸,其筋间罅中,谓之列缺,言列于缺陷处也。”
《经穴释义汇解》:“列缺,古谓天上之裂缝;天门。手太阴属肺,肺为藏之盖,居诸藏之上。至高无上曰天,肺叶四垂,犹如天象。穴为手太阴之络,腕上一寸五分。手太阴自此分支别走阳明,脉气由此别裂而去,似天上之裂缝。又列缺指闪电,而闪电之形,有似天庭破裂;故名。”
[类属]①本经络穴(《灵枢·经脉》)。②八脉交会穴之一(《针经指南》);交任脉(《玉龙经》)。③《千金》作本经原穴。
[位置]在桡骨茎突上方,距腕横纹1.5寸处。
《灵枢·经脉》:“腕上分间……去腕半寸(疑是寸半之误)。”
《甲乙》:“去腕一寸五分。”《千金》《千金翼》《外台》《铜人》《大全》同。
《外台》引甄权云:“腕后臂侧三寸交叉头两筋骨罅宛宛中。”
《圣惠》:“在腕上一寸,筋骨罅间宛宛中。”
《玉龙经》:“在大指直上,叉手,中指尽处是穴。”
按 :本穴位置,《灵枢·经脉》云在“腕上分间……去腕半寸”,该书定经渠于“寸口”,本穴当在一寸以上无疑,故“去腕半寸”当属“去腕寸半”之误。《甲乙》云“去腕一寸五分”,古今多从。《圣惠》云“在腕上一寸”,因该书将经渠亦定于寸口,本穴则不应在腕上一寸,两穴落点一致,不可取法。近人多以两手交叉取穴,位置与《甲乙》基本相同。
[取法]①以病人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拳,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图7-5)
图7-5 列缺
[刺灸法]向肘部斜刺0.2~0.3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深筋膜→旋前方肌→桡骨(骨膜)。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浅支双重分布。桡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位于肱桡肌的内侧。动脉后方下段有拇长屈肌和旋前方肌。桡动脉可由肘窝下方2厘米与桡骨茎突前方做一连线,该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桡神经浅支与动脉伴行,该穴位于桡动脉和浅支的外侧。
[功用]宣肺理气,通经活络,利水通淋。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
神经系统病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噤,偏正头痛,惊痫等。
泌尿系统病症:溺血,遗精,阴茎痛,小便热,小便难,小便涩痛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痛泄泻,痢疾,吐血,噎膈等。
心血管病症:心胸疼痛等。
妇产科病症:产后不能言,死胎不下,乳痈等。
其他病症:牙疼,疟疾,腰疼,风疹,四肢暴肿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哮喘,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遗精,牙痛,半身不遂,高血压,以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成方举例]小儿惊痫:列缺、阳明络(《甲乙》)。
疟疾:列缺、后溪、少泽、前谷(《千金》)。
阴茎痛:列缺、阴陵泉、少府主阴痛(《资生》)。
偏风:列缺、冲阳;健忘失记:列缺、经渠、太渊(《大成》)。
肺结核咯血:列缺、太渊、尺泽、足三里(《针灸学》)。
淋痛:列缺、中封、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均灸(《针灸学》)。
偏正头疼:列缺、太渊;喘急:列缺、足三里(《杂病穴法歌》)。
[现代研究]针刺列缺穴可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呼吸道的阻力下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得到缓解,使支气管哮喘平复。针刺的平喘作用,可能与针刺对植物神经功能、血中乙酰胆碱、组胺和肾上腺素水平的调整有关,从而有利于细支气管痉挛的解除,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水肿减轻,通气功能改善。
有人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针刺列缺配肾俞或照海可增强肾功能,酚红排出量较前增多,尿蛋白减少,血压也下降,这种效应可持续2~3小时,再针刺时仍有效。也有人实验,针刺列缺穴,可引起膀胱收缩反应,使排尿量增加。
针刺列缺穴又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有人通过血管容积描记方法,针刺列缺可引起小腿血管容积变化,出现血管收缩现象。
[出处]《灵枢·本输》:“行于经渠。”
[穴名释义]经,动而不居也;渠,沟渠也。穴为手太阴之经穴,所行为经,言其脉气在此流动不绝。又穴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长形凹陷处,如似沟渠之水,故名经渠。
《黄帝内经明堂》:“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气,从井出正流至此,徐引而行经,谓十二经脉也。渠谓沟渠,谓十二经脉血气流于此穴,故曰经渠。”
《子午流注说难》:“言经渠者,乃经过之冲渠要道。”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灵枢·本输》);五行属金(《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当桡动脉搏动处。
《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
《甲乙》:“在寸口陷者中。”《千金》、《千金翼》、《素问》王注、《外台》、《发挥》、《铜人》、《大全》、《图翼》、《金鉴》同。
