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回

贾宝玉衔玉降人世

学霸思考

·宝玉与无缘补天的五色石是什么关系?

·你认为甄士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甄家的那个小丫鬟为什么叫“娇杏”?

这本《红楼梦》从哪里说起呢?我们先讲两个神话故事。第一个神话故事,和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有关;第二个神话故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前世今生有关。

女娲炼石补天 时,在大荒山无稽崖下,炼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五色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最终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就丢弃在青埂峰下。谁知道这块石头经过烧炼之后,已通灵性,见众石都能补天,唯独自己无才,没被选上,于是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忽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说说笑笑来到青埂峰下,坐在这块石头边高谈阔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的事,后来说到红尘中的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动了凡心,求那僧道带他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那僧便念咒写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变成一块美玉,又缩成扇坠大小,装在袖子里,同那道人飘然而去。

后来,金陵 贾家 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 ,生了一位公子,说来稀奇,这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于是取名叫宝玉。贾母 对这个孙子爱如珍宝。

宝玉周岁时,政老爹要试他将来的志向,就将那世上所有物品摆了无数,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女子的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是酒色之徒!”唯独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溺爱孙子。

宝玉长到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伶俐,一百个也比不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很奇怪,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就觉清爽,见了男子,就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姐妹,除了入宫的贾元春,还有迎春、探春、惜春。宝玉和她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好不快乐。

第二个神话故事,叫“木石前盟”。讲的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 畔,有绛珠仙草一株,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灌溉,使绛珠仙草得以久延岁月。后来这株仙草接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最终脱去草胎木质,幻化人形,变成了一个女孩。每日想到尚未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心里就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的情意。恰逢这几日神瑛侍者凡心热切,想趁此太平盛世,下凡游历一遭。那绛珠仙子便道:“他是甘露之恩,我没有甘露还他。现在他要下世为人,我也随他下世为人,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算是报答了他的恩情。”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下凡到了人间,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头上字迹分明。空空道人从头一看,原来是那块无才补天之石,幻形入世 ,经历的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故事。空空道人将这《石头记》抄录下来,改为《情僧录》,又有人题为《风月宝鉴》。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题为《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本书的故事,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是从姓甄的一家人开始的。

姑苏 之地有一家乡宦 ,姓甄,名费,字 士隐。妻子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很富贵,在本地也算望族了。甄士隐禀性恬淡,不好功名,美中不足的是,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叫英莲 ,年方三岁。甄家隔壁葫芦庙里寄居了一个穷书生,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 雨村。贾雨村想进京求取功名,却没有路费,只好暂寄庙中,每日卖字为生,所以士隐常与他交往。

有一天,雨村正翻书解闷,忽听到窗外有女子咳嗽。雨村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甄家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摘花,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呆了。那丫鬟采了花,刚想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却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就想:“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难怪说他定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她回了头,就认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于是狂喜不尽。

一日,又到中秋佳节。雨村想到空有抱负,怀才不遇,于是对天长叹,高吟一联:

玉在椟 [1] 中求善价,

钗于奁 [2] 内待时飞。

恰巧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抱负不浅!”就邀请雨村家中饮酒。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于是对月寓怀: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兄必非久居人下者。明年正当大比 ,兄应快速入京,春闱 [3] 一战,方不辜负兄之所学。盘缠费用,小弟代为置办。”当下即命小童进去,封好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

转眼又是元宵佳节。士隐命家人霍启 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就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等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还有英莲的踪影。士隐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想念,因此昼夜啼哭,两人都大病一场。偏偏祸不单行,三月十五日,葫芦庙中炸供品,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烧着了窗纸。这里人家多用竹篱木壁,于是接二连三,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直烧了一夜,才渐渐地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就在隔壁,早已烧成了一片瓦砾场。士隐只好安身田庄,后时景不好,只得又将田庄都折卖了,带了妻子与两个丫鬟去投靠他岳丈家。

不想他的岳丈是个势利之人,见女婿这样狼狈而来,心中就有些不乐,后来骗了他女婿不少银子,还嫌弃士隐一家。甄士隐贫病交加,万念俱灰,最后和一个疯道人飘飘而去。

再说贾雨村,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第二天就起身入京,到大比之日,考中了进士 ,今已升任本地知府。雨村心里没有忘记那个小丫鬟娇杏 ,派人找过来,赠了甄家娘子不少银子,一顶轿子把娇杏抬走了。娇杏原本娶来是二房,只一年就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的正妻患病去世,雨村就让她做了正室夫人。雨村因为又贪又狠,得罪了上司,不到一年,就被革职。他竟像没事人一样,将家人安顿妥当,自己游山玩水去了。

到了扬州地面,雨村身体劳倦,银钱也不多了,想寻个安身之处。听说林如海家聘请家庭教师,雨村就应聘了进去。

林家虽系钟鼎之家 ,却也是书香之族。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 ,娶了荣国府贾母的女儿贾敏为妻,只有一个女儿,名叫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对女儿爱如珍宝,又见她聪明清秀,就也让她读书识字。

雨村这个女学生年龄又小,身体又弱,功课不限多少,因此十分省力。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黛玉的母亲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又触犯旧症,于是连日不曾上学。

后来听说朝中要起复旧员,雨村就去央求林如海,求他转向京都央求贾政。如海道:“天缘凑巧,因内人 辞世,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靠教育,早就派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病愈,故未及行。此刻正想报答教育之恩,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之理。我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 务为周全协助。”雨村谢不绝口。如海又说:“我已择了日期送小女入京,兄长可同路而往。”雨村唯唯 听命,心中十分称意。

雨村带了两个小童,随同黛玉进京。到了京都,贾政竭力协助,轻轻谋了一个金陵应天府的缺位。雨村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名师点拨

贾宝玉是封建家族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言谈、行为举止无不体现出他的叛逆精神。他尊重女性,热爱女性,这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尤其显得宝贵。

绛珠仙草,为草木之身,林黛玉的“林”又为双木;神瑛侍者,“瑛”为玉石,贾宝玉衔玉而生,所以宝玉、黛玉的前世情缘叫“木石前盟”。于是便有了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1] :匣子。

[2] lián :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3] wéi :科举考试中的会试,因在春天进行,所以又称春闱。 xHc7SJKhde/fVo/1n/ZP7jE9vuxWRy0jrC7FBXdYjm57p+XC9FQ44vMuE3TVkP1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