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粗选

先说粗选的方法。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的股票是能够长期跑赢市场的,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散买入这些低估值的股票。首先,把你用于投资股票的资金,平均分成200等份。你没看错,是200等份!假定你要投资的是A股,那么第一步,你要把A股市场中所有的股票都找出来,然后按照“市盈率”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第二步,买入市盈率最低的100只股票,注意要剔除掉市盈率为负的公司,市盈率为负代表公司在亏损。第三步,把所有股票按照“市净率”从低到高再排序一次。第四步,买入市净率最低的100只股票,注意要剔除掉市净率为负的公司,市净率为负代表公司已经是负资产了。就这么简单,经过以上4个步骤,你便能得到一个低估值的投资组合。

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市盈率最低的100只股票和市净率最低的100只股票,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没关系,那你就买两次,市盈率和市净率双低的股票,值得你投入双倍的资金!现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有不到200只股票,每只占资产的比例不超过1%。这个组合足够低估,也足够分散。低估,确保了长期来看这个组合的收益可以超过市场的平均水平;分散,确保了无论任何公司发生任何问题,你都不会真正受到伤害!之后你要做的,就是每3个月重新做一次筛选,让新组合替代旧组合。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同时买入100多只股票有点夸张了,但其实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比你费尽心思去研究一两只股票要省事得多。维护这个组合平均每3个月会花掉你几个小时的时间,而要深入研究一家上市公司,就算给你1 000个小时,你真的有把握研究清楚吗?曾国藩先生有一句名言,叫“结硬寨,打呆仗”。很多时候,“笨办法”才是真正高效的办法。

很多人认为,分散投资一定会降低收益,这或许源于某位投资大师说过的一句误导性极强的话:“你为什么要买入自己第十看好的股票,而不是把全部资金放在你第一看好的股票上呢?”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看好的股票能够好于你看衰的股票,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能确保你第一看好的股票好于你第十看好的股票,那你基本已达到神的境界。事实上那句霸气十足的话,的确是出自一位被我们称为“股神”的老人。

更多人不愿意进行分散投资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精力去了解太多行业,分析太多公司。然而事实上,对于99% 的投资者而言,分析公司是没用的,甚至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

很多投资者对自己重仓持有的股票信心满满,问其原因,答曰:“我已经对这家公司做了深入的研究。”问题是,我们的研究与真理的转换率是多少?董事长每天都在研究战略,首席执行官每天都在研究管理,皇帝每天都在研究如何确保江山万年。如果研究都是有效的,就不会有改朝换代了。

很多投资者太过重视自己的研究成果,却很少考虑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然而那些站在世界顶端的人,他们的智慧真的达到了足以洞见未来的程度吗?投资的最优策略不是“磨剑十年,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小注慢赌,实现大概率下的平均赢”。

人类普遍具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倾向。统计表明,80% 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刚才说到对于99% 的人来说,分析公司是没用的。相信会有一部分读者会心一笑,认为自己显然属于另外的1%。可以确信,有这个想法的人一定超过1%。

我提出分析公司没有用,想必会有不少读者认为,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本人分析公司的能力比较差。这一点不可否认,本人分析公司的水准的确很难算优秀。这里提供一篇我在2011年发表于《证券市场周刊》的研究报告,以此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万科的投资机会

本刊特约作者 刘诚 / 文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使未来房价、地价的走势难以判断,这也是投资者对地产股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同样对预测房价无能为力,但投资不是占卜,我们只需要找到在任何恶劣环境下都能顽强生存、健康成长的企业,如同天气对农民的收成至关重要,但一个好农民不会抬着头种地。

如果未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那或许将是对万科(000002.SZ)最有利的情况。目前万科账面保留约340亿元现金,且采取带头降价加速回款的销售策略,正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真实利润远高于报表利润

截至三季度末,万科预收账款共计1 228亿元,而前三季度结算的销售收入不足300亿元。预收账款是上市公司用来调节利润的常用工具,有心者可以去观察一下贵州茅台(600519.SH)历年预收账款的变化。

