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绪:敏感内心的外在流露

观点最终是由情绪,而不是由理智来决定。

——赫·斯宾塞

内心敏感,是很多人对于自卑者的共识。因为太多事情都会触碰他们纤细的心弦,被拒绝、被冷落、被怀疑、被批评、被比较,放在自卑者的内心世界统统都是惊涛骇浪。

但是,情绪不仅仅是情绪,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一段内在的旅程。如果你了解自卑,那么也许下面这些场景你会感到熟悉:

①面对公众讲话或演讲

“我好害怕上台,面对那么多人,我肯定会紧张死的,万一我说错话怎么办?大家肯定会笑我,完了完了,我这样的状态肯定会忘词,我可不想当众出丑,好害怕他们会笑我……”

②面对人际交往或沟通

“见面好尴尬,我不知道说什么。如果因为我冷场了,那就丢死人了。如果这样,对方肯定就不会想再见我,好害怕对方会说我不好。如果能知道怎么跟别人聊天就好了,我怎么这么笨?”

③面对他人谈论或评价

“他俩又在窃窃私语,真烦,为什么天天议论我?现在都有点害怕见到他们,要是能不用见他们就好了!”

④面对挫折或失败

“都怪我当时没有好好准备,我还是太没用了,以后我可怎么办,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是不是我太笨了?为什么我总感觉别人比我聪明?”

⑤面对自我省察或反思

“如果能自信起来就好了,感觉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比我好,没钱,长得也不好看,简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看到这些内心独白,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话你是否也曾对自己说过?这些语言附带的逻辑会不会让你感到无力反驳?

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跟自己的对话,可以让我们感到如此糟糕?

因为,它们都是想法“污染”了情绪。

被污染的情绪

“感觉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比我好”,这句话就是想法和情绪混合的代表,一边明显带着沮丧与痛苦的语气,一边在描述着思考和比较的结果,前者是感性,后者是理性。

人的神经系统真的令人惊叹,它可以在瞬间去尝试理解他人的语言,又几乎在同时延伸出各种可能的意思,而也正是在这个瞬间,我们内心的情绪会被调动。更重要的是我们跟自己的对话也会有如此效果。

“理性疗法”(REBT)的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认为,对事情不正确的认知会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倡我们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建议我们要理清自己的私人逻辑——仿佛大部分心理工作者都在做的工作就是区分感性与理性。

对于相对自卑的人来说,感性与理性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比如,上述场景①,在面对公众讲话或演讲时候,以“害怕”为背景的心理活动:“我好害怕上台,面对那么多人,我肯定会紧张死的,万一我说错话怎么办?大家肯定会笑我,完了完了,我这样的状态肯定会忘词,我可不想当众出丑,好害怕他们会笑我……”

我们用表格来解析一下这句话:

看完这个表格,我邀请你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这段话究竟有没有表达情绪,或者说关注情绪?

·这段话里,是情绪影响了想法,还是想法影响了情绪?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思考与回答:

问题1:这段话究竟有没有表达情绪,或关注情绪?

我的回答是:这段话并没有表达情绪或关注情绪。

读这些内心独白时,也许我们确实能感受到情绪,这意味着这些表达的词句会触动和引发我们的情绪,但并不代表着“表达情绪”。

这整段话是沉浸在情绪之中用理性思考的结果,几乎都在描述自己的观点。最简单的验证方法是,在每句话前面加上“我感觉”或者“我认为”,看哪一种读得通。

·“我感觉,面对那么多人,我肯定会紧张死的。”

“我感觉,我这样的状态肯定会忘词。”

·“我认为,面对那么多人,我肯定会紧张死的。”

“我认为,我这样的状态肯定会忘词。”

显然,第二组更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也就是说“会紧张死”“肯定会忘词”是自我的认识,而非真实的感受。

另外,“我好害怕上台”和“好害怕他们会笑我”这两句虽然包含着情绪词汇,但如果说情绪是一篇跌宕起伏的文章,那这两句陈述就是做总结,就像是在说,“没错,这就是我害怕的东西”。这确实算不上表达情绪,甚至与情绪不怎么接近。

也许你会好奇,那怎样才是表达情绪呢?

