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学对心、肺、肝(胆)、脾(胃)、肾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法则

脏腑是藏象学说的基础,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脏腑是对机体内脏的总称,即是形态学概念,也是功能学概念。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及三焦)和奇恒之腑。内科病与中医心、肺、肝、脾、肾以及六腑关系最为密切。

从生理功能看,五脏具有生化和储藏功能,气血津液和精神以滋养机体。精气储藏越充足,体质就越壮。反之,精气过度耗散,体质就会日趋下降,甚而会发病。因此,五脏须保持其“藏而不泻”与“满而不实”的功能特点。六腑的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并传化输布经过消化、吸收的精华滋养机体,即所谓“泻而不藏”,而将糟粕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即所谓的“实而不能满”。水谷在六腑的作用下,持续不停地运动和有节制地排泄,一直处于虚实更替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六腑功能静而不动,失于传输,则会发生水谷停滞郁积而生病。奇恒之腑是指胆、脉、骨、髓、脑、女子胞,不同于六腑名之为“腑”,但其功能兼藏精气而似脏。除胆外,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故名为“奇恒之腑”。关于胆,其中空如腑,并与肝有表里关系,能分泌排泄胆汁,参与消化功能,又能贮存胆汁并主“决断”,与精神情志活动有关,具有脏腑双重功能,故将胆列入“奇恒之腑”。

脏腑间生理功能不同,而且脏腑与五官、九窍和气血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因此,脏腑的生理与病机变化相当复杂。所以在辨证论治时,要抓主要矛盾,要从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上,抓住主症,分析病变的实质,为正确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一、心、肺、肝(胆)、脾(胃)、肾功能失调

中医学所谓的心、肺、肝、胆、脾、胃和肾,并非完全指现代解剖学上具体的心、肺、肝脏、胆囊、脾脏、胃和肾脏而言。据记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筋”“肝风内动则抽”“肝主疏泄”“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司勇怯,而主决断。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降。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与膀胱相表里。中医学的心脏主血脉,肺司呼吸,二者除共同维护呼吸、循环外,心脏还与脑神经功能,肺还与泌尿、水盐代谢功能有关;肝胆,除具有肝脏、胆囊功能外,还有脑及神经方面的功能;脾具有消化功能外,还有生血、造血功能;肾的功能很重要,除藏精、主骨、体液调节和呼吸功能外,还具有“精”和“神”的脑神经及内分泌功能。诚然,脏腑间的功能关系十分密切,例如肝胆在解剖、生理、病理学上,有互为影响的关系。上述分析,有助于对中医学所说心、肺、肝胆、脾胃和肾的理解。

(一)心功能失调

心为五脏之一,居于胸中,心包围护其外。其经脉起始于人体心脏之中,自心脏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即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心经的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管连于眼睛;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至肺部,向下斜出于腋下,并沿着上肢内侧后边,至手肘中,再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后,并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心主血脉,为气血运行的原动力,为生命活动的中心;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小肠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心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在志为喜,通于夏气。心其华在面,心血不足,反映于面部出现面色苍白。心开窍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若有病,容易在舌体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体紫暗或见瘀点、瘀斑。心不受邪,外邪入侵,多为心包所受;心之本脏病多起于内伤,如禀赋不足,脏气虚弱,或病后失调以及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均可导致心阴虚或心阳虚。若思虑太过,气机郁结,津液凝聚,生痰化火,痰火上扰或气滞脉中,瘀血阻络,或饮邪阻遏心阳,可出现心之热证和实证。临床常见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异常表现。心系病证常见心悸、胸痹、心力衰竭、不寐等。临床表现为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胸闷短气、心痛,或癫狂昏迷,或口舌生疮等。

1.心气虚

心气虚是以心气虚损,功能减退,致运血无力,心动失常为主的病理变化。多与禀赋不足、年迈体衰、过劳、久病不愈等有关,常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贫血等疾病。表现为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或代。

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或结或代;神疲体倦,心气不足,卫阳不固则自汗出;心气不足,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淡白;心气虚,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故胸闷不适。

2.心阳虚

心阳虚是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以致心悸怔忡、心胸闷痛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常见于心悸、胸痹、虚劳等疾病中。心阳虚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由其他脏腑病证损伤心阳而成。以心悸怔忡,气短胸闷,或心胸疼痛,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㿠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为主要表现。

心阳虚衰,推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轻则心悸,重则怔忡;心阳虚衰,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气滞胸中,故见胸闷气短;心脉痹阻,故见心胸疼痛;虚寒内生,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故见自汗;温运乏力,面部血脉失充,寒凝而血行不畅,故见面色㿠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弱或结或代;阳虚水湿不化,故舌淡胖嫩,苔白滑。

3.心血虚

心血虚,是以血液亏虚,心失濡养引起心悸、失眠、多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常见于虚劳。多因劳神过度,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引起;也可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化之源不足所致。多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血液不足,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为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

4.心阴虚

心阴虚,是以阴液亏损,心失滋润,虚热内扰引起心悸、心烦、失眠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常见于心悸、怔忡、虚劳、不寐等疾病。

心阴虚多因思虑劳神过度,暗耗心阴;或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因肝肾阴亏,不能上养,累及心阴所致。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多细数。

阴液亏少,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阴虚阳亢,虚热扰心,神不守舍,则见心烦、失眠、多梦;阴虚失润,故口燥咽干,形体消瘦;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故手足心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5.心火上亢

心火上亢,是以心火炽盛,循经上炎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常见于口疮。多因六淫传里化火,或情志郁极火自内发,或过食辛辣之品,或温补过度所致。表现为舌上、舌边溃疡,色赤疼痛,饮食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本证病位在心,证候属实,循经上炎,发为口疮,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为实热之象。亦常移热于小肠形成小肠实热,亦可波及到脾、肝形成心脾积热和心肝火旺等症,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

6.心脉痹阻

心脉痹阻,是以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阻痹心脉引起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逐渐发展而成。常因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诱发,故其性质为本虚标实。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多弦涩。

心阳不振,失于温养,心脉失养,心动不安,故见心悸怔忡;阳气不运,心脉阻滞不通,故见心胸憋闷疼痛;手少阴心经之脉横出腋下,循肩背、内臂后缘,故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瘀阻心脉的疼痛: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质晦暗,或有青紫色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或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痰阻心脉的疼痛:以憋闷为特点,多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等痰浊内盛的症状。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伴见胁胀,善太息,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7.心阳虚脱

本证是心气虚的重症。多见于久病体弱,暴病伤阳耗气,年老脏气衰弱,禀赋不足等情况。除有心气虚的症状外,还出现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而胖嫩,脉弱。或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为心阳虚脱的危候。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证。心阳虚脱的原因同心气虚,并多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则胸闷气短。劳累耗气,故稍事活动后症状加重。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气虚血运无力不能上荣则面色淡白或㿠白,舌淡苔白;血行失其鼓动则脉虚无力。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气虚及阳,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兼见畏寒肢冷;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阳虚无力推动血行,脉道失充,则脉象微细。若心阳衰败而暴脱,宗气大泄,则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息短气微,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脉微欲绝。

8.痰蒙心窍

本证多因湿浊酿痰,阻遏气机;或情志不遂,气郁生痰;或痰浊内盛,夹肝风内扰,痰浊蒙蔽心窍所致。表现为神志痴呆,朦胧昏昧,或精神抑郁,举止失常,或昏不知人,喉中痰鸣,胸闷痰多,面色晦暗,苔腻,脉滑。

痰浊上蒙心窍,神明失司,故见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痰凝,痰气互结,蒙蔽神明,则见神情抑郁,淡漠痴呆,或神志错乱,喃喃独语,举止失常。若痰浊内盛,引动肝风,肝风夹痰,闭阻心神,则可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气血不畅,故面色晦暗。痰阻胸阳,胃失和降,则胸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浊内盛之征。

9.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是以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郁生痰,或心脾气结,郁而生痰,痰气互结导致蒙蔽神窍为机制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性情急躁易怒,或发作时昏仆抽搐,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本病证见于狂证、痫病。

五志化火,痰随火升,痰热上扰清窍,神明昏乱,故突发狂乱无知或发作时昏仆抽搐,性情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扰心之象。

10.小肠实热

小肠实热,是以小肠里热炽盛为主的病理变化。多由心热下移所致。表现为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本证以心火热炽及小便赤涩灼痛为辨证要点。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有分清泌浊的功能,使水液入于膀胱。心热下移小肠,故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热甚灼伤阴络则可见尿血;心火内炽,热扰心神,则心烦;津为热灼则口渴;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之征。

(二)肺功能失调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其位最高,又称五脏之“华盖”。其经脉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的表里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通于秋气。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又为呼吸之通道,故外感病邪,常先犯肺。肺朝百脉而通他脏,故他脏有病或内伤为病,也常累及于肺。肺之病证,有邪实和正虚两端。邪实者,多为外邪所致,或寒闭,或热壅,或痰阻;若病久不愈,正气日虚,或为肺气亏虚,或为肺阴耗伤。

1.肺气虚

肺气虚是以肺气虚损不足为主的病理变化。多为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损伤肺气,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临床以咳喘无力、痰液清稀、畏风自汗等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肺气虚临床表现为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乏力,声怯懒言,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等。

由于肺主气而司呼吸,有输布精微至全身,通调水道的作用,因而在病理上,肺气不足将导致胸中宗气亏少,呼吸失司,故见咳喘无力,声怯懒言;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易被外邪所袭,则畏风自汗,易感外邪;肺气虚少不能通调水道、布散精气而致水液失调,脏腑及周身失养;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细弱,为气虚之象。

2.肺阴虚

肺阴虚,是以肺阴不足,虚热内生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劳损或久咳伤阴或误用温燥药燥热伤阴而致。常见于咳嗽、失音、咳血、肺痨、肺痿、热病后期等,以及西医的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消瘦,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肺脏喜润恶燥,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灼液成痰,胶固难出,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肺阴亏虚,不能濡养肌肉故消瘦;津不上承则口咽干燥;虚热内炽故五心烦热;虚火上炎则颧红;热扰阴营故盗汗;热灼肺络,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喉失阴津濡润故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3.风寒犯肺

本证多因风寒外邪,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而成。临床表现为咳嗽,咳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肺司呼吸,外合皮毛,风寒外感,最易袭表犯肺,肺气被束,失于宣降而上逆,则为咳嗽、气喘;肺津不布,聚成痰饮,随肺气逆于上,故咳痰色白质稀;鼻为肺窍,肺气失宣,鼻咽不利,则鼻塞、流清涕、喉痒;风寒袭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表,故见微恶风寒;卫阳抗邪,阳气浮郁在表,故见发热;风寒犯表,凝滞经络,经气不利,故头身疼痛;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见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

4.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是以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肺失宣清为特征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身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本证以咳嗽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证要点。风热袭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热邪煎灼津液,故痰稠色黄。肺气失宣,鼻窍津液为风热所熏,故鼻塞不通,流黄浊涕。肺卫受邪,卫气抗邪则发热。卫气遇郁故恶风寒。风热上扰,津液被耗则口干咽痛。舌尖候上焦病变,肺为风热侵袭,所以舌尖发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之征。

5.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主要是以外感燥邪或温热之邪犯肺化燥伤阴为特征的病理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喉疼痛,口鼻干燥,胸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

燥邪易伤肺津,故病位大多在肺。燥邪侵袭,肺失清肃,以微有寒热,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丝,胸痛,唇鼻咽喉干燥,口渴,舌燥少津,脉浮等为常见症候。因风燥伤肺,耗液伤津,肺失清润,故干咳无痰,痰稠不易咳出;燥热伤肺,肺络受损,可见痰中带血丝;温热之邪犯肺,肺脏气阴受伤,津液不足,鼻窍失润,则口鼻干燥;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为阴津不足虚热之象。

6.肺热炽盛

肺热炽盛是以邪热内盛于肺,肺失清肃而引起肺经实热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风热之邪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所致。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气喘,鼻煽气灼,胸痛,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本证主要以咳喘胸痛及里实热证为要点。肺热炽盛,清肃失司,气逆于上,则咳喘,气喘。肺窍不利而有热,则鼻煽气灼。热邪上熏咽喉,则咽喉肿痛,里热蒸腾,津液受损,则口渴,便秘尿赤。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气逆于上,故见咳嗽,气喘;肺热上熏咽喉,气血壅滞,故喉咙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数为里实热之象。

7.痰热蕴肺

痰热蕴肺,是以邪犯气道、肺失宣肃而致痰热蕴肺为机制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烦躁不安,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

痰热犯肺,肺失宣肃,则见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咳;热扰心神,故烦躁不安;痰热化火,灼肺伤络故见痰血咽痛;痰热壅盛,气机不利,故胸闷;口干而苦为热甚伤津;热邪伤津,则发热口渴,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征。

8.寒痰阻肺

寒痰阻肺是以寒邪与痰交并壅阻气道引起肺失宣降、寒痰扰肺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由外感风寒失治;或胖人痰盛之体,罹感寒邪;或中阳不足,气不化津,寒痰内生所致。又名寒饮停肺、痰浊阻肺。内因与脾有关,如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七情过度,都可使脾虚失运,不能升清降浊,以致津液停聚,变为痰浊,上泛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或外感风寒之邪,引动痰饮内发,成为寒痰阻肺。常见于咳嗽、喘、哮、肺胀、肺痈,以及西医的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咳,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

