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可转债投资实例:蓝标转债

蓝标转债算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可转债投资案例。蓝标转债于2016年1月上市,截至我撰写本章的2019年8月,该转债尚未到期。蓝标转债的案例,充分展示了可转债“下调转股价”带来的效果。我们先来看两张图。

图9-1是蓝色光标公司的股票从2016年1月到2019年3月的价格走势图。图9-2则是蓝色光标发行的可转债“蓝标转债”从2016年1月到2019年3月的价格走势图。

可以看到,2016年到2019年这3年时间里,蓝色光标这只股票的价格,从11.9元跌到了5.7元,而与此同时,蓝标转债的价格却从115元涨到了125元。正股与可转债出现完全相反的走势是因为在这3年期间,蓝标转债连续3次下调转股价。第一次下调到10元,第二次下调到5.29元,第三次下调到4.31元。

从图9-1我们可以看到,蓝色光标股票的价格,最低跌到3.72元,之后几个月最高涨到了6元左右。由于最后一次下调转股价之后,股票价格出现反弹,于是蓝标转债的价格,从最低的84元,涨到了最高144元。

图9-1 蓝色光标股票历史走势

资料来源:万得。

图9-2 蓝标转债历史走势图

资料来源:万得。

如果你是从2016年1月开始,以115元的价格投资蓝标转债,那么到此为止的收益并不算高,但在2016年至2019年这3年漫长的熊市中,也足以助你战胜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了。

不过根据我们前面几章所讲的投资策略,价格超过100元的可转债通常并不值得购买。在这个案例中,我是在2018年5月蓝标转债价格为95元时,投资了该可转债,到2019年3月,我在132元卖掉了全部的蓝标转债。整个过程历时10个月,总收益率为39%,年化收益率为48%。

这个案例中,值得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刚才所说的,由于“下调转股价”这个功能的存在,可转债完全可能出现和正股完全相反的走势,在股票下跌的过程中产生收益。

第二个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等到“提前赎回公告”发布后再卖出可转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中行转债和平安转债价格达到130元时,它们所对应的正股的估值并不算高。换句话说,如果中国银行和中国平安那时没有发行可转债,我也愿意持有它们的正股,而当蓝标转债价值达到130元时,它所对应的蓝色光标正股,估值是高还是低,我无法判断。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2014年至2015年那段时间,市场中的可转债数量很少,如果过早卖出中行转债和平安转债,那么卖出之后想找到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并不容易,而在2019年,市场中存在的可转债数量相比于2014年多了几倍。当我卖掉132元的蓝标转债之后,还有很多价格低于100元或者在100元左右的可转债任我挑选。卖掉蓝标转债之后,我又买入了一只当时价格略低于100元的可转债。截至撰写本段文字的2019年9月,这只可转债我仍在持有,出于监管要求,暂时不便说明具体是哪一只可转债。

其实卖掉蓝标转债之后具体换成哪只可转债并不是重点。我想说明的是,如果你手中的可转债涨到了130元以上,同时你又能找到其他100元以下的可转债,那么你可以选择不等“提前赎回公告”发布,就直接切换。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买入单只可转债的金额不能超过资产的5%”这个标准绝对不能突破。任何时候,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是足够分散的!

关于可转债的再平衡,还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理论上说,可转债之间的再平衡,不一定非得是将130元以上的换成100元以下的,也可以是将110元的换为105元的。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建议把尺度控制在“将130元以上的换成100元以下的”这个范围,再平衡的频率太高会增加很多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在频繁的交易中,投资者很容易情绪失控。

第二,动态再平衡的策略,是对“低价买入等待强赎”策略的一种优化,它不是必需的。如果再平衡的策略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那么你直接退回到最简单、最原始的策略就好。

下一章,我们一起分享最后一个可转债的投资案例。

本章小结:

由于有下调转股价条款的存在,正股股票价格下跌对可转债来说不是纯粹的坏事。 qRQqQ5I+SrrVJs/7d2adV2GLmEpCVvPjW4V1y8i59XYLA1AJNRbIE18DQizGC2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