其实很简单,把“我好害怕上台”和“好害怕他们会笑我”这两句修改为表达情绪的句子:“当我想到要上台演讲,我感受到害怕”“当我想到他们也许会笑我,我感受到害怕”,或者说更简单的一句就是“我害怕”。

问题2:这段话里,是情绪影响了想法,还是想法影响了情绪?

我的回答是:这段话是想法加剧了恐惧情绪,尽管个体本身陷入了恐惧,但恐惧并未得到关注和缓解。

因为在这段话中不断提及的是:“会紧张死”“万一说错,大家会笑”“我会忘词,当众出丑”——总之都是相当糟糕的结果,同时在表达者看来这种担忧几乎等于现实。而如此的思考方式怎能让人不害怕呢?

这种思考方式就像是在说,“只有我有完全的把握,有能力处理所有突发情况,我才会放心去做”。但自己的注意力越是放在极难把控的部分,如他人的回应、态度,或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我们就越感觉到恐惧和失控,相比之前这些情绪就是额外增加,所以可以说是想法和思维夸大或加剧了情绪,甚至可以说“污染”了情绪。

其实这种思维“污染”情绪的现象在心理障碍的人群中都有体现,比如疑病症 ,担心自己万一得了某种疾病;焦虑症(慢性焦虑) ,对不确定的事物感到担忧和紧张;恐婚症 ,因为对婚姻的某个方面担忧而拒绝婚姻——在这些心理障碍中都可以看到思维加剧情绪困扰的现象。

而当情绪被加剧之后,就像害怕升级到恐惧,再升级到惊恐,或是生气升级到愤怒,再升级到狂怒。当我们独自面对惊恐或狂怒,就显得特别脆弱,于是就很容易被情绪所控制。

通过这两个问题,总结一下自卑者的内在对话、想法和情绪活动,会有以下结论:

·情绪是存在的,但不被直接关注。

·想法“污染”了情绪,情绪被扩大了。

·加剧后的情绪,在陷入情绪的时候确实很难处理。

追求情绪自信

读完上一小节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自卑的人来说,其实他们的理性也很强大。那么。自信跟理性和感性是怎样的关系?自信又是如何体现在想法和情绪上的呢?我来分享以下三点:

情绪自信

我们都想远离自卑,找回自信,可这句话并不具体。怎样才叫自信呢?自信有怎样的表现?如果把一个人拆成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那自信的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哪一部分更能帮助我们做到完整的自信呢?

首先,我们看看自信的定义。自信就是自信心(confidence),近似于心理学中班杜拉(A. 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自信与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

我尝试用一个表格分享我的思考:

那么,自信的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哪个是决定性的因素呢?

我想,肯定是自信的感性部分。

因为自信作为个体的内在品质,使我们在自己头脑还不确信的时候内心仍然有稳定感,可以是对自己的乐观与信任,也可以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坚定。也就是说,对于追求“自信”的人来说,渴望的其实是“情绪自信”。所以如果你想要自信起来,重要的是找到能够安抚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在安稳的办法。

自信是为了什么

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自信和高情商的人,但情商的高或低、自卑还是自信,与人的成就并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我们可以看看以下这些曾轰动世界的人物:

·中国数学界的天才人物陈景润,可以算是理性发达、思虑全面的代表人物,他证明的命题“1+2”,将200多年未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推进了一大步,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可是他年少时一说话就紧张,在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老师后,在讲台上也很少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他一直被称为“痴人”或“怪人”。

·贝多芬的作曲天赋享誉全球,可这“天赋”是被逼出来的。他爸爸约翰本身不得志又爱喝酒,一心盼望贝多芬变成“莫扎特第二”,常半夜把他抓起来反锁在房间并逼他练琴,弹不好就一巴掌甩过去,这造就了贝多芬脾气暴躁的性情,他被称为“常人难以忍受的人”。无论是王公贵族,或是商贩随从,他都一概粗鲁对待。他曾说:“亲王,您之所以成为亲王,是因为偶然的出身而已;而我之为我,完全是靠我自己。像您这样的亲王,现在有的是,未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而已。”

·爱因斯坦,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他的个性像牛顿一样,沉默寡言且脾气怪得吓人。爱因斯坦对他第一任老婆米列娃的态度非常恶劣,甚至还有几次婚外情,他曾经对妻子说:“你不用期望从我这里获得任何亲密的行为,你也不能以任何方式来责难我。”

你愿意去过陈景润、贝多芬或是爱因斯坦的人生吗?

