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原、络穴

原穴与络穴是针灸临床上经常运用的重要腧穴,并且经常以主客相配,治疗效果显著又可靠,但各有其性质与特点。

一、原穴

手足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腧穴,取名为原穴。是经气源出,所过而留止的部位,故谓之原。

(一)原穴的理论意义

原穴即为经气源出的部位,那么经气之源自何而来?《素问·离合真邪论》云:“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解释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因此,经气之源是与先后天之精气密切相关的。先天之精气来源于父母,谓之元气,也称原气,为生气之本源。《难经·八难》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有,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这是说经气首先是来自先天。人的生命活动,其中包括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及呼吸等功能,全都来源于先天,所以谓之生气之原。“三焦之原”,是说明三焦的功能,即上焦出气,中焦生血,下焦藏精等皆赖先天元气;三焦又是决渎之官,六腑之一,有以其气主持水液正常运行于十二经之功能。三焦之气出于原穴,《难经·六十六难》云:“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说明了原穴命名为“原”的意义。实际是古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此十二原穴是各条经脉主治其所属脏腑疾患的主要腧穴,也是各脏腑疾患反映于体表的重要腧穴。先天元气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之润养,并与后天精气并而充身,所以后天的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之气与三焦原气是相通的。因此,原穴于后天同样为生气之原,故《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十二原者,五脏之所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就是说十二原穴能反映全身的疾患,并能治疗全身疾患。

(二)原穴的内容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有:“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映,脖映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这是十二原穴的最早记载。从其腧穴数目看,五脏经脉之原穴各有二,加膏、肓之原穴各一,合之为十二穴,并非十二经脉皆有原穴,不符前述原穴为生气之原,三焦为原气别使之意。其中手少阴经原穴是以手厥阴经之大陵代替的,符合手少阴独无输的说法,也符合原是十一条经脉的记载。然而,《灵枢·本输》在论述手足六阳经时均有“所过”之原穴,即大肠经原穴过合谷,胃经原穴过冲阳,小肠经原穴过腕骨,膀胱经原穴过京骨,三焦经原穴过阳池,胆经原穴过丘墟。其中阴经的“输穴”即是原穴,但却无膏、肓之原,也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难经·六十六难》除保持原十一条经脉之原穴外,又加入了“少阴之原,出于兑骨”。这是根据《灵枢·邪客》所载:“少阴独无输者不病乎?……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而来。《甲乙经》已补充了手少阴经五输穴,其中神门穴为输,在“掌后锐骨之端”,又为原穴。滑伯仁认为“掌后锐骨之端”即手少阴心经之原穴所在,乃指神门穴。至此,十二经脉之原穴才算补足,为后世医家所尊。关于六阴经输原为一穴,而六阳经却独置一穴为原穴的原理,《难经·六十二难》做解释说:“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意思是说脏属阴,输原共一穴,其经气过输即为原;足够气血留止,三焦原气留止了;六腑属阳,阳经阳气盛,则独置一腧为原穴,故过输需过原,此则按时取穴,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十二经原穴见表4-5。

表4-5 十二经原穴表

(三)原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大致分为诊断与治疗两个方面。

1.诊断中用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是说五脏患病后,反映在十二原穴。十二原穴各有所在部位,经过切、循、扪、按的检查,则可定向诊断五脏所患病害。五脏患病能反映于十二原穴,是因为十二原穴乃三焦原气别使所居之处。《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实为三百五十三,疑为误抄),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人体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穴,此篇所言三百五十三穴,名少十二腧穴,此十二腧穴即十二原穴,为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之部位,亦是邪气所客之部位。可见原气之别使乃指卫气而言,故又名“守邪之神”。《灵枢·禁服》云:“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足见针刺之时即是调卫气之虚实。

2.治疗中用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五脏六腑患病反映于十二原穴,同时也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十二原穴均在四肢腕、踝关节处,故谓十二原出于四关。五脏之病求治于原穴的实例,在《内经》也有所记载。如《素问·经脉别论》云:“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俱当泻,取之下俞……”,其余经脉所属之脏腑有病时亦是“取之下俞”“宜治其下俞”。“下俞”,若按“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来说,则应是原穴,《类经》注均指此。由此推论可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所举五脏六腑之病变皆应求取各经原穴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举各脏之病均“取其经”而治,亦当以取各经原穴为主。因此原穴主治范围很广。在具体运用时大约分三种取穴配方法中用原穴:一是分经辨证后取原穴与他穴配方施治;二是与络穴组成配方施治,即依经脉表里相合关系以主客相应配穴;三是在按时取穴时用原穴,即在子午流注纳甲法中“遇输过原”中用原穴。

