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致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一、经穴

凡归属于经脉的腧穴是谓“经穴”。人体的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奇行之正经)及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经脉都具有单独所归属的腧穴,其中只有十二正经及奇经中的任、督二脉有所归属的腧穴,故又称“十四经穴”。它是人体腧穴的主要内容,一般所称腧穴以及循经所取腧穴皆指十四经穴。这些腧穴分布在十四经流注的线路上,既是十四经脉经气汇聚、转输之部位,其中也包括各经脉、络脉之气互相交会、输注、分流之部位。在这些腧穴上,不仅可以反映本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之病证,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络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证,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不仅具有治疗本经本脏病证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证。

腧穴的归属经脉是在经络学形成之后,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发现,逐渐补充起来的。最初是依无定位经脉治疗及不定名之局部治疗而开始的,以后在实践中逐渐将一些治疗效果良好的部位固定下来而成为腧穴,并且给予命名。因此,被命名的腧穴及其归属各经脉,经历了由少到多,长期实践之补充才逐渐完善了。

二、奇穴

奇穴,即指未能归属于经脉的腧穴。奇穴与经穴的区别在于这类腧穴常常是独立存在的,故有“奇零”之含义。然而按经络学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分析,人体的各个部位均网络有经络,单体表而论,十二皮部及浮络、孙络皆属经络系统组成成分,它包括全身的皮肤和络脉在内,因此过去所称“经外奇穴”之“经外”二字,并不十分确切。奇定之“奇”字的含义中还有对一些疾病有奇特效果的意思,故奇效腧穴被称奇穴。

奇穴的起源很早。在初期针灸治疗中,只有针灸治疗部位而无腧穴名称时,并不存在腧穴归属经脉的问题。《灵枢·刺节真邪》中载有:“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这里的“奇输”是奇穴的本来名称,应被视作最早的腧穴分类名称。当时以不被特殊命名的奇穴,即“无名奇穴”的记载为多,如《素问》中的《气穴论》《气府论》《骨空论》《刺疟》《刺热》《缪刺论》,以及《灵枢》内很多篇均有大量的记载。其中包括已被命名的“寒府”“中俞髎”“缨脉”等;还有被后世命名的奇穴部位,如“十指间”的八风、八邪;龈基的下颐;项大椎之椎顶等;更有许多未被命名的,如“十椎下”“两膊骨空”“耳间青脉”“环谷下三寸”“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甲乙经》中也载有一些奇穴名,如舌柱、尾骶、会宗、下空等。尤以《千金方》载录奇穴最多,达187穴,均散见于各类病证的治疗篇中。《奇效良方》(以下简称《奇效》)专列出“奇穴”一目,收集有26穴。《大成》卷七亦专列“经外奇穴”一节,载有35穴;此外,在其他治疗篇中尚载有18个有名奇穴及近40个无名奇穴的部位。《类经图翼》(以下简称《图翼》)亦专列出《奇俞类集》一篇,载有84个奇穴,《针灸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亦单列“经外奇穴”一目,载有144个奇穴。足以说明历代医家对奇穴均颇为重视。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规律有以下几种。

(一)经脉线外之奇穴

这类奇穴数目最多,分布位置不在十四经脉循行线路之上,纯属经脉之外奇穴。这类奇穴常常是对某些特殊疾患有着特殊的疗效而被命名的。虽然与经脉之气没有直接渗灌、转输的联系,但仍与邻近各经、络脉之气相通,故能主治脏腑的疾患。如中魁、中泉、大小骨空等。

(二)经脉线内之奇穴

这类奇穴所占数量亦不少,大多是由于对某些疾患有明显的疗效,并在长期实践中被肯定下来,因此才被另取奇穴之名的。基本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本身即是经穴而另取奇穴之名的,如百虫窝即是血海、虎口即是合谷;二是本身虽不是经穴,但却在经脉循行线上的,如印堂、肘尖、巨阙俞等。