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则咳喘、痰白量多易咯;壅阻气道,则胸闷、痰多痰鸣;寒痰壅肺,肺气不宣,失于温煦,则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为痰盛有寒之象。

9.饮停胸胁(悬饮)

饮停胸胁以痰饮停于胁下为主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左心衰竭、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及脓胸、血胸等。临床表现为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喘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患侧胸廓隆起,苔白,脉沉弦。

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传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留于胸胁,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则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为水湿内停、气机阻滞之象。

10.风水相搏(支饮)

风水相搏,是以风邪外袭,肺卫失宣,水湿泛溢肌肤引起头面浮肿及卫表症状为主的病理变化。常见于水肿。多由外感风邪,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溢肌肤而成。表现为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上半身肿甚,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发亮,小便短少,或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见发热重恶寒轻,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风为阳邪,上先受之,风水相搏,故水肿起于眼睑头面,继而遍及全身。上焦不宣,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若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为风水偏寒之征;若兼有咽喉肿痛,舌红,脉浮数,为风水偏热之象。本证以骤起眼睑头面先肿,并兼表卫症状为辨证要点。

(姚冬奇、姚希贤)

(三)肝胆功能失调

肝为五脏之一,位居于右胁下,但行气于左,其经脉循行于头颠顶、喉咙、胁肋、少腹、阴器等处。胆为六腑之一,附着于肝,内藏胆汁,属奇恒之腑,其经脉循行于眼外角、耳前后、颈侧、颔部、缺盆、腋窝、胁肋、腹、膝、小腿外侧等处。肝与胆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的表里关系。

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疏泄和藏血。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升发、条达、舒畅、疏通等功能,主要包括保持全身气机的疏通畅达,调节精神情志,协调脾胃气机升降以促进消化吸收,分泌排泄胆汁,维持气血运行,协助水液代谢,调理冲、任二脉等。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维持着血液的正常输布,运行而濡养周身。此外,肝主筋,主持全身筋骨关节的伸屈,由于“爪为筋之余”,故爪甲的荣枯反映着肝血的盈亏。肝开窍于目,目受肝血滋养而视明。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促进食物的消化,并防御不良精神刺激对情志的影响,司人勇怯而“主决断”,与精神情志活动有一定关系。

总之,肝的生理功能以疏泄为主,关系到胆腑、目窍、筋膜等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关系到气血津液等基础物质的生化和流通。前人谓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即指出了肝以阴血为体、以疏通为用的生理特点。由于肝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太过、不及均易呈现属实属热的病理,所以前人又有“肝多实证”之说。在肝的虚证方面,肝阴、肝血常呈不足为历代医家的共识,而对肝阳虚则论述较少,但验诸临床,确有其证。因肝胆互为表里,所以在病理上也常常互相影响,或同时为病。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最为常见,多见于慢性肝病及部分胃病患者,又称肝郁、肝气郁滞、肝气不舒等,以肝失疏泄导致气机失调为主要病理变化,以气郁、气滞为主要表现。多因情志长期抑郁或突遇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或罹患某种疾病,影响及肝,或受其他病邪侵袭。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等也可致病。

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痛或窜痛,饮食减少,女子痛经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或乳中结块,脉弦;或咽部有异物感,自觉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或见颈部瘿瘤;或见腹部积聚。以上各症,均可因情绪变化有所增减。

本证病机变化是由精神刺激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肝失疏泄,气失条达,因此其主要表现为抑郁、沉闷、太息频频或急躁易怒等情志变化,并因情志改变而加重或减轻各种症情。胸胁与少腹是肝经所过,肝气郁滞则出现胸胁、少腹胀闷、疼痛或窜痛。肝气不舒,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肝经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肝郁气滞,气病及血,则致冲任失调而见妇女月经失调或痛经,乳房肿痛,或乳房有肿块凝结。如果肝气久郁不解,或气滞津停,或累及于脾,水湿不化而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结于咽则成梅核气,结于颈项则为瘿瘤。如果气滞日久,致血行不畅,脉络受阻,则可酿成腹部肿块。脉弦为肝经郁滞之征象。

2.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最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越趋于慢性,血瘀现象也越突出。本证是以胀闷、胁痛、胁下癥积(肝脾肿大)、脘腹饱胀、食后加重、皮肤有瘀斑或蜘蛛痣、舌质青或有瘀点、苔白或腻、脉弦或脉涩等为主要表现。

气滞血瘀,留着不行,故结成积块,固着不移。气滞血瘀但以气滞为甚,故胀多于痛。邪实而正未虚,故脉实有力。气滞血瘀,壅塞血络,则腹部脉络怒张,两颊血缕,头颈、胸背、手部出现血痣,鱼际红赤。瘀阻肝脾,则胁下癥积,胀闷疼痛。气血瘀滞,升降升常,故脘腹饱胀。食不得消,填塞胃脘,故食后饱胀加重。舌青为血瘀之象,苔腻为有湿之征。气血瘀滞,脉道不利,故脉弦涩。

3.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以肝经火热随经上逆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由于肝气郁久化热而致。过嗜烟酒、偏食辛热厚味等,积热化火,犯及肝经,也可致病。

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口干,口渴,便秘,尿赤,急躁易怒,心烦不眠,多梦易惊,胁肋疼痛而有热感,吐血,衄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而色鲜,重者可发癫狂,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病机变化,以肝经实火为特点。肝性升发,火性炎上,故以气升发太过而夹血上行为主要表现,加之火为阳邪,主动与热,更有躁动不宁与热象。因而升、热、动为肝火上炎的病机特征。肝开窍于目,其经脉与督脉会于颠顶,肝火上炎,上冲头目,则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肿痛。胆附于肝,且互为表里,肝热移胆,胆汁随火上逆则口苦,又胆经径脉布于耳,故见耳鸣。肝火熏灼肝经,则两胁疼痛而有灼热感,火伤津液则咽干、口渴、便秘。火扰心神可见心烦,失眠,多梦,易惊,甚则癫狂。肝火内炽,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故见吐血、衄血。肝血受热失藏,冲任失调,则月经超前、量多、色红,甚至崩漏不止。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均为肝火炽盛之象。

4.肝血虚

肝血虚,又称血不养肝,见于部分慢性肝病,是以肝脏血液亏损,濡养功能不足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往往是全身性血虚在肝脏的反映。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疾病耗伤肝血,或各种原因失血过多而引起。

肝血虚表现为眩晕,耳鸣,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龈色淡而不荣,失眠,多梦,两胁隐痛,两目昏花、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爪甲干枯且薄,脆而色淡,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薄,脉细。

因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故本病机变化,以两目、爪甲等属肝部位失其濡养并见全身血虚征象为特征。肝血虚不能上达头面,故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舌、龈淡白。头目失养则眩晕。肝血不足,无以供奉心神,神不守舍,故失眠多梦。经脉空虚,无以濡养则两胁疼痛。血不濡目,则两眼昏花、干涩,视力下降,或见夜盲如雀目。爪甲失荣,则干枯、薄脆而色淡。妇女肝血亏虚,冲任两脉失充,故月经量少色淡甚或闭经不行。舌淡、苔薄、脉细为肝血虚亏不能充养之象。

肝血虚除上述表现外,如兼见肢体麻木、震颤,筋脉拘急,屈伸不利,手足蠕动,肌肉瞤动等,是肝血虚引动肝风,详见“肝风内动”中“血虚生风”。

5.肝阴虚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见于部分慢性肝病,往往同时伴有肝肾阴虚。本证是以肝脏阴液亏虚,滋养、濡润功能不足而内生虚热为机制的病理变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火盛伤阴,或温热病后期,阴被热劫,或久病失治,肾水虚乏,不能滋养肝阴等,均可致病。

肝阴虚表现为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模糊,胁肋隐痛,时有热感,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苔薄黄,脉弦细数。

肝阴虚失于滋润,且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热象与燥象。肝阴不足,头目失其滋养,则见头晕,耳鸣。虚火内生,则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两目失濡而干涩、昏花。肝经失于濡养,则胁肋疼痛而有热感。舌红少津、无苔或苔薄黄、脉弦细数均属肝阴亏虚、虚火内炽的征象。

如果除上述表现外,兼见筋脉拘急,手足蠕动,肌肉瞤动等,属肝阴虚引动肝风,详见“肝风内动”中“阴虚风动”。

由于在生理上肝肾同源,肝肾之阴互相滋生,所以在病理上,肾阴不足常可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亏虚也每易导致肾阴亏虚。故临床上往往以肝肾阴虚为多见,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多梦、遗精,女子经少或崩漏等。

6.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是以肝阴虚不能制阳而肝阳亢逆为主的病理变化。多因情志刺激,郁怒伤肝,气郁化火,内耗阴血,阴不制阳,或因房劳过度,暗耗肾阴,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所致。

肝阳上亢表现为眩晕耳鸣,头胀痛,头重足轻,行走如飘,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面部烘热,盗汗等,舌红,脉弦有力,尺部弦细或弦细数。

本证病机变化,在于阴不涵阳,阳热之气亢逆生风,上扰清空,而形成上盛下虚之势,故其症状表现集中反映在气血随阳气升腾、冲逆于上,与阴血亏损于下两个方面。肝脉经目系上交于颠,肾开窍于耳,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上扰,故眩晕耳鸣、头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肝阳冲逆,肝失条达,则急躁易怒。心藏神,肝藏魂,肝阳浮越,神魂荡乱,则失眠多梦。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阴亏,筋骨失于濡养,故腰膝酸软无力。上盛下虚,故头重足轻,行走如飘。肝肾阴虚,虚火内生,则五心烦热,面部烘热,盗汗。舌红,脉弦有力,尺部弦细或弦细数,均为肝肾阴亏、阳热亢逆之征象。

7.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是以肝肾阴液亏损引起动摇、眩晕、抽搐等为特征的病理变化,属内风范畴。能导致肝肾阴液亏耗的各种病因均可引发。因为造成肝肾阴亏的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常见的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种病机类型。

(1)肝阳化风:肝阳化风是由肝阳上亢发展而来,由于肝肾阴亏,阳亢无制,亢而生风。其病因与肝阳上亢相同,且与过食甘肥、嗜酒生痰等有关。

肝阳化风表现为眩晕欲仆,步履不正,自觉头重脚轻,头痛如掣,肢麻震颤,手足抖动,或舌体抖动歪斜,语言謇涩,舌红少苔或苔腻,脉细弦或弦而有力,甚者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喉中痰鸣,口眼斜,牙关紧闭,肢体强直,或半身不遂。

本证病机变化,以阳亢风动为特征。风火相扇,冲逆而上,故眩晕,头痛如掣。阴亏动风,而筋失所养,则肢麻震颤,手足抖动。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自觉头重脚轻,步履飘浮,如欲仆倒。阳盛灼津成痰,风痰上扰,阻于廉泉,则言语不利,舌体抖动或歪斜。风痰蒙蔽心窍,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肝风夹痰流窜经隧脉络,患侧气血运行不利,则半身不遂。患侧弛缓不用,受健侧牵拉,则口眼斜,偏向健侧。风动至极,则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直。舌红少苔为阴虚之征,苔腻为痰浊内盛之象,脉弦细为肝肾阴亏之征,弦而有力则为动风之候。

(2)热极生风:热极生风,是以热邪亢盛,燔灼肝经,津液亏耗,筋脉失养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往往出现在实热证的极期,由各种高热证演化而来。

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昏迷,两眼窜动或上翻,牙关紧闭,项背强直,手足躁扰或抽搐,口渴唇干,舌红苔黄或舌绛苔黑而干,脉弦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热盛津亏、肝经风动为特征。暑温、风温、疫疠等邪,化热化火,则高热不退。热陷心包,则神识昏迷。热伤津液,则口渴唇干。肝开窍于目,热循肝经上犯,故两目窜动或上翻。肝主筋,主风,热灼肝经引动肝风,则牙关紧闭,项背强直,手足躁扰或抽搐。热则舌红、苔黄、脉数,热极则舌黑而干,热入心营故舌绛,肝风内动则脉弦。

(3)阴虚动风:阴虚动风,是以阴虚筋脉失养,引动肝风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热病后期,大病渐愈,但阴液耗伤,筋脉失养。也可见于内伤久病等导致阴液亏虚者。

阴虚动风表现为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时有手足蠕动,或筋肉蠕动,甚或肢体震颤,舌红少苔,脉弦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阴虚内热和肝经风动为特征。阴液亏损失于濡养,且不能制约阳热,则见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形体消瘦等,为虚火内生之象。阴虚不能濡润,筋脉失养而动肝风,则见手足蠕动,筋肉瞤动,肢体震颤。舌红少苔,脉弦数,为阴虚内热,引动肝风之征象。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是以肝血虚不能滋养筋脉而引动肝风为机制的病理变化。由肝血虚演变而来,是肝血虚的表现之一。凡可导致肝血虚的原因,均可成为本证的病因。