《玉龙经》:“在寸口陷中脉会处。”
《入门》:“寸口下近关上脉中。”
《考穴编》:“在寸口之动脉陷中。”《大成》同。
《集成》:“在腕后五分,居寸脉上。”
《中国针灸学》:“在桡骨茎状突起之内侧,腕横纹之上一寸处,当三指按脉时,中指所着处是穴位。”
按 :本穴位置,文献上皆云在寸口陷中,但实非同一。如《灵枢》曰“寸口中”;《入门》曰“寸口下近关上脉中”;《集成》曰“腕后五分”。按此布穴,落点非一。《中国针灸学》综各家之说,定位于桡骨茎状突起之内侧,腕横纹之上一寸处。今从。
[取法]手侧伸,拇指与掌心向上,距腕横纹1寸的桡动脉搏动处,亦即医者按脉时中指所着之处。
[刺灸法]直刺0.2~0.3寸;禁灸。
《甲乙》:“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杨上善曰:“手太阴脉等五脏五神之气大会此穴,则神明在于此穴之中,火又克金,故灸之者,伤神明。”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腱)→旋前方肌。皮肤薄,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桡神经浅支内侧经皮下筋膜,在桡动、静脉的桡侧穿前臂筋膜,深进旋前方肌,该肌由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支配(参看列缺穴)。
[功用]宣肺利咽,理气降逆。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胸部胀满,胸背疼痛等。
消化系统病症:胃脘痛,呕吐等。
其他病症:热病汗不出,咽喉肿痛,数欠,疟疾,掌中热,足心痛,前臂内侧痛,腕部疼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胸痛,哮喘,支气管炎,扁桃体炎,食道痉挛,呕吐,膈肌痉挛,桡神经疼痛或麻痹等。
[成方举例]咳喘:经渠、天府(《甲乙》)。
背痛:经渠、丘墟、鱼际,昆仑、京骨(《大成》)。
[出处]《灵枢·本输》:“注于太渊。”
[别名]鬼心(《千金》:“掌后横纹名鬼心”,《经穴汇解》作本穴别名);太泉、大泉(《太素》杨上善注);天泉(《西方子》);大渊(《脉经》)。唐高祖名李渊,古有避讳之习,故《千金》等改“太渊”为“太泉”。大、太,古通。“天泉”乃“大泉”之误。
[穴名释义]太,大也;渊,深也。穴为肺经原穴,八会之一脉会。言其脉气所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
《子午流注说难》:“太渊乃脉之所会。《本输》篇云: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盖其穴在手大指如鱼形之后,再下一寸,即寸口脉之起点。此五脏之俞穴,亦称原穴。盖六府水谷精华,注入五脏经腧之起原处,故称渊。”
《谈谈穴位的命名》:“老子《道德经》将欲(歙)之章(三十六章)曰:鱼不可脱于渊,所以鱼际之后有太渊穴,如鱼不得离水也。”
《穴名选释》:“太,谓大之甚。渊,回水也,深也。太渊意指回水甚深之处。《云笈七签》称:脐者,人之命也。一名太渊,系指性命所系,生之渊源。本穴位在气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为手太阴之俞,脉气深入留注之处,肺朝百脉,脉会太渊。王冰曰:气口者脉之大要会也,百脉尽朝,故以决死生。穴当此位,故以为名。”
[类属]①五输穴之一,本经输穴(《灵枢·本输》);五行属土(《难经·六十四难》)。②肺之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③八会穴之一,脉会穴(《难经·四十五难》)。
[位置]在腕横纹桡侧端,当桡动脉搏动处。(图7-6)
图7-6 太渊
《灵枢·本输》:“鱼后一寸陷者中。”
《甲乙》:“在掌后陷者中。”《千金》、《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铜人》、《发挥》、《大全》、《图翼》、《金鉴》同。
《圣惠》:“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者中。”
《大成》:“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中。”《新针灸学》同。
《难经集注》虞曰:“在手鱼际间,应手动脉。”
《中国针灸学》:“在掌侧桡骨之桡侧,舟状骨结节之外上部。”“腕之拇指侧横纹头,按其陷凹中有脉搏动处是穴位……”
按 :本穴位置,多云掌后陷中,定位不确。自《圣惠》开始,多以掌后横纹作为定位依据。《难经》虞注更增动脉应手四字,则本穴位置应在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搏动处。今人有以桡动脉桡侧定位者,不确。
[取法]仰掌,当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是穴。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骨骨膜。皮肤较薄,皮纹较深,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皮下筋膜内,经桡神经浅支、头静脉与桡动脉掌浅支之间,继穿前臂筋膜,在桡动、静脉外侧,拇长展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达深部桡骨骨膜。前肌(腱)由桡神经支配,后肌(腱)由正中神经支配。(参看列缺穴)
[功用]调肺气,通血脉。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咳血,胸背痛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胀,噫气,呕吐,呕血等。
心血管病症:无脉症,心痛等。