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无穷的自信,只是少了份处理情绪的智慧,他们像我们一样也会有人生的痛苦和情感的困扰,也可能同样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但同时,他们是如此有天赋和成就。当了解到他们脾气怪异甚至暴躁的时候,你愿意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吗?

很多人认为自卑是坏事,仿佛生活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通过变得自信而轻松解决,甚至对很多人来说,自信意味着成功。可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完美,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追求自信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自信是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以求给他人留下个好印象,甚至可以巧妙地化解生活、工作中的难题。总之,自信就是可以用自己有限的经验面对陌生世界的时候仍然有十足把握和良好心态。

因此,追求自信,就是追求坦然面对未知的良好心态。而这不就是面对情绪时的自信的感性吗?

改变的途径

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把握人生,这无可厚非。可是,我们要如何从自卑变得自信呢?也许你可以尝试填一下下面这份表格。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如何提升理性的自信,比如通过阅读、听课和学习、思考和反省,拓展思维方式,增加阅历和经验,等等。而感性的自信,要如何才能达到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有能力透过负面的情绪发现自己的需求,用温和的方式爱护自己,跟情绪做朋友,理解自己的内在,给自己安全感。而要想做到这些也并不容易,需要具备几个能力:允许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想办法照顾自己的需求,等等。

这些内容在第五章中将会有详细介绍,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发现和理解情绪。

·在自卑的表现之下,有哪些情绪需要被我们自己理解呢?

·那些被想法污染的情绪,在被污染之前是怎样的呢?

·如果一开始那些原始的情绪就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会对思维有怎样的影响呢?

原生情绪和派生情绪

借用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 对情绪的分类方法,我们将主要的情绪体验分为两种:

·原生情绪,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未污染的情绪,即事件发生时最初产生的感受,如亲人去世会悲伤、受人辱骂会愤怒等,它的特点是和外在事件相应而生,是自然、真实不做作的表达,能够感染他人,通常与需求相应,需求满足了,情绪自然就会消失。

·派生情绪,也就是我提到的被污染的情绪,即为了逃避原生情绪而发展出的种种感受。派生情绪通常是压抑和逃避原生感觉后的表现,往往很夸张,无事情相伴。派生情绪通常会使人感到弱小,进而会抱怨、烦躁,甚至产生暴力,这些感觉表达背后通常不是需求,而是对挫折、痛苦、困难、创伤的排斥,所以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动。

(注:除此之外还有转移情绪、超越情绪、工具性情绪,等等,在此不做详细论述)

如果我们回看本章节开始时所分享的几个例子,“要面对那么多人,我肯定会紧张死的”“好害怕他会说我不好”“要是能不用见他们就好了”“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感觉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比我好”,这些通通属于派生情绪,也就是已经被污染过、夸张过的情绪。

那些原始的、自然的、可以带我们有所行动的原生情绪在哪里呢?对于相对自卑的朋友来说,经常会面对哪些情绪呢?这些情绪当中哪些是原生情绪,哪些是派生情绪呢?

恐惧与挫败

“我好害怕上台”“好害怕他们会笑我”“好害怕他会说我不好”,这些句子看似在表达恐惧,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其他的感受。

以“好害怕他会说我不好”这句来举例,与其说是害怕见到对方,不如说是害怕“见到对方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这种预期和预判来自过去糟糕的体验,比如自己曾经被嘲笑,或者当众出丑,或者样貌被负面评价,等等。这些经验当中也许包含着负面的感受,比如尴尬、羞愧、失落,不过大致可以归结为挫败感,就是“我预期有好结果,但现实与预期却不一致”。