(三)特殊取法之奇穴

这类奇穴占有相当多的数量,同样是由于对某些疾患有独特疗效而被固定下来的。这种特殊取穴法源于《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云:“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柱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为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这虽是量取五脏背俞穴之法,却与今日背俞穴位置完全不同,但为后代选取腧穴提供了灵活的方法,也就是说不可拘泥于骨度、脉度。这种量取穴位的方法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奇穴的量度中来。如四花穴,虽然出自唐代《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至明代有《针灸大全》(以下简称《大全》)《针灸聚英》(以下简称《聚英》)及《大成》等书均有转录,但其量取方法不尽相同。《聚英》云:“崔知悌云:灸骨蒸劳热,灸四花穴,以稻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方,当中剪小孔。别用稻杆踏脚下,前取脚大指为止,后取脚曲 横纹为止,断了却环在结喉下垂向背后,看稻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央,分为四花灸纸角也,可灸七壮。”《大成》所载与之不同,它介绍的“崔氏取四花穴法”是“用腊绳量患人口长,照绳裁纸四方,中剪小孔,别用长腊绳踏脚下,前齐大趾,后上曲 横纹截断。如妇人缠足,比较不便,取右膊肩髃穴贴肉,量至中指头截断,却络在结喉下,双垂向背后,绳头尽处,用笔点记,即以前纸小孔安点中,分四方,灸纸角上各七壮。”杨氏按说:“四花穴,古人恐人不知点穴,故立此捷法,当必有合于五脏俞也,今依此法点穴,果合足太阳膀胱经行背二行膈俞、胆俞四穴。”这种简捷的取穴方法,很多奇穴之取法均是如此,如灸劳、三角灸、骑竹马灸等。

(四)穴位组合之奇穴

这类奇穴的数量不多,是由两个以上的腧穴组成一组特效穴而被统一命名的。这类奇穴常与上述特殊取穴法结合。其中有用多个经穴组成的,如十三鬼穴;也有根据部位特点而取名的,如四神聪、四缝、脐四边等;更有根据取法特点取名的,如四花穴、骑竹马穴等。

三、阿是穴

选取病变部位,按之有快感或痛处者作为腧穴,谓阿是穴。阿是穴名称,首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这样的定名有一定根据,就“阿”字本义而言,《汉书·东方朔传》中颜师古注是“痛”的意思,是指按压人体疼痛部位之时,病人会自然呼出“阿”声,故取是处为施行灸刺之腧穴,定名为“阿是”。因此,阿是穴没有固定位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以下简称《玉龙经》)称之为“不定穴”。《医学纲目》(以下简称《纲目》)则称之为“天应穴”。“天应”二字,即是选取有自然呼痛之处为穴的意思。各种命名虽不同,但其本义是相同的。

究其源流,“阿是之法”是一切腧穴之本源。在各类腧穴未被命名之前,即是以阿是之法存在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这些阿是部位逐渐固定下来而被命名。因此,《内经》中所载经脉治疗部位及各局部治疗部位,其选取的基本原则在《灵枢·刺节真邪》中早有规定:“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有关这类载述在多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说无论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不管在与不在经脉的循行线上,被命名的腧穴,或未被命名的,都属于经络系统所包括的内容,欲施以灸刺的部位,必须首先检查经络的虚实反应,凡是“应动”即反应失常而变动的部位,才是应选取并施治的穴位。检查的方法是:切、循、扪、按、弹、推、爪……《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种痹证,其治疗总则是“以痛为输”,这种方法应被视为阿是之法的最早记载。《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等,举不胜举,皆属阿是选穴之法。后世医家,历代相传,直至今日仍有很多针灸医生坚持运用此法。把人体分成各个局部进行切循,在经穴部位的有切俞募、切五输、切原络等;依部位而分的有切头面、切背腰、切胸腹、切四肢等。称此法为经络切诊,或称经络扪诊、按诊。《灵枢·终始》在论述“五脏气坏”的诊断治疗时,除载有人迎脉、气口脉之盛躁外,凡取各经施治补泻时“必切而验之”即是此法。历史发展到了今天,近代所称“压痛点”“敏感点”或名“压敏点”“过敏点”等,皆属经络切诊之法。无论是“阑尾点”“胆囊穴”,还是耳针发现的“高血压点”等,均属奇穴范畴,若未被命名的不固定位置上发现敏感点而被取作腧穴时,则为阿是穴。这种方法常可收到比固定腧穴更为明显的效果。 De3B2AJBkS/2shuluVq6i+L53mzR2lXcezCPdl9S+Ldu+qjDU/VKMH7eBQghX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