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痛风的发病机制

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

痛风的临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痛风的发作主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单钠尿酸盐(MSU)的沉积是痛风急性发作的根本原因。当血尿酸浓度超过70mg/L或0.41mmol/L时,血浆尿酸呈饱和状态(在pH值7.4,温度37℃及血清钠正常情况下)。针形单钠尿酸盐析出,在某种刺激下(目前机制不详)引发关节部位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滑膜细胞聚集,释放多种次级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IL-1β、TNF-α、IL-8等,从而诱导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到关节腔,并刺激中性粒细胞激活,介导严重的炎症反应。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周围,在感染、饮食、疲劳、温度等因素下诱导急性痛风发作。另外,在口服降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尿酸浓度波动,沉积的单尿酸钠盐晶体溶解,即可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形成的机制

在30℃时,尿酸盐的溶解度降低为40mg/L,针形单钠尿酸盐容易在无血供(软骨)或者血供相对比较少的组织(肌腱、韧带等)部位沉积,这些部位包括肢体远端的关节及耳郭等温度较低的组织。病情较重及患病时间长的患者,单钠尿酸盐结晶可以在大关节及实质性器官如肾脏中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就是单钠尿酸盐结晶聚集物,初期仅表现为尿酸盐晶体沉积,导致关节炎反复发作;中期会发展到可以在X线片中出现,表现为“穿凿样”病变;后期表现为皮下结节,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或用手触摸到。

双源CT下患者的关节部位沉积尿酸盐结晶
(绿色代表尿酸盐结晶)(彩图见附录)

三、尿酸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痛风患者的肾脏病变可以分为3种类型:

1.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肾脏髓质和肾乳头间质,其周围包绕着单核吞噬细胞,称为尿酸盐肾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肾小管性炎症、间质性肾炎,病情较轻,进展缓慢。

2.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导致近曲小管扩张和萎缩,形成肾结石,其形成与尿酸盐浓度及尿酸尿的浓度有关。

3.急性梗阻性肾病是由于大量的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肾间质及肾小管内,若肾小管腔被堵塞,则会引起少尿性肾衰竭。

四、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形成的过程

一般痛风都会经历以下5个过程:

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患者平日无症状,只是血液化验时发现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值。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成痛风,大约只有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症状,痛风患者却一定是高尿酸血症患者。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在出现痛风的早期,高尿酸血症患者遇到特定的诱因,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引发的急性剧烈的红肿热痛症状。这一时期通过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初发者即使不用药物治疗通常也能自行缓解,症状持续的时间较短,为数日或数周,病情较重的甚至可持续数月。通常,治疗越早,止痛效果越好。

发病前可无任何前兆。诱发因素有饱餐饮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关节局部损伤、受凉受潮等。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是首发症状,表现为凌晨关节痛而惊醒、进行性加重、剧痛如刀割样或吞噬样,疼痛多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关节局部发热、红肿、有明显的触痛、酷似急性感染,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可于数日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90%患者该部位反复受累。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甚至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头痛、恶心、寒战等不适并伴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3.间歇期痛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后,往往会有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症状,称之为痛风的间歇期。间歇期一般没有后遗症状,有时会表现为发作部位皮肤颜色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皮痒。间歇期的长短不一,从数月到数年,甚至发作一两次后,终生不再发作都有可能。而大部分患者会在1~2年内有第二次发作,而且单纯止痛而不规范的降尿酸,随着发作次数增加,病情加重,间歇期会越来越短,症状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累及的关节增多,少数患者可有骶髂关节、胸锁关节或颈椎等部位受累,甚至累及关节周围的肌腱、腱鞘、滑囊等,最后形成痛风石。

4.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的,逐渐增多的,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黄白色结节,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全身器官除脑部外,都有可能形成痛风石。痛风石隆起于皮下,外观像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可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但较少继发感染。痛风石不一定会疼痛,但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影响关节功能。这是因为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可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的侵蚀破坏、增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出现持续关节肿痛、强直、畸形,甚至骨折。

患者脚趾关节因尿酸盐结晶导致趾甲脱落
(彩图见附录)

5.尿酸性肾病

尿酸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是由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所致,实际上包括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三种病变。

急性尿酸性肾病较为少见,主要存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术后导致大量尿酸盐结晶广泛阻塞肾小管腔,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在尿酸性尿路结石病中,小的尿酸结石呈泥沙样,常无症状,结石较大者可发生肾绞痛,当结石引起梗阻时导致肾积水、肾盂肾炎、肾积脓或肾周围炎,感染可加速肾实质的损害。而我们常说的“痛风肾”多是指“慢性尿酸盐肾病”此病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发展会变成持续性,伴有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晚期可发展成肾功能不全,患者多表现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vWRpr3SS9jmQrjkiJNdf/MkLMDfedEyGqvlAWwC35F7UybOC42/C3sqFpVubi9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