其他病症:牙疼,头痛,缺盆中痛,目痛生翳,咽干,喉痹,呃逆,热病汗不出,烦满,掌中热,手腕无力疼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气肿,支气管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哮喘,肺结核,咳血,肋间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失眠,聋哑,经闭,无脉症,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及膈肌痉挛等。
[成方举例]唾血:大泉、神门(《千金》)。
不可卧:太渊、肺俞、上管、条口、隐白(《资生》)。
噫气上逆:太渊,神门;狂言:太渊、阳溪、下廉、昆仑;寒厥:太渊、液门(《大成》)。
神经性呕吐:针太渊、大陵、胆俞、尺泽,灸间使、隐白、章门、乳根(《新针灸学》)。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玉龙赋》)。
[现代研究]太渊为八会穴之一的脉会,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对于血压的调整也有较好作用,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穴,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太渊又是肺经的输穴(原穴),对肺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有人利用流速仪和气流阻断分别测定太渊、肺俞等穴,实验前后气道阻力的结果显示,吸气和呼气阶段气道阻力的增高都有下降,尤其呼气时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可改善肺通气量的作用,使肺呼吸机能加强。
[出处]《灵枢·本输》:“溜于鱼际。”
[穴名释义]际,边际也。凡两合皆曰际。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之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合之处,故谓之鱼际。
《黄帝内经明堂》:“水出井,流而动也,脉出指流而上行,大指本节后象彼鱼形,故以鱼名之。赤白肉畔,故曰鱼际也。”
《子午流注说难》:“鱼际乃阴荥火穴,在手大指后鱼腹中,手大指接近次指时,则鱼腹丰满,离开次指时,则本节后内侧微陷中,有如鱼腹正中交际之形,故名鱼际。”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荥穴(《灵枢·本输》);五行属火(《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手掌鱼际部,当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灵枢·本输》:“手鱼也。”
《甲乙》:“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千金》、《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铜人》、《发挥》、《大全》、《图翼》、《金鉴》同。
《玉龙经》:“在大指本节后内散脉,曲指大维尖。”
《大成》:“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陷中。”
《考穴编》广注:“约居横纹后一寸。”
《中国针灸学》:“在第一掌骨后部之掌侧,当短外转拇肌之停止部。”“第一掌骨与舟状骨关节之内侧前方,即第一掌骨后端略前之掌侧赤白肉际是穴位。”
按 :大指本节后肌肉隆起处谓之鱼,鱼之边际谓之鱼际。但《灵枢》《甲乙》只云大体部位,未明具体落点。直至《考穴编》广注,始云“约居(腕)横纹后一寸”,定位才趋明确。与今之定位近同。
[取法]侧掌,微握拳,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一掌骨中点之掌侧赤白肉际处取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素问·刺禁论》:“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王冰注曰:“手鱼腹内,肺脉所流,故刺之内陷,则为肿也。”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鱼际筋膜→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皮肤手掌与手背皮肤移行部,由桡神经浅支和正中神经的第一指掌侧总神经分布。上列诸肌除拇短屈肌深头由尺神经支配外,其他各肌则由正中神经指掌侧总神经的返支支配。
[功用]清肺热,利咽喉。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哮喘,咳嗽,咳血,胸背痛等。
神经系统病症:精神失常,悲恐等。
其他病症:伤风,伤寒,身热汗不出,喉痹,失音,咽干,虚热消渴,头痛,腹痛,乳痈,肘挛,指肿,疟疾,呕血,心痹悲恐,阴湿痒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发热,头痛,头晕,心动过速,失眠,多汗症,小儿疳积等。
[成方举例]唾血:泻鱼际、补尺泽;厥心痛:鱼际、太渊(《甲乙》)。
咳嗽:鱼际、列缺、少泽、缺盆;头痛:鱼际、液门、中渚、通里(《资生》)。