血虚生风表现为眩晕,两目模糊,干涩,面色萎黄,肢体麻木,筋脉拘急痉挛,手足蠕动、震颤,肌肉瞤动,舌淡,脉弦细。

本证病机变化,以血虚失养和肝经风动为特征。肝藏血,肝血对全身组织器官起营养濡润作用。肝血虚头目失养,则眩晕,两目模糊、干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筋脉失去肝血充养,则肢体麻木、拘急,手足蠕动、震颤,肌肉瞤动,舌淡,脉弦细,为肝经血虚之征象。

8.肝阳虚

肝阳虚,是以肝脏阳气虚衰,经脉失于温煦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其病因可为水湿久留伤阳;或气虚发展为阳虚;或由心、脾、肾阳气不足转化而来;或因久病体虚或年老,真阳渐耗;或过食生冷及误用寒凉药物,使阳气被削。

肝阳虚表现为抑郁不乐,目视慌慌,胁满或痛,或胁下挛急,筋急或痿,脚弱或不得伸,或头顶痛,干呕,吐清涎,或疝痛牵引少腹而喜按,女子可见月经不畅,少腹冷痛,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迟或紧。

本证病机变化,以肝阳的升、动、温功能不足为特征。肝阳虚,升动无力,疏泄失职,则气失条达,抑郁不乐。经脉失于温煦,则目视慌慌,胁满或胁痛,或胁下挛急。阳虚于上则头顶痛,干呕,吐清涎,阳虚于下则少腹冷痛,或疝痛喜按,或女子月经不畅。肝主筋,肝阳虚动展无力,则肢体挛急或痿,脚弱或不得伸。面色㿠白,畏寒肢冷,为全身虚寒之象。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迟,为肝经虚寒之征。

9.寒滞肝脉

寒滞肝脉,又称寒凝肝脉,是以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利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属实寒证范畴。多因风寒或寒湿之邪入里凝滞肝经所致。

寒滞肝脉表现为少腹、睾丸坠胀冷痛,牵及阴囊及股侧,亦可见颠顶疼痛,牵及两胁,遇寒则甚,得温稍缓,兼见形寒肢冷,面白唇青,呕吐清涎,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沉迟而弦。

肝经绕阴器,抵少腹,且上至颠顶,旁达两胁。寒邪客于肝经,阳气受阻,气血运行不利,气滞血瘀,脉络凝滞,不通则痛,故痛在少腹,牵及睾丸、阴囊,亦可累及颠顶和两胁。肝气郁滞,失其升发、条达,故疼痛而伴有坠胀感。痛由寒凝所致,得温则气血流通而疼痛稍缓,遇寒则加重凝滞而疼痛更甚。阴寒内盛,气血不荣,则面白唇青。阳为寒遏,失于温煦,则形寒肢冷。津液不得温化,则口吐清涎,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迟而弦,为肝经寒实之征。

10.肝经湿热

肝经湿热,是以湿热之邪侵袭肝经并循经下注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入里化热,或嗜好烟酒、偏食甘肥而聚湿酿热而致。

肝经湿热表现为阴部潮湿瘙痒,甚或滋水,或发丘疹如粟,蔓延成片,男子睾丸肿胀热痛,女子带下稠黏臭秽,或白或黄或赤,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肝经绕阴器,湿热沿经下注,浸淫阴部,形成湿疹而瘙痒难耐。湿热郁蒸睾丸,络脉气血壅滞,则睾丸肿胀疼痛。湿热熏蒸,故带下绵绵,初起其色可白,热重则黄,脉络受损,可成赤带。热邪煎熬津液则尿赤。湿浊下注则带下稠黏、臭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经湿热之征象。

11.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患者,本证是以湿热之邪蕴结肝胆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不运,郁而化热,或过嗜肥甘厚味,化湿生热,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所致。

肝胆湿热表现为胁肋灼痛,或胀痛不适,或右胁下痞块,按之疼痛或不舒,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溏结不调,小便短赤,或见面目一身尽黄,色鲜明如橘皮,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湿热之邪阻于肝胆,肝胆疏泄功能失司为特征。湿热蕴结肝胆,气机郁滞,气滞血瘀,故胁痛且有痞块,气滞则胀痛,热郁则灼痛。湿热熏蒸,胆气上溢则口苦。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则为黄疸,面目一身尽黄而色鲜。肝胆失于疏泄,脾胃气机不运,则纳呆、厌食。胃失和降,则恶心欲吐。湿热内蕴,湿重则便溏,热重则便结。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蕴结之征象。

12.胆热壅滞

胆热壅滞,是以热邪结于胆腑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由外邪入里化热,犯于胆经,或情志不舒,郁而化火所致。

胆热壅滞表现为发热或往来寒热,口苦,呕不止,胁下拘急疼痛,甚则剧烈难忍,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胆热气阻,胆腑清虚通降之职失司为特征。胆经热结,故见发热。胆属少阳,居半表半里,正邪交争,则可见寒热往来。胆气上逆则口苦,呕不止。胆居胁下,胆热气阻,则胁下拘急疼痛。胆热煎熬胆汁,凝结成石,阻于胆道,则疼痛剧烈难忍。热伤津液,则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胆热壅滞之征象。

13.胆郁痰扰

胆郁痰扰,是以胆失疏泄、痰热内扰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属实热证范畴。多因精神刺激,或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机郁滞,生痰化火而致。

胆郁痰扰表现为惊悸,烦躁不宁,胆怯,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叹息,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胆为中精之府,具疏泄功能,排泌胆汁,主决断。痰火内扰,胆气不宁,决断不行,则心悸、烦躁、胆怯、失眠;胆经络头目,痰热上扰,故头晕,目眩,耳鸣。胆气上溢则口苦。痰浊犯胃,胃失和降,故呕恶。胆居胁内,痰热内郁,则胸胁满闷。胆气不舒,则胁胀而善叹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蕴之征象。

(四)脾胃功能失调

脾为五脏之一,其经脉循行于足大趾、下肢内侧、腹里、舌根等处。胃为六腑之一,居于膈下,为中空性器官,上口称贲门,下口称幽门,上接食管,下接小肠。胃的经脉循行于前额、鼻、口唇、上齿、喉咙、脘腹、下肢外侧、足背、足次趾等处。脾与胃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的表里关系。

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化、生血和统血。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运化水谷,就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不仅在饮食物转为水谷精微的过程中有磨谷消食作用,而且可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布散到全身组织器官,起滋润濡养作用。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被称为脾主升清。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即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的水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到肾,化为尿液。脾主生血,是由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主统血,是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此外,脾主肌肉、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也都是脾的气血生化作用的表现,这些部位,可以反映脾的功能状态。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和主通降。受纳、腐熟水谷即指胃接受和容纳饮食物并加以消化的功能。胃主通降,即指胃不断地将食物消化后的残渣下输于肠的功能,这个功能被称为“降浊”。

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主升清,喜燥恶湿,胃为阳,主降浊,喜湿恶燥,二者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运化、输布的全过程,故同为“后天之本”。升清与降浊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所以,在病理条件下,往往脾不升清则胃不降浊,胃不降浊则脾不升清,二者常相因为病。

1.脾胃气虚

脾胃气虚,又称为脾胃虚弱,或称为脾气虚弱,是以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剧烈吐泻,或失血伤气等损伤脾胃所致,也可因其他病变影响脾胃功能引起,如肝病及脾等。

脾胃气虚表现为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常自汗出,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本证病机变化,以饮食功能降低和气血生化不足为特征。胃主纳,脾主运,脾胃气虚,纳运失常,故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故大便稀溏。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食少则生化之源匮乏,气血不达周身,故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气虚不能收敛津液,故常自汗出。舌淡苔白,脉弱无力,均为气血不足之征象。

2.脾阳虚

脾阳虚,又称脾胃虚寒,是以脾阳不振,运化和温煦功能不足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常由多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所致,或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

脾阳虚表现为面色㿠白,形寒肢冷,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尿清便溏,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或见浮肿,尿少,或白带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弱。

本证病机变化,以脾阳失于温煦,运化不健为特征。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肌肤,充达四肢,故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脾胃失于温运,腐熟传导之职失常,则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尿清便溏。阳虚生寒,寒性凝滞,故脘腹冷痛,腹部得温则内寒减轻,得按则脾阳得运,故喜温喜按。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小便不利而尿少。若水湿泛溢于肌肤,则见肢体浮肿。水湿下注,则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弱,为脾阳虚而生内寒之征象。

3.脾阴虚

脾阴虚,是以脾脏气阴两虚,营养、滋润、运化功能不足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其成因与脾气虚弱相似,或为饮食不节,伤及脾气,过食煎炒炙煿,化热伤阴,或为思虑过度,气机阻滞,脾运受阻,郁久化热,或脾胃久病不愈,伤阴化热。

脾阴虚证表现为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口燥唇干,口渴而饮水不易解渴,有食欲,或偏食,但不能多食,多食即脘腹作胀,消瘦乏力,舌红少津,脉细数或涩。

本证病机变化,以脾气弱兼有虚热为特征,实质上是脾的气阴两虚证。虽为阴虚,但虚象不重,虽有热而非火旺。脾气虚弱则食少,食后作胀,或见腹泻,疲乏无力。阴虚日久则消瘦。气阴两虚,气不化津,阴液不足,故口燥唇干,饮水不易解渴。阴虚重则大便秘结,气虚重则便溏不爽。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象。肠燥便秘而脉涩,则为脾约证,因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而致。

若兼有两眼干涩,视物模糊,为肝脾阴虚。若兼有干呕呃逆,渴而能饮,为脾胃阴虚。

4.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是以脾气虚弱,不能摄血,而使血溢脉外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其病因,或为饮食不节,劳倦伤中,思虑郁结,伤及脾胃,脾虚气弱,或为湿热,寒湿等病邪日久损伤脾气,或为全身性气虚病证而主要表现在脾气虚弱,使脾统血功能不足,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出血。

脾不统血表现为面白无华或萎黄,口唇指甲淡白,眩晕心悸,神疲乏力,纳呆腹胀,崩漏、便血、尿血、紫癜,舌淡,脉细弱。

本证病机变化,以全身气血不足和出血为特征。脾气虚弱,不能摄血,故见崩漏、便血、尿血、紫癜等出血症状。因脾气主升,脾虚易出现气陷,故出血以人体下部为多见。失血则血少不荣,故见面白无华或萎黄,口唇、指甲色淡。头目、心神失养,则眩晕、心悸。血为气母,血失气亦耗,故少气倦怠,神疲乏力。脾气虚运化无权,则纳呆腹胀。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征象。

5.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是以脾气虚弱,升提无力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由脾气虚日久发展而来,凡是导致脾气虚的原因,均可为本病因。

脾气下陷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头晕目眩,脘腹重坠作胀,食后更甚,常有便意,或久泻脱肛,或子宫下垂,舌质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虚。

本证病机变化,以脾气虚和内脏下垂为特征。脾气不足,则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气下陷,则清阳之气不能上运于头目,故头晕目眩。脾虚升提无力,轻者脘腹重坠,常有便意,重则导致内脏脱垂。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虚,均为脾气虚弱之征象。

6.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是以脾阳不振、寒湿内阻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致寒湿内停中焦;或水中作业,冒雨涉水,居处潮湿等,感受寒湿,内侵困脾;或因脾阳不足,寒湿内侵而困脾。

寒湿困脾表现为头重如裹,口淡不渴而腻,恶心欲呕,纳呆食少,脘腹胀满隐痛,喜温暖,小便不利,大便溏泻,或女子白带过多,肢体困重或浮肿,或皮肤萎黄不泽,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本证病机变化,以脾失健运、寒湿阻滞为特征。寒湿滞于经脉则气机阻塞,故见头重如裹。津液不伤,且湿浊上泛,故口淡不渴而腻。脾阳不振,浊邪上逆,则恶心欲呕,纳呆食少。寒湿困脾,运化无力,气机不畅,则脘腹胀满隐痛。寒为阴邪,得温则易散,故腹痛而喜温暖。寒湿下注,则大便溏泻,女子白带量多。水湿不化,则小便不利,外溢肌肤则肢困浮肿,皮肤萎黄不泽。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脾阳为寒湿所困之征象。

7.脾虚食积

脾虚食积,是以脾胃气阴亏虚,饮食积滞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反复伤食,或长期多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损伤脾胃运化功能而导致。

脾虚食积表现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胀隐痛,甚者可见腹部胀大,癥积形成,大便时溏时干,完谷不化,食欲异常,厌食、挑食,甚至有异嗜,低热,心烦,夜眠不宁,舌色偏红,苔腻,脉细。

本证病机变化以形体失养、消化不良、阴虚内热为特征。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积不化,气机受阻,则腹大胀痛,日久则见癥积。脾失健运,则大便时溏,完谷不化,食欲异常。脾胃之阴受累,虚热内生,故大便时干,低热不退。气阴不足,心神不宁,故心烦,夜眠不安。舌偏红为虚热之象,苔腻为食积之候,脉细为血不足之征。

