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思考
· 通过此回的阅读,你喜欢鲁智深豪爽仗义的性格吗?
· 怎样看待鲁智深当了和尚却不守僧规的行为?
· 这样的鲁智深在世俗的世界里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史进夜住晓行
,半月之后到了渭州,见这里也有经略府,便进城看看师父是否在此。史进进了一个茶坊,叫了壶泡茶
,便问茶伙计:“这里的经略府在何处?”茶伙计说:“就在前面。”史进又问:“请问经略府内有个东京来的教头王进吗?”茶伙计说:“这府上教头很多,有三四个姓王的,不知哪个是王进。”话未说完,只见一个军官模样的大汉大踏步走了进来。茶伙计便说:“客官要找王教头,就问这个提辖
[1]
,他肯定认得。”史进向他施礼问道:“小人斗胆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洒家
是经略府提辖,姓鲁,名达。敢问阿哥姓甚?”史进说:“小人姓史名进,有个师父是东京的禁军教头,叫王进,不知此经略府中有无此人?”鲁提辖说:“阿哥莫不是史家村的九纹龙史大郎?”史进施礼说道:“小人便是。”鲁提辖连忙还礼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洒家听说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
[2]
处做事,这里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你既然是史大郎,咱一起去喝杯酒。”说着就挽着史进的手走出茶坊。
两人走到街上,看到有个使枪棒卖药的。史进认出他是教过自己武艺的师父,打虎将李忠。鲁提辖说:“既然是史大郎的师父,都与我喝酒去。”
三人到了潘家酒楼,酒保认得鲁提辖,便问:“提辖官人,打多少酒?”鲁达说:“先打四角
酒。”酒保又问道:“官人,吃什么下饭?”鲁达说:“问什么!有什么就拿来,一并算钱,别只顾嚷嚷。”酒保随即去烫酒,把能下酒的肉食都拿来了。三人酒过三巡,交流枪法正说得起劲时,听到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咽啼哭。鲁达焦躁,摔了碟子气愤地对酒保说:“你认得洒家,却为何让人在隔壁啼哭,搅了俺们兄弟吃酒,洒家不曾少了你酒钱。”酒保说:“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扰您吃酒。这个哭的是唱曲的一对父女,不知官人在此吃酒,只顾叫苦哭泣。”鲁达让酒保把这父女叫来,只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和一个拿串拍板的五六十岁老人走了过来。那妇人抹着眼泪道了三个万福
,说:“奴家本是东京人,随父母来渭州投奔亲戚,不想他们却搬到南京去了。母亲在客栈因病去世,我父女流落在此受苦。这里有个财主叫镇关西郑大官人,见到奴家就强行要奴家做妾,谁知写的三千贯文书竟是卖身契约。不到三个月,他家娘子就将奴家赶出来,还追要三千贯。我和父亲在此卖唱还钱,但还钱时限已到,怕他来讨时羞辱我们,想到这样的苦楚无处申诉就哭了起来。不承想冒犯了官人,望乞恕罪。”鲁达问:“你姓甚名谁?那镇关西在哪里住?”那老人答道:“老汉姓金,女儿叫翠莲。镇关西就是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鲁达愤怒地说:“呸!我还以为是哪个郑大官人,原来是杀猪的郑屠。他投奔到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开个肉铺就这样欺负人,待洒家去打死他。”鲁达凑了十五两银子给金老父女,让他们回东京。
鲁达来到郑屠肉铺前,说经略相公要十斤精肉,不带半点肥的,还让郑屠亲自切作臊子
。半个时辰后郑屠切好了,鲁达又要十斤肥的,也让郑屠切作臊子,待郑屠切好了,鲁达又要十斤软骨剁成臊子。郑屠笑道:“你不会是特地来消遣我的吧。”鲁达听了跳起来,把臊子扔在了郑屠脸上。郑屠大怒,右手拿着剔骨尖刀,左手就要去揪鲁达。鲁达顺势按住他的左手,向他小腹踢了一脚,郑屠就倒在了地上,鲁达又踩住他的胸脯,提起拳头说:“洒家自投奔老种经略相公,一路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也不敢叫镇关西。你一个卖肉的屠户,狗一般的人,竟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说完一拳打在了他鼻子上,一拳打在了眼眶上,一拳打在了太阳穴上。只见郑屠脸色变了,挺在地上,动弹不得。鲁达寻思道:“俺只想痛打他一顿,不想三拳真打死了他。洒家要吃官司也没个送饭的,不如早点走。”鲁达拔腿便走,还回头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没完。”鲁达回家匆忙拿些衣服盘缠,一溜烟就走了。
鲁达逃生不择路,四处为家,半月之后来到了雁门县,看见很多人在十字路口看榜,也去凑热闹。他不识字,只听人读道:“捉拿打死郑屠的犯人鲁达,凡捉到或告官可得赏钱一千贯。”鲁达正听着,突然背后一个人叫他:“张大哥,你怎么在这里?”鲁达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拉着走了。鲁达认出此人是自己在渭州酒楼救了的金老。到了僻静处,二人叙旧,鲁达才知翠莲给一个大财主赵员外做了外宅,丰衣足食。金老把鲁达带到翠莲的宅中,好酒好肉伺候,千恩万谢。到了晚上,突然一个骑着马的人带着二三十人,拿着棍棒在楼下叫嚷“不要让这个贼人走了”。金老赶忙下去解释了一番,原来那骑马的人便是翠莲的官人赵员外。赵员外听了鲁达打死镇关西的事,又较量些枪法,和他饮酒聊天至深夜,又请他到庄上住。