基于此,在估算公司实际净利润时,投资者不妨以销售金额作为参考。需要说明的是,“销售收入”是指会计收入,它可以在不同年度中进行调节。而“销售金额”则是当年实际产生的收入。也就是说,销售收入可能包含部分上一年度未结算的销售金额,可能未包含当年的全部销售金额,也可能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销售金额中未结算成销售收入的部分,体现在“预收账款”项下。

2010年万科的销售面积达到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突破千亿,达到1 082亿元,而利润表中的结算收入仅为507.14亿元。当年年报显示,已结算部分的净利润率为14.36%,未结算部分无法得知其成本结构,保守起见,全年净利润率按12% 计算,则2010年实际净利润可达130亿元。不过,当年年报显示的净利润为72.8亿元。

2011年,万科销售金额超过1 200亿元已没有太大悬念。其官网显示,前11个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 01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 157.2亿元,而利润表中结算的收入仅为293.08亿元。2011年三季报显示,万科已结算部分净利润率为12.23%,仍按12% 的净利润率计算,则万科2011年实际净利润有望超过144亿元。

仍按照12% 的净利润率来计算是比较保守的。这是因为地产企业的财务费用可以以资本化的方式计入成本,但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则必须全额计算为当期费用。即,万科2011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金额绝大部分未计入利润表,而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却已全部计入利润表。这会导致净利润率虚低。

高负债不足惧

2011年半年报显示,万科在6月进行的两年期信托借款的年利率为11.5%,其借款成本高于保利地产(600048.SH)等大型国有地产企业,低于中小型地产公司。

表3-1 万科的借款成本

金额前五名的长期借款:

数据来源:万科2011年半年报。

表3-2 保利的借款成本

金额前五名的长期借款:

数据来源:保利地产2011年半年报。

三季报显示,万科负债总额为2 236.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8.97%。乍一看令人担忧,但仔细分析负债结构便可以发现,其中预收账款1 228.15亿元,应付账款204.8亿元,其他应付款252.74亿元,而真正的有息负债(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仅为290.8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仅9.21亿元。

同期,保利地产的负债总额为1 581.1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0.07%。其中预收账款795.07亿元,应付账款54.46亿元,其他应付款95.33亿元。有息负债金额591.3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24.13亿元。

所有负债都是需要偿还的,但不同类型的负债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完全不同。尤其是占负债比例最高的预收账款,是客户预先支付的购房款,按照规定,楼盘只有在封顶之后,才可预售。所以预收款几乎不会带来任何风险。应付账款与其他应付款,主要是与生意伙伴的往来款,交付时间弹性较大,还款压力大于预收账款,但小于银行借款及债券。

万科三季报显示,公司预付账款 +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约450亿元,预收账款 + 应付账款 + 其他应付款约为1 686亿元。

从会计应用的角度来说,预付账款基本为上游供应商占用万科的款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基本为下游客户占用万科的款项;而预收账款基本为万科占用下游客户的款项,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是万科占用上游供应商的款项。

也就是说,万科占用他人资金1 686亿元,被他人占用资金450亿元,净占用他人资金为1 236亿元。净占用他人资金占销售额比例为106.8%。

同期,保利地产占用他人资金944.86亿元,被他人占用资金208.94亿元,净占用他人资金为735.92亿元。净占用他人资金占销售额比例为108.83%。

净占用他人资金的数量是一个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常用指标,优秀的企业往往表现出比同行更加强大的占款能力。

剩者为王

地产,是一个剩者为王的行业。只要城市化率以每年1% 左右的速度提升,在城市化率达到70% 之前,每年一千万套的商品房开发量是可以保障的。全国房地产公司有几万家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并非专业的地产企业,它们只是抱着投机的心态来“分蛋糕”的。严厉的调控政策势必会将它们逐出市场。之后,地产行业的“正规军”自然会因竞争对手的急剧减少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未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或许对万科这样的企业最为有利。万科管理层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多次提到,他们最担心的情况,就是政策过快转向,导致市场迅速回暖,那样万科低位抄底的目的将无法实现。