8.肝脾不调

肝脾不调,是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进而影响肝之疏泄而导致。

肝脾不调表现为胸胁胀满或疼痛,精神抑郁,善叹息,或烦躁易怒,饮食不振,腹胀便溏,腹痛与腹泻同时出现,大便往往夹有大量黏液,或肠鸣矢气,舌淡苔薄白,脉弦。饮食不慎、气候变化、情绪变化均可诱发,尤与情绪波动关系最为密切。

本证病机变化以脾虚运化不及和与情志不调相关为特征。肝脉布胸胁,肝失疏泄,经气郁滞,故胸胁胀满或疼痛。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故精神抑郁,善叹息,或烦躁易怒。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大便夹有黏液。肝逆克脾,则腹痛腹泻,或肠鸣矢气。情绪波动影响肝之疏泄,气候变化、饮食不慎可使脾运不健加重,故往往引起发作。舌淡苔薄白为脾虚之象,脉弦为肝病之候。

9.脾湿肝郁

脾湿肝郁,是以湿困脾胃、肝失疏泄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感受湿邪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湿邪困脾,阻滞气机,引发肝郁,或肝郁日久,乘犯脾上,引发脾湿而致病。

脾湿肝郁表现为胸胁脘腹胀满或隐痛,胀痛部位有时固定,有时变移不定,且时轻时重,食少,便溏不爽,小便短少,甚则浮肿,神疲乏力,四肢困倦,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面色萎黄甚则出现黄疸,舌苔腻,脉弦细濡。

本证病机变化是以肝气不舒、脾不化湿为特征。湿邪困脾,水湿失于运化,则食少、恶心、便溏、尿少。水湿横溢肌肤,则浮肿,肢体困重。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则神疲、乏力、倦怠。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胁胀满隐痛,时轻时重。肝气不舒,则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湿浊外走肌肤,则面色萎黄。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则见黄疸。舌苔腻为湿浊困脾之象,脉弦细濡是脾虚湿滞肝郁之候。

10.脾虚生风

脾虚生风,是以脾虚化源不足,不能涵养肝木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小儿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以致脾胃亏虚,或病后失调或吐泻日久损伤脾胃,脾虚肝旺而引起。

脾虚生风表现为面黄神萎,形体消瘦,嗜睡,露睛,便溏或泄泻,头痛呕吐,项强,抽搐或瘛疭,两眼斜视或上视,甚则昏迷、沉睡,四肢逆冷,舌红,苔白少津,脉沉弱细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脾虚失养、肝风内动为特点。脾虚失运,则腹泻便溏。气血生化不足,则面黄神萎,形体消瘦,嗜睡,露睛。脾属土,肝属木,脾土虚则肝木独旺,肝旺生风,风动则头痛,呕吐、项强,抽搐或瘛疭,两眼斜视或上视。动极闭窍,则昏迷、沉睡、肢冷。气虚日久,损及脾阳、脾阴,阴血虚少,故舌红少津。气虚则脉沉弱,阴虚则脉细数。

11.胃阳虚

胃阳虚,又称胃气虚寒,是以胃阳虚寒、消化功能失常为机制的病理变化。饮食不调、饥饱失节、多食生冷、过于劳倦、情绪忧郁以及外寒多次犯胃等,日久损伤胃阳,均可引发。

胃阳虚表现为面色淡白,形体瘦削,畏寒怯冷,肢末欠温,胃脘痛常在空腹时发生,得食、得温、得按则减,但又不能多食,遇寒冷、劳累、情绪变动、饮食不慎往往发作,常伴嗳气或呕吐,泛酸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细而缓。

本证病机变化以胃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兼寒象为特征。胃阳虚损,失于温煦,在内则泛吐清水或泛酸,在外则畏寒怯冷,肢末欠温。胃络失于温煦,寒性收引,故胃脘疼痛。得温、得按、得食使胃络舒缓,故疼痛减轻,遇劳累、寒冷、饮食不节、情绪变动,使胃气或胃阳益虚,则易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胃失和降,则嗳气或呕吐。胃受纳、消化功能失常,影响气血生化,则面白色淡,形体消瘦。舌淡胖、脉细缓为胃气虚寒之征象,弦脉为疼痛之候。

12.胃阴虚

胃阴虚,又称胃阴不足,是以胃的阴液不足,内生燥热,以致降纳失职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热病耗伤胃阴,或情志不舒,郁而化火伤阴所致。

胃阴虚表现为嘈杂易饥,饥而不欲食,食后胃脘痞闷不适,甚至胃痛,口干欲饮而饮水不易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干呕呃逆,甚至呕吐,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舌红少苔少津,脉细弦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胃阴虚内热以致消化功能失常为特征。胃阴不足,虚热内生,扰于胃中,故嘈杂易饥。胃腑失于濡润,受纳功能减退,则不欲饮食。阴不制阳,热郁气滞,则食后痞闷,甚至疼痛。胃阴液不足,津亏失润,则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口干欲饮而饮水不易解渴。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甚至呕吐。病久或病重,气血生化不足,则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征象,胃痛时可见弦脉。

13.胃火炽盛

胃火炽盛,又称胃热壅盛,是以胃腑热炽、循经上炎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外感热邪,或嗜食辛辣之物,或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所致。

胃火炽盛表现为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嘈杂吞酸,口干唇烂,口苦口臭,恶心呕吐,咽干龈肿,齿缝出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证病机变化以胃热气逆、火炎于上为特征。火郁胃中,故胃脘灼痛拒按。胃热化谷,机能亢进,故消谷善饥,嘈杂吞酸。胃火循经上冲,则口干唇烂,口苦口臭,咽干龈肿。灼伤血络,则齿缝出血。胃火伤津,肠燥失润,则便秘。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数为热盛之征象,胃痛则见弦脉。

14.寒邪犯胃

寒邪犯胃,是以胃腑寒凝、和降失常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外寒直接侵犯胃腑或过食生冷所致。

寒邪犯胃表现为遇冷特别是局部受凉之后,或过食生冷之后,突然出现胃痛,喜温喜按;由于食生冷所致者,重按有压痛。伴有恶心呕吐,吐出饮食物,得吐则舒,不思饮食,欲少量热饮,便秘或腹泻清稀,畏寒怯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本证病机变化以胃腑寒凝、胃失和降为特征。外邪侵犯或过食生冷则突然发病。胃寒气滞则胃痛,得温得按,阳气略通则较舒。过食生冷者必兼食积,故不喜重按。胃的受纳通降失常,则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便秘或腹泻清稀。寒邪遏阳,失于温煦,则畏寒怯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腻、脉弦紧或沉紧为寒邪在里、胃失温化之征象。

15.食滞胃脘

食滞胃脘,又称伤食,是以食积阻滞、和降失常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引发。

食滞胃脘表现为食后突然脘腹胀痛,局部拒按,得矢气胀痛减轻,厌食拒食,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物或伴有腹鸣腹泻,泻后痛轻,舌苔厚腻,脉滑。

本证病机变化以饮食积滞、胃肠气机紊乱为特征食滞胃脘,脘腹气机不畅,故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得矢气则气机略通,故腹胀减轻。食积变腐,随胃气上逆,则嗳腐吞酸,呕吐酸腐物。腐败食物壅郁于肠,大肠传化失常,则肠鸣腹泻。泻后浊滞下泻,则疼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胃有积滞之征象。

16.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以湿热蕴结脾胃,纳运失常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湿困脾胃,郁而化热,或多食油腻醇酒炙煿,聚湿酿热,或外感湿热之邪,留滞脾胃而致。

脾胃湿热表现为脘腹痞胀隐痛,或按之作痛,纳呆,恶心,甚则呕吐,吐物酸苦,或见黄疸,便溏不爽,或大便干结,其味臭秽,小便短赤,口苦口腻,口渴不欲饮,或饮下不适,欲进冷凉食物,但食后不适,苔黄腻,脉濡细滑弦。

本证病机变化为湿邪、热邪、脾胃虚弱相交织为特征。湿热结聚,阻碍气机,故脘腹痞胀或隐痛,或按之作痛。纳运失常,则纳呆食少。湿热阻滞,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吐物酸苦。湿热郁结则发黄疸,热则口苦,湿则口腻。湿阻中焦,水湿不化,则口渴而不欲饮,饮下不适。内有郁热则欲进冷凉之物,脾虚有湿则食后不适。湿热阻滞气机,则见便溏不爽,热邪较重时可见大便干结,其味臭秽。湿与热均可导致尿少,热重则小便黄赤。苔黄腻为湿热之征。湿多或虚多则脉濡细,热多则脉滑,疼痛则脉弦。

17.脾胃停饮

脾胃停饮,是以脾胃阳虚、痰饮停滞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由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等原因,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水液代谢聚饮生痰而致。

脾胃停饮表现为脘痞或腹胀,气冲上逆,呕吐清水或痰涎,渴不欲饮,饮水不适,肠鸣辘辘,大便溏泻,食少纳呆,形体消瘦,头晕目眩,甚则脘腹悸动,舌淡苔白腻,脉弦。

本证病机变化以阳气失于宣通、痰饮留滞、阻碍脾胃气机以致升降失司为特征。痰饮滞于胃脘,气机不畅,则脘痞腹胀。胃有停饮,故渴不欲饮食,饮水不适。胃气不降,脾气不升,气机逆乱,则自觉有气向上冲逆,呕吐清水和痰涎,肠鸣腹泻,甚则脘腹动悸。痰饮中阻,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纳运失常,则饮食减少。日久肌体失养,则形体消瘦。舌淡苔腻为饮停之象,脉弦为气机逆乱之征。

18.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是以肝失疏泄、胃失和降为机制的病理变化。多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影响胃之和降,或暴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所致。

肝胃不和表现为胸胁及胃脘胀满或疼痛,善叹息,烦躁易怒,呃逆或嗳气,吞酸,甚或呕吐,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本证病机变化以肝气郁滞犯胃、胃气上逆为特征。肝失疏泄,经气不利,故胸胁胀满或疼痛。肝气横逆,气滞于胃腑,故胃脘胀满疼痛。肝郁气滞,故善太息,烦躁易怒。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呃逆或嗳气,甚或呕吐。肝属木,通酸味,肝木克犯胃土则吞酸。舌苔薄白为胃纳化失常之象,气郁化热则可见苔薄黄,脉弦为肝郁之征。

(赵玉庸、姚希贤)

(五)肾功能失调

肾位于腰部,所谓“腰者,肾之府”。左右各一,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其经脉起于足小趾,斜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之后,分支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的内侧,上股部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穴),属于肾,络于膀胱。直行经脉向上循行于肝、横膈、肺中,与心包经和任、督二脉相连。

中医学所谓的“肾”,并非西医所说专司泌尿功能的具体解剖学的肾脏。它除了主水,通调水道,泌尿排尿外,还具有神经、内分泌、生殖及免疫等多种功能,“主纳气”“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二阴。

肾所藏之精,是构成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根源。肾精所化生之气为“肾气”。“肾气”是肾精的功能体现,肾精属阴称肾阴,属水,肾气属阳称肾阳,属火,二者互为体用,合称之为“肾之精气”。故肾之精气包含肾阴与肾阳。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对各脏腑起着濡润、滋养作用。肾阳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肾阴亏虚,不足以制阳,则会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等阴虚火旺表现。“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功能很多,因而诸多疾病与肾功能失调有关(久病及肾),兹不赘述。现将肾功能失调、治法与脾胃(消化)疾病有关者分述如下。

1.肾阳虚

肾阳虚又称命门火衰,很常见,多见于慢性胃肠炎(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肾阳虚衰则温煦失职,气化失司,因而出现畏寒肢冷、神疲、便溏及水邪泛滥等表现。

(1)肾阳不足:多因慢性肝胆、胃肠等病,久病耗伤阳气,进而伤及肾阳而致。肾阳不足(虚),表现为面色㿠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冷无力,便溏肢肿,舌淡苔白,脉沉细。

本证一般以全身及消化、生殖功能衰退同时伴有寒象为辨证要点。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形体,故面色㿠白,畏寒肢冷;不能资助心阳,振奋心神,故精神萎靡。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弱,故腰膝酸冷无力。肾主生殖,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故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肾阳不足之象。

(2)肾虚水泛:多因慢性胃肠疾病,病久营养障碍,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病久伤肾,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水液,水邪泛滥而致。表现为尿少身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腹胀或腹水,腰膝酸软无力,或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淡胖嫩,有齿痕,苔多白滑,脉沉弦。

本证一般以水肿、腹水与肾阳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阳主温煦,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肢体,故畏寒肢冷。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常,故尿少而不利。水液排泄不畅,泛滥于肌肤,故有身肿、腹水。水液不能蒸发,势必趋于下,故腰以下水肿更为明显。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阳不振,则脾阳不振,可有腹胀。如水湿上泛,犯心侵肺,则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弦,为肾阳不足,水邪泛滥的表现。