几日后,金老来找鲁达说:“前几天赵员外误听人报告,带人到宅上闹,这也就算了。昨日有三四个公差在邻舍街坊打听,只怕要来村里缉捕恩人。”鲁达说:“若是如此,洒家走便是了。”赵员外说:“若留提辖在此,恐有不测。若不留提辖,面子上也过不去。三十里外的五台山上有个文殊院,为首的智真长老是我弟兄,若提辖肯落发做和尚,所有东西赵某去办。”鲁达觉得自己无路可走,便答应了。
次日,上了五台山,众僧看鲁达面相丑恶,担心日后连累寺庙。智真长老却说:“此人是天上的星星,心地刚直。虽然现在凶狠顽固,但日后必修成正果,只管剃度他吧。”吉日良时,鲁达被引到法座下。净发人先把周围头发都剃了,要剃他的胡须时,鲁达请求只留下这胡须,众僧大笑。智真长老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之后为鲁达赐名智深。长老赐完名,把度牒
传下去,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交给鲁智深保管。长老又赐袈裟教鲁智深穿上,道:“一要归依三宝
,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贪酒,五不妄语。”鲁智深不知要答应“是”“否”,只说:“洒家记住了。”众僧又笑了。结束后,僧人都向鲁智深送上自己的贺礼。都寺带着鲁智深参拜了师兄师弟们,又去了僧堂后面林子里的选佛场
。当夜无事。
第二日,赵员外吃完早斋要走,对众僧说:“小弟智深乃是粗鲁耿直的人,将来礼数不周、言语冒犯、犯了清规的时候,还请念在赵某的薄面多担待。”又把鲁智深叫到偏僻处低声吩咐道:“贤弟,你现在不比往常,凡事要自制忍耐,不可把事闹大。如若有什么不测,以后很难相见了。保重保重。”鲁智深说:“不管哥哥说什么,洒家都答应了。”赵员外这才放心地走了。
鲁智深回到选佛场,在禅床上倒头便睡。旁边的和尚推他起来,说:“使不得,既然要出家,怎能不学坐禅?”鲁智深说:“洒家睡自己的,干你啥事?”那和尚又说:“善哉!”鲁智深捋起袖子说:“鳖洒家也吃,什么鳝哉!”和尚无奈地说:“却是苦也!”鲁智深却说:“鳖的腹部那么大、那么肥,很好吃,咋就苦呢?”和尚们都不理他了。鲁智深到晚上就横在禅床上睡觉,鼾声如雷,大小便都在佛殿后面解决。众僧意见很大,只是碍于赵员外的面子没跟他计较。
不觉过了四五个月,鲁智深寻思道:“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让洒家做了和尚,饿得慌。赵员外最近也不送些东西给洒家吃,嘴里寡淡,要是能喝点酒就好了。”正想着呢,远远看见一个汉子挑着酒唱着歌往山上来。鲁智深劫了那汉子的一桶酒喝完,醉了。他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卫拦住喝道:“凡和尚破戒喝酒,打四十棒。”鲁智深瞪起双眼骂道:“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打。”门卫见势不好,一个跑去通报,另一个拦他却被打,后来长老来了,鲁智深保证不再犯才算平息。
鲁智深自从酒醉闹了这一场,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二月的一天,格外暖和,鲁智深下山打了一条六十二斤重的禅杖和一把戒刀,又到附近的一家酒馆买酒喝,店主却不卖给和尚,鲁智深连去了三五家酒馆都没买到酒。最后,他走进一家村子里的酒馆,说自己是行脚僧人
,主人家才卖给他。鲁智深酒足肉饱,还揣了一个狗腿往五台山走。他来到寺门前敲门,门卫见他这样不敢开。鲁智深看着门前的金刚石像,对它喊道:“你这大汉,不给俺开门,却握着拳头吓唬洒家,俺不怕你。”说着就折了木头打那尊金刚石像,他把左右两座石像打倒在地,哈哈大笑。又大叫让人开门,不然就烧了寺。僧人只得开门。进了选佛场,鲁智深扯下狗肉就塞到别的和尚嘴里,四五个和尚来劝,他握紧拳头就朝人家脑门上打,大家都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有一二百人拿着杖叉棍棒进来。鲁智深情急之下扯了供桌的两条腿,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长老把鲁智深两次醉酒闹事告知了赵员外,赵员外愿赔偿损失,听他发落鲁智深。长老便写信让鲁智深去他师弟所在的东京大相国寺,并送了他四句话:“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鲁智深拿了禅杖、行李,就走了。
鲁达因自己豪爽耿直的性格受人尊敬,也因此成为通缉要犯,整个社会已容不下他这样正直的人,不得已去当了和尚,即使这样,他也不向世俗妥协,坚持自我,值得人深思。
[1] 提 辖 :负责官府事务的一个官员称呼。
[2] 老 种 经略相公:镇守边关的种家将军。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都是种家将。相公,是宋代对地方官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