二、络穴

络脉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均有一腧穴,名为络穴。一般各经脉之别络均以络穴之名称之,即有十五络为经穴中重要腧穴之一。

(一)络穴的理论意义

络穴因其为各经脉别出络脉之处而被视为特定要穴之一。正经别出的络脉网络于周身各部。《灵枢·经脉》云:“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就是说浮在人体表面的可以见到的血络,不论大小皆称络脉。因此,《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六经皮部皆有“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的载述。《灵枢·经脉》又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而将络脉与经脉区别开,凡于深部直行之主干则为经脉,凡于浅部横行之分支则为络脉。络脉又分为主络、浮络、孙络。浮络、孙络密布周身各部,为主络之大小分支,故归属于以经脉为纪之主络,故主络皆以经脉而定名。主络于经脉别出的部位则是络脉与经脉相联络的部位,又是阴阳表里相合两经脉之间相互联络的部位。因有十五支主络,简称十五络,则有十五络穴。说明经脉与络脉间气血流注之不可分割,又使得阴阳经脉间表里相合,经气相通,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关系。所以络穴为气血汇聚与转输、分流的重要部位。

(二)络穴的内容

络脉有十五大络,首载于《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其中任脉之别尾翳,《甲乙经》认为是鸠尾穴,鸠尾之别名为尾翳。《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亦同。但《类经》张介宾注:“尾翳,误也,任脉之络名屏翳,即会阴穴。”其说可能与督脉络穴长强相对比较而来,长强居背之下部,会阴则为腹之下部。然今日仍宗《甲乙经》之鸠尾说为准。十二正经之络穴分布在手足肘膝以下,任之络主躯干胸腹诸络,督之络主躯干背腰部诸络,脾之大络主躯干胁肋部诸络,从而使十五大络网络了周身各部之络脉。另外《难经·二十六难》以阴阳 脉之络代替任、督二络,并无穴名及部位,为后世医家所不尊。现将十五络穴列表见4-6。

表4-6 十五络穴表

另有一种说法为十六络脉。系指上述十五络脉之外,再加“胃之大络”。《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里”并非腧穴名称,乃是脉之宗气所居之处。“脉之宗气”是指脉动所宗之气,由于居于足阳明胃经之循行线上,故称胃之大络。又因胃为饮纳水谷之府,为五脏六腑之海,又称水谷之海,乃为后天之本,为全身宗气之源,故亦应为脉之宗气所在,为气口脉象中之“胃气”来源。《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则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余四时之脉象皆以胃气为本。否则脉象中无胃气则为宗气泄,宗气泄则真脏脉见,即为死脉然。所以,胃之大络是言脉之胃气的本源所在,非为腧穴,亦非人体某局部络脉归属之主络,故云“十六大络”并不准确,仍应以十五络脉有十五络穴为准。

(三)络穴的临床应用

络穴主治本络脉所发生的虚实病证。《灵枢·经脉》所载:“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 ,小便遗数。……手少阴之别……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手心主之别……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手太阳之别……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足太阴之别……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足少阴之别……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总之,络脉之病分作三类:一为血络不荣于筋者,二为血络不荣于皮部者,三为血络不润养于腑者。取络穴补虚泻实,以充血脉,以通血络,则可主治络脉之诸病证。除此之外,一络通于二经,除治本络脉之病证外,亦可兼治表里相合之经脉的病证。如列缺治肺经之喘咳、小便遗数,又可治大肠经之头项、齿痛之证;光明可治胆经之痛厥、痿躄之证,又可治肝经目视不明之证。余皆类推。在临床上根据辨证施治法,常与原穴相配主治表里相合阴阳二经之病证,称为“原络配穴法”,效果显著而又可靠。所以,《针灸大成》中单立一目专述原络主客配穴之主治范围,实为后世医家所宗常规取穴法之一。 IWb+7nZsyOa6JQ4LcJPP+4y2dIzSFNv0f1iz141VKGx1zzeMTglHCFs5ta7lkp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