2.肾阴虚

肾阴虚又称肾水(肾阴又称元阴或真阴)不足,常见于慢性肝炎(病)、肝硬化。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人体生理动态平衡,一旦肾阴亏损,可使精血骨髓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濡养,并可使肾阳(命门火)失制而亢逆为害。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视力减退,口燥咽干,五心欲热,潮热盗汗,两颧泛红,失眠健忘,腰膝酸痛,牙齿松动,足跟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肾阴虚一般以肾虚证及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肾阴不足,脑髓空虚,故头晕目眩,耳鸣。肾阴不足,不能上注濡目润舌,故视力减退,口燥咽干。阴虚生内热,而见潮热,五心烦热。阳热蒸津,则见盗汗。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越,则见颧红。肾阴虚,髓海不足,则脑力减退而健忘。失眠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表现。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膝酸软作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脉经涌泉穴至足内踝后,分支进入足跟,故肾阴虚则牙齿松动,足跟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阴虚表现。

3.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为慢性消化性疾病长期不愈,脾阳虚衰累及肾阳,或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而致。临床表现为面色㿠白,形寒肢冷,纳呆厌食,体倦乏力,腰膝少腹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黎明)泄泻,排尿不利或少,肢肿腹水,腹胀,舌多淡嫩,苔白滑,脉沉细。

肾、脾分别为先、后天之本,相互资生互助。脾之运化功能须借助于肾阳温煦,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之藏精又须赖于脾所化生之精的不断充养。正常情况下脏腑的消化水谷、水液气化均须脾肾之阳的共同温煦,脾肾阳虚则有阳气虚弱、气化失常和水液停留表现,是为辨证要点。

脾肾阳虚不能温养肢体,故见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脾失健运则见食少纳呆。脾虚则精微不足,形体失养,而体倦乏力。脾阳虚衰,失却温化,而腰膝少腹冷痛。脾肾阳衰,水谷腐熟运化失司,而现下利五谷,五更(黎明)泄泻。阳虚水湿不化而滞留,则排尿不利,面浮肢肿,甚而胀满水臌(腹水)。舌质嫩,苔白而滑,脉多沉细而弱,为阳虚水停之象。

二、常用治法

内科各系统疾病在中医学往往表现为心、肺、肝胆、脾胃及肾功能失调。肺炎、冠心病、慢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以及肝硬化腹水等病,常见证候多为肺气虚弱、阴虚肺热、燥邪犯肺、心脉痹阻、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脾胃虚寒、肝脾或肝胃不和、气滞血瘀、阳虚水停等,因此,治法则有补益肺气、滋阴降火、润肺止咳、温通心阳、化瘀通脉、疏肝理气、滋阴潜阳、利湿退黄、温中健胃、疏肝扶脾、理气疏肝活血及温阳利水等法。中西医结合,灵活运用这些治法,对有关疾病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或辅助治疗效果。

(一)心功能失调治法

1.补心安神

适用于心气不足见心悸,气短,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结或代。多用养心汤(黄芪、人参、当归、茯神、茯苓、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半夏曲、肉桂、川芎、生姜、大枣、炙甘草)加减。①兼心烦口渴,手足心热者,可加生地黄、麦冬、枸杞子等滋阴养血。②善悲欲哭,忧愁抑郁者,可加合欢皮、白芍、郁金等柔肝解郁。

2.温通心阳

适用于心阳虚见怔忡惊悸,心胸憋闷而痛,气短,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㿠白,或面色青紫,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常用保元汤(人参、黄芪、肉桂、甘草)加减。①若兼见心悸气短,头昏乏力,胸闷隐痛,口燥咽干,心烦失眠,舌红或有齿痕者,为气阴两虚,可加用补心气药,常用党参、大枣、太子参等。②如气虚显著,肉桂可补少火而生气。亦可加用麦冬、玉竹、黄精等益气养阴之品。

3.补益心脾

适于心血虚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临床常用归脾汤(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加减。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以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既复中焦运化之功,又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本方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故名归脾;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气为血之母,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以及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则补而不滞。

4.滋阴养心

适用于心阴虚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多用天王补心丹(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加减,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用朱砂(9~15g)水飞为衣,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或用桂圆肉煎汤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①失眠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以重镇安神。②心悸怔忡甚者,可酌加龙眼肉、首乌藤以增强养心安神之功。③遗精者,可酌加金樱子、煅牡蛎以固肾涩精。

5.清心泻火

适用于心火上亢见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尿黄,面红,甚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多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加减。①吐血者,酌加柏叶、生地黄、丹皮。②便血者,酌加地榆、赤芍,或合赤小豆当归散。③尿血者,可白茅根、旱莲草、小蓟。④湿热黄疸者,加栀子、茵陈。⑤目赤者,加栀子、菊花、龙胆草。⑥口舌生疮者,加生地黄、川木通 、甘草、竹叶、莲子心。⑦疮疡者,酌加银花、地丁、公英、连翘、甘草等。

6.化瘀通脉

适用于心脉痹阻见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涩。多用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加减。①若瘀痛入络者,可加全蝎、地龙等破血通络止痛。②气机郁滞,心胸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气止痛。③血瘀致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活血调经止痛。④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酌加丹参、郁金、水蛭等活血破瘀,消癥化滞。

7.回阳固脱

适用于心阳虚脱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多用参附汤(人参、制附子)。方中制附子须先煎1小时再与方药同煎。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二药相配,共奏回阳固脱之功。参附汤有回阳、益气、固脱之功,常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的危急重症。

8.豁痰开窍

适用于痰蒙心神见神志痴呆,朦胧昏昧,或精神抑郁,举止失常,或昏不知人,喉中痰鸣,胸闷痰多,面色晦暗,苔腻,脉滑。常用菖蒲郁金汤(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牡丹皮、郁金、连翘、灯心草、木通、淡竹沥、紫金片)加减。①若见胸闷、纳呆,苔腻等夹湿者,可加薏米、六一散、蔻仁、佩兰等。②若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热扰神明者,加天竺黄、龙胆草、莲子心,远志等。③若胸腹灼热,四肢厥冷等热厥者,加黄芩、黄连、黄柏、柴胡等。

9.豁痰开窍

适用于痰火扰神见性情急躁易怒,或发作时昏仆抽搐,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常用礞石滚痰丸〔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加减。方中大黄苦寒直降,荡涤积滞,祛热下行为君药;黄芩苦寒清肺为臣;礞石攻逐顽痰为佐;沉香疏畅气机,为诸药开导,引痰火易于下行,故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降火逐痰之功。

10.清心泄热

适用于小肠实热见发热,口渴,心烦,口舌生疮、赤烂疼痛,面红,小便黄赤、淋沥涩痛,甚则尿血,舌尖红,苔黄,脉数。多用导赤散(木通、生地黄、生甘草梢、竹叶)加减。①若心火较盛者,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②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者,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③阴虚较甚者,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④小便淋涩明显者,加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⑤出现血淋者,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以凉血止血。

(二)肺功能失调治法

1.补益肺气,敛汗固表

适用于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乏力,声怯懒言,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等。常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加减。若恶风明显,加用桂枝汤。①阳虚甚者,加肉桂或制附子。②痰多者,加前胡、杏仁。③若气阴两虚者,见呛咳,痰少质黏,口咽干,舌质红,可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黄芪。

2.滋阴降火,润肺止咳

适用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消瘦,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常用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白扁豆、甘草)加减。①若咳而气促明显者,加五味子、诃子。②若痰中带血者,加牡丹皮、白茅根、仙鹤草。③若潮热明显者,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胡黄连。④若盗汗明显者,加乌梅、牡蛎、浮小麦。⑤若咳吐黄痰者,加海蛤壳、黄芩、知母。⑥若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者,加黄柏、女贞子、旱莲草。⑦若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者,加党参、五味子。

3.宣肺散寒

适用于咳嗽,咳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常用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生姜)合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加减。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①若咽痒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细辛、五味子。②若鼻塞声重较甚者,加辛夷、苍耳子。③若咳痰黏腻,胸闷,苔腻者,加法半夏、厚朴、茯苓。④若素有寒饮伏肺,兼见咳嗽上气、痰液清稀、胸闷气急、舌淡红、苔白而滑、脉浮紧或弦滑者,治以疏风散寒,温化寒饮,可改投小青龙汤。

4.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适用于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喉疼痛,口鼻干燥,胸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多用桑菊饮(桑叶、菊花、苦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加减。①若咳甚者,加浙贝母、枇杷叶。②若肺热甚者,加黄芩、鱼腥草。③咽痛者,加牛蒡子、射干。④若热伤肺津,咽燥口干,舌质红者,加南沙参、天花粉、芦根。⑤若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⑥若夏令兼夹暑湿者,症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腻,脉濡数者,加滑石、鲜荷叶。

5.清热肃肺,润燥止咳

适用于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喉疼痛,口鼻干燥,胸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多用桑杏汤(桑叶、苦杏仁、北沙参、浙贝母、淡豆豉、栀子、梨皮)加减。①若津伤较甚,舌干红苔少者,加麦冬、南沙参。②若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③若痰黏难出者,加紫菀、瓜蒌子。④若咽痛明显者,加玄参、马勃。⑤若属温燥伤肺重证者,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可改投清燥救肺汤。⑥若痰质清稀,恶寒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弦者,为凉燥犯肺,可改投杏苏散。

6.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适用于发热,口渴,咳嗽,气喘,鼻煽气灼,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多用麻杏石甘汤加减。①表寒重者,加桂枝。②痰热互结,胸中痛热,痰黄黏稠量多者,加小陷胸汤(黄连、清半夏、瓜蒌)、贝母。③痰鸣息涌者,加葶苈子、射干。

7.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适用于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烦躁不安,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多用清金化痰汤(桑白皮、黄芩、栀子、知母、浙贝母、瓜蒌子、桔梗、橘红、茯苓、麦冬、甘草)加减。①若痰热较甚,咳黄脓痰或痰有热腥味者,可加鱼腥草、鲜竹沥、薏苡仁、冬瓜子。②若胸满咳逆,痰多,便秘者,加葶苈子、大黄、芒硝。③若口干明显,舌红少津者,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

8.燥湿化痰

适用于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咳,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多用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合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减。①如痰多胸满,气喘难平者,加葶苈子。②兼见面唇晦暗,舌质紫黯,舌下青筋显露,舌苔浊腻者,可用涤痰汤加丹参、地龙、红花、水蛭。③痰壅气喘减轻,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者,加党参、黄芪、砂仁、木香等。④兼怕风、易汗者,合用玉屏风散。

9.泻肺逐饮

适用于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喘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苔白,脉沉弦。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加减。①饮邪壅实,咳逆喘急、胸痛烦闷者,可用等量甘遂、芫花、大戟为末入胶囊,每次1~3g,用大枣10枚煎汤(十枣汤)服用,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2~4次。②邪实正虚,若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黧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或经吐下而不愈者,用木防己汤。③水邪结实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④若痰饮久郁化为痰热,伤及阴津,咳喘,咳痰稠厚,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滑数,用麦冬汤加瓜蒌、川贝母、木防己、海蛤粉。

10.疏风解表,宣肺利水

适用于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上半身肿甚,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发亮,小便短少,或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见发热重恶寒轻,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多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生姜、甘草、白术、大枣)加减。①风热偏盛者,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②风寒偏盛者,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③一身悉肿,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泽泻、大腹皮。④若咳喘较甚者,可加杏仁、前胡。

(孙玉凤)

(三)肝胆功能失调治法

1.疏肝理气

适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痛无定处,精神抑郁,情绪不宁,烦躁易怒,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嗳气呃逆或呕吐,大便不调,女子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苔白,脉弦。多用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香附、枳壳、川芎、芍药、炙甘草)加减。①胁痛较重者,加青皮、郁金以及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②气郁化火,烦躁易怒,口苦,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丹皮、栀子、黄连。③肝气横逆,脾运失常,腹泻肠鸣,大便溏薄者,加白术、茯苓。④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生姜、砂仁。⑤肝气郁滞,兼有湿郁、血郁、火郁、食郁者,多用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行气解郁。⑥若肝经气血郁滞,寒湿内侵者,见小肠疝气,睾丸肿胀,偏坠冷痛,痛引脐腹,应行气止痛,温经散寒,软坚散结,多用橘核丸(橘核、海藻、昆布、川楝子、桃仁、厚朴、枳实、木香、延胡索、木通、桂心)、天台乌药散(小茴香、天台乌药、木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巴豆炒川楝子)、导气汤(川楝子、木香、茴香、吴茱萸)、暖肝煎(小茴香、当归、枸杞、肉桂、乌药、沉香、茯苓)。

2.清肝泻火

适用肝胆实火上扰,胁肋疼痛较剧,口苦,头痛目赤,或目黄,身黄,烦躁易怒,胸闷纳呆,耳鸣、耳聋或耳肿,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黄,脉弦数。多用龙胆泻肝汤(酒炒龙胆草、黄芩、酒炒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酒洗当归、酒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加减。①胁痛显著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青皮。②目黄,身黄者,加茵陈蒿、黄柏。③腹部胀满,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厚朴。④若肝经郁火者,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宜用泻青丸(当归、龙脑、川芎、栀子、煨川大黄、羌活、防风)。⑤若肝胆实火者,见头晕目眩,神志不宁,谵语妄言或发狂,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宜用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芦荟、川大黄、木香、麝香)。⑥若肝火犯胃者,见胁肋胀痛,嘈杂吞酸,口苦,脘痞,呕逆,嗳气,宜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⑦若肝脾不和者,见胃痛吞酸,腹痛腹泻,宜用戊己丸(黄连、吴茱萸、白芍)疏肝和脾。

