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腧穴的分类与命名

人体的腧穴布满全身,数目很多,难以胜计。从《内经》成书时代开始,对腧穴的形象,运用了各种名称加以形容,已有了分门别类的趋向。如《灵枢·本输》之“输”“腧”,《动输》之“输”。《背腧》之“俞”“腧”。《素问·气穴论》之“气穴”,《气府论》之“气府”,《骨空论》之“骨空”。其他篇章中还有“节”“络”“谷溪”“会”“俞窍”“穴俞”“经俞”“络俞”“奇俞”等。后来的《甲乙经》所称之“孔穴”,《圣惠》所称之“穴道”,近代俗称之“穴位”等,皆指腧穴。有人主张应统一称作“腧穴”,为有区别起见,将“输”专用于“五输穴”,将“俞”专用于“背俞穴”。

从针刺灸治的部位被称作腧穴开始,进行腧穴的分类与命名就同时开始了。最初不十分明确,在《内经》散载于各篇章中,直至近代才逐渐清晰了。 Y4n4Ltxrrs7+t2FEpNmJa7MwsWPc8kCmL0puX3OnYjLJhSqdDYv3DS6jF4m0gbK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