这份想到对方而产生的挫败感,虽然并不真的来自对方,却是由要见对方而引发的,于是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避免见到对方,那么痛苦就可以消失了。不敢上台演讲也是同样的逻辑:如果我避免去做这件事情,我就可以不用痛苦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当我们害怕上台演讲这件事情的时候,在我们恐惧情绪的深处,那些过去的伤口就已经隐隐作痛,而那些伤口才是挫败感的始作俑者,同时,那个伤口一定被忽略了很久。

这种忽略也意味着不相信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同样的情景的出现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确实,如果我们面对的是暴力袭击,那保证自己远离对方就是最好的保护,可是现实生活更多的是诸如上台演讲、表达需求、当众说话甚至结交朋友一类的活动,如果面对这些都如履薄冰,那生活必然将是处处恐惧,失去鲜活。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对自己内在的原生情绪,好好照顾过去受伤的自己,这样才会逐渐形成感性的自信。

另外,我们也可以参考那些看上去自信的人是怎么做的。

比如面对自己的失误、错误甚至失败,那些相对自信的人通常会大方地承认,当然,这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因犯错而困扰,很可能一样会愤怒、失落、懊恼,但同时也会思考如何避免失败,如何缩小差距,如何取得成功等,这样挫败感就有机会变成自我提高和进步的动力,而当再面对失败,也就不容易陷入恐惧。

恐惧与畏惧

看到标题,也许你会有疑问,恐惧和畏惧不是一样吗?

但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情绪,另一个是心境 。简单来说,情绪短暂而强烈,心境微弱而持久。

当过去的痛苦和创伤困扰着我们,而且心里认定某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我没有办法”“我做不到”“我就是不能”……那么挫败感就会时常萦绕在我们心头,于是得到的结论就是:无论做什么都会失败,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持久的挫败感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心境,这种心境的趋势就是畏惧、退缩、止步不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讲的就是内心已经产生胆怯和畏惧感,风吹草动都变得可怕。

而要想消除自己的畏惧感,首先必须安抚自己惶恐的内心,而且需要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同时尝试在保护中与恐惧玩耍,或者挑战恐惧的边界。因为造就畏惧感并非一朝一夕,要消除这种心境更加需要温和的耐心。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包括恐惧在内的各种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学会如何跟它们相处是很重要的课题。

内疚与羞耻

“要面对那么多人,我肯定会紧张死的,我可不想当众出丑”“见个面好尴尬,如果因为我冷场了,那就丢死人了”,对于很多自卑的朋友,都曾用这样的话表达过自己的感受——我那时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出丑、丢人、找地缝钻进去,这些都是对羞耻感的描述。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在他的著作 The Psychology of Shame 中写道:“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这足以体现羞耻感对于个体心灵的巨大破坏。英文羞耻(Shame)的词根意为“去遮蔽(to cover)”,也就是“把自己遮挡起来”。羞耻感对人的影响也确实如此。在我看来,羞耻感是种自我惩罚,通常出现在有道德评价的情境下,比如做坏事被抓住就会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被惩罚。一时间,“犯罪之人”相比他人显得价值更低或者地位更低,如果还要不断面对自己伤害的人,那么感受就更为糟糕。由此可见,羞耻更像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

用“如果因为我冷场了,那就丢死人了”来举例,这句话表达的是由自己造成的冷场就似乎该感到羞耻,“冷场”确实可能意味着“说错话”,可是从“说错话”到“丢死人”之间,似乎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中有什么呢?

·自己对自己的评判,说错了话意味着自己有问题。

·外界对自己的评判,说错了、场冷了他人就会责怪,他人会认为我有问题。

·关于行为和品质之间联系的认识,做了不好的事情约等于是不好的人。

·关于行为结果的内在奖惩制度,不好的人要被惩罚,其中一个惩罚也许是“低劣”的,人存在价值更低,感受上也就是产生羞耻感。

羞耻感是被污染的内疚感。“如果因为我冷场了,那就丢死人了”这句也是如此:当我“说错了话”,他人可能会因此感觉到困扰,这的确具有真实性,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讲话时其他人都满意,如果确实自己的话让他人陷入痛苦,我们感受到歉意,这很自然。