3.利湿退黄

(1)阳黄

1)热重于湿: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口中苦黏,食欲不振,大便不畅,似白陶土色,小便黄褐短少,舌苔黄腻,脉弦数,宜清热利湿退黄,用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加减。①胁痛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②小便短少者,加滑石粉、通草、竹叶。③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④口中黏苦,心烦不安者,加黄连、龙胆草。⑤脘腹胀满者,加砂仁、厚朴。

阳黄初起见有表证者,宜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生梓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若热留未退,可用栀子柏皮汤(栀子、黄柏、甘草);若热盛伤津,积滞成实,大便不通,宜用大黄硝石汤(大黄、黄柏、栀子、硝石)。

2)湿重于热:身目俱黄,但不如热重于湿者鲜明,头部昏沉,身体困倦,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垢,小便不利,舌苔黄厚腻,脉濡缓,宜利湿清热退黄,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蒿、白术、茯苓、泽泻、桂枝)加减。①脘腹胀满者,加草豆蔻、砂仁、厚朴。②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③恶心呕吐较甚者,加陈皮、半夏。④头晕、头重者,加藿香。

3)急黄:发病急骤,身目黄疸迅速加深,其色金黄,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烦躁不安,谵语妄言,神志昏迷,或衄血、便血,肌肤出现紫斑,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弦滑疾数,应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用犀角散〔犀角(用10倍于犀角剂量的水牛角作代用品)、黄连、升麻、山栀、茵陈蒿〕加减。①神昏谵语者,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②衄血,便血,有瘀斑者,加生地黄、丹皮、玄参、赤芍、地榆。③小便短少不利者,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④大便不通者,加大黄。

(2)阴黄:身目俱黄,色晦暗如烟熏,腹胀脘闷,食欲不振,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应温化寒湿,健脾利湿退黄,用茵陈术附汤(茵陈蒿、白术、附子、干姜、肉桂、炙甘草)加减。①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加砂仁、厚朴。②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者,加茯苓、泽泻。

4.疏肝活血

适用于气滞血瘀,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肝脾肿大,胁肋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脘腹饱胀,食后加重,头颈、胸背、手臂出现赤缕血丝(蜘蛛痣),鱼际色赤(肝掌),舌质紫黯,或有紫点、紫斑、紫条,脉弦涩,宜用膈下逐瘀汤(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红花、甘草)加减,或桃红四物汤加味(桃红、红花、归尾、赤芍、柴胡、香附、郁金)。①胁痛显著者,加三棱、莪术、川楝子。②胁下癥块硬痛者,加穿山甲、制鳖甲、土鳖虫。③脘腹胀满者,加川厚朴、砂仁。亦可用顺气散瘀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桃仁、红花、莪术、延胡索、青皮)。

5.软坚消癥

适用于胁下癥块硬痛,日久不愈,推之不移,面暗唇紫,形体消瘦,舌质紫黯,脉沉涩,多用鳖甲煎丸(制鳖甲、炮乌扇、黄芩、鼠妇、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厚朴、瞿麦、紫葳、阿胶、柴胡、蜣螂、蜂窠、芍药、丹皮、䗪虫、赤硝、桃仁、人参、半夏、葶苈)加减。癥块日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多用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炙甘草)合化积丸(三棱、莪术、海浮石、阿魏、香附、雄黄、瓦楞子、槟榔、苏木、五灵脂)。癥块较硬较大,局部可贴敷阿魏化痞膏、水红花膏。

气滞血瘀证,在消化病中,多见于慢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这些疾病除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等病变外,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胆系病变(感染或淤胆)及肝血液循环障碍,故在临床上出现皮肤瘀斑、蜘蛛痣、舌质青或有瘀点及肝脾肿大等瘀血现象。随着肝脾肿大,质地逐渐变硬,瘀血征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本病治疗上应从活血化瘀入手,宜重用丹参(现代研究表明,本药具有抗纤维化、改善微循环作用),还要辨证应用一些活血化瘀药物,如归尾、丹皮、生桃仁、红花、血竭、赤芍等。在重用丹参活血化瘀情况下,加三棱可软化肝脏,用鳖甲对软缩脾脏具有帮助。

6.消胀利水

(1)气滞湿阻:腹部胀满,按之不坚,胁肋胀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加重,呕恶嗳气,小便短少,矢气减少,舌苔白腻,脉弦,宜行气利湿,消胀除满,多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加减。①胁肋胀痛显著者,加川楝子、郁金、延胡索。②小便短少者,加茵陈蒿、车前子。③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显著,矢气减少者,加砂仁、木香、槟榔、莱菔子。④胁下癥块者,加制鳖甲、穿山甲、川芎、赤芍。

(2)寒湿困脾: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腹胀减轻,精神困倦,恶寒肢冷,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缓,应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多用实脾饮(附子、干姜、白术、茯苓、厚朴、木瓜、大腹子、草果仁、木香、炙甘草)加减。①胁肋脘腹显著胀满者,加青皮、郁金、砂仁、木香。②小便显著短少者,加肉桂、猪苓、泽泻、车前子。③心悸气短者,加党参、黄芪。

(3)湿热蕴结:腹大胀满,脘腹撑急,烦热口苦,口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或面目皮肤发黄,宜清热利湿,行气除满,多用中满分消丸(厚朴、枳实、黄连、黄芩、知母、半夏、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炙甘草、砂仁、姜黄、干姜、人参、白术)加减。①小便赤涩不利者,加木通、滑石、竹叶、蟋蟀粉。②面色身黄显著者,减少人参、干姜用量,加茵陈蒿、栀子。③大便不通者,加大黄。

(4)肝脾血瘀:腹部胀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肋刺痛,面色黑暗,面颈胸背有多量血痣,呈丝状,手掌红赤,唇舌紫黯,口渴不欲饮水,或大便色黑,小便短少不利,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宜活血化瘀,行气利水,多用调营饮(莪术、川芎、当归、延胡索、赤芍、瞿麦、大黄、槟榔、陈皮、大腹皮、葶苈、赤茯苓、桑白皮、细辛、官桂、白芷、生姜、炙甘草、大枣)加减。①胁肋刺痛显著者,加三棱、香附、郁金。②小便显著不利者,加泽泻、车前子。③大便色黑者,加三七、侧柏叶。④血痣较多,手掌发红较甚者,加丹参、地骨皮。

7.攻逐水饮

适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腹部胀满如鼓,大便不通,小便不利,苔白,脉弦,形质属实,行气利水,健脾利湿无效,宜用峻泻法,可用十枣汤(芫花、大戟、甘遂、大枣),或舟车丸(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大黄、青皮、陈皮、木香、槟榔、轻粉)等。作者体会,峻泻法对消除鼓胀(肝硬化腹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非但对中等量以上腹水患者疗效较非峻泻组为高(73.68% VS 45.16%),并对部分(44.4%)顽固性腹水有效,远非硫酸镁能相比,后者虽然用药后出现水样便,但腹水并不随之减少,值得注意。攻逐水饮应掌握用药剂量,讲究服药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时时顾护脾胃,不宜攻伐太过,一般应用3~4次,腹水消失大半时,即可停药。

8.疏肝健脾

适用于肝郁脾虚,胁肋胀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身倦乏力,食欲不振,饮食减少,大便溏薄,两下肢浮肿,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苔白,脉弦,多用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加减。①胁肋胀痛显著者,加香附、郁金。②食欲不振,加神曲、麦芽。③胁肋下癥块疼痛者,加赤芍、丹参、延胡索。④若肝郁化火生热者,则见烦躁易怒,颊赤口干,头痛目涩,可用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栀子),疏肝健脾,凉血清热。若月经不调者,宜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宜用黑逍遥散(逍遥散加生地黄或熟地黄)。

9.滋阴疏肝

适用于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胁肋隐痛,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吞酸口苦,舌红少苔,脉细弦数者,宜用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加减。①心中烦热者,加炒栀子、地骨皮。②头目眩晕者,加黄精、女贞子。③失眠者,加炒枣仁、首乌藤。④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⑤胁下癥块硬痛者,加制鳖甲。⑥舌红而干,阴亏较甚者,加石斛。⑦腹痛者,加白芍、甘草。⑧口苦者,加黄连。⑨烦热而渴者,加知母、石膏。

10.和解少阳

适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白,脉弦,宜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加减。①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②口渴者,去半夏,加瓜蒌根。③腹痛者,去黄芩,加白芍。④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⑤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⑥微热,口不渴者,去人参,加桂枝。⑦若少阳阳明合病者,则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硬,大便不通,舌苔黄,脉弦数,则宜和解少阳,泻下阳明热结,多用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白芍、枳实、大黄)。

11.清泄胆热

适用于胆腑湿热,胸胁胀痛,右胁肋下疼痛显著,恶心呕吐,口苦吐酸,或呕黄涎黏稠,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脘腹胀满,大便不畅,小便黄褐,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多用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赤茯苓、枳壳、碧玉散、陈皮)加减。若胆腑湿热蕴结成石,则宜利胆排石,多用利胆排石汤(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槟榔、枳实、厚朴、芒硝),亦可用利胆汤(柴胡、茵陈、郁金、黄芩、大黄、大青叶、银花、白芍、木香、芒硝),或利胆丸(茵陈、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鲜猪胆汁或羊胆汁)。

12.温脏安蛔

适用于蛔厥证,肠寒胃热,蛔虫上扰,窜入胆道,右上腹部剧烈疼痛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伏不出,右上腹部疼痛缓解时,面色转红,四肢转温,脉搏复出,时作时止,心中疼热,恶心呕吐,常有蛔虫吐出史,宜用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加减。若中阳不振,脾胃虚寒者,则见腹痛肠鸣,便溏尿清,四肢不温,苔白脉缓,多用理中安蛔汤(乌梅、川椒、干姜、人参、白术、茯苓)。若热势较盛,虫积腹痛者,则见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烦躁,面赤,口燥,舌红,脉数,身热,应清热安蛔,多用黄连安蛔汤(胡黄连、川椒、白雷丸、乌梅、生川柏、槟榔)。

(四)脾胃功能失调治法

1.燥湿和胃

适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中黏腻,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腹泻,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常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减。若吐泻明显,应行气化湿、和胃止呕,宜用不换金正气散(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陈皮、生姜、大枣)。若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上吐下泻,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缓,应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宜用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甘草、生姜、大枣)。若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吐泻明显,宜健脾化湿、升清降浊,多用六合汤(砂仁、半夏、杏仁、人参、白术、藿香、扁豆、赤茯苓、木瓜、厚朴、甘草)。

2.清热祛湿

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宜用连朴饮(制厚朴、黄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炒香豉、焦山栀、芦根)。若湿热阻滞,吐泻,腹痛转筋,宜清热利湿、升清降浊,多用蚕矢汤(晚蚕砂、生薏苡仁、大豆黄卷、陈木瓜、川黄连、制半夏、黄芩、通草、焦山栀、陈吴萸)。若湿热邪在气分,湿重于热,头痛头晕,恶寒,身热不扬,胸部憋闷,呕恶不饥,食欲不振,便溏不爽,小便黄褐,舌苔白腻,脉濡缓,宜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或用藿朴夏苓汤(藿香、半夏、赤苓、生薏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若湿热阻滞肠道,身热,下利黏腻臭秽,肛门灼热,口干作渴,汗出,苔黄脉数,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3.清热止痢

适用于湿热痢疾,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用芍药汤(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清大肠湿热,调和气血,推荡积滞,通因通用。也可用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香连丸(黄连、木香),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若下痢日久,阴血不足,应清热解毒、滋养阴血,选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甘草、阿胶)。

4.消食导滞

适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痞闷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白腻,脉滑,应消食和胃,用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若饮食停滞,湿热内阻肠胃,脘腹胀痛,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数,宜消导化积、清热祛湿,多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若积滞内停,湿热内蕴,脘腹痞闷胀满,大便不通,则宜行气导滞泄热,用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香附、枳壳、黄连、黄柏、大黄、牵牛)。若饮食停滞,脾虚气滞,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宜健脾行气,多用枳术丸(枳实、白术、荷叶),或用曲蘖枳术丸(枳术丸加炒神曲、炒麦蘖),橘半枳术丸(枳术丸加橘皮、半夏),香砂枳术丸(枳术丸加木香、砂仁),以健脾行气、消食化积。若饮食内停,脾胃虚弱,则应健脾益气、和胃消食,多用健脾丸(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或资生丸(白术、人参、薏苡仁、茯苓、桔梗、藿香叶、甘草、白扁豆、莲子肉、怀山药、芡实、炒麦芽)。

