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五输穴

手足三阴三阳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称井、荥、输、经、合穴,统称“五输穴”。它们之所以被称作五输,是由于长期实践经验积累所总结出来的有特殊性质与作用的经穴。

一、五输穴名称的意义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五输之称起源于此篇。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每一输的称号皆有其不同的含义,即表明了各腧穴在经脉中的地位,又代表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1.所出为井 井,是指民间凿地取水之处,即取地下水,为源头所出之所在,形容水之初流。《难经集注》杨玄操说:“井者,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处。”古人依据这种形象用来形容经脉之气血开始流注时的状态,即脉气初发之时浅而小的意思,故称井,即所出之意。井穴多在四肢末端或爪甲之侧。《类经》:“脉气由此而出,如井泉之发,其气正深也。”

2.所溜为荥 溜,水流貌;荥,音萦(yínɡ营),小水貌;也音形xínɡ,地名,如荥阳。故此处之意是说明水出于井泉之后,流成小水流之状。古人依此形象用来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开始后,先成为不盛之状类若小水,故曰荥。《难经集注》:“泉水即生,留停近荥,还未成大流,故名曰荥。”小水常留停于表浅之处,故气血流注在指、掌、跖之前后。《类经》:“急流曰溜,小水曰荥,脉出于井而溜于荥,其气尚微也。”荥字,后代医家常与“荣”字混用,故又名曰荣。

3.所注为输 注,流入、灌入之意;输,运送、转运之意。即由小水流逐渐流成较大的水流,形如灌入之意,又似转输运送之意。古人依此形象用来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渐盛的状态。《类经》:“注,灌注也;输,转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另外,还有形容水流流入较深部位之意,故曰注,因此气血所注之部位多在腕、踝关节。

4.所行为经 行,音形xínɡ,行走、运行之意;又音航hánɡ,即路之意。《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就是沿着小路的意思。从这两种最常见的解释分析,应以后者为确切。经,亦有多种释义,在此处皆以经过或经营之意解释。《类经》曰:“脉气大行,经营于此,其正盛也。”《难经集注》杨玄操说:“经者径也,亦经营之义也。”若按水流形象解释“所行为经”,那么行即大流之水路;经则为经水,即古人以水命名大流之河、江,如淮水、渭水。若依前文所注即灌注、流入之意,则水流注入于经水之意才能较为确切解释“所行为经”,古人依此形象用来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大盛之状态。所以其部位多在肘膝与腕踝关节之间。

5.所入为合 入,由外进内,由浅至深之意;合,合拢、合并、会合之意。若依水流解释“所入为合”则是江河流入于大海,百川汇聚于海之意。《灵枢·海论》云:“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难经集注》杨玄操说:“经行即达,合会于海,故名之曰合,合者会也。”古人依此形象用来形容经脉的气血流注越行越深,最后会合而流入于海。《类经》:“脉气至此,渐为收藏,而入合于内也。”所以,经脉之气血流注至肘膝部位类似江河之水汇合而注入于海,故合穴部位在肘膝关节周围。

总之,五输穴的各名称,皆有其特殊的含义。所出、所溜、所注、所行、所入乃是形容经脉气血之流注有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由微到盛的渐进过程。井、荥、输、经、合之称,形象地代表了这个渐进过程。这种含义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五输穴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二、五输穴的理论根据

五输穴依其井、荥、输、经、合名称顺序,将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由浅入深的过程形象地表示出来。其理论根据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1.四末为阳气之始 古人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的观察,发现人体的阳气是从四肢的末端开始运行的。《灵枢·终始》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动输》云:“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经络学理论说明,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的交接经气之所在均在四肢末端,故言为“气之大络也”。《素问·厥论》明确指出“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气起于五指之里”。此处所说的“阳气”,是指手足三阳经之脉气;“阴气”,是指手足三阴经之脉气。进一步解释了四肢末端为阴阳经脉之气所起始的部位。《灵枢·邪客》叙述了这个过程:“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说明循行于经脉内外的营卫二气,一个化血荣于四末,一个化气先行于四末,故足以说明经脉之气是由四肢末端开始运行的。

