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着时代温度的“108匠”
——左汉中

青年编辑吴新霞挚爱民间手工艺,用她自己的话说,“有着一份莫名的、沁入骨髓的亲切欢喜感觉,符号和图形会让她感觉妥帖舒适”。本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风生水起,她编辑的不少饶有新意的民间手工艺图书,如中国风剪纸、绳结、玩偶,在民艺界和图书市场均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最近,她又跟我说,想邀请一批能将传统和现代融合得很好的作者,编一套系列丛书,题名为“108匠”。显然,题目来自“梁山泊108将”,亲切熟悉,朗朗上口,这题目算是妥妥的,只看下面的作者人选了。

我从小就画过梁山好汉108将,《水浒》也读得滚瓜烂熟,108将中,粗略查对有22位与“工匠”有关联,如铁匠雷横、汤隆,艄公李俊、张横,郎中安道全、皇甫端,还有善吹笛子的乐和与马麟,精通书法篆刻的萧让和金大坚,等等。以这拨人的道行与绝技,放到如今,足可以进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行列!

绿林豪强中就有这么多工匠,可见,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断然是离不开工匠的。我想吴新霞将自己编辑的丛书取作“108匠”,绝不是为了耍“噱头”,讨个巧,而是有着她的良苦用心。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匠人的国度。

大国工匠们曾经一度支撑起中国古代制造业这片博大的天地,他们苦心孤诣、躬身面壁厮守着自己的活计,不求代价,默默无闻,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点燃了华夏文明的不灭灯火,烛照着人类前行的坎坷路程。从匠人手中创造出来的无数美轮美奂的器物,无不体现出劳动智慧的光芒和东方美学的独特意蕴。

而今天,人们似乎在共同地觉悟,试图从当代社会的纷乱与喧嚣中挣脱,回归田园牧歌似的自然与宁静,去体验与真正好的东西相遇时的那份喜悦。于是,人们会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一件件从人的双手与细致耐心中诞生的绝美手工艺品,会对那些不计付出,不在乎代价,只求无愧于心的至尊匠人肃然起敬。

本世纪以来,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举国上下全民共识的自觉行为。人们意识到,当工业社会带来的喧哗和商业化伴随的拜金主义困扰我们时,我们多么需要放慢脚步,回眸故乡与童年,从创造了人类文明和财富的匠人们身上,吸收他们优秀的品德,弘扬“工匠精神”,为民族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颇有声势而又润物无声的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的活动中,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抱负,热爱传统手工艺而又勇于开拓创造的年轻手工艺从业者,他(她)们在各自的行业里已经崭露头脚、初显身手,如布偶、剪纸、年画、泥塑、刺绣、面塑、纸艺、雕塑等手工艺领域。这些志向满怀、德才兼备的新型匠人脱颖而出,同时,他(她)们还带动了一大批手工艺爱好者和追随者,这的确是件令人欣慰的好事情。

此时的青年编辑吴新霞,正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她心目中的“108匠”,她物色的第一本《鸡蛋花花布偶课》已经呈现在案头,显示出它的可爱与生机。

让我们期待,一套有着时代温度,有故事,有简单而实用的案例,有美好的呈现,有长久生命力的“108匠”系列丛书,会像百花园中的一株常青藤,保持着恒久的青春气息。

2019年7月12日于长沙城东雨花阁

左汉中◎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YPxJI4EM7NWhrxDMVgBrINyZjzN8FVzxIixfk8lQcatjyglA3yYXexZ5oMYyiV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