5.益气健脾

适用于脾胃气虚,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多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兼有胸脘痞闷不舒,应用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以益气健脾、行气和胃。兼有痰湿,咳嗽,痰多稀白,恶心呕吐,应用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以益气健脾、化痰止呕。兼有中焦气机阻滞,脘腹胀满,纳呆嗳气,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以益气健脾、理气和胃。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泄泻日久,或恶心呕吐,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脘腹痞闷,舌淡苔白,脉沉细虚弱,应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多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莲子肉、砂仁、白扁豆、薏苡仁、山药、桔梗),或七味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藿香叶、葛根)。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面色苍白,自汗,渴喜温饮,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肢体软弱,大便稀溏,或发热,或脱肛,子宫脱垂,或泄泻日久,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虚弱,或脉洪而虚,应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宜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橘皮、当归、升麻、柴胡),或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白术、炙甘草、升麻),升陷汤(生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

6.温中祛寒

适用于中焦虚寒,面色苍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冷痛,喜温喜按,腹泻便溏,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宜用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若中焦虚寒,四肢厥冷,应温阳祛寒、益气健脾,宜用附子理中丸(炮干姜、黑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若脾胃虚寒(多见于慢性胃炎及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广木香、砂仁、党参、白术、云苓、炙甘草、制半夏、陈皮)以温中健脾。兼有痰湿内停,应益气健脾、温化痰湿,宜用理中化痰丸(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姜半夏)。

7.涩肠止泻

适用于久泻久痢,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久泻不愈,舌淡苔白,脉沉迟。应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多用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若久泻久痢,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或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细虚弱,属脾肾虚寒,宜温补脾肾、涩肠固脱,多用真人养脏汤(人参、当归、白术、煨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炙罂粟壳、诃子)。若久痢不愈,便脓血,色暗不鲜,小便不利,腹痛喜温喜按,属中焦虚寒,宜温中涩肠,应用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若滑泄不禁,可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

8.温阳止血

适用于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大便下血,或吐血,血色暗黑,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宜用黄土汤(灶心黄土、炮附子、干地黄、白术、阿胶、黄芩、甘草)。

9.扶脾抑肝

适用于脾虚肝乘,腹痛,肠鸣泄泻,每在精神抑郁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泻后仍腹痛,苔白脉弦,宜用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若久泻,可加炒升麻。

10.健脾杀虫

适用于小儿虫疳,脾胃气虚,面黄肌瘦,肚腹胀大,四肢枯细,发焦目暗,多用布袋丸(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夜明砂、芜荑、使君子、芦荟)。

11.泻脾胃伏火

适用于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或弄舌,舌红脉数,宜用泻黄散(藿香叶、山栀仁、石膏、甘草、防风)。

12.泻下热结

适用于阳明腑实,大便秘结数日不下,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潮热谵语,手足心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或热结旁流,或热厥,或发痉,或发狂,或喘满或神昏,痞、满、燥、实俱全,宜峻下热结,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阳明腑实证,痞满显著,燥结不甚,宜轻下行气,用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阳明腑实证,燥实显著而无痞满,宜缓下燥结,用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若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胸膈烦热,身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应泻火通便、清上泻下,用凉膈散(川大黄、栀子、芒硝、甘草、黄芩、连翘、薄荷、竹叶)。若阳明燥结,阴液大伤,应滋阴泻下,用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生地黄、大黄、芒硝)。若热结里实,气阴不足,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舌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细,宜泻下热结、益气滋阴,用新加黄龙汤(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生地黄、玄参、麦冬、沙参、姜汁)。

13.温下寒结

适用于肠道寒结,冷积便秘,腹痛,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或冷凉,舌苔白滑,脉沉弦,宜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若脾阳不足,寒自内生,冷积内停,可用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若寒实冷积,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宜攻逐寒积,用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

14.润肠通便

适用于肠燥便秘,大便艰难,老年人、产后血虚便秘,宜用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或润肠丸(大黄、当归、羌活、桃仁、麻仁)。若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黄脉数,宜用麻子仁丸(麻子仁、白芍、杏仁、枳实、厚朴、大黄、蜂蜜)。若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腹中冷痛,喜热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应温肾通便,用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亦可用半硫丸(半夏、硫黄)。若大便秘结因肠道津液不足,无水舟停,口干咽燥,宜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黄),以增水行舟,润燥通便。

15.清心泻火

适用于心火旺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心胸烦热,大便干结,面红目赤,苔黄脉数,常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亦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若胃有积热,吐衄鲜红,牙宣出血,牙痛头痛,牙龈溃烂,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恶热喜冷,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宜用清胃散(生地黄、当归、丹皮、黄连、升麻)清胃凉血。

16.清肠止血

适用于肠风脏毒下血,便前或便后下血,或粪中带血,或痔疮下血,血色鲜红或晦暗,宜用槐花散(槐花、柏叶、枳壳、荆芥穗),或用槐角丸(槐角、地榆、当归、防风、黄芩、枳壳)。

17.温胃散寒

适用于寒邪客胃,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疼痛减轻,遇寒则疼痛增剧,口和不渴,喜热饮,苔白脉弦,常用良附丸(高良姜、香附)。若胃脘冷痛,吞酸嘈杂,呕吐头痛,手足厥冷,宜用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若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脘腹剧烈冷痛,呕不能食,腹中辘辘有声,四肢厥冷,脉伏不出,宜用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饴糖)。若腹部时痛,温按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宜用小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若腹部时痛,兼有气虚,则用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若腹部时时疼痛,兼有血虚,宜用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加当归)。

18.滋养胃阴

适用于胃阴不足,胃脘隐隐作痛,或呕吐,或呃逆,口燥咽干,食饮不振,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宜用益胃汤(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若气逆呕吐,口渴思饮,宜用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19.益气降逆

适用于胃气虚弱,胃失和降,虚气上逆,噫气不除,呃逆呕吐,多用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呃逆、呕吐因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宜用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生姜、人参、甘草、大枣)。因于胃气虚寒,宜用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生姜、人参)。

20.消痞除满

适用于心下痞满,寒热互结,脾虚气滞,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可用枳实消痞丸(干生姜、枳实、厚朴、黄连、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曲、麦芽曲)清热散寒,益气健脾,消痞除满。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应和胃消痞,散热除水,用生姜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胃气虚弱,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宜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用甘草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应温化寒湿、行气除满,宜用厚朴温中汤(厚朴、陈皮、炙甘草、茯苓、草豆蔻、木香、干姜)。

21.调和胃肠

适用于胃肠不和,心下痞满不痛,呕吐或干呕,肠鸣下利,食欲不振,宜用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若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胸中烦闷,欲呕吐,腹中痛,或肠鸣泄泻,则应清热散寒、和胃降逆,用黄连汤(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22.辟秽化浊

适用于霍乱吐泻。寒湿秽浊,壅滞中焦,清浊不分,升降悖逆,属于寒霍乱,突然上吐下泻,初起所下带有稀粪,继则下利清稀,或如米泔水,不甚臭秽腹痛,胸膈痞闷,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散寒燥湿、芳香化浊,多用纯阳正气丸(陈皮、丁香、茯苓、苍术、白术、姜半夏、藿香、肉桂、青木香、花椒叶、红灵丹),或辟瘟丹、来复丹。暑湿秽浊,郁遏中焦,清浊相混,属于热霍乱,吐泻骤作,呕吐如喷,泻下如米泔水,臭秽难闻,发热头痛,口渴,脘闷心烦,小便短赤,腹中绞痛,甚至转筋拘挛,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辟秽泄浊,多用燃照汤(滑石、豆豉、焦山栀、酒黄芩、省头草、制厚朴、制半夏、白蔻仁)。秽浊疫疠,壅遏中焦,气机窒塞,升降格拒,上下不通,属于干霍乱,突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至面色青惨,四肢厥冷,脉沉伏,应辟秽解浊,利气宣壅,多用玉枢丹或行军散、红灵丹,通闭开窍、辟秽解毒以救急。

23.启膈通幽

适用于噎膈,痰气交阻,吞咽不利,食管梗阻,胸膈痞闷,情志舒畅时可稍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治宜开郁化痰润燥,常用启膈散(郁金、砂仁壳、川贝、茯苓、丹参、沙参、荷叶蒂、杵头糠)。瘀血内结,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吐出,甚至水饮难下,大便坚硬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或青紫,脉细涩,治宜滋阴养血、破结行瘀,多用通幽汤(生地黄、熟地黄、桃仁泥、红花、当归、炙甘草、升麻)。

24.杀虫消积

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或吐虫、便虫,或腹中有虫瘕,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齘齿流涎,多用化虫丸(槟榔、苦楝根、鹤虱、枯矾、炒胡粉、使君子、芜荑)。绦虫病,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腹泻,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肛门作痒,身倦乏力,形体消瘦,多用槟榔南瓜子联合法(槟榔、南瓜子)。钩虫病,面色萎黄或面黄虚浮,善食易饥,食后腹胀,或嗜食生米、茶叶、木炭之类异物,神疲肢软,舌淡苔薄白,脉濡,多用黄病绛矾丸(厚朴、苍术、陈皮、甘草、绛矾、红枣)。蛲虫病,肛门发痒,夜间明显,睡眠不安,晚间肛门发痒时可在肛门周围见到细小蠕动的白色小虫,久病则出现纳呆,腹泻,多用追虫丸(槟榔、雷丸、南木香、苦楝根、皂荚、牵牛子、茵陈)内服,亦可用百部煎剂灌肠。姜片虫病,轻度腹泻、腹痛,或恶心呕吐,腹胀,精神倦怠,多用槟榔、牵牛子研粉内服。

(薛 芳、姚希贤)

(五)肾功能失调治法

1.温肾助阳

包括温补肾阳、温阳利水和温阳止泻法。

(1)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或脾肾阳气虚衰,畏寒肢冷,神疲便溏,舌淡胖嫩,脉沉细无力,常用金匮肾气丸(炮附子、桂枝、干地黄、茯苓、丹皮、山药、山萸肉、泽泻)加减。方中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肾精血;附子、桂枝温阳暖肾;茯苓、泽泻配桂枝(或肉桂)通阳补肾,化气利水;丹皮配桂枝活血散瘀,畅通血运,促进肾功能恢复。“阴无阳无以生,阳无阴无以化”,本方补阴、补阳药并用,为善补肾阳良方。若水肿、鼓胀,加牛膝、车前子,即济生肾气丸,化气利水。①若阳虚水停,去熟地黄,加白术、陈皮、干姜、川椒目。②附子为纯阳药物,肾恶燥,久服辛燥反会伤肾,可去附子,加润肾强阴的五味子、肉苁蓉。③若腹胀,加木香、厚朴理气除胀。④若胸胁胀痛,加青皮、延胡索理气止痛。⑤若脘腹胀闷,加郁金、砂仁、枳实理气宽中。

(2)温阳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阳虚水停,小便不利,肢肿腹胀,苔白不渴,脉沉,常用真武汤(附子、生姜、白术、茯苓、芍药)加减。方中附子温肾阳,化气利水;用茯苓、白术健脾利尿;芍药能敛阴(护阴),既能养阴,又能缓附子辛燥;生姜可助附子温阳化气,又能助茯苓、白术温中健脾。①兼脾虚肢肿者,加腹皮,助白术、茯苓健脾利尿。②如为肝硬化腹水,宜以血瘀立论,重用丹参,加黄芪、姜黄及一组活血化瘀药(归尾、赤芍、丹皮、桃仁),再加泽泻、猪苓、车前子,提高利尿效果。③脘腹胀满者,加枳实、木香。④食欲差,脘腹胀满者,加鸡内金。⑤脾胃气滞,寒湿腹泻者,加砂仁、白蔻。

(3)温阳止泻:适用于肾阳虚衰,黎明腹泻,腹鸣腹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常用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加减。方中补骨脂补命中之火,温养脾阳;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肾,涩肠止泻;五味子酸敛固涩。①肾阳虚甚,腹泻无度,腰酸肢冷者,加附子、肉桂、炮姜温肾暖脾。②滑脱不禁者,加赤石脂、诃子肉收敛止泻。③年老体衰,久泻不止,兼中气下陷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益气健脾。

2.滋阴补肾

适用于肾阴不足,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或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常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茯苓、丹皮、山药、山萸肉、泽泻)加减。阴虚内热者,用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黄、知母、丹皮)加减。六味地黄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药补益脾肾;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性;茯苓渗湿,助山药益脾。本方滋补肾阴而不滞邪,降泄而不伤正。青蒿鳖甲汤中青蒿芳香透络,解清热邪;鳖甲滋阴退热;知母滋阴降火,助鳖甲养阴退热;丹皮助青蒿泻阴分伏火,退无汗之骨蒸发热。①如内热口干,舌绛少津,加玄参、麦冬、石斛清热生津。②潮热烦躁者,加银柴胡、地骨皮。③尿少腹胀者,加猪苓、泽泻。

(姚洪森)

附1 加强对肝主疏泄本质的研究

中医所谓之肝位于胁肋部,与胆互为表里,在体合筋,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五行属木,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为“刚脏”,主升、主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春季升发之气相应。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宣泄和升发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调畅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脾胃消化和津血的运行代谢、促进调节生殖机能等方面。如果疏泄失常则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诸病丛生。肝主疏泄的理论对临床病证的认识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