2.经脉屈折之数从四末始 《灵枢·经脉》将人体十二经脉循行之起始,到循行一周,以阴阳经脉顺序相互交接的形式记载下来。《灵枢·逆顺肥瘦》做了总结:“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描写了十二经脉营气的循行过程,所以《灵枢·营气》所载述的也是“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的循环过程。《灵枢·卫气》总结说:“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若从经络学最早的专著,即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所载《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分析,十一条经脉的循行几乎皆从四肢末端起始。这个循行过程应该理解为卫气“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内经》较马王堆汉墓帛书已前进了一大步,经络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所以经络与脏腑的属络关系确定后,形成了“外内相贯,如环无端”的气血循行规律,因此十二经脉不是全从四末起始了。现在看来,十二经脉中只有手之三阴与足之三阳不从四末始,那么按“阳气始于四末”之理,则当有顺行逆数屈折之序。所以,《灵枢·邪客》云:“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脉之屈折,出入之处……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岐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然后又云:“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这便是针灸临床实践中用本输的道理,说明十二经脉皆从四末始,凡手三阴、足三阳未从四末行者,亦因进行针灸治疗的需要而有顺行逆数之屈折之脉行。这种屈折之数从四末始,经内屈、外屈之后皆以肘膝为界。所以,《灵枢·官能》云:“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由此而知,经脉之屈折之数即是选取五输穴之理论根据。

三、五输穴的内容

《灵枢·本输》所载的“五输穴”只有十一条经脉之五输,其中缺手厥阴之经脉名,然而却以手厥阴经所属之五输穴代替了手少阴心经之五输。这种情形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所载两种古“灸经”是相同的。古“灸经”十一条经脉只缺手厥阴经,却以手厥阴经之循行部位代替了手少阴经。《内经》对存在的这种情形进行了解释。《灵枢·邪客》云:“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输焉。”依此理论,手厥阴经为心包络经,也名为心主脉,故代心行令,代心受邪,手少阴之五输则取手心主之脉的五输了。至晋代《甲乙经》时补上了手少阴心经之五输穴,这样才使十二经五输穴齐全了。(表4-1~4-2)

表4-1 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表4-2 六阳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四、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在全身腧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一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素问·离合真邪论》云:“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荣输,实指五输穴。就是说人体经络之气的虚与实,阴阳经脉的左右偏倾或变动,都能引起各种疾病,其治疗若取针灸方法,则可上病取下或以上调下,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其补虚泻实皆在于选取五输穴进行治疗。所以《灵枢·官针》所载诸种刺法中首举“输刺”与“远道刺”。“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腧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这两种刺法皆取五输穴,为针灸家每日临床最常用的腧穴。在临床上运用五输穴分以下几种形式。

(一)分经辨证用五输

顾名思义,分经辨证在于辨明病位。经络系统作为定向的体表内脏的相关体系,除了经络受病可内传于脏腑之外,更有脏腑疾患可反映于外在经络,并且通过选取经脉腧穴施以治疗。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五输穴既是脏腑疾病的反映部位,又是脏腑疾病重要的施治部位。

1.在辨证中用五输 十四经各有自身的发病及主治病证范围。十二正经的“是动则病”是本经脉经气变动失常而发生的病证;“是主所生病”是本经脉所主治的各种病证。不管是本经发病或主治病证,都可通过本经脉的五输穴切诊之法而辨明病位。尤其是各种病证混杂不清难以辨识之时,定向切循五输穴是能够帮助明确诊断的。这其中也包括着络脉之病证反应,故《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2.在治疗中用五输 分经辨证可用五输穴切诊,切诊中所发现的“应动”之腧穴则是最佳的施治穴位。五输穴自身均有其主治病证,《难经·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这可以被视为是五输穴的主治总纲。实际上,井、荥、输、经、合的主治范围要广泛得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就是说荥穴输穴多治疗经络在外的病证,合穴多治脏腑在内的疾患。若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论“刺有五变,以主五腧……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腧,故五五二十五腧,以应五时。”《灵枢·五变》则将“风厥”“消瘅”“寒热”“痹”“积聚”等病的“五变”述明后,总结说:“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灵枢·本脏》则将五脏之二十五变全部载录。由此而知,五输主治五变疾患范围之广。因此在日常针灸临床治疗中,凡是按传统方法,分经辨证后循经取五输穴施以补泻治疗,是最多用的刺法。

