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交会穴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在循行过程中相互交叉会合,在会合部位的腧穴称交会穴。它与八脉交会穴是以经气与十二正经相通之交会不同,而是实指循行路线上的交会。虽然《内经》中多篇载有“交巅上”“交肩上”“柱骨之会上”等,但是并未述明交会穴之名称。明确列出交会穴名称的是《甲乙经》,此后在《千金》《外台》《素问》王注等书中又略有补充。交会穴体现了经脉之间的联系,绝大多数交会穴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主要是阴经与阴经交会,阳经与阳经交会,只有足阳明经、手太阳、少阳经与任脉交会属阴阳脉相交。表明各经脉之间气血相通。由于各阴经均会于任脉,各阳经均会于督脉,故通过交会穴充分体现了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的功能,使任督二脉在十四经中起着总纲的作用。此外,根据交会穴的分布特点,还表明了十二经“根”于四肢,“结”于头身的联系规律。尤其是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有单独所属腧穴外,其他六脉,即冲脉、带脉、阴 脉、阳 脉、阴维脉、阳维脉,均无单独所属腧穴,皆以交会穴与十四经相交。因此,从交会穴才能明确了解冲脉并于足少阴,带脉并于足少阳,阴 脉为足少阴之别,阳 脉为足太阳之别,“阴维起于诸阴之交”,“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的涵义。

交会穴除了反映所属本经病证外,还反映相交各经之病证,所以交会穴所在人体部位较多发生病痛。如“阳维为病苦寒热”,其病证表现则与头肩部交会穴相关;“阴维为病苦心痛”,其病证表现则与胸腹部交会穴相关,切循这些交会穴则可得“应动”反应。所以,交会穴是头面躯干部就近取穴之重点腧穴,它既可治所属本经及本经属络脏腑之病证,又可治相交各经及其所属络脏腑之病证。尤其是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由于有交会穴的存在,扩大了经脉所属腧穴的治疗范围。如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足三阴经虽然共同治疗小腹部病证,共同交会于任脉的中极、关元二穴,但它们又各有其主治重点。足太阴经交会于下脘、日月、期门、中府,说明其所属腧穴能够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病证;足少阴经交会于长强及上达廉泉,其所属腧穴能够主治肾、膀胱、腰脊、肺、喉舌等部病证;足厥阴经交会于曲骨、冲门、府舍及颠顶,其所属腧穴能够主治肝、胆、阴部、胁肋及头部病证。因此,三阴交则具有足三阴经所主治的共同作用。其他交会穴亦如是。今将交会穴列表于下,见表4-16。

表4-16 经脉交会穴表

①《甲乙经》原文为“手太阴之会”,据《素问·气府论》王冰注改。
②《甲乙经》原文为“足少阳、阳维之会”,据《素问·气府论》王冰注改。
③据《难经·二十八难》增。

续表

①《甲乙经》原文为“足太阳之会”,据《外台》改。
②《甲乙经》原文为“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据《铜人》删。

续表

①③④据《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增。
②《素问·气穴论》王冰注增。
⑤《甲乙经》原文为“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据《铜人》补。 Cdy5RVCozJkCBwwozp7u31kqNC8iVlTTjx3dKtoF4QR+T5G+vSCsXl/Ks3BGX5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