1.调节情志

情志是人被外界客观事物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的活动变化,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魂之居也”,由此可见情志活动不仅与心的关系密切,与肝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人的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进而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故能调畅情志。只有肝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才正常。

2.调畅气机

气机泛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依赖于气的推动且受肝疏泄功能的调节,包括呼吸,食物的消化,水液的代谢,血液的运行以及生殖机能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津血运行通利,与之相关的各种生理功能也正常,所以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对全身的生理功能均有重要的影响。

3.调畅气血

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依赖气血的温煦和滋养。气血能够运行周身,除心肺之气的推动、脾气的统摄外,还有赖于肝气的调畅。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流”。唐容川讲:“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脉为血之府,肝主疏泄能使脉道通利无阻,血流畅通。肝主疏泄且调节血量,“人动血行于诸经”“人卧血归于肝”,从而保持血液正常的循行于脉道。肝主疏泄亦能助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4.促进津液的运行和代谢

水液在体内的运行依赖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调节,而肝主疏泄可通利三焦,促进肺、脾、肾等脏的气化,有利于水液的正常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出了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通路,而肝脏可调畅三焦之气机,疏利上下之水道,使津液运行流畅。肺主肃降,可通调水道;脾司运化,可传输水谷精微;肾主水,合膀胱,有气化开阖之权。肝气疏泄正常,则肺、脾、肾之气化有权,水液得以正常运化和输布。

5.促进脾胃的运化

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盖胃气主降,受纳腐熟水谷,以输送于脾,脾气主升,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水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脾升胃降的气机运动则受到肝气疏泄功能的调节。只有肝疏泄功能正常,人体气机调畅,脾胃才能升清降浊有序,水饮、食物方能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及输布。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之余气化为“精汁”,溢入于胆,胆汁排泄到肠腔内,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也依赖于肝疏泄功能的正常。

6.调节生殖机能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生殖系统的正常取决于冲任二脉功能的正常,而冲、任二脉与肝经相通。人体气血通过冲、任二脉注入胞中,使女子发生月经并能孕养胞胎。肝气疏泄有常,气血运行通畅,则任脉通,冲脉盛,月经按时而至,所谓“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在男子,则正是朱丹溪所表述的“司疏泄者,肝也”的原义,即调畅气机,排泄精液。男子精气溢泻离不开肝的疏泄,《灵枢经脉》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肝对精液的疏泄正是以宗筋的振奋为基础,宗筋的振奋需肝阳的温照和肝血的滋养,肝疏泄有常则肾精疏泄有度。

二、肝主疏泄的病理变化

肝主疏泄功能的异常表现为疏泄不及或太过。疏泄不及乃肝脏生发、舒展之性不足,呈现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病变特点为“郁”,表现为抑郁、委顿,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情志不舒、气血阴阳不足等。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可形成肝火;久之肝火内耗肝阴,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致肝阳上亢;肝阳升动无制,风气内动,则为肝风(肝阳化风)。

疏泄太过,为肝脏功能亢进,表现为刚强、暴烈的病理状态。病变特点为“逆”,逆者,为乱、悖理违序之意。主要由情志刺激、肝阳亢盛等所致。根据不同原因病势表现不同,如肝阳上亢,扰动清窍,表现为面红目赤、颠顶疼痛、头晕、耳鸣、甚至吐血、呕血等症。肝气逆乱,乘脾犯胃,可致胃痛、呕吐、腹泻等症,旁及四肢,可表现为肢体的震颤、麻木等症。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指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朱丹溪将封藏与疏泄对举,其更深刻的含义在于阐明肾之封藏与肝之疏泄之间对立互制、互根互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这个矛盾统一体依靠自身的对立互制关系,不仅维持着肾肝各自功能的正常发挥,还调节和控制着全身各脏腑与藏泄有关的功能。肝之疏泄过程中需要消耗肾精,疏泄功能亢进,久之耗伤肾精,肾水亏虚、水不涵木,病情继续发展则肾元亏虚。

三、肝本质的探讨

近年来,对于肝主疏泄的本质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中医学以及现代医学角度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1.肝主疏泄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结合中医整体观和平衡观以及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以心理应激反应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型模拟“肝失疏泄、情志异常”的综合病理变化过程。发现中医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存在着一定具体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肝之“疏泄”,与中枢神经在整体上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且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的中枢多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其他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有关,具有多层次、多靶点以及多环节的作用特点,作用的脑区涉及下丘脑(包括不同核团),海马体,杏仁核等。应激急性期反应主要以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为主,如心跳加快、动作敏捷、力量增强、血压血糖升高。慢性期反应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为主,糖皮质激素能动员机体的能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但长期的慢性应激可引起持续高糖皮质激素水平,继而出现高糖、高脂等代谢紊乱情况,此过程中出现的衰竭相当于肾精亏虚,也主要是因为肝之疏泄作用太过,肾精被肝疏泄作用调用过度所致。因此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时,可考虑应用补肾精、敛肝气法。

柴胡疏肝散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调肝药物,对抑郁症疗效确切,研究发现其与中缝核内色氨酸羟化酶-2的含量增加,5-羟色胺合成以及胆酸代谢、色胺酸代谢、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有关。刘爱平等发现抑郁症和肝失疏泄证共同的病理学基础可能是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还有研究发现“肝主疏泄”的作用,相当于中枢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系统的功能集合。

2.肝主疏泄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肝主疏泄功能与脑皮层的兴奋、抑制以及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别是交感神经等有很密切的关系。从心理学来分析,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本能性需求,若本能性需求适度,心理调整及时,则为肝主疏泄正常;若需求太过,则疏泄太过,出现易怒烦躁,甚至侵犯性行为等;若需求受挫,则为疏泄不及,在情绪、饮食、生殖系统等方面会出现相应病理反应。肝失疏泄患者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此即为所谓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肝主疏泄与脑肠肽

脑肠肽是存在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肽类激素,它们作为神经肽或神经内分泌或神经旁分泌物质,调节着胃肠运动、分泌、吸收等复杂功能。有人认为中医学肝主疏泄理论与西医学脑肠肽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4.肝主疏泄与消化功能

从实验指标上观察肝失疏泄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得出肝主疏泄对脾主运化具有促进作用,当肝失疏泄时可致脾失健运。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由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胃肠综合征,主要指胃肠动力紊乱、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症状。临床实践表明应用肝主疏泄理论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常常取得较好疗效。研究表明临床用以调和肝脾,治疗肝气郁结的柴胡疏肝散能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摄食量,促进胃排空,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胃泌素含量,降低生长抑素有关。

5.肝主疏泄与免疫系统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免疫调节激素。研究表明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型大鼠的血浆皮质酮、下丘脑、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均明显升高;而调肝方药可显著降低下丘脑和血浆中上述物质的含量,说明调肝方药可抑制慢性心理应激所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亢进,提示肝主疏泄参与了机体免疫功能的调控。可以说肝主疏泄是调控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活动的核心,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

(崔东来)

附2 加强对中医脾肾的研究

脾肾为五脏六腑的重要器官,近年来随着对脾肾功能的研究深入,有关脾肾本质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少人对脾肾与免疫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本文拟从免疫学角度对脾肾本质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神经内分泌网络是机体极其重要的整合调节系统。“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水脏,位居最下,元阴元阳寓其中;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乃为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器。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脾肾与机体众多的重要功能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脾肾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脾虚本质的内容之一。肾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生殖、泌尿系统等功能的总称,阴阳为其功能之表现。

先天肾,主藏精,后天脾胃,主生精。精之来源,除先天之精外,后天脾胃是化生精微之源泉。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是:在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具备了物质基础,在出生之后,后天之精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为用,才能生生不息,故有“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说。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进而导致脾肾阳虚。研究表明,脾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应用健脾中药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肾阳不足,则命火不能温脾土,脾肾阳虚,则免疫功能低下。白桦等研究了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发现脾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为低,脾肾阳虚证呈现所谓“阴盛阳衰”的病理状态。分析其病理机理可能是由于脾肾阳虚,气血生化不足,主骨生髓功能减退,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在红细胞免疫指标是C 3b 受体数目与活性下降,C 3b 受体结合的CIC不能及时清除,空位减少。可见肾元阳不足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临床出现脉微细、但欲寐、乏力、无神、萎靡、畏冷等表现。在临床上应用健脾补肾助阳中药常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症状。范国荣动态观察了益肾健脾中药对老年虚证的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及红细胞免疫等指标的影响,并以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为老年虚证组T淋巴细胞亚群CD 3 、CD 4 显著降低,CD 8 显著增加,故CD 4 /CD 8 显著下降,sIL-2R显著增高,红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C 3b 受体花环率显著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经益肾健脾治疗后,虚象减轻,免疫指标改善,呈相对应负性改变,提示益肾健脾对免疫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肾为先天之本,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最为密切。肾气的盛衰与胸腺发育、衰退、萎缩在年龄上很一致,胸腺是T细胞生长、发育、成熟的重要场所。肾气的盛衰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盛衰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肾中精气也由盛至衰,机体的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张京田等研究了老年人T淋巴细胞的改变,共检测了34例老年人T淋巴亚群、T淋巴细胞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ILI-2)活性,结果显示,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CD 3 )与抑制性T细胞数(CD 8 )明显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抑制性T淋巴细胞(TS)活性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明显低于中年组和青年组,说明老年人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调节紊乱。闻树群等观察了老年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竞争抑制试验检测了91例健康老年人的红细胞膜C 3b 受体活性和红细胞膜表面免疫复合物黏附量,并与30例青年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老年组的红细胞膜表面免疫复合物黏附量显著低于青年组,而两组间的红细胞膜C 3b 受体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老年人红细胞免疫黏附能力下降。王风玲研究发现老年人免疫球蛋白IgA明显低下。尚大庄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老年小鼠的NK细胞活性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应答性降低。由此可见,肾气的盛衰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改变在年龄上是密切相关的。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生肝,现代医学认为T细胞、B细胞是由骨髓中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成的淋巴系干细胞,然后进一步发育而成。T细胞在胸腺分化发育而成,因此,T细胞又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胚胎时期的肝脏也具有造血功能。由此可见,肾与免疫细胞的来源有关。

《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肾为命门。”《景岳全书》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为水火之府,阴阳之宅,生死之窦,其火为元气,其水为元精。命门学说的实质就是肾阴、肾阳对脏腑各机能的正常调节,即所谓“阴无阳无以生,阳无阴无以化”。命门或肾本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着本质的联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机体极其重要的整合调节系统。网络的功能性环路主要是通过神经肽、激素、免疫分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用皮质酮(CQRT)皮下注射可塑造大鼠下丘脑-垂体-胸腺轴(HPAT)抑制模型,此模型又称为肾阳虚模型。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小细胞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阳性神经元及正中隆起CRE阳性神经纤维、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阳性细胞等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变浅,肾上腺萎缩特别是束状带变薄,胸腺萎缩,淋巴细胞与胸腺小体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诱生能力等降低。温补肾阳名方“右归饮”及中药仙灵脾、附子、地黄、枸杞子组成的“命门合剂”可有效保护皮质酮对HPAT轴的形态和功能的抑制作用,提高模型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诱生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作用。“右归饮”可能通过非特异性改善失衡的内环境,间接地提高受抑制的HPAT轴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附子、肉桂等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仙灵脾是补肾助阳要药,能广泛作用于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其促进细胞免疫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胸腺释放成熟细胞完成的。枸杞子为补阴要药,目前临床常作细胞免疫增强剂,在体内可以提高NK细胞、LAK细胞活性。地黄滋补肾阴,佐以枸杞子填精益髓,兼以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补脾肾方剂及中草药多具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补肾阴的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具有抗肿瘤、提高细胞免疫力的功能。补肾助阳方右归饮灌胃后,可以有效拮抗CORT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体内和体外实验均可见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加强,NK细胞活性提高,IL-2和IFN-γ水平也明显提高,说明右归饮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补肾阴中药地黄、枸杞子、龟甲,补肾阳中药仙灵脾、冬虫夏草、鹿茸、仙茅等,可提高细胞免疫,促进抗体形成,促进白细胞介素-2产生及其受体表达,增强NK细胞、LAK细胞活性。补脾名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健脾中药人参、白术、茯苓、黄芪等,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应用补肾方剂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机理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不足,以致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其中包括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低下,IL-2分泌及其受体表达不足,干扰素诱导产生能力低下。中医学认为,免疫力低下系属机体正气不足,而肾精肾气则是正气的主要代表。补肾中药鹿茸、仙灵脾、枸杞子、地黄等,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促进IL-2产生及其受体表达,增强NK细胞、LAK细胞活性。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用补肾健脾中药治疗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的转阴率达59.3%。

中医所谓的脾肾到底与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消化、生殖等功能有何关系?如何调节?尽管不少人对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迄今对脾肾本质的研究尚系初步。对中医学脾肾本质与免疫的研究,将会提高某些以免疫异常为发病机理的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肿瘤的疗效,并提供理论依据,有望使其预后改观,因此,要加大对脾肾本质与免疫的研究力度,争取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出现新突破。 Qz6nD/1zvhZFCpPjlW3x7G3mbI6TcGwAHfQ8sCFxlRj+57LBw8hVdrp/NMBt3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