不得不说,在西方文化中的情绪表达相对容易。“Sorry”这个词,可以表示遗憾惋惜,也可以表示难过歉疚,还可以表示惭愧不忍,所以才会有影视中当不小心提到他人的亡故亲人时,都会说一句“I'm sorry! ”表达的就是因自己的言辞引发对方的不适,于是产生了内疚感。但是如果在此情境产生的是羞耻感,“我怎么会这么说?我太不懂事了,我简直笨到连别人难过都看不出来,以后还是不要说话了!”——这很明显就自责过了头,可以说羞耻感是内疚感的自虐加强版。

突破羞耻感的难点在于我们要做到在产生内疚感时避免对自己做出负面的结论,因为在被负面感受包围时,头脑很难进行正向的思考。或者说,我们的认知和情绪其实是两个系统,人的情绪有起有落,但头脑的认识和想法却希望找出“固定的规律”,总是感受不好,就可能意味着自己做得不好,或者自己本身有问题——这就是认知和情绪被混合在一起了。我们需要学会区分认知和情绪,这点在第五章中将会更清晰地进行解读。

悲伤与愤怒

“如果能知道怎么跟别人聊天就好了,我怎么这么笨”“都怪我当时没有好好准备,我还是太没用了”“如果能自信起来就好了,感觉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比我好”……这些是自我攻击、自我批判的典型用语。

不论内疚感还是羞耻感,其实都包含着愤怒,只是对于已经认定“自己不好”的人来说,自己才是最值得被批判的人,于是就向自己泄愤。

不过,心理学常用“冰山理论” 来解释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之间的关系,如果愤怒是表象,那么愤怒的背后是什么呢?

虽然答案不会是绝对的,但是悲伤或伤心一定是最核心的部分。

比如,因为不懂如何聊天而骂自己笨,这份对自己的不满,是因为发现自己缺乏能力而感到挫败,挫败会使人伤心,同时在这份挫败之前,一定还有某些关于沟通的不愉快体验,不愉快的体验引发的感受也会有伤心。

当对自己的批判到达极点,我们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在我的心理咨询经历中,曾听到有不少人说“我恨我自己”“我想死”或“我想杀了自己”,这些话有愤怒、有内疚,也有羞耻感。其实,对我个人而言,每个月也可能有三五次会狠狠地责怪自己。这些攻击性情绪的出现,意味着我们的生活遇到了问题,或者说遭受着痛苦,而人的痛苦都是由失去引发的。

生,是失去子宫的温暖;老,是失去青春的年华;病,是失去健康的体魄;死,是失去存在的权利。而由失去引发的最核心的心理感受,就是悲伤。

所以,不论我们有多生气,不论我们责怪谁,心灵深处都是悲伤的。这跟之前所讲的如何达到“情绪自信”相一致,就是我们需要想办法照顾自己内心脆弱、敏感、受伤的那部分。想象一下,如果我在心灵的深处允许自己说话缺乏技巧,允许自己在某些语言不恰当时用道歉去处理自己的内疚感,允许自己无法一蹴而就地做到极致,允许自己对自己表达不满,之后也允许自我原谅,允许自己伤心和脆弱,允许愤怒的到来……当我们真的能用如此的“允许”去对待自己,心里是会继续愤怒,还是会更平静一些?

小结

很遗憾,只要我们活着就无法摆脱情绪,而我们对于人生体验的评价又如此依赖情绪,所以情绪很像是亦正亦邪、亦敌亦友的存在。

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消极负面的情绪当中,也许迫切需要做以下两件事:

·阻止负面的思考污染情绪,用全面、客观、正向的理性去引导自己。

·学习观察、理解和安抚自己的情绪,给自己安全感,成为能够温暖自己的人。

总而言之,停止自己去制造内心的痛苦,情绪体验很多时候是自然的,但在负面思维的污染下,夸张而巨大的情绪就会淹没我们,而我们本可以阻止这一切,比如选择温柔地运用理性,同时坚定地支持感性。 kfJf9CjVRilILYPtp+rW9g+zpRSVPusXbSbwqQoQu2eD/vK49lWOkIAK5j+8XD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