3.五行补泻用五输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治疗的总则。其中依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进行补泻之时,在针灸治疗中一可依经脉之五行属性选穴针治,二可依五输穴之五行属性进行补泻。最多见的是两者同时运用。关于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最早见于《灵枢·本输》,但该篇只是将各经井穴之五行记载下来,其他腧穴之五行属性至《难经·六十四难》按五行相生规律而补全。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按分经辨证后所拟订的治疗法则,如补母泻子、培土生金、滋水涵木、壮水泻火、培土抑木……选取五输以进行补泻,是针灸临床常用之法。

(二)按时取穴用五输

《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中医学认为人体气血在循经络运行过程中,随时间条件的变化,有着相应的周期性盛衰变化的规律。正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气有逆顺,脉有盛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这是按时取穴的雏形。《素问·针解》篇云:“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这是说针刺补泻的治疗要与时相应,相应之时辰与经气开阖之时辰相合。经气盛时则为开,经气衰时则为阖。《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可见前述之“经气”是指“卫气”。《内经》时代的按时取穴法,除了四时刺法之外,已将四时刺法的不同运用于一日之内了。《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已将早晨比作春,中午比作夏,傍晚比作秋,半夜比作冬。并且说:“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后来又以五脏与十干主日相比,肝日甲乙,主春;心日丙丁,主夏;脾日戊己,主长夏;肺日庚辛,主秋;肾日壬癸,主冬。以一日分为四时的刺法是: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难经·七十四难》依五脏主时之顺序改变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总之,这一时期按时取穴用五输穴十分不精确。

到金元时代,按时取穴法以子午流注针法出现了,并出现了专著,即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子午流注针经》)。这是子午流注针法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的代表作,也是五输穴临床应用的重大发展。直到明代徐凤在其所著《大全》中编出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又进一步完善了五输穴按时取穴法。至令子午流注针法分为纳甲(纳干)法与纳子(纳支)法两类取穴法,皆不离五输。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将十二经脉纳入天干,故又名纳干法。十天干主日,以五日为一周,十日为再周。十天干又主时,五日为六十个时辰,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配合主时而来,故五日为一候。以日主经,以时主穴,依经脉的五行属性与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按五行相生规律,经生经,穴生穴,则能按时取穴了。这样就出现阴日阴时取阴经之穴,阳日阳时取阳经之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等规律。经脉纳干及五行属性列表如下,见表4-3。

表4-3 经脉纳干表

在取穴时,日上起时是按阳进阴退的规律而来。天干为阳,地支为阴,故自甲日起,时辰则自天干之首甲,地支则从最后一阳支戌时起,所以甲日起于甲戌时。第二日为乙日,则自乙酉时起,丙日则自丙申时起,余皆类推。按时顺序相生取穴必然出现“日干重见”,实际是时干重见现象,那么,阳日则气纳三焦,他生我,即三焦五输生本日经;阴日则血归包络,我生他,即本日经生包络五输穴。这样则形成了“子午流注环周图”,即纳甲法按时取穴的周期规律,也就是十二经脉之经气在五输穴上形成周期性开阖的规律。在临床具体运用时要“谨度病端,与时相应”(《灵枢·寿夭刚柔》),于是又有“合日互用”“表里相合”“刚柔相济”“妻闭针其夫,夫闭针其妻”“用时则先主而后客,用穴则弃主而从宾”等灵活取穴的原则。另外,还有“阳经遇输过原,阴经以输代原”,以及闭时开穴,癸日起亥时等法则,使此法逐渐趋于完善,能够主治全身各种疾患,而独成一派。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将十二经脉纳入地支的按时取穴法,故又名纳支法。它是以一日为一周期的。因为一日十二时辰,十二地支相配永远不动,故选十二经脉五输穴也不动。其补泻方法仍按五输穴五行属性以补母泻子法。按辨证论治之需要候时而取。十二经脉纳支表即纳子法补泻表如下,见表4-4。

表4-4 十二经补母泻子、本穴、原穴表 zXEXVCQKYnuV1zM2JltXZ5scIAWEUhKvOLUgParhCfThbwi+lNuDAK4i2cBihp0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