[现代研究]针刺鱼际穴有平喘作用。有人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哮喘病人和正常人血浆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浓度。发现哮喘发作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同样诱发豚鼠哮喘后,其肺组织环-磷酸腺苷含量亦较对照组(未诱发哮喘)降低( P <0.001)。血浆和肺组织环-磷酸鸟苷虽较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哮喘的发作与血浆和肺组织中环-磷酸腺苷降低有关。针刺两周后,血浆环-磷酸腺苷含量及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比值均较针前显著升高,两者有显著相关性( P <0.001, P <0.002),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消减,肺最大通气量增加。动物实验观察到,针刺豚鼠“鱼际”穴后,肺组织环-磷酸腺苷含量和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比值均显著高于非针刺穴点( P <0.05)。而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鱼际”穴能消除针刺的效应,其肺组织环-磷酸腺苷含量和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比值均显著低于针刺鱼际组( P <0.01, P <0.05),与哮喘组相近。说明针刺“鱼际”穴对肺脏环-磷酸腺苷的影响具有特异性,而针刺治疗哮喘,对经络和经穴的调节功能,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而实现的。针刺鱼际还可以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针刺郄门、鱼际、太溪,可改善因开胸而引起的纵隔摆动,其效果远比肺门周围神经封闭的古老方法优越。
[出处]《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
[别名]鬼信(《经穴汇解》);小商(《子午流注针经》)。少、小,古通。不作别名。
[穴名释义]少,小也;商,五音之一,肺音为商。穴为肺经井,所出为井,言其脉气外发似浅小水流,故名少商。
《会元针灸学》:“少商者,阴中生阳,从少。五音六律,分宫商角徵羽,从商,属肺,肺经之根,故名少商。”
《谈谈穴位的命名》:“肺属金,其音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以太和少来分别五音的阳和阴,肺经属太阴,故名少商。”
《概述腧穴的命名》:“乙年阴金,少商起初运,少商是肺经的井穴属乙太,肺为阴金,故所出之井,以初运为名。”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灵枢·本输》);五行属木(《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图7-7)
图7-7 少商
《灵枢·本输》:“手大指端内侧也。”《大全》同。
《甲乙》:“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千金》、《千金翼》、《外台》、《素问》王注、《发挥》、《大成》、《图翼》、《铜人》、《金鉴》、《新针灸学》、《中国针灸学》同。
《外台》引甄权云:“在手大拇指甲外畔,当角一韭叶,白肉际宛宛中。”
《玉龙经》:“在大指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大,与爪甲根齐,白肉际宛宛中。”
[取法]侧掌,微握拳,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做一线,相交处取穴。
[刺灸法]向腕平刺0.2~0.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外台》:“不宜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皮薄,由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动脉来自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并有同名静脉、神经伴行,与对侧同名动脉互相、吻合,形成血管网。
[功用]清肺利咽,苏厥开窍。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等。
神经系统病症:中风昏迷,晕厥,牙关紧闭,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
其他病症:重舌,中暑,呕吐,热病,血虚口渴,小儿乳蛾,烦心善哕,心下满,耳中风声,鼻衄,痄腮,牙痛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出血,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咯血,口颊炎,食道狭窄,黄疸,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失眠,盗汗,小儿惊风,手指挛痛等。
[成方举例]呕吐:少商、劳宫;喉中鸣:少商、太冲、经渠(《千金》)。
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壮);双乳蛾症:少商、金津、玉液(《大成》)。
初中风急救针法:少商穴、商阳穴、中冲穴、关冲穴、少冲穴、少泽穴(《乾坤生意》)。
癔病:灸少商、心俞;针神门、涌泉、中脘(《新针灸学》)。
血虚口渴:少商、曲泽(《百症赋》)。
小儿惊风:少商、人中、涌泉(《杂病穴法歌》)。
[现代研究]有实验报道,针刺少商等穴有助于CO中毒而致昏迷的病人苏醒,使血中CO性血红蛋白解离。实验证明:针刺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得针刺前后不同时期血中CO含量,结果有显著差异,针刺组53.8%,15分钟后降至25.5%;对照组仅由45%降至30%。动物苏醒时间,针刺组4.4分钟,对照组为11分钟。
[附注]《聚英》:“唐刺史成君绰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以三棱针刺少商,微出血,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