2008年年末,万科高层判断房价出现拐点而放缓拿地速度,同时打折促销,加速回款。然而此后四万亿等刺激政策相继出台,刚刚出现松动的房价加速上涨。保守谨慎的万科未能充分享受那次意料之外的繁荣,2009年其销售额增速仅为32%,远远低于保利(112%)、中海(80%)和金地(85%)的飞速增长。不过2010年,万科的销售额增速快速回升到71%,高于同期保利(53%)、中海(40%)以及金地(34%)。可见,对房价形势的误判并未给万科造成太大的损失。这是万科“滚动开发”的运营方式所导致的效应,总经理郁亮曾解释过,万科不会因看空房价而做出停止拿地的极端行为,决策时会考虑到判断失误的可能,并控制其后果。

房价上涨或下跌,对于万科可能都不算糟糕。

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万科未来几年的利润可能会放缓增长甚至出现下滑(此处是指实际利润,而非报表利润),但最终会随着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而好转。从历史上看,香港地产巨头都是在市场出现危机时大举扩张,迅速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的。

若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万科的利润将稳步增长,虽然抄底低价土地的梦想将成为泡影,但对投资者来说,收入和利润平稳增长可能是更容易接受的结果。以2011年毛估的实际净利润144亿元来估算,当前万科的动态市盈率仅有4.6倍。在产业并购中,这也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估值水平。

此阶段无主要竞争对手

地产行业虽然有万科、保利、中海、金地等知名企业,但整体而言,还处于群雄并起的阶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为43 499亿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万科,其份额还不到2.5%。所以,目前阶段的万科并没有主要竞争对手,它的发展几乎不会受到其他地产巨头的制约,反之亦然。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香港地区前三大地产企业的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50%,而美国的这一数据则低于15%。很多人用中国的市场与美国对比,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国土面积相近,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美国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面积(七田二水一分山)远远大于中国(七山二水一分田)。而美国人口数量约为3.09亿,中国约为13.41亿,为前者的4.34倍。

这意味着,中国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比美国高10倍以上,中国内地的情形可能与香港地区更加类似。笔者认为,未来5年至10年房地产市场前三大企业合计份额达到25% ~ 30%,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郁亮在2010年的投资者交流会中表示:“我国住宅行业目前的集中度还很低,中国第一大住宅企业的最终占有率应该能达到8%~ 10%的水平。”

资源越稀缺,行业进入门槛就越高,市场集中度自然也就越高。近几年,随着土地价格的提升,有一批开发商因拿不起地而被淘汰。接下来,若房价上涨乏力,又将有一批运营能力差的开发商被逐出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万科目前具备足够高的安全边际和成长性。

回头看自己多年前写的东西,感触颇多。很怀念当初那个傻傻地埋头看年报、分析公司的我。时过境迁,如今我已经不信这一套了,文中自己所写的一些财务知识,如今看来甚至有些陌生。回想起来,还是那时的我比较不讨人厌一些。

如果你分析公司的能力已经达到上述这篇报告的水准,很遗憾地告诉你:即使达到了也没用。根据我的切身体会,这个段位的研究能力,对获取投资收益是没有贡献的。

回想2011年撰写上文时,我无论如何也预见不到5年之后发生在万科身上的那场举世瞩目的股权争夺战,以及整个管理团队将面临的可能被撤换的风险。同样,在2008年,万科的分析者更加没有理由提前预见到,董事长王石在汶川地震后发出“捐款不可攀比”的呼吁,会给万科酿成重大的名誉危机。一名撰写报告的分析员,自不必因无法预见这些意外事件而苛责自己,然而作为一位投资者,则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某些可能改变公司命运的因素,落在了我们的思考范围之外。

如果把分析公司看成一门武功,它应该是这样的:这门武功由低到高共分为十层,第一层到第八层都只能伤害自己,练到第九层可以拥有和普通群众相当的战斗力,练到第十层的人也许可以天下无敌,也许仍然不能。

既然分析公司是无用的,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该买哪些股票呢?方法惊人简单:永远只买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的股票,分散买!

低估值和分散化是一种完美的结合,缺一不可。如果集中买入低估值的公司,一辈子只要遇到一次失败,就会把之前的积累全部清零;如果分散买入高估值的公司,你的资产必将缓慢地缩水,终有一天变得所剩无几。 haI7LYZe2+zicjC+Ay56BvmiyIghLNhgaf1MS0DONmPRYZ3CjKBf2l1Rc6PQ3n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