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霸思考
·贾珍为什么要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为什么答应了贾珍的请求?
·哪些事件表现出王熙凤非凡的才干?
这年冬末,林如海来信,说是身染重病,要接林黛玉回去。宝玉大不自在,怎奈父女之情,也不好阻拦。贾母要贾琏送黛玉去,仍叫带着回来。迅速择了日期,贾琏与黛玉辞别了贾母等人,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凤姐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聊,每到晚上,和平儿说笑一会儿,就胡乱睡了。这日夜间,凤姐梦到秦可卿前来告别,正要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的云板
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有人回禀
:“东府
蓉大奶奶
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会儿神,只得忙忙地穿衣,往王夫人处来。这时宁国府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哄哄地人来人往,里面的哭声震天动地。
亲朋太多,贾珍迎来送往,事务繁杂,忙不过来,家里尤氏
又犯了旧病,不能料理事务,唯恐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正在忧虑时,宝玉向他推荐凤姐协理宁国府。贾珍喜不自禁,忙去请凤姐。那凤姐平时就喜欢卖弄才干,虽当家妥当,但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怕有人不服,巴不得遇见这事,就欢喜地答应了。
凤姐从贾珍那里领了宁国府的对牌
,来到三间一所抱厦
内坐了,就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到时推脱;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放纵,有脸的不服管束,无脸的不能上进。这五件是宁国府的风气,要由此整治。
宁国府的总管来升听说里面请了凤姐,就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事,倘若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
,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她来整治整治,都太不像话了。”
凤姐即命彩明
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要来家人花名册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点了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次日一早,宁国府的婆娘媳妇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偷听。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免不了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律马上处罚。”说着,就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叫进来看视。
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为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客人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她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为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她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为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别的事也不与她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就叫她四个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她四个赔。这八个单管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给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
,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来升家的
每日总管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说话。平时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都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
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免不了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吧,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说罢,又吩咐按数发给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边分发,一边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写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也都有了去处,不似先时只拣方便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人管。各房中也不能趁乱丢失东西。就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正在摆茶,又要去端饭,还得接客人。如这些无头绪、慌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端,次日一概都没了。
凤姐见自己威重令行
,心中十分得意。贾珍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给凤姐吃。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卯正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别人来往。
这日凤姐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皇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她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得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凤姐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了,不如现处罚的好。”立刻拉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扔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她一个月的银米!”众人听说,见凤姐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话的忙去传话。那人身不由己,被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吧。”窗外众人听后,各自做事去了。那时宁府、荣府两处管事的领牌交牌,人来人往不断,那抱愧被打的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的厉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事事周全。
凤姐忙得茶饭也没工夫吃,坐卧也不能清净。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已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凤姐见如此,心中倒十分欢喜,并不偷安推托,怕落人褒贬,因此日夜没有空闲,筹划 [1] 得齐整严肃。于是全族上下无不称叹。
出殡那天,前来吊唁的王孙公子,不可胜数。堂客
算来也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仆人的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的仪仗、陈设、百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一带摆出三四里远。
扬州那边,贾琏派人回来送信,说林姑老爷
去世了,林黛玉送灵回苏州,大约年底回来。
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协理宁国府”最能体现她的才干。王熙凤上任之后,马上梳理出了宁国府的五种弊端,眼光之敏锐,思路之清晰,令人惊叹。她威重令行,宁国府马上变得井然有序。谁敢挑战她的权威,她就让谁好看。此后,众人兢兢业业,再也不敢怠慢。
王熙凤受命于混乱之际,抓住要害,对症施法,责任到人,赏罚分明,大刀阔斧,指挥若定。她整肃了宁国府的乌合之众,让整个家族对她刮目相看。在王熙凤面前,“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可以说,王熙凤的风头一时无两。
[1] 筹 划:想办法,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