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阴阳、五行、经络、气血、津液

阴阳、五行、经络、气血、津液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论基础。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维系着身体健康,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的消长、转化、偏盛、偏衰等变化,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及传变等,用以说明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根据四诊(望、闻、问、切)、八纲(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诊断疾病,并根据气血、津液、脏腑、六经(经络)、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法对脏腑、经络疾病做出进一步推断。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调节阴阳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准则,在治疗法则上有医方八法(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在具体治法上有培土(脾)生金(肺)法、滋水(肾)含木(肝)法、扶土抑木法。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以及相对平衡的观点,来阐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一系列问题,例如疾病阴阳盛衰、消长转化等。它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人体阴阳既反映功能,也体现物质。一般来说,阳有升发、向上、推动、活跃、温煦、兴奋、功能增强的作用,阴有沉降、向下、被动、沉静、清冷、抑制、功能减弱的作用。阴阳互根互用,相互制约,维持着机体的平衡。因此,阴阳学说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理情况下:①阴阳偏胜,即阴阳失去相互制约而出现阴或阳单方面亢盛,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可出现阴亏的阳热证或阳损的阴寒证。②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不足,或因一方不足而引起另一方失制而偏亢,出现阳虚、阴虚证。③阴阳互损,即一方亏虚引起另一方亏虚,可出现阴阳相互虚亏表现。④阴阳亡失,即阴阳大量消耗,突发亡阴、亡阳证,为严重衰竭局面。⑤阴阳格拒,即阴或阳的极盛,抵制另外一方的相济,出现阴盛格阳或阳盛格阴的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证等。

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常见物质属性来归类事物。在中医学中,按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功能特点,对照五行属性进行分类。例如肝的功能特点是升发、疏泄、喜条达,与木性的升发、伸展类同,故以木代表肝脏。脾主运化,能生化、输布水谷精微,营养周身,运化功能正常则全身得养,类似土能生长万物,故以土代表脾。又因胃与脾相表里,因此用脾胃可概括消化系统等。

阴阳五行学说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阴阳学说是以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事物运动变化的;五行学说则是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及传变等说明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相互作用、复杂多样的关系,来认识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因此,阴阳五行须结合运用,才能深入、具体阐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谈及阴阳往往联系到五行,论及五行又不能离开阴阳。例如在谈及脏腑时,以脏为阴,腑为阳。就五行说,各脏又有不同的性能。各脏间,还存在有相互资生与制约关系,又需用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加以说明。此外,每一脏的本体和作用也有阴阳之分,例如心有心阴、心阳,同样肾有肾阴、肾阳等。因此,阴阳中包含五行,五行中又包含阴阳。从疾病来说,病变总体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如进一步分析病变部位在心抑或在肾,在肝抑或在肺,怎样传变,亦需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因此,阴阳、五行学说在讨论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研究病情乃至诊断、治疗时都需相互使用,互相补充,彼此印证,不可分割,因此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经络

经络分为经和络两部分。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络之意,系经的分支,如罗网状,无处不及。经与络联系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经络广泛分布于机体脏腑、筋骨、皮肉及各个孔窍(穴)等。主要生理功能是联系、沟通机体脏腑肢节内外,运行气血津液,调节阴阳平衡,维持生理活动。

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和纵横于其间、不与脏腑直接发生属络关系的八条奇经两类。十二经脉加上奇经中的督、任二脉,称为十四经。十四经的循行干线上分布有若干腧穴,为针灸施治部位。在络脉方面有十五络脉,即十二经各有一支络脉,加督、任两支络脉,再加脾之大络。

正经十二条是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三阴经(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奇经八条是督脉(诸阳之海)、任脉(诸阴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带脉(统束诸经)、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阴维脉(维络诸阴)和阳维脉(维络诸阳)。

经络系统中与脏腑密切相关者是十二正经和奇经中的前四条。病理情况下,若相关脏腑有病,或外邪侵袭相关经脉,均可在相应经穴上出现气血运行变化,例如经脉不通的气滞、血瘀、热郁、寒凝、痰阻、湿积等。

经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循行路线和穴位上出现酸、麻、胀、痛、冷、热及拘急等症。由于脏腑经脉的不同以及外感内伤的差异,一般并见表证或不同脏腑的里证,而形成不同的络脉证候。

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常见经络表现主要有:

(1)足太阴脾经证:腹胀、纳呆、呃逆、嗳气、胃脘痛、呕吐、泄泻、便秘等。

(2)足少阴肾经证:腹部胀满、胸胁痛、头晕、耳鸣等。

(3)足厥阴肝经证:胸胁满痛、呕逆、泄泻、少腹胀满肿痛等。

(4)足少阳胆经证:口苦、胁痛、呃逆、呕吐、往来寒热等。

(5)足阳明胃经证:胸脘胀满、食不下、胃脘痛、口干、咽痛等。

(6)手太阳小肠经证:心烦、咽痛、颔肿、耳鸣等。

(7)手少阳三焦经证:头痛、喉痹、耳鸣等。

(8)手阳明大肠经证:齿喉颈酸痛、肠鸣等。

(9)督脉证:腰膝强痛、痔疮、便血等。

(10)任脉证:呕吐、便秘、少腹肿痛、泄泻等。

现代研究表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穴位法研究经络循行传感现象,传感路线与传统中医古籍记述的经络循行路线符合,观察到酸、胀、麻、冷、热等不同传感反应,并可测出传感的速度、宽度。

关于经络实(本)质的研究有神经体液说、生物电说、气功相关说、细胞信息传递说等,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四、气血

气代表功能;血代表体液。

气血流行全身,机体脏腑、组织均靠气的温煦、血的濡养进行生理活动,“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1.气

气包括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与机体活动相关的元气、宗气、营气等和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关的心气、肺气、肝气等两方面。

(1)元气:元气承继于父母的精气,隐藏于肾,化生为肾中的元阴、元阳之气,又称“原气”或“先天之气”。元气在生理上具有肾阴(元阴)和肾阳(元阳)两种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能激发和推动脏腑活动。

(2)宗气: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谷气”相结合,化生为“宗气”,位于胸中。宗气的功能有二。①上行于呼吸道,促进肺司呼吸的作用。②贯通心脉,促进心主血液循环的功能。凡呼吸强弱、语音高低、肢体的冷暖、活动力等多与宗气有关。

(3)营气、卫气:贯通心脉的宗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于血脉中,即“营气”;另一部分行于脉外,在内可熏蒸胸腹,在外则散布肌肤表面,即“卫气”。营气具有化生血液、随血运行、营养周身的作用;卫气能温煦、润泽脏腑、肌表,调节汗孔开合,防护肌表,也是机体抵抗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4)真气:先天之气的“原气”与后天之气的“宗气”“营气”和“卫气”结合形成真气。真气富含精微营养物质,能上升下降流通周身,并为脏腑、组织功能活动持续性提供能量,维持着正常生理功能,即所谓的“气主煦之”。真气对邪气而言称为正气。正气代表人体抵抗力。正气足(旺盛、强)则抵抗力强,反之,抵抗力差。故正气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素问》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脏气: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产生“脏气”。肺的呼吸活动,靠“肺气”。心推动血运的功能称“心气”。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称“肾气”。胃的纳食、消化功能称“胃气”。同样,还有“肝气”“脾气”“胆气”“大肠气”“小肠气”“膀胱气”等。此外,脾胃一般可概括消化系统。脾胃的功能活动称“脾胃气”,脾胃位居中焦,故亦称“中气”。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

2.血

血液循行于血脉中,滋养、濡润全身肌肤、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的生成除与“肾”有关(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为化血之源)外,还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并上输于肺,经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血液有关。

关于气与血的关系,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血的运行要靠气来推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因此,临床治疗血瘀证,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注意补气、行气(理气)才能得到预期疗效。“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说明血又是气的物质基础。气血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转化,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病理情况下,涉及气血的病证有虚证、实证和气血虚实兼证。气虚证中有气虚、气陷和气脱证;血虚证中有血虚证。气实证中有气滞证、气逆证;血实证中有血瘀证和血热证。气血虚实兼证有气虚血瘀证、气滞血虚证和气血两虚证等。

五、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素问》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此处所说的“精”是指包括津液在内的精微物质。津是体液中稀薄清轻部分,具有浸润、渗透皮肤及肌肉的作用,流动性较大,能滋养肌肤。液是体液中黏稠浊重部分,能流注关节、孔窍和脑髓等处,流动性较小,能润滑关节,补益、濡养脑髓、孔窍。津液均来源于饮食,二者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二者往往以津液并称。

津液的分泌、吸收、输布和排泄,有赖于脾、肺、肾三脏。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能将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水液,上输于肺等脏腑组织各处。肺为水之上源,主气,主宣发,又主肃降,通调水道,能将精微营养物质宣发到全身,并将水液下输于肾。肾主水液,其命门之火(肾阳)能将水液蒸发,升腾上达于肺,并将多余水液气化输于膀胱。因此,生理情况下,脾、肺、肾三脏密切配合,进行着水液的代谢、调节,维持着机体津液平衡。

消化系统疾病涉及五脏六腑。研究表明,津液与消化道内外分泌物如唾液淀粉酶、胃酸、胃蛋白酶、胃动素、胃泌素、胰泌素、胰升糖素、胆囊收缩素以及肠抑胃肽等密切相关,病理情况下涉及津液的病证有虚证和实证两种,虚证中有胃津不足证、肠液亏虚证、气津两伤证、津亏血燥证等。实证中有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肺证、痰热阻胃证、胃脘停饮证等。 aDYnCObVHKFe8w4CUScElLZIs8UzpE2QdR3u/B+yb5ysrDVjGGT